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哲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本卷考试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共48分。请将答案涂到答题卡上。1.哲学基本问题是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B.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C.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关系问题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根本属性是A.联系、运动B.运动、客观实在性C.客观实在性、联系D.客观实在性、运动3.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指出:“水是世界的本原”。这是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B.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D.唯心主义观点4.面向未来,与时俱进,必须反对本本主义。下列关于“本本主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本本主义的出发点是客观存在的个别事实②本本主义把书本上的个别词句和结论作为办事情的出发点③本本主义是实际工作中的主观主义④本本主义否认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A.②③B.①②④C.①④D.②③④5.北京大学医学部吴秉铨带领课题组日夜奋战,仅用7天时间就研制成功诊断“非典”的基因试制盒。这表明A.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如实反映B.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C.人们的意识决定事物的变化D.世界的本质是物质6.科学家们目前只能确定人体约10%的基因所传达的信息及其在人体中的功能,最终揭开基因与疾病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还有待时日。这说明A.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每一时期的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总是有限的B.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C.意识的反作用受物质决定作用的制约D.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十五”计划纲要指出,要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据此回答7——8题。7.材料强调“要把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其辩证唯物论.....依据是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B.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具有两重性C.认识和利用规律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D.任何事物都存在着两点而不是一点8.材料强调“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其唯物辩证法.....依据是A.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B.事物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C.矛盾的双方无条件地相互转化D.事物之间存在着一种前后相继的历史联系9.为了减轻旅游高峰期游客过分集中给莫高窟壁画、塑像等文物保护带来的影响,敦煌莫高窟正式启动游客参观预约制度。这说明A.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愿望创造出一些具体联系B.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可以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C.当部分以合理有序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D.原因和结果有严格的区别,在一定的条件下又可以相互转化10.“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这一观点①承认了绝对运动②否认了相对静止③是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④是离开运动谈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11.“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的区别在于A.是否承认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B.是否承认运动的绝对性C.是否承认物质是运动的主体D.是否承认相对静止12.学习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必须自觉地把思想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三个“解放出来”的依据是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B.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C.整体高于局部,局部要服从整体D.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反对主观主义当前国际形势跌宕起伏,复杂多变。但从目前情况看,仍然可以得出三个基本判断:一是和平与发展作为时代的主题不会改变;二是世界多极化的发展不会改变;三是我们面临的国际环境依然是机遇大于挑战。据此回答14——15题。13.上述三个判断的哲学依据是①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②重要的矛盾一旦确定,就不会改变③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④事物的一切变化都是发展A.②③B.①②C.①③D.②④14.我们面临的国际环境依然是机遇大于挑战。这一认识A.抓住了事物的主要矛盾B.把握了事物的因果联系C.把握了矛盾的主要方面D.体现了共性和个性的统一15.鲁迅先生说过:“我独不解中国人何以于旧状况那么心平气和,于较新的事物那么嫉首蹙额,于已成之局那么委曲求全,于初兴之事那么求全责备?”这句话所指责的是,有人不懂得A.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彻底否定B.知足常乐,安于现状的哲理C.难得糊涂,得过且过的哲理D.树立创新精神,促使新事物成长16.江苏省淮河入海水道滨海枢纽工程的建设,结束了淮河800年没有入海通道的历史,使淮河下游及其洪泽湖地区的防洪标准由50年一遇变成百年一遇。这说明A.自然界有其自身运动的规律B.规律是客观的,是不可抗拒的C.人可以认识、利用和改造规律D.人们可以创造条件,限制某些规律发生作用的范围,为人类造福17.北京获得2008年第29届奥运会举办权。北京申奥成功,举国同庆,然而中国人也体味过申办第27届奥运会失败的苦涩。这说明①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②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③意识促进事物向前发展④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8.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现阶段我国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不会改变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从哲学上看,是因为A.公有制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B.事物的性质是由居于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C.事物的性质与矛盾的次要方面没有多大关系D.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速度落后于公有制经济的19.党和政府一直强调,“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关键是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经济结构的调整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构成事物的成分在结构和排列次序上发生了变化,也能引起质变B.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变化的两种状态C.经济结构不调整,经济就不会长足发展,农民收入也不会增加D.经济结构的调整是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20.农村税费改革首先在安徽进行试点,总结经验后再在全国进行推广展开。这一做法体现的哲理是A.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B.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D.联系的普遍性原理21.“桔生淮南则为桔,桔生淮北则为枳”。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①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②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③事物的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④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A.①③B.③④C.②④D.②③22.根据形势的发展和需要,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废止2000年底以前发布的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141件过时行政法规予以废止,80件宣布失效,部分保留。从哲学常识角度来看,这表明①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③人们的认识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④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3.将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作为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所体现的哲理是A.分清主流和支流,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B.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C.要按规律办事D.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防患于未然24.有的同学“看自己是一朵花,看别人是豆腐渣”,这是错误的。从哲学上看,给我们的启示是A.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B.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C.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D.要坚持适度原则二.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错选、多选,该题不给分;少选且正确的给1分。每小题3分,共27分。请将答案涂到答题卡上。25.广大农民通过在国内外从事劳务,大大冲击了千百年来形成的小农意识,增强了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这为农村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上述材料蕴含的哲理是A.正确的意识来源于现实,错误的意识是人脑自生的B.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C.意识总是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D.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有推动作用26.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实际”是指A.客观存在的个别事实B.客观事物实实在在的某一方面C.客观存在着的事物的全部和总和D.变化、发展着的客观事物27.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突飞猛进,大至宇宙的起源,小至原子的图像、遗传密码的排列,无不在人的探索研究中,大部分已知的疾病被征服,计算机以惊人的速度在更新换代……这一切表明A.人们能够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B.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C.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事物变化无常D.事物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28.两画家以《安静》为题,各画了一张画。一位画了一个湖,湖面平静,好像一面镜子。另一位画了一个激湍直泻的瀑布,旁边有棵小树,树上一个鸟巢,巢里一只小鸟在睡觉。后一位画家才真正理解安静的含义,因为他懂得A.世界是充满矛盾的B.任何事物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C.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是统一的D.规律也一种联系29.农民赵某只知木棒是绝缘体。天晴时,他用木棒拨电线没事;下雨天,他又拿那根被雨淋湿的木棒去拨电线,结果触电身亡。这件事说明A.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对立统一的B.主次矛盾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C.事物的性质不是一成不变的D.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30.我国北方的生态问题主要是人们强加给自然的压力过重,因此必须给自然减压,要控制人口的盲目增长,压缩牲畜的数量,上述要求说明A.想问题、办事情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B.必须用联系的观点认识和处理问题C.事物的性质由主要矛盾决定D.做工作必须坚持适度原则31.鱼商发现鱼在安定的环境中运输容易昏迷而死,于是在水箱内放鲶鱼数尾,因鲶鱼到处乱钻,致使鱼群因惊慌而始终游动,以保持其鲜活。这个事例能够说明的哲理是A.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B.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C.矛盾的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D.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32.从前有一个人,因饥饿一连买了六个饼子吃,但是还不觉得饱,于是就买了第七个。刚吃了一半就饱了。那人很后悔,说:“前六个饼子都白吃了,如果早知道这半个饼子就能吃饱,我只吃这半个饼子就行了。”从哲学角度看,这个吃饼人错在A.不懂得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B.否认了事物的质变C.看不到量的积累的重要性D.割裂事物的联系,孤立地看问题33.西部大开发战略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这一看法A.反映了内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B.体现了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的道理C.坚持了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D.说明了事物的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三.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一小题9分,共18分)34.发展的实质是什么?如何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35.某中学课题组以《本市自来水厂的水资源状况及对策》为题,展开研究性学习。该课题组调研过程是:首先,在A、B、C三处采集水样化验,发现B、C处水质污染严重,A处水质污染程度较轻,但A处岸边有化工厂在建。接着,对D处水样化验,发现水质良好。课题组根据上述调研,向市政府建议:(1)首先从D处引水,解决城市供水的燃眉之急。(2)停建A处化工厂,同时治理B、C处水质。请问:该课题组的研究过程及建议主要体现了所学的哪些哲学道理?四.辨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小题11分,共22分。仅作判断不说明理由者不给分)36.“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正确地概括了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37.江苏省根据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部署,结合本省实际,提出了“两个率先”的发展目标,即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辨题:人类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因此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主观的。三.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8题17分,第39题18分,共35分。要求紧扣题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材料展开分析)38.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人们谈论最多的是“入世”的利和弊。当时人们认为“入世”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有利也有弊。对于纺织业、小家电等劳动密集型行业来说是有利的,对于汽车、农业等敏感行业会带来巨大的冲击,但总的说来是利大于弊。“入世”以后,我国的纺织品出口并没有大幅度增加;我国的汽车产量却大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