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65.150B31DB33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T847—2011有机鲢鳙鱼养殖技术规范Technicalregulationfororganicsilvercarp(hypophthalmichthysmolitrix)andbigheadcarp(aristichthysnobilis)production2011-12-30发布2012-01-30实施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3/T847—2011I前言本标准依据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附录A和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浙江省海洋与渔业局提出。本标准由浙江省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杜建明、张海琪、张晓辉、许晓军、姚高华。DB33/T847—20111有机鲢鳙鱼养殖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有机鲢鳙鱼的术语和定义、养殖场所选址、苗种生产、鱼种培育、鲢、鳙商品鱼生产、商品鱼暂养与运输及养殖档案管理等技术规程。本标准适用于水库渔业水域。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T8588渔业资源基本术语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T19630(所有部分)有机产品NY505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SC/T1006淡水网箱养鱼通用技术要求SC/T1008池塘常规培育鱼苗鱼种技术规范SC/T1015鲢、鳙催产技术要求SC/T4001渔具基本术语3术语和定义GB/T19630、GB/T8588和SC/T4001规定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有机鲢鳙鱼organicsilvercarpandbigheadcarp根据有机农业的原则和有机鲢鳙鱼生产方式及标准生产,并通过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鲢鳙鱼。3.2饵料fishfeed供鲢、鳙鱼摄食的天然饵料。4养殖场所选址DB33/T847—201124.1原则有机生产水域应不受常规水产养殖场的不利影响,与常规水产生产有一定的安全距离或设有缓冲带。同时应考虑到维持水生生态环境和周边水生、陆生生态系统平衡,并有助于保持所在水域的生物多样样。4.2要求养殖场地最近三年内未使用过禁用的药物和化肥。水域底质及周边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15618的要求。地表水环境质量应符合GB3838的要求;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3095的要求。养殖生产水质应符合GB11607规定;平均水深应≥5m,面积应≥20hm2。4.3周边环境养殖场方圆50km内无废水处理不达标的化工厂、造纸厂、印染厂、制革厂、电镀厂、垃圾处理厂等,所有企业排放的污水应符合GB8978规定。四周植被良好,光照充足。5苗种生产5.1来源主要来源于天然繁育、人工捕捞。引进和使用人工繁殖苗种需经有机农产品认证机构的许可。5.2人工繁殖原则遵循鲢、鳙鱼的生理和行为特点,减少干扰,采用生理生态法进行人工繁殖。不应使用三倍体、孤雌繁殖和基因工程等技术。5.3亲鱼来源5.3.1从省级以上原、良种场引进的性成熟亲鱼或后备亲鱼。5.3.2从江河、水库、湖泊等处择优收集的成鱼培育成的亲鱼,或直接从水库中捕获的自然生长成熟的亲鱼,或天然鱼苗经专门培育而成的亲鱼。5.4亲鱼选择与催产除不宜使用人工授精外,其余按SC/T1015规定执行。5.5鱼苗孵化5.5.1孵化设备孵化房、蓄水塔、管道、水泵、电动机或柴油机、孵化缸或孵化环道等。5.5.2孵化方法将受精卵倒入已装满水的孵化缸或孵化环道中,并开启水阀,调节水流。鱼苗出膜前,水流稍大;鱼苗出膜后,水流稍小。孵化过程中,专人值班管理,及时清除缸罩边的卵膜与杂质。5.5.3孵化用水应符合NY5051标准,并经0.125mm孔径(120目)的纱绢网过滤。DB33/T847—201135.5.4鱼苗出缸待鱼苗鳔充气(见腰点),卵黄囊基本消失,能主动摄食时即可出缸。5.5.5鱼苗运输采用规格为长70cm~80cm,宽40cm~50cm的双层透明聚乙烯袋充氧运输,装运密度与运输水温、苗种规格和运输时间见表1。表1聚乙烯袋充氧运输鲢、鳙苗种的装运密度与水温、苗种规格和运输时间关系表水温℃苗种规格(全长)acm装运密度b尾/袋装运重量kg/袋运输时间h20~25鱼苗(10~12)×104-101.6~2.6(4~6)×10325~282.6~3.6(2~4)×1035~153.6~6.6(0.8~1.0)×1036.0~7.56.6~10.0400~50020~25鱼苗(8~10)×104-201.6~2.6(3.5~5)×10325~282.6~3.6(1.0~1.5)×1035~153.6~6.6400~6005~66.6~10.0300~40020~25鱼苗(7~8)×104-301.6~2.6(3~4)×10325~282.6~3.6(0.8~1.0)×103-305~153.6~6.6300~4503.5~4.56.6~10.0200~300a为常用的推荐值,实际装运密度应根据运输计划和苗种体质、天气状况等实践经验作适当增减。b鱼苗太嫩(未出腰点)或太老(体色发黑)不宜运输。5.5.6运输记录同本标准9.2.12。6鱼种培育6.1鱼种培育场培育池面积应在0.2hm2~0.4hm2之间,水深1.5m~2.0m。培育场其它要求见本标准第4章。6.2池塘夏花鱼种培育按SC/T1008规定执行。6.3仔口鱼种培育6.3.1池塘仔口鱼种培育DB33/T847—20114按SC/T1008规定执行。6.3.2土坝库湾仔口鱼种培育6.3.2.1土坝库湾要求光照充足,面积≥2hm2,水深≥5m;库底较平坦,不漏水;其它要求见本标准第4章。6.3.2.2清库茶籽饼清库,将茶籽饼敲成小块,用水浸泡,24h后连渣一起均匀泼洒全库。每米水深用量为600kg/hm2~`750kg/hm2。药效时间5d~10d。6.3.2.3施基肥夏花鱼种放养前5d~7d,施用发酵腐熟的畜禽有机肥,每米水深施肥量为3000kg/hm2,加水稀释后全库泼洒。施放大草(绿肥),应在鱼种下库前10d进行,用量一般为7500kg/hm2。大草可堆放在岸边1m的浅水中,数天后将草堆翻动,待叶和嫩茎腐烂后,将根茎残渣捞去。6.3.2.4夏花鱼种放养待清塘物质的药性消失,水中饵料生物丰富时投放夏花鱼种。鱼种放养前用5%浓度的食盐水浸浴消毒15min,并将水温温差控制在±2℃内。6.3.2.5放养密度与比例放养密度以120000尾/公顷~150000尾/公顷为宜。鳙鱼以单养为宜,如鲢鳙混养,比例以8︰2为宜。6.3.2.6饲料要求仔口种鱼养殖所需的饵料以浮游生物为主,当天然生物饵料缺乏时,可辅以有机或认证机构许可的饵料作补充。在有机饵料数量或质量不能满足需求时,可投喂最多不超过总饵料量5%(以干物质计)的豆饼、菜仔饼等食品加工的副产品。在出现不可预见的情况时,可在获得有机认证机构同意后在该年度投喂最多不超过20%(干物质计)的豆饼、菜仔饼等食品加工的副产品。不应使用商品的配合饲料。6.3.2.7日常管理6.3.2.7.1饲料加工:将豆饼或菜籽饼放于容器中,加水浸泡10h~12h。翌日早晨用粉碎机粉碎,然后加水调拌至手捏饲料成团,不易散开为宜。6.3.2.7.2投饲量:日投饲量按鱼体重的3%~5%计量,分上、下午两次投完,并根据天气、水温和鱼吃食情况酌情增减。6.3.2.7.3投饲方法:每万尾鱼种设饲料台一只,饲料台离水面深度一般为0.5m。投饲时将加工好的饲料捏成团,投于饲料台上。6.3.2.7.4施追肥:当水质透明度≥50cm时,应施用发酵腐熟的畜禽粪肥,用量为1500kg/hm2~3000kg/hm2,加水稀释后全池泼洒。6.3.2.7.5巡库检查:每天早晨和傍晚检查鱼种吃食和活动情况,并及时予以调整。6.3.2.7.6防病:以预防为主。主要生长季节,每隔15d,以生石灰化浆泼洒,每米水深用量为300kg/hm2~450kg/hm2。对发病的鱼种应优先采用自然疗法,在预防措施和自然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可对病鱼使用常规渔药。使用过常规渔药的鱼种应经过2个停药期才能继续作为有机鱼种销售。DB33/T847—201156.3.2.7.7养殖档案:同本标准9.26.3.2.8鱼种捕捞6.3.2.8.1捕捞时间:冬季或早春。6.3.2.8.2捕捞网具:用网目2a=2.8cm的张网、抬网采用引食或灯光诱捕,也可拉网捕捞。6.3.2.8.3网箱暂养:需长途运输的仔口鱼种,起捕后需在库湾网箱中暂养一天后方装运。6.4老口鱼种培育6.4.1池塘老口鱼种培育6.4.1.1清塘鱼种放养前放干池水,清除淤泥,曝晒7d以上,再用生石灰或茶籽饼或漂白粉清塘,方法见表2。表2鱼塘常用清塘方法清塘物质水位(m)用法用量(kg/hm2)药效时间(d)生石灰(块灰)0.2在池塘边挖坑放入生石灰并加水溶化,趁热向池中均匀泼洒去渣石灰浆。900~15007~101.0在岸边将生石灰溶化,趁热全池均匀泼洒。1800~2250茶仔饼(7%~12%皂角甙)0.2将茶籽饼敲成小块,加水浸泡,24h后连渣一起全池均匀泼洒。2955~101.0600~`750漂白粉(有效氯30%)0.2将漂白粉加水溶化后,立即全池均匀泼洒75~1503~56.4.1.2施基肥在鱼种下塘前5d~7d,施用腐熟的畜禽粪肥,施肥量一般为4500kg/hm2~6000kg/hm2,加水稀释后全池泼洒。6.4.1.3鱼种放养密度45000尾/公顷~60000尾/公顷。6.4.1.4放养比例以鲢鳙鱼混养为宜,鲢鳙比例以6︰4为宜6.4.1.5饲料要求同本标准6.3.2.6。6.4.1.6日常管理同本标准6.3.2.76.4.1.7鱼种出塘6.4.1.7.1捕捞时间:冬季。DB33/T847—201166.4.1.7.2捕捞方法:拉网捕捞。6.4.2土坝库湾老口鱼种培育6.4.2.1土坝库湾条件同本标准6.3.2.1。6.4.2.2清库同本标准6.3.2.2。6.4.2.3施基肥同本标准6.3.2.3。6.4.2.4仔口鱼种放养同本标准6.3.2.46.4.2.5放养密度与比例以60000尾/公顷~90000尾/公顷为宜。鲢鳙比例以6︰4为宜。6.4.2.6饲料要求同本标准6.3.2.6。6.4.2.7日常管理同本标准6.3.2.76.4.2.8鱼种捕捞同本标准6.3.2.86.4.3网箱老口鱼种培育6.4.3.1网箱结构与设置按SC/T1006执行。6.4.3.2仔口鱼种放养6.4.3.2.1放养时间:冬季或早春。6.4.3.2.2放养规格:规格≥13cm,个体大小均匀,活力强,无病害。6.4.3.2.3放养密度与比例:以天然浮游生物养殖鲢鳙鱼种的放养密度,应根据浮游生物量和前一年的放养密度等因素确定。通常浮游生物量在8mg/L~10mg/L,放养量为500尾/平方米;浮游生物量在5mg/L~8mg/L,放养量为400尾/平方米;浮游生物量在2mg/L~3mg/L,放养量为200尾/平方米~300尾/平方米;浮游生物量在2mg/L以下时,放养密度应以40尾/平方米~60尾/平方米为宜。放养比例:依据养殖网箱养殖水域浮游动、植物数量和生物量状况来确定。浮游动物数量月平均≥3000个/升,并占浮游植物数量的0.1%,则鲢鳙放养比例为6:4;浮游动物数量月平均≥9000个/升,并占浮游植物数量的0.2%,鳙鱼可按60%的比例放养。6.4.3.2.4饲料要求:同本标准6.3.2.5。DB33/T847—201176.4.3.3日常管理6.4.3.3.1饵料加工:同本标准6.3.2.6.1。6.4.3.3.2投饵:一般不投饵。但当水库水质透明度≥2.0m时,需辅以投喂菜籽饼或豆饼饲料,投喂量以鱼体重的5%为且,分上、下午两次投完。投饵时,网箱中需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