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税务与eMPA模式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电子税务”与“eMPA模式”【编者按】大报告中指出,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进电子政务,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正文】大报告中指出,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管理方式,推进电子政务,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因此,当前各级政府机关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融入数字社会并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根据国家未来五到十年的发展战略,全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加快构建高科技支撑下的公共行政是不可回避的趋势。税务信息化建设作为国家电子政务建设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提高税收征管效率、保证财政收支平衡、完善政府经济调节能力、促进依法治税和依法理财具有重要意义。在国务院确定的国民信息化12个金字工程中,金税工程建设位居前列。为适应形势发展需要,近年来,我们南京市地税局对税务信息化的内涵作了深入研究,感到只有将电子税务和公共行政紧密结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管理变革、管理创新的拉动作用,才能产生迭加倍增效应,实现管理的法治化、决策的科学化、服务的多元化和效率的最优化,更好地履行政府的职能和使命。按这一思路,我局在事业发展中,始终将电子税务提高到创新管理模式、变革行政方式、提升管理水平、提高服务质量、增强核心竞争力和保持持续发展的高度,将税务管理的需求驱动与信息化的技术推动紧密结合,使信息技术成为我局各项工作的有力支撑,不仅促进了地税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充分发挥了税收在构建公共财政和公共行政中的重要作用,而且通过八年坚持不懈的实践,形成了具有特色的电子税务eMPA发展模式。一、南京地税电子税务的主要特点和基本状况南京地税电子税务的eMPA模式是在数字经济社会大环境下,运用信息技术完成事务、控制、管理和战略等各个层面及组织、管理、业务和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全面电子化和数字化的转型,实现以层次化数据组织、网络化信息传输、协同化政务、智能化决策支持为标志,以行政管理法制化、业务流程规范化、行政手段电子化、组织机构扁平化、行政监控过程化、服务方式多元化和管理决策科学化为特征的信息化战略和现代管理模式。概括地讲,就是实现信息技术运用与管理变革创新的结合和互动。信息技术运用是按照政府行政管理变革的需要,结合信息技术自身发展规律,为行政管理提供多种工具与手段。具体地说,就是建立起以电子税务技术平台为支撑、以信息资源管理为核心的信息体系结构,营造及时地向任何地点的任何需要信息的人提供高质量信息和服务的应用环境,最终实现由数据生产信息,信息生成知识,知识支持决策,决策产生效率的信息发展战略。管理变革创新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为税务管理造就作用空间,发挥信息技术对管理的支撑作用,实施税务机关的组织重构、流程重组和文化重塑,进而实施行政管理的标准化、规范化、自动化、高效化和法制化,营造现代化管理的合理氛围,推动税务管理向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模式发展。我们所指的管理变革既包括利用网络技术打破物理时空限制的能力,对组织结构、组织资源、人文环境和管理模式等进行的调整和优化;也包括为满足信息技术自动化、规范化、标准化处理要求而对税务业务及其流程所进行的梳理、优化和再造;还包括对电子税务建设本身的市场化运作和管理。管理效率、决策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高是衡量管理变革和创新效果的唯一评价标准。在eMPA模式下,科技加管理、专业化加信息化成为南京地税鲜明的组织特色,信息化开创了南京地税电子税务的崭新格局:(一)一体化的信息基础平台,为税务管理提供了可靠技术支撑在多年来坚持信息化优先发展的战略指导下,我局将电子税务的发展目标确立为建立面向税务管理全方位的一体化信息管理系统,旨在实现对税务管理业务功能完备性、处理流程规范化、信息交换通畅化和信息服务层次化等的强有力支持。为此,建立起了以集中式数据处理为核心模式的一体化信息基础平台。包括:一是建立集中式的广域计算机网络。通过合理投入并不断优化,目前已建立起以市局主机为中心,实时在线网络为主干、非实时连接为支线覆盖全局的集中式广域计算机网络。主要网络设备采用先进的CISCO路由器两台、5500交换机两台。市局主干网达到千兆,并通过10兆宽带、2兆光纤线路与分县局连接。该网络构架的特点是集中式,所有税务管理业务通过中心主机统一管理、集中处理。二是建立高性能硬件基础平台。主机系统由一台SUNE6500、两台SUNE5000、1个TB磁盘阵列和异地数据备份系统组成,形成了联机事务处理和联机分析处理有机统一的高性能硬件基础平台。目前,全局的PC机数量达到1640台套。三是采用了先进的数据管理系统。数据库采用SYBASE12.0,实现了全局数据的统一管理;采用SYBASEIQ12.0构建了全局集中式数据仓库;利用数据库复制服务器、POWERMART数据迁移工具等技术,实现了数据的自动抽取、复制、加工和报表生成。在一体化信息基础平台支撑下,南京地税全面实现了市局、分局、所三级税务管理机构的计算机网络互联和全部税收业务的集约化统一处理,任何一个在办税大厅的开票员,只要把有关数据敲进去,一个回车就把这些数据传到了市局主机,由主机进行处理,一切几乎在瞬间完成。网络管税、机器管税取代了传统的人工管税,既杜绝了税收征管手工处理、纸张操作带来的各种弊端,也有效解决了因受空间物理阻隔而制约管理的瓶颈问题,保证了征管行为的公正、高效。(二)丰富的应用系统软件,全面提升了税务管理的数字化含量信息化建设最关键的落脚点在于软件的开发应用,只有通过强化开发应用,才能有效解决信息化建设对管理的适应性问题和自身的发展完善问题。为此,建局以来我局始终围绕严密税收征管、提高行政效率、优化纳税服务以及提供决策支持等目标,积极开发面向税务管理全方位的应用软件,努力提高数字管理含量。目前已形成三个层次的软件系统:一是支撑核心业务管理运作的综合性管理信息系统。经过几年的不断建设和完善,我局金力税收征管管理信息系统(MIS)已由一期发展到三期,该系统涵盖了全部税收征管环节,不仅使征管工作彻底摆脱了手工处理的方式,而且极大地提高了信息共享程度,可以从任一端口根据权限获得相应的真实数据,满足了对全市地方税收数据实施专业化处理和集约化管理的需要。该系统还能够为管理人员、业务处理人员提供全方位的管理、处理、查询等功能,为纳税人提供方便、快捷、全面的服务咨询。税收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开发成功所带来的综合效益,使我们深刻感受到技术对管理的强大支撑作用,也认识到信息管理渗透到地税管理各领域的必要性。因而,我们在不断完善业务信息系统建设的同时,于2000年建成并在全系统应用了行政管理信息系统(OAS)。该系统包括政务管理、事务管理、政工管理和信息服务四大子系统34个功能模块,实现了对各类行政管理工作的信息采集、统计分析和管理监控。其中政务管理包括会议、宣传、调研等11个功能模块,事务管理包括房产、车辆、接待等7个模块,政工管理包含人事、党群、监察等4个模块,信息服务可为干部提供政策法规、电子刊物、新闻快览等12项服务。通过该系统的应用,我局形成了平台统一、覆盖全局的行政管理信息化体系,实现了文件的网上办理流转、会议的网上组织召开、车辆的网上管理调度等,全面提高了行政管理质量。为了适应信息一体化要求,我局于去年起全面实施了基于三层体系架构的金力四期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打算通过四期系统的建设应用,对税务管理资源在一体化平台上进行更为有效的整合,建立信息化全面支撑下的专业化税收征管、科学化行政管理新格局,为实现税务管理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四期系统是以提升平台、整合资源、优化软件、强化应用为总体方针,力求在新的技术体系架构下,通过对各种资源的整合,集成包括税收业务、行政、决策和监控等全面应用的,支持多媒体的网上办税、网上办公信息管理系统,最终实现硬件的集群、数据的集中和应用的集成,提高我局信息化的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二是满足多层次管理需要的应用系统。在抓好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的同时,我局紧密联系工作需要及工作实际,大力强化应用观念,使计算机技术不断延伸到地税管理的各个方面。建局八年来,相继开发出税收预警系统、计划管理系统、征管电子地理信息系统、稽查选案系统、教育培训管理综合系统等满足不同层次管理需要的应用软件。其中,税收收入预警系统建立了税收收入预警模型,通过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和神经网络法对收入指标进行分析,能够对本年度收入任务完成情况进行预警提示,并对次年度收入计划进行合理预测,既能够有效控制收入进度,又为科学制定收入计划提供了参考,体现了依法治税的要求;计划管理系统,涵盖了计划编制、发布、跟踪、反馈各环节,从时间、组织、内容、控制四维上强化了对工作的全过程管理,实现了计划的网上编制发布,提高了组织运作效率;征管电子地理信息系统,以电子地图的形式,将全市纳税户纳入直观的可视化管理,实现了对税源税户静态分布状况、动态变化情况及其成因的有效监控分析;教育培训管理综合系统集多媒体教学、题库管理、测试、教育培训管理、分析与辅助决策等五个子系统于一体,能够运用视频点播技术,将干部关心的学习内容上网提供点播,并可开展网络教学和网上远程教育,拓展了教育培训的手段和方式。三是面向纳税人服务的单项软件。为了适应向服务型机关转变的要求,我局于97年自行研制开发出税款征收无纸化系统,并在所有城郊分局进行了推广应用,缩短了纳税人税款缴纳开票时间,节约了税票的开支成本;98年我局又联合南京人行和工商银行,成功开发出税银联网税款实时征解系统,实现了税款的自动划拨,极大地提高了税款入库速度,进一步降低了纳税人申报成本,受到普遍欢迎。实时扣款的申报方式得到了国家税务总局充分肯定,并向全国推广;2002年开发了用于办税大厅现场秩序管理的排队叫号系统,由计算机代替纳税人申报排队,使纳税人能够直接接受一对一的服务,既缓解了纳税申报期人员拥挤排队现象,又保证了办税厅的秩序井然,为纳税人提供了宽松、高效的办税服务。(三)数据资源的有效利用,满足了信息化条件下的管理创新需要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如果将硬件网络建设比作是修路、计算机软件开发比作是造车,那么数据资源利用则可称为路、车基础之上的货。路通车好只是解决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而运货则是信息化建设的核心,信息化工程能否有效发挥满足管理需求应用和适应应用需求的功效,就在于能否通过它开发出丰富的数据、信息资源并使这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基于这样的认识,我局在电子税务建设中重点把握了三个方面:一是建立数据集中处理枢纽,开辟有效利用数据资源的途径。我们在全国税务系统率先组建了规模最大、功能一流的数据处理中心,对全市涉税资料进行集中数据采集和联机事务处理,实现了集群式数据采集、主题化数据存储、集中式信息加工和集成化信息交换,解决了海量数据抽取问题,文本资料实现了向电子数据的转变。由于全系统的数据集中在数据处理中心,市局就能直接掌握第一手数据进行处理加工,不仅解决了管理基础资料保全问题,而且杜绝了以往报表数据层层汇总、层层上报带来的周期长、速度慢和因人为修改报表造成数据失真的问题,确保了数据的真实。这样,数据处理中心就成为贯通税务管理各个层面、支撑我局集中式征管模式的信息枢纽。二是建立多层次、全方位信息服务体系,为强化管理提供全面支持。为提高对信息系统资源的整合利用能力,我局依托数据集中处理,研究设计了主题化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数据仓库,形成了基于Web的税务管理联机分析处理平台,利用这一平台,能够对数据实施深度挖掘,按管理主题和管理要素,确定分析指标,综合运用数学模型进行分析处理,定期以数据、表格、图形等多种形式提供管理层和决策层参考,从而加快了数据向信息的转化,实现了对税务管理各个层面的网络化信息服务,为强化管理提供了内容丰富、科学翔实的依据。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通过对海量的管理历史数据和操作数据进行分析,使之按管理主题转化为可用信息资源,提供面向决策层的决策支持;通过对税收征管和税务行政行为的相关分析,满足面向管理层的管理监控需要;通过对纳税行为的大规模分析处理,筛选出管理重点和

1 / 1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