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辽宁省物流产业集群识别及集群模式类型选择——物流管理齐霁第1章绪论1.1研究背景1.2研究意义1.3国内外研究现状1.3.1关于集群理论的研究1.3.2关于物流产业集群的研究1.4研究思路及方法1.4.1研究框架及思路1.4.2研究方法第2章物流产业集群理论基础2.1物流产业理论基础2.2产业集群理论基础2.3物流产业集群理论基础第3章国外物流产业集群成功案例3.1德国物流产业的发展现状3.2不莱梅物流园区3.3国内外案例对辽宁省物流产业集群的启示第4章辽宁省物流产业集群识别及模式分析4.1辽宁省物流产业状况4.1.1辽宁省对外贸易港口——大连港和大连保税区4.1.2东北三省货物中转枢纽——沈阳物流发展状况4.1.3辽宁中部物流体系4.2辽宁省物流产业集群识别4.2.1投入产出模型4.2.2辽宁省物流产业实证分析4.2.2.1投入产出表的调整4.2.2.2定量分析步骤4.2.2.3定量分析结果4.3辽宁省物流产业集群模式选择4.3.1辽宁省物流产业形成集群优势条件4.3.2辽宁省物流产业集群模式类型选择第5章辽宁省物流产业集群存在问题及策略分析5.1辽宁省物流产业的集群效益5.1.1外部经济性5.1.2促进专业化和市场需求5.1.3增强创新能力5.2辽宁省物流集群存在的问题5.2.1物流产业布局不合理5.2.2缺乏高素质物流人才5.2.3物流信息系统建设滞后5.2.4物流配套设施不健全5.2.5与政府缺乏有效沟通5.3策略分析5.3.1区域产业重新进行科学定位5.3.2增强企业凝聚力,重视培养及引进人才5.3.3积极建设物流信息系统5.3.4健全物流配套设施5.3.5与政府通力合作第6章结论参考文献第1章绪论1.1研究背景随着经济全球一体化和高新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物流业己从为社会提供传统运输服务,扩展到以现代科技、管理和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综合物流服务,并作为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被广泛认为是企业继降低物质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后的“第三利润源泉”,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被誉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和产业结构演变的“润滑剂”。虽然我国物流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依然存在成本高、附加价值低、条块分割严重、区域发展不平衡等诸多问题。这其中有经济基础、人才、制度、科技等方面的原因,同时也有我们对物流产业发展指导思想的原因,从现代物流这个概念出现以来,我国对物流产业的指导思想总体呈现出从不够重视到逐渐重视,从粗放型到集约型,从盲从到理性,从非理性到科学的这样一种变化。随着加入WTO,我国物流业的压力愈发增大。为了实现物流产业跨越式、集约式的发展,我们迫切需要一种新的科学的思想和战略来指导物流产业的发展。集群理论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所谓产业集群就是指“集中于一定区域内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与其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等行为主体,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积聚体,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并且具有加强集群内企业间有效合作、增加企业的创新能力和促进企业增长、发挥资源共享效应、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等众多优势。我们可以用它来指导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选择适合当地区域条件的物流产业集群模式。辽宁省地理位置优越,工业基础雄厚熊够,在振兴东北老公也基地的国家战略中肩负重要的使命。但与国内其他沿海省份比较,辽宁物流产业发展还有相当的差距,如辽宁有多个著名的制造业产业基地,却没有形成相应著名的物流产业集群;建立了多个物流园区为载体的物流产业集群,但也存在入园企业“聚而不凝”现象,影响集群效益发挥;而且,辽宁物流产业集聚带动商流、金融、保险等服务业集聚的效益还未显现出来。1.2研究意义第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精神,加快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2010年5月20日,辽宁省政府印发了《辽宁省物流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12年,辽宁省物流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占第三产业增加值15%以上,要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大型综合物流企业集团和物流服务名牌,形成一批具有较强集聚辐射能力的物流产业集群。这充分说明物流产业集群发展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政府大力发展物流产业的决心,在这一政策背景下及时开展辽宁物流产业集群识别分析及对策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二,为优化辽宁省物流产业的产业结构提供科学依据。辽宁省物流产业市场呈现出规模经济水平偏低,产业集中度偏低,行政性的进入壁垒等问题,不符合基于社会价值链整合和供应链优化的网络化、协作化和弹性化的现代物流企业组织模式的要求,和世界物流产业市场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趋势存在很大差距。从产业集群的角度对物流产业进行专门研究,找出物流产业的产业集群规律并提出适合辽宁省的物流产业发展战略,这不仅从微观上可以为物流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上的指导,而且从宏观上可以为政府或行业协会制定物流产业的产业组织政策提供建设性的建议为优化我国物流产业的产业结构提供科学依据,还可以为物流管理学科中的物流经济学开拓新的研究领域。第三,有利于降低经济运行成本增强产业国际竞争力。发展现代物流,将要求各行各业的基础设施和管理组织模式按照物流运作的要求建设和改造,这将能够在国民经济各行业间形成良性互动系统,降低国民经济的运行成本,拓展产业发展和运作的空间,实现产业间的功能互动和柔性发展,增强产业抵御风险的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1.3国内外研究现状1.3.1关于集群理论的研究最早涉及产业集群思想的经济学家当属亚当·斯密。他在《国富论》中谈到分工与市场范围(即产业集群的空间概念)的关系时,提出产业集群就是一群具有分工性质的中小企业以完成某种产品的生产联合为目的而结成的群体。经济学史上第一个阐述产业集群理论的经济学家是马歇尔(AlrfdeMarshall,1890)。与斯密不同的是,他将产业集群的发展归于“外部经济”的推动作用。马歇尔的开创性研究构成了现代产业集群理论的基础:产业集群是一种专业化的“工业区”(industrialdistrict)。在这样的工业区中,存在着大量相关行业的小企业,集群产生于“马歇尔外部效应”(Marshallianexternalities,ME),这表明企业可以从处于相同或相关联的临近企业中获益。工业区位经济学家韦伯(AlfredWeber,1909)在1909年出版的《工业区位论》一书中最早提出聚集经济的概念。他把区位因素分为区域因素和集聚因素,而集聚因素又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即初级阶段中,集聚优势仅通过企业自身规模的扩大而产生;第二阶段,各个企业通过相互联系而组织起来,并吸引更多的企业加入,从而实现地方工业化,这时地方性集聚化效应开始显现,这是重要的高级集聚阶段,即形成了产业集群。迈克尔·波特以其竞争优势理论为基础在《国家竞争优势》明确提出产业集群的概念(industrialdusters),认为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领域中,同时具有竞争与合作关系,且在地理上上集中,有并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相关产业的厂商,以及相关的机构(如大学、制定标准化的机构、产业公会等)。他给出了垂直企业集群与水平企业集群的定义:垂直的企业集群是通过买卖关系来联结的众多企业所形成的企业集群,水平的企业集群是由包括共享终端产品市场、使用共同技术、技巧及相似的自然资源的企业所组成的集群。随着西方产业集群理论在90年代的迅速发展,国内学者也陆续开始对产业集群理论进行研究并取得进展。刘军国(2001)在产业集群形成机制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他认为产业集聚是报酬递增的加速器,集聚降低了交易费用,促进了企业协作,形成了报酬递增和分工不断深化的机制,因而使集群具有不断自我完善的机制。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的王辑慈教授将集群理论与创新的角度结合起来,2001年王辑慈与其研究小组出版了《创新的空间:企业集群与区域发展》一书,较为系统的论述了国内外产业集群的相关理论进展,并结合我国区域发展和区域研究实际,比较分析和研究了国内外高技术和传统产业集群,提出以营造区域创新环境为核心的产业集群战略思想。吴德进的《产业集群论》则在他们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产业集群的基本概念、特征及分类的探讨,研究了产业集群的组织性质。他从企业间专业化分工入手,通过交易费用、区域市场规模和知识溢出与创新等核心概念的组织经济学分析,讨论了产业集群发展的组织经济机理,丰富和完善了产业集群发展的内在机制。1.3.2关于物流产业集群的研究现代物流产业集群作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逐渐兴起,在区域物流系统中发挥着整合物流需求、集约物流资源、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的作用。物流产业集群作为产业集群中的一种类型,目前还没有比较权威的定义。很多学者在近几年通过研究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文海旭、冯兰杰(2003)认为物流产业集群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之内,以物流主干企业为核心的,同时具有竞争和合作关系,有相互关联性的物流企业、专业化的供应商、服务供应商、相关产业厂商、以及相关机构(如大学、制定标准化的机构、产业公会等)集中并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章建新(2007)认为物流产业集群是指在一个区域地理环境中,聚集着功能不同的物流企业,依靠地理和区域经济的优势,将运输、仓储、货物进出口、物流加工与配送及信息处理有机集成,形成物流产业链,提高物流运行效率。贾兴洪(2007)提出:物流产业集群是不同类型物流企业以及物流基础设施在空间上的集聚,从而形成在一定区域内物流资源的高度密集和专业化经营程度很高的物流经营场所。1.4研究思路及方法1.4.1研究思路及框架针对物流产业现状,提出本论文的理论和现实研究意义。通过对国内外相关专业文献的研究,对物流产业、集群理论以及物流产业集群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探究。对集群理论的概念、产生、发展进行简单的综述,并结合物流产业现状,提出物流产业集群战略是现代物流业实现专业化、跨越式、集约式的有效途径。经过理论分析,引用国内外物流产业集群成功案例进一步印证应用集群理论对物流产业的巨大优势。应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分析辽宁省的物流产业现状,首先通过集群识别方法判断辽宁省物流产业是否形成集群,在进一步根据形成产业集群的四个动因分析辽宁省物流产业集群模式。最后,对辽宁省物流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和培育策略提出建设性的建议,最终形成论文。研究结构框架如图1.1。图1.1本文结构框架1.4.2研究方法(1)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在对辽宁省物流产业集群的研究中,为更直观的说明其局级水平,选取合理的集群识别方法对辽宁省的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并分别从形成集群的四种不同动因判断辽宁省物流产业集群模式,并得出相应结论。提出问题文献综述理论分析案例分析结论与建议分析物流产业现状,阐述对辽宁省物流产业是否集群以及集群模式的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产业集群。物流产业集群的当前研究理论综述本文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产业集群理论综述产业集群识别方法物流产业集群模式国内外物流产业集群成功案例辽宁省物流产业现状分析辽宁省物流产业是否形成集群及其集群模式辽宁省物流产业的集群效益、未来集群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及策略分析(2)理论研究与案例分析相结合通过国内外的物流产业集群优秀案例说明集群对物流产业的显著效应。并分局现代产业经济学理论、区域经济学理论、产业聚集理论的指导针对辽宁省这一特定区域的物流产业进行具体的案例分析。第2章物流产业集群理论基础2.1物流产业理论基础2.2.1物流产业(1)物流产业的定义美国物流协会(CLM,2003)曾对物流产业进行过界定,它指出:“物流产业包括上游供货业、运输代理业、铁路上行业、物流咨询业、水运行业、航空业、海运业、小包裹运输业、仓储业、港口业、第三方物流业、多式联运业、包装业等”。《中国现代物流大全》(2003)对物流产业是这样定义的:“物流产业是指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等基础设施,以及工业生产、商业批发零售和第三方仓储运输及综合物流企业为实现商品的实体位移所形成的产业”。汪鸣和冯浩(2003)从复合性的角度指出,“物流既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