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会考知识整合12017年政治科会考基本知识点必修一:经济生活1、商品: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基本属性: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2、货币(1)本质:一般等价物。(2)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其他: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3、纸币(1)含义:纸币是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并强制使用的。(2)纸币发行规律:纸币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3)通货膨胀:货币供应量过多;物价总体水平持续上涨;纸币贬值;经济过热。(3)通货紧缩:货币供应量过少;物价总体水平持续下跌;纸币升值;经济过冷。4、信用卡和支票,是经济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信用工具。5、对待金钱应该“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6、影响价格的因素:(课11页—13页)(1)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涨—“物以稀为贵”供过于求—价格下降—“货多不值钱”(2)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7、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时间成反比,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8、价值规律(1)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2)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9、价格变动的影响:价格上涨,需求下降;价格下降,需求上升。价格上涨,供给增加;价格下降,供给减少。(1)价格变动对生活消费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较大。互为替代品和互补商品。(课15页)(2)价格变动对生产经营的影响:①调节产量。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10、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①根本因素:国家经济发展水平②主要因素:居民的收入(包括:当前可支配收入、未来预期收入、收入差距的大小)——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③决定性因素:生产(生产决定消费)④主观因素:消费心理11、消费的类型:①按照产品类型分: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②按照交易方式分: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租赁消费。③按照消费目的分: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12、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13、四种消费心理:①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仿效、重复、盲目;追星)②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标新立异)③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夸耀、盲目)④求实心理的消费(符合实际、讲究实惠)14、做理智的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15、绿色消费的主旨是保护消费者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16、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课29)(1)生产决定消费。(2)消费对生产有反作用。17、大力发展生产力:(1)原因:①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②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2)措施(如何大力发展生产力):①②③④⑤(课本30页)18、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1)是什么: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2)为什么:适合+符合+三个“有利于”(3)怎么样:①②③(课35页)19、公有制经济:(1)地位: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2)公有制经济的主要形式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3)如何增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课32页)(4)国有经济: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在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20、非公有制经济: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等。21、企业(1)含义: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2)公司制是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之一。我国的公司形式: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课38页)(3)企业经营的直接目的是利润。(4)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①②③(课40页)22、劳动者:(1)促进就业的原因:(课42页)(2)促进就业的措施:(课43页)劳动者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树立自主择业观、树立竞争就业观、树立职业平等观、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3)劳动者如何维权:(课44页—45页)23、投资理财的方式:储蓄存款、股票、债券、商业保险(1)储蓄存款:比较安全、风险较低存款利息=本金×利息×存款期限。储蓄存款有活期储蓄和定期储蓄。我国的储蓄机构:商业银行。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存款业务(基础业务)、贷款业务(商业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结算业务。(2)股票:股份凭证;高风险、高收入。股票的投资收入包括股息或红利收入和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差价。(3)债券:债务证书,到期还本付息。债券的类型:国债(中央政府)、金融债券(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企业债券(企业)。(4)商业保险:规避风险的有效措施。24、我国的分配方式: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1)我国分配制度的决定因素:①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②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就必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政治会考知识整合2(2)按劳分配:①含义: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②按劳分配的必然性: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生产资料公有制;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③按劳分配的意义:(课59页)(3)按生产要素分配:①具体形式:劳动、资本、技术、管理、土地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②意义(课60页)25、收入分配公平(1)含义:收入分配相对平等。(2)意义:收入分配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3)如何实现收入分配公平?(课61页)26、效率与公平(1)关系:①具有一致性: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②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又存在矛盾。(2)(措施)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课63页)27、国家财政:国家财政与支出是国家参与社会分配的两个方面。(1)财政的巨大作用?(课65—66页)(2)财政政策:①扩张性财政政策(条件:经济增长滞缓、通货紧缩、供大于求、物价下跌—措施: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减少税收—目的:刺激总需求增长,拉动经济增长)②紧缩性财政政策(条件:经济过热、通货紧缩、供小于求、物价上涨—措施: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目的:刺激总需求增长,拉动经济增长)(3)财政收入:①来源: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其他收入。②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基础性的)和分配政策(课67页)(4)财政支出的具体用途:经济建设支出;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支出;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社会保障支出;债务支出。(5)财政收支平衡:当年的财政收入大于支出略有盈余,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财政盈余:收入大于支出的部分。财政赤字:支出大于收入的部分。28、税收:(1)地位:税收收入是国家财政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2)基本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三个特征的关系:课70)(3)种类:我国税收分为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行为税五大类。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是影响很大的两个税种。(4)违反税法的行为:偷税、欠税、骗税、抗税。29、市场配置资源(1)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是:计划(国家的宏观调控):“有形手”,是辅助作用和市场(市场调节):“无形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2)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价格的涨落、供求的变化、竞争。(3)市场调节的优点:(课79页)(4)市场调节的局限性: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弊端。(课81页)30、规范市场秩序:(1)规范市场秩序的必要性(2)如何规范市场秩序①②③(课79—80页)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3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基本标志);(2)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3)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内在要求)。32、宏观调控(课83-84页)(原因、含义、主要目标、手段)(1)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2)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3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课85—86页)(1)总体小康: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①②③(课86页)34、围绕主题:科学发展观(课87—88页)(1)地位: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2)内涵:①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第一要义;②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立场;③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基本要求;④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35、抓住主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课88-90页)(1)地位: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2)如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①②③(课89页)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是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36、经济全球化(含义;表现;载体:跨国公司;影响;实质;对策)(课91-94)①经济全球化的表现: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②现阶段,经济全球化实质上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37、世界贸易组织WTO(作用、基本原则、中国加入世贸的积极影响)(课95-96)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非歧视原则、透明度原则、自由贸易原则、公平竞争原则。最重要的是非歧视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和国民待遇原则。38、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1)对外开放:①地位:对外开放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②格局:我国逐渐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2)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要求:①③②④(课97页)我国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基本战略: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原则: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自己发展的根本基点)必修二:政治生活1、我国的国家性质(国体):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2、我国的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3、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政治会考知识整合34、人民民主的特点是:广泛性和真实性5、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公民的政治自由包括: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公民的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申述权、控告权和检举权。6、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①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②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③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7、我国公民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依法行使政治权利,依法履行政治义务8、我国选举方式:从选举人角度分为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从被选举人角度分为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直接选举范围:县、乡(镇)两级人大代表的选举;村委会和居委会的选举间接选举范围:国家、省、市人大代表的选举;乡及乡以上各级地方政府的领导人员我国采用的是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相结合的选举方式。9、民主决策的方式:社情民意反映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会。10、基层民主自治(民主管理)的途径:农村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村民自己选举当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