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仿真试题(一)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7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计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我国以农立国,农业生产技术长期领先于世界;农业是国家经济的主要命脉,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农业的发展。据此回答1~5题。1.我国古代形成南稻北粟的作物种植格局最早是在A.母系氏族时期B.父系氏族时期C.商朝D.西周2.观察下图并作比较,判断正确的选项是图1敦煌壁画中的犁图218世纪晚期欧洲的新式犁①曲辕犁早在中国汉代即已使用了②曲辕犁在中国出现至少比欧洲早一千多年③我国古代的农业工具和农耕技术曾长期居世界领先地位④处于“蒸汽时代”的欧洲农业技术革新,滞后于同时代工业的发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下图展示的耕作方法,其发明者是A.赵过B.贾思勰C.宋应星D.徐光启4.我国古代的农学家十分重视农业生产经验的积累。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一书中认为“耕锄不以水旱息功,必获丰年之收”。这主要是强调A.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的观点B.应当抓紧农时进行耕作的观点C.主张改革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D.介绍如何选种、浸种、施肥的经验5.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的农业科技有了重大发展,其中,创新水稻育种理论,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炯型水稻的农业科学家是A.李四光B.钱学森C.邓稼先D.袁隆平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重要的选官制度,它产生于隋、确立于唐、发展于宋,到明清两代臻于极盛而后走向衰落,前后延续了1300年,对我国的政治、社会、文化各方面的发展,都有深远影响。据此回答6~12题。6.下面关于隋唐科举制的叙述,正确的是A.隋文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形成B.C.唐高宗首创武举和殿试D.武则天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科举考试地位7.科举制的创立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这是因为它①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②使门第不高的庶族地主得以参与政权③有利于官员文化素质的提高④有利于稳定国家政局,加强了中央集权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8.关于北宋科举制度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有①进士科成为最主要科目②殿试成为定制,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控制③考试方法上实行糊名法④录取额比前代大大增加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9.王安石改革科举和学校制度的主要措施有①废除明经诸科②创办私人讲学的书院③进士科专考经义和时务策④设立明法科A.①②B.①③④C.①③D.②③④10.明朝实行的科举制①试卷仅从四书、五经中命题②严格限制答卷文体③开始将殿试列为定制④首次使用糊名法,防止考生舞弊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11.隋唐以来的历朝统治者都沿袭使用科举制度,其根本原因是科举制度A.有利于选拔人才B.有利于巩固专制统治C.以儒家思想为核心D.得到了不断完善12.1905年,清政府被迫宣布废止科举制的主要原因是A.四书五经儒家经典已失去文化教育价值B.资产阶级维新派强烈要求改革科举制度C.新式学堂的毕业生成为官员的主要来源D.科举制不能适应形势的变化和满足“新政”的需要近代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的历程,大致经历了“器物→制度→文化”三个层面,其标志性事件包括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据此回答13~16题。13.我们之所以肯定洋务运动,主要是因为它A.建立了近代化的政治制度B.使中国走上了富强之路C.导致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和技术人员产生D.抵御列强侵略,维护清朝统治14.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施政纲领是A.《新学伪经考》B.《孔子改制考》C.《变法通议》D.《应诏统筹全局折》15.辛亥革命的伟大历史功绩在于A.改变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B.是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C.使中国出现了政党政治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16.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继续,是对辛亥革命的“补课”。其含义主要是指A.主张民主共和B.深入学习西方文化C.挽救民族危亡D.彻底批判封建正统思想20世纪的中国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即辛亥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这三次巨变对近现代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据此回答17~19题。17.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彻底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C.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D.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18.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的突出标志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C.人民民主专政的建立D.三大改造的完成19.搞好改革开放的根本保证是A.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C.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近代南京的变化是近代中国的一个缩影。据此回答20~22题。20.将南京辟为通商口岸的不平等条约是A.《天津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21.1853年太平天国改南京为天京,定为都城,标志着A.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B.太平天国进入了全盛时期C.正式建立了与清政府相对峙的农民政权D.太平天国开始抗击外国侵略22.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克南京,标志着A.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B.国民党政权被推翻C.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D.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市场和商品经济密不可分,它影响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据此回答23~25题。23.打破了世界各地间的相对隔绝状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重要条件的是A.新航路的开辟B.欧洲文艺复兴运动C.尼德兰革命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24.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A.保护鸦片贸易B.割占中国领土C.打开中国市场D.镇压中国革命25.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中,扩大国内市场的主要手段是A.推广先进技术B.加强生产管理C.推行金元外交D.增加银行信贷、推广分期付款改革是人类谋求发展的重要举措,必然对人类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据此回答26~27题。26.最早通过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亚洲国家是A.土耳其B.日本C.中国D.印度27.下图中,二战后最早进行社会主义改革的欧洲国家是A.①B.②C.③D.④国际关系格局,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流强国力量对比基础上形成的国际秩序和利益分配体系。20世纪形成的稳定的国际关系格局主要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进入90年代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格局逐渐走向多极化。据此回答28~30题。28.一战后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A.消除了协约国帝国主义间的矛盾B.使不同社会制度间的矛盾得到缓和C.暂时协调了协约国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D.为民族解放运动创造了有利的环境29.进入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雅尔塔体系演变的特点是A.逐渐形成美国与苏联对立的两极格局B.逐渐形成美苏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C.美国开始推行对社会主义的“冷战”政策D.大国间利益争夺和意识形态问题交织在一起30.当前,多极化的国际关系格局确立,最终将取决于A.各国的经济实力B.军事实力C.政治上的影响力D.各国的综合国力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5分)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2分,共计34分)3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谕大学士九卿等:……今海内承平已久,户口日繁,若按见在人丁加征钱粮,实有不可。……其自后所生人丁,不必征收钱粮,……。——《清圣祖仁皇各实录》材料2丁口之输赋也,其来旧矣。至我朝雍正间,因各疆吏奏请,以次摊入地亩。于是,输纳征解,通谓之地丁,或曰丁随地起。……惟均之于田,可以无额外之多取,而催科易集。其派丁多者,必其田多者也;其派丁少者,亦必有田者也。保甲无减匿,里户不逃亡,究穷免敲扑,一举而数善备焉。——王庆云《熙朝纪政》材料3年份顺治十八年康熙五十年乾隆二十七年乾隆五十九年我国人口约1920万约10000万约20000万约31000万材料4康熙四十八年,康熙帝说:“本朝自统一区宇以来,至今六十七八年矣,百姓俱安享太平,生育日以繁庶。户口虽增,而土田并无所增,分一人之产,供数家之间,……”材料5乾隆后期,湖北汉江两岸,“百姓坐齿日繁,垮垸日多,凡蓄水之地,尽成田庐”。请回答:(1)根据材料1和材料2,指出清朝前期实行什么赋税制度?(1分)引述材料,扼要归纳这一制度的显著特点。(3分)(2)根据材料2和材料3,概括指出实行这种赋税制度的积极效果。(3分)(3)根据材料4和材料5,简要分析上述赋税制度在后来产生了哪些消极影响?(3分)3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君主者权偏于上,民主者权偏于下,君民共主者,权得其平(平衡)。”——郑观应《盛世危言》材料2“民权之说一倡,愚民必喜,乱民必作,纲纪不行,大乱四起。”——《戊戌变法》材料31903年,立宪派在他们控制的报刊上发表文章,鼓吹“立宪”,清朝一些地方大员如直隶总督袁世凯、湖广总督张之洞也奏请“变更政体,实行立宪法”。——《中国近代史》材料41906年9月1日,清廷下诏“预备仿行立宪”,强调“大权统于朝廷,庶政公诸舆论,以立国家万年有道之基。但目前民智未开,规制未备……”结合材料请回答:(1)材料1体现了什么政治主张?(2分)(2)材料2中的“愚民”和材料1中的“君民共主”,其“民”的含义有何不同?(4分)(3)立宪派鼓吹“立宪”与清朝地方大员要求立宪的目的是否一致?为什么?(3分)(4)清廷下诏立宪的实质是什么?你怎样评价“预备立宪”?(3分)3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哥伦布没有到达印度,但他发现了至关重要的贵金属。据经济史权威估计,以1493年到1800年世界白银产量的85%和黄金产量的70%来自拉丁美洲。美洲白银生产在16世纪约为17000吨,到17世纪约为42000吨,其中有31000吨运抵欧洲。欧洲又将约40%运往亚洲。……美洲白银18世纪产量约为74000吨,其中有52000吨运抵欧洲,其中40%约2000吨运往亚洲。另外留在美洲本土的白银约有3000吨横渡太平洋经马尼拉运抵中国。如果再加上日本和其他地方生产的白银,全球白银产量的一半最终抵达亚洲,尤其是中国和印度。——引自弗兰克《白银资本》序材料2贵金属流动的意义在于某些地区需要从其他地区进口商品,但却不能出口同等数量的商品,所以不得不用货币来结算贸易逆差。……贵金属和商品在欧洲和亚洲之间的反方向流动说明了它们各自在世界体系中的位置。——引自弗兰克《白银资本》材料3从1781年到1790年,中国卖给英国茶叶的总值为9600多万银元;而1781年到1793年,英国卖给中国的货物总值仅为1600多万银元,只及茶价的1/6,每年有几百万银元从英国流入中国。……为了扭约贸易逆差,英国无耻地向中国走私鸦片,从中国掠走大量白银。据不完全统计,鸦片战争前的40年间,英国运入中国的鸦片共40多万箱,从中国掠走三四亿银元。——引自《中国近代现代史》请回答:(1)据材料1和材料3,说明1800年以前世界范围白银(货币)的流向情况。(2分)(2)据材料2、3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发生这种流向的原因。(4分)(3)据材料3,分析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4)有人说“17~18世纪,东方(亚洲)已从属于西方”。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4分)三、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4题12分,第35题16分,第36题13分,共计41分)34.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中央统一管理全国的政府。中央王朝“日理万机”,只靠皇帝一人,自然难以处理全部繁复的政务,必须选拔一些人才来辅助他,像宰相等大臣。这些宰相和辅弼大臣的设置和运用,就是我国重要的宰辅制度。秦代建立的三公九卿制,可以说是一套相当完善的宰辅制度。汉初因袭秦代的官制,虽然有些三公九卿的名称略有不同,实际上并没有多大改变。其后历代的发展和演进,差不多都以秦代确立的制度为蓝本。(1)三公九卿制是在哪一位君主在位时建立的?当时的官员由谁任免的?(2分)(2)秦代“三公”分别负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