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15-2500古建家园古建家园-开启建筑+互联网+文化的新纪元!安来顺:新时代文化遗产的四个独特作用作为我国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遗产工作在过去五年中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取得了巨大进步。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要“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虽然只有17个字,但内涵丰富,寓意深远。在这里,保护和利用、保护和传承有机结合的表述,为我国文化遗产工作指明了方向”,在3月6日下午的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文艺界联组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国际博协(ICOM)副主席、中国博协理事长兼秘书长、北京鲁迅博物馆副馆长安来顺如是说。安来顺表示,新时代的到来,也向文化遗产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我们有必要进一步发现和挖掘文化遗产资源的特殊价值,进一步强化文化遗产工作独特的社会功能,使之助力于中华文化的传承创新和各国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互鉴”。对此,安来顺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一、从增强文化自信的高度上,统筹多方力量,系统构建以文化遗产为载体的中华文化“基因库”。无论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物质文化、追求生活品质的健康文化、共同遵守的社会政治文化、追求精神愉悦的审美文化,它们都有一定的载体,其中重要组成部分是最直接、最真实,也最直观的文化遗产。它们不仅是遗迹、遗物或技艺本身,而且也是所承载和呈现的意义和价值观,这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基因。它们将帮助今天的人们建立对自身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二、站在构建和谐社会的立场上,面对当前复杂的社会文化环境,我们要鼓励文化遗产发挥文化“粘合剂”的作用。当下,我国正处在多种文化形态交织并存的时期,加之城镇化进程较快、人口大规模流动、社会日趋老龄化等社会现实,不同人群之间出现文化分歧与隔阂的可能性不断加大。这就需要诸如博物馆这样的文化遗产机构变得更加接地气、有温度,通过陈列展览、社会教育项目、社区介入活动等,弥合不同文化人群之间的隔阂,为社会和谐稳定做出文化遗产独特的贡献。因此,希望国家出台指导性意见,让文化遗产机构从高高的“象牙塔”再多往下走一走,从而成为更加开放包容的社区“文化空间”。400-115-2500古建家园三、着眼发现和挖掘文化遗产资源的当代价值,使之成为基于中华传统进行新的文化创造的“助推器”。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我们,要“让深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保存、记录是遗产机构的传统功能,而见证和参与则是这些机构新的方向。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深度挖掘文化遗产资源,形成新的知识,打破部门和学科壁垒,鼓励跨部门、跨学科合作,让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更多的灵感和激情,发挥新的文化创造力量。希望相关政策的进一步配套和完善,切实解决好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四、立足“讲好中国故事”,加大创新发展力度,创新工作方法,让文化遗产工作在国际合作交流中更好地发挥“民间使者”的作用。今天,中国文化走出去已经迈出决定性的一步,需要进一步加强的是让中国文化真正地“走进去”,走进世界人民的内心,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让各国人民真切又自然地体会到中华文化是跨越时空、跨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的优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