融合新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融合新闻媒介融合带来的内容生产的问题?看了电子版就不用看报纸了传统体制下的解决方法一、融合新闻的内涵:传播活动、生产方式还是报道样式?是报纸新闻、广播新闻、电视新闻、网络新闻之外的第五种新闻形态吗?有人说它是一种“传播活动”新华社多媒体中心举行揭幕仪式新华社多媒体中心以自主研发的多媒体新闻信息数字生产加工技术系统为依托,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采集、生产、加工运作。通过这一平台,编辑可在同一界面即时编发记者采集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各种形态的稿件,同时,也可以直接签发供电视、网站、手机、户外屏幕等使用的多媒体融合新闻产品。“现代传播体系”人民日报社新闻协调部主任曹焕荣众声喧哗中,主流媒体何去何从,又如何与新兴媒体共处?近年来,主流媒体在思考、在行动。观察这场媒体变革的动向,我们会发现主要是围绕两大“战场”展开的。一是传播内容上的“保卫战”,主要是通过新闻改革,强调“新闻立报”、“新闻立台”,以此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在“全民的媒体时代”捍卫话语权、重塑公信力。在这里,我要特别推荐人民日报的观点版和“人民时评”栏目,这“一版”、“一栏”都是人民日报新闻改革的产物。媒体变革的第二个“战场”是传播形态上的“突围战”,主要是通过媒介融合,创新传播形态,培育新兴业态,以此提高新闻传播能力,在“媒体的全媒体时代”增强话语权、扩大影响力。人民日报社通过报网融合、资源整合、内外结合、人才聚合,抓紧构建现代传播体系。所谓现代传播体系,就是要有报、刊、网,有文字、声音、视频,有平面、立体、移动,能够运用各种传播方式,覆盖各种传播领域。随着多种媒体形态的融合,新闻资源的整合,新闻生产方式不断更新升级,复合型产品随之出现。人民日报新闻协调部副主任丁伟谈:在互联网众声喧哗中引导舆论、传播活动融合媒介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Nachison将“融合媒介”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他强调“融合媒介”最值得关注的并不是集中了各种媒介的操作平台,而是媒介之间的合作模式。蔡雯认为“融合媒介”:各类型媒介通过新介质真正实现汇聚和融合。据英国《自然》杂志报道,一种可折叠的电子纸已经研制成功。像电子纸这类新介质,甚至今天我们还难以想象的更新一代的媒体,能将报纸、收音机、电视机、电脑、手机等等信息终端的功能和特点汇聚于一体,通过无线传输,成为未来人们获取新闻信息的接受终端。对于这样的新媒体而言“融合新闻”将超越“媒体之间的联盟”这一界定,演变成一种新闻生产模式。最值得关注的不是新华社、人民日报,而是佛山传媒集团?载体?2、生产方式这里说的融合新闻,是指新闻生产的环节佛山传媒集团:融合新闻“融合新闻”,就是要在全方位的技术运用和所有形态的媒介介质基础上整合新闻资源,生产出能满足各层次受众不同方面需求的信息产品。这些信息产品在横向的种类上,可体现为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而纵向则是不同媒体对同样新闻的分析和解读。3、报道样式二、融合新闻:作为报道样式://baike.rbtmm.com/?doc-view-629.html案例二2008年6月14日,爱荷华州雪松河洪水,2万4千人无家可归。亲历模式三、融合新闻制作的几个要点选择最适合的多媒体形式叙述主线报道者和组织者作业:请创作设计一种新的融合新闻样式(设想)。制作PPT予以演示说明其结构和其为新样式的理由。融合新闻记者编辑的主要职能已经不是采集新闻,而是对浩如烟海的新闻和信息进行筛选和重新组合StephenQuinn在他的专著《融合新闻:多媒体报道基础》一书中认为,新闻编辑部在融合媒介的时代将由传统的新闻传播管理转向“知识管理”。这本书第七章的标题就是“智慧的新闻编辑部:知识管理与融合”。StephenQuinn认为,随着新闻来源和信息渠道的剧增,在多种媒体融合的新闻编辑部中,记者编辑的主要职能已经不是采集新闻,而是对浩如烟海的新闻和信息进行筛选和重新组合。对新闻信息的筛选和组合,体现在对新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主要有六个环节:新闻信息的发现、鉴别、转换、整合、展示和增值。在新闻内容同源情况下,要想胜出,就必须在新闻信息的加工、开发中展现媒体独特的个性。突破传统媒体间的限制,整合所有的媒介,统一规划,资源共享,集中力量采集新闻素材,再根据各自受众的接受特点进行加工,制成不同的新——石磊著.分散与融合:数字报业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07.第171页。所谓的媒介融合,其实就是在资源互换、功能互补的情况之下形成的,所以我们必须要看到不同媒介的媒介特性,善加使用和组合,来实现媒介融合,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媒介融合。新闻专业的学生,在媒介数字化条件之下,面临着媒介、专业教育的重大转型。当人人都可以表达,人人都能生产,人人都是记者,我们看,在这种情况下,媒介的教育应该如何做?我们专业的培养应该往哪个方向?笔者认为至少有这样几个方向可以考虑:第一,是我们媒介的专业培养的中心后移。有一个美国的研究机构数字表明,在今天全民新闻运动的情况之下,首发突发新闻的主体70%已经是非专业媒体和非专业记者。因为专业记者再多也不可能分布在社会的每个角落,只有普通的公民、个人,才会是一线的情况掌控者。在这种情况之下,专业媒体人和专业媒体的价值在什么地方?专业媒体在哪?首先,要具有比较专业的采访技术、调查技术,有些东西并不是普通的公民个人可以获得的,需要组织化、结构化的方式去采访、去调查、去了解。所以在新闻的采集方面,我们要做得更专业。其次,就是如何利用公民新闻运动所产生的巨大生产力,来形成我们的内部生产力。过去传统意义上的新闻都是有几个记者在采访,那么,在所有人都是记者的情况下,有没有可能把所有的资源集合起来。在这方面有过一些可贵的尝试。比如,河南电视台公共频道有一个节目叫《DV观察》,,就是采编分离。也就是说,所有策划、所有的把关和编辑是由专业的记者编辑来做的,而所有采访、第一手的材料,是分派给老百姓去做的。黄楚新主编.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报道.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09.第119页。参考资料:芝加哥论坛公司和和媒体综合集团两家媒体公司的媒介融合实践——坦帕新闻中心。我国报社的全媒体新闻中心:新华社多媒体中心、人民日报新闻协调部等。澳大利亚、新加坡关于融合新闻的实践。佛山传媒集团的融合媒介与融合新闻实践。作者:(美)威尔克森,(美)格兰特,(美)费舍尔著,郭媛媛,贺心颖主译出版社: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发行处丛书名:复旦新闻与传播学译库·新媒体系列作者:(丹)延森著,刘群译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9-1作者:麦尚文著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3-1作者:胡正荣,赵树清,马建宇主编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1-10-1作者:蔡雯著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7-1作者:王正鹏著出版社: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12-1

1 / 3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