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第一学期“六校”联考试卷高二政治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和考号填写在答卷上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第Ⅰ卷(选择题75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计48分)1.2006年7月1日,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冻土铁路――全线通车运营。这标志着西藏正式结束不通铁路的历史,也标志着中国所有省、市、区全部通上铁路。A、滇藏铁路B、川藏铁路C、青藏铁路D、新藏铁路2.胡锦涛同志在7月10日~12日举行的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把巩固和壮大统一战线,作为__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增强__的一项重要任务,摆到全党工作的重要位置,真正抓紧抓实抓好。A.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综合国力B.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中华民族凝聚力C.保持党的先进性综合国力D.保持党的先进性中华民族凝聚力3.今年8月23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第473号国务院令公布《全国__普查条例》,该条例自公布之日起施行。A.农业B.工业C.人口D.经济4.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8月27日表决通过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自2007年__起施行,明确规定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职权,对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__的工作实施监督。A.1月1日人民检察院B.1月1日公安机关C.10月1日人民检察院D.10月1日公安机关5.联合国安理会7月15日通过了关于__7月5日试射导弹问题的第1695号决议,要求该国重新作出暂停导弹试验的承诺,并强调有关各方应保持克制。A.伊朗B.朝鲜C.古巴D.叙利亚6、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人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一事实体现了下列道理()①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②文化与经济是相互决定的③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④文化具有鲜明的特色A.②③B.①④C.①③D.②④7、“在进行文化比较时,一个重要的原则是不能有文化中心主义。文化中心主义的本质是一种傲慢的态度,也是一种学术浅薄。”反对文化中心主义()①是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的表现②有利于世界各国人民相互尊重、共同发展③是尊重差异、平等相处的要求④是承认各国文化具有优劣的表现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8、下列能够体现经济与文化相互交融的现象有()①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②为推动经济发展,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③文化产业迅速崛起,文化消费更加丰富,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④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9、奥运会是整个世界人民共同的伟大节日,这不仅仅是因为奥运会是展现人们体能的舞台,更主要的是产生了伟大的奥运精神,并不断地赋予它新的内容,由此可见()A.体育活动和文化活动是没有区别的B.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文化和发展文化C.文化包括语言、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D.文化是体育活动的派生物和附属品10、“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北京奥运会主题口号一诞生,就得到了国内外的一致好评,也将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这表明()A.优秀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B.文化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C.世界的文化将取代各国的民族文化D.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11、传统习俗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是()A.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B.被称为民族精神的火炬C.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D.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12、不管是中国内地,港澳台地区,还是在其他国家的华人,每到清明都会祭祖扫墓,端午吃粽子赛龙舟,中秋赏月,重阳登高,除夕吃年夜饭,这说明()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B.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C.传统习俗对社会生活产生深刻影响D.这是传统习俗的继承与发展13、中国儒家的自然观、道德观和政治思想,成为西方启蒙运动中“百科全书派”有力的思想武器。这表明()A.文化来源于社会实践B.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C.不同民族文化的竞争、排斥D.文化具有民族特色14、古老的中华文化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辉煌历程,对其辉煌起重要作用的因素有()①古代经济的发展②国家的统一,民族的融合③全盘继承前一时期的文化④兼收并蓄,广泛吸收外域文化A.①②③B.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④15、2005年被定为红色旅游年。红色旅游的文化意义表现在()①增强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情感②引导人民群众进一步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③促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④增长知识、陶冶人的精神⑤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⑤C.①③④⑤D.②③④⑤16、2005年7月在北京举行的世界汉语大会是中国政府首次召开的以汉语为主题的高层次国际研讨会,主题是“多元文化架构下的汉语发展”。这次大会召开的背景是近年来在国外掀起的汉语热。“汉语热”的出现是因为汉语()A、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B、反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C、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精华D、是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17、“抗美援朝”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都是在伟大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产生的,这一精神汇聚成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也正是在这一精神的鼓舞下,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胜利说明()A、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是推动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决定力量B、中华民族精神是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C、中华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自强不息的精神D、我国现代化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结果18、目前,40多位民俗学者建议:应增加除夕、清明、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通过官方干预,复兴传统节日。这样做有利于()①继承传统文化,复兴传统民俗②给现代社会的人们带来新的乐趣③加强国民的民族认同,表达中华民族的民族情感④使人们深切感受到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在世界卫生组织的协调下,各国科学家携手奋战,他们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到了“非典”病原体,并完成了对冠状病毒的基因排序。但直到今天,人类仍然未能完全识破它的“庐山真面目”。据此回答19~20题19.“科学家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到了‘非典’病原体,并完成了对冠状病毒的基因排序。”这一事实体现的哲理是()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B.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C.意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如实反映D.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20.直到今天,人类仍然未能完全识破它的“庐山真面目”。这说明()①在每一时期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②任何意识都根源于物质③意识具有巨大的能动作用④人们应不断扩展和加深对客观事物的认识A.③④B.①②C.②③D.①④21.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2004年12月26日发生里氏9级地震,并引发海啸,海啸波及东南亚和南亚10多个国家,引发巨大灾难。但目前,人们还不能准确预测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强度,这说明()A.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人们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应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发展认识B.有些自然规律是无法掌握的C.地震的出现是一种偶然现象,并无规律可循D.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不可能预测到地震的发生22.近20年来,约有7000条新词产生。诸如外资企业、知识经济、经济特区、电子邮件、多媒体、软件、信用卡、再就业等。从哲学上看,这一事实说明()A.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B.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D.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23.被誉为“爱因斯坦以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的英国科学家斯蒂芬·霍金说,随着电脑技术的不断发展,最终电脑将像人的大脑一样发达,甚至能够自行设计出新的“智能”电脑。这表明()A.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B.电脑能够模拟人脑C.意识是人脑的机能D.电脑与人脑的功能趋于一致24.意识、认识、真理、理论、科学理论的共同点是()A.客观物质对象在人脑中的正确反映B.他们都是一个知识体系C.客观事物对象在人脑中的反映D.对客观事物本质的反映二、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把所选答案选出来。错选、多选、少选该题不给分,每小题3分,共27分。25、进入2005年以来,《人民日报》以固定的版面,中央电视台每天以固定的时段播放《永远的丰碑》,众多的媒体努力为人们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这是因为()A.文化是对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B.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C.报纸和电视是人们文化生活的物质载体D.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26、胡书记强调要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最主要的是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主要是因为()A.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B.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C.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D.只要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办事情就能取得成功27、2005年5月19日公布的《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强调,上级人民政府从政策和资金上支持民族自治地方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扶持具有民族形式和民族特点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强民族自治地方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培育和发展民族文化产业。这意味着我国()A.认同本民族文化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C.尊重文化多样性D.积极开展民族文化事业28、近几年,“韩流”吹遍世界,在国内,也有大量的“哈韩族”。韩剧中普遍流露的对于本国传统文化的肯定,对仁、义、礼、爱等的张扬,正是一些国产剧所抛弃的。这启迪我们()A.传统礼仪道德应该得到继承、发展B.对待传统文化应批判继承,古为今用C.文化产品应汲取传统文化,体现时代精神D.文化产品尽量模仿韩剧的情节29、就文化自身的传承而言,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是()A.社会制度的更替B.科学技术的进步C.思想运动D.经济、政治的发展30、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养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育在文化传承中所起的作用是()A.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惑”,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B.能以浓缩的形式重演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C.是人类文化传承的惟一有效形式D.使人们在有限的学习生涯中获得既有的文化财富3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名言,含有下列哲学道理()A.既要学习间接经验,又要获取直接经验B.读书和实践是个人获得知识的两条途径C.要把认真读书和积极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D.书本和实践都是认识的来源32.我国利用神舟飞船进行了多种活动、植物的太空培育实验。通过太空育种技术,可以提高动、植物的性能,提高产量,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一事实的哲学道理()A.实践是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B.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C.实践使现实世界发生了变化D.实践是社会历史性的活动33.下列关于真理和认识的说法,错误的是()A.认识是一个过程,而真理是不变的B.真理是认识,认识不一定是真理C.真理的内容是主观的,认识的内容是客观的D.两者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5分)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4、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它们是民族延续的重要标识。中华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惟一没有中断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