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高二哲学常识综合练习本试卷分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西电东送”是根据我国资源分布不均匀、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这一做法符合下列哲理A.物质决定意识B.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D.意识对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2现代的生物技术可以使外来基因移植到某种植物的脱氧核糖核酸(DNA)中去,以使它具有某种新的特性,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转基因生物。这表明A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创造新的基因B转基因技术改变了事物的根本性质C作物生长的自然规律是可以改变的D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具有多样性3网络教育因其独特的优越性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但它不能对学生的个性给予关注,在学生求知求真的过程中不能使师生之间产生思想与情感的相互激荡。总之,网络教学缺乏一种人的氛围,缺乏一种切实的与教学相关的实践,由此可以看出A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关联的B任何事物的矛盾都是客观的C事物是联系、变化、发展的D任何事物都存在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2002年5月21日,国家环保总局负责人指出,外来物种危害已成为严重的生态问题,必须加强预防和控制。据此回答4-5题。4外来特种离开原生长地,由于天敌减少,在适宜的生态和气候条件下疯狂生长,危及本地物种的生存,导致物种的消失和灭绝。这说明A有些事物之间有联系,有些事物之间不存在联系B事物联系的条件不同,其引起的联系的状态也就不同C原因和结果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D联系不仅存在于事物之间,而且存在于事物的内部5外来物种的危害问题给予我们的启示是A必须杜绝外来物种的引进,保护本地生物物种B必须承认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灭亡的过程C必须注意事物联系的条件性,创造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条件,限制其不利条件D要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就应无条件地吸收外来物种6在知识经济时代,劳动力和原材料等生产要素只有与知识相结合,才能转化为生产力,知识资本以其强大的影响力、控制力,已取代传统的物质资本成为最重要的资本形态,这表A只有抓重点、抓关键,才能解决矛盾B事物的因果联系是客观的C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是统一的D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7.有人说过:“做大事的人所做的每一千件小事和选定的目标密切相关,一千件小事的完成就意味着达到目标;而成就不了大事的人所做的一千件小事之间无序,没有关联。”这一段话说明A.关键的局部高于整体,统率整体B.办事情要有全局观念,立足整体C.部分之间的结构形式会影响整体功能的发挥D.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内因而起作用8.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大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等气体,会造成全球气温上升、降水量的变化、海平面的上升等,并经常出现暴风雨等灾害性天气。这再次说明A.事物的变化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在统一B.事物是永远发展变化的C.一定的原因必然会产生一定的结果D.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无条件9.2002年我国GDP首次突破10万亿元大关,这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是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对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结果。这表明A.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B.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C.正确的意识对于事物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D.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10.在“九五”期间,我国实行了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抑制了严重的通货膨胀现象,“九五”后期,我国又实行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拉动内需,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从哲学的观点看,我国“九五”期间之所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主要是A.正确分析了事物的原因B.科学地把握了矛盾的主要方面C.有效地将矛盾的双方对立统一起来D.准确地把握了事物发展的状态11.面对我国“入世”后农产品出口屡遭“绿色壁垒”的状况,某县全面推进农业无公害工程建设,他们从农业标准化入手,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产品源源不断地进入日本、美国等国际市场。按照无公害农产品标准指导农民生产,体现了如下哲学道理A.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B.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C.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特点D.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12.在抗击“非典”的战役中,我国的许多医务工作者发扬了舍生忘死的献身精神,他们冒着被传染的危险,始终战斗在“非典”第一线,有的还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说明了A.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总是统一的B.精神贡献要重于物质贡献C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D.精神贡献是衡量人生价值的根本标准13.意大利大空物理研究所一研究小组2002年9月18日宣布,他们在大阳系外的星球上发现有水存在的迹象。这很可能是一个历史性发现,因为人们首次探测到了大阳系外可以形成生命的分子。太阳系外的星球上有水存在的迹象的发现,说明A.人有自觉能动性,不仅能认识我们周围的事物,还能获得对遥远的其他星球的认识B.人有主观能动性,不仅能认识事物的现象,还能认识事物的本质C.人们不仅能认识世界,还能改造世界D.人们的精神状态,对人们改造世界具有重大的影响14.长期以来,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围绕如何处理人与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关系组织的,而忽略了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教育内容。有专家提出将环境教育纳入到德育内容中,塑造“理性生态人”,这与以前学校德育的内容只是处理人与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关系相比,的确是进了一大步。这从哲学上表明A.真理和科学理论是无限发展的,所以人的认识也是无限发展的B.人的认识应当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C.人的认识是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的D.认识的目的在于指导实践15.就业是劳动者实现自我价值和自我发展的基本途径,是绝大多数群众谋生的惟一手段,它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千家万户。就业是劳动者实现自我价值和自我发展的基本途径,这从哲学上看A.实现自我价值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必要的主观条件B.实现人生价值需要社会提供一定的客观条件C.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D.自我价值最重要16.舒施尼做梦也没想到,塑料袋百岁“诞辰”纪念日时,它竟然被评为20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从一场科技革命到“最糟糕的发明”说明了A.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C.人们的价值观不同,对事物的反作用也不同D.科学的社会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17.由于塑料袋产生的垃圾对地球的污染日益严重,各国都在积极采取对策。一方面呼吁人们“远离塑料袋”、“拒用塑料袋”,另一方面是依靠科技进步、努力探索用回收利用和降解相结合的办法去解决。这反映了A.实践不断为人们提供新的课题,促使人们去解决B.认识是在变革社会的实践中发生的C.认识的最终目的是把理性认识应用于实践D.实践的发展不断提供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18.为了控制这些“白色污染,美国近半数的州实施了塑料袋“禁用法”,印度马哈拉施特拉实行对乱扔、乱用、乱发塑料袋者,最高可判5年监禁,并处10万卢比的罚款,意大利实行“塑料袋课税法”。这充分说明A.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B.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C.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D.实践活动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而发展19.俗话说:“一叶落而知秋,一燕来而知春”,这说明A.现象与本质没有区别B.发挥思考作用,可以透过现象认识本质C.实践对认识有决定作用D.分析与综合是认识事物惟一可靠的思维方法20.与时俱进要求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这一观点所体现的哲学原理是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②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统一的③认识的目的在于寻求新认识④人的认识是不断向前发展的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第Ⅱ卷(非选择题)二、问答题(共40分)21.西部某贫困山区,人多地少,700平方公里的荒山上长满了1亿多棵野生酸枣树。其中有一个村靠酸枣嫁接率先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县政府及时总结他们的经验,并派农技人员下乡考察,在借鉴该村嫁接技术的基础上,培育出经济价值更高的新品种——酸中带甜的大枣,在全县推广。县政府还制定了荒山使用权60年不变的政策,嫁接活动全面展开。县政府当好后勤,组织购买嫁接穗,开办技术培训班,后来,又利用丰富的大枣资源,瞄准市场,办起大枣系列产品加工厂,实现加工增值。经过几年奋斗,该地区逐渐实现了脱贫致富。从哲学常识看,该县政府是如何带领群众奔小康的?(15分)22十六大报告中,中央首次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方略。2003年8月1日至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黑龙江、吉林两省考察工作并在长春主持召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座谈会,强调指出要把振兴东北摆在突出位置,东北老工业基地要适应改革新形势,走出加快振兴新路子。振兴东北的指导思想有:一是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结构调整、促进企业改组改造。二是坚持主要依靠市场机制,正确发挥政府作用。三是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国家给予必要扶持。四是坚持立足现有基础,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五是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讲求实效。中央确定的振兴东北的指导思想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10分)23长期以来,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化和盲目砍伐林木、过度放牧等,造成水土流失加剧。近年来,国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特别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时,把退耕还林还草做为加强生态建设,促进西部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国家采取补助粮食、现金和种苗的办法,鼓励农民退耕还林还草。大力推广人工种草、舍饲养畜。此外,前不久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对涉及退耕还林还草等有相关问题做出具体规定。几年来,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取得可喜的成就。从砍伐林木、过度放牧等传统做法,转变为退耕还林还草,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这一转变在哲学认识论和价值观方面体现了什么道理?(15分)高考复习高二哲学常识综合练习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2D3D4B5C6D7B8C9D10C11D12C13A14C15B16B17A18C19B20C二、问答题21.①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根据本地人多地少的实际,在酸枣上做文章,推广酸枣嫁接技术,做到从实际出发;(3分)县政府根据枣资源丰富这一变化了的新情况办起大枣系列产品加工,做到了对不断变化实际的准确把握,坚持了主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2分)②运用了个性与共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2分)县政府运用了从个别到一般,再从一般到个别的科学工作方法。(3分)③坚持联系的观点,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推动着事物的发展。(3分)农村中的各产业是相互联系的,兴办大枣系列产品加工厂解决了大枣的销路问题,实现加工增值,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2分)22以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结构调整、促进企业改组改造,体现了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内、外因关系原理;(2分)坚持主要依靠市场机制,正确发挥政府作用,体现联系的观点;(2分)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国家给予必要扶持,体现了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2分)坚持立足现有基础,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体现了分析事物必须坚持两分法、两点论;(2分)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讲求实效,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原理。(2分)23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2分)人们的认识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的过程;(2分)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活动有指导作用。(2分)②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起着导向作用:价值观不同,其导向作用不同;正确的价值观要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5分)我国经济发展从忽视生态环境到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转变,体现了生态价值观的变化。(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