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复习1、(1)天体系统的级别:(2)太阳系九大行星的由里向外的顺序是;其中小行星带是位于和之间。(3)地球是太阳系中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在于,其原因是①稳定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稳定的条件、大小行星;②地球自身的条件:距离适中,适中,原始大洋形成,即具备、、等条件。2、(1)太阳主要成分是____和,表面温度为____,太阳能量的来源是:;其能量以的形式释放出来。太阳辐射能由赤道向两极。太阳辐射能丰富区:青藏高原区,西北内陆,典型城市,太阳辐射能贫乏区:四川盆地,典型城市。(2)太阳活动最主要的类型是和。它们是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分别出现在太阳大气层的和,其活动周期为年,它们同步起落体现了太阳活动的性。(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有、、、。3、(1)比较自转公转方向周期角速度线速度自转自向北南一个日一个日除外,都是规律:公转自向北南一个年大约/d。大约km/s规律:近日点(月初)较,远日点(月初)较(2):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在此线上太阳高度是_________度。在太阳直射点上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__度。晨昏线的判断方法:白天走向黑夜叫。(3)时间计算:东西。(加减)地方时:因而不同的时刻。经度每相差1度,时间相差。600E为10时,则800E为时时区:为了统一标准,国际上把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区时:各时区的都已本区的的地方时作为全区使用的时刻,相邻时区相差。本初子午线为8时,则北京时间为,纽约为。(4)地转偏向力的规律:南半球偏,北半球偏。(5)地球自转的平面叫如(选填1、2、3)地球公转的平面叫。如黄赤交角为度。如(选填a、b)地轴与黄道平面的交角为度,如1a23b(6)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原因:存在,地球的(自转或公转)运动。(7)各节气的特点研究夏至日冬至日春分或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由向南北两侧由向南北两侧由向南北两侧正午太阳高度的最大值范围不填正午太阳高度最小值范围不填昼夜长短北半球昼夜南半球昼夜北半球昼夜南半球昼夜全球出现极昼范围不填(8)天文四季的划分依据:和季节变化,气候划分:月为春季、月为夏季、月为秋季、月为冬季。4、(1)地震波分为、,波速度较快,波只能通过固态。(2)两个不连续面的名称叫、,分别在地表下的深度米,米。划分这两个不连续面的依据。(3)介于两不连续面之间的各层次的名称,,。(4)岩石圈包括、,软流层所在圈层。第二单元复习1(1)是地球大气的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近地面大气的最主要、直接的热源。(2)有云的白天气温不会太高与作用有关,有云的夜晚气温不会太低与作用有关。(3)大气运动能量来源:,根本原因:,形式:运动和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最常见的形式:。(4)热力环流:形成原因:垂直方向规律:受热的地方(运动),(近地面或高空)形成高压,受冷的地方(运动),(近地面或高空)形成高压。水平方向规律:在同一水平面上,总是由压流向压。(5)风形成的直接原因:。高空大气风向是和的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最终与等压线。近地面大气风向是、和的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最终与等压线。风向北半球偏、南半球偏。节气时间(前后)直射点位置移动方向对应点春分月日向夏至月日向秋分月日向冬至月日向(对应点选填右图)ACBD2、(1)大气环流:赤道到两极的热力环流形成条件:,,。三圈环流形成的条件:、和。(2)三圈环流所对应的地面气压带风带:(注:风向指南北半球的风向)低纬环流:高气压带-低气压带:风带(风向:南风、北风)中纬环流:高气压带-低气压带:风带(风向:南风、北风)高纬环流:高气压带-低气压带:风带(风向:南风、北风)全球共有个气压带,个风带,其中有个低气压带。由于的季节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做周期性季节移动。就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夏季移,冬季移。(3)夏季,大陆增温比海洋,大陆上形成,切割气压带冬季,大陆降温比海洋,大陆上形成,切割气压带分别写出名称:7月份亚欧大陆上形成;太平洋上形成;1月份亚欧大陆上形成;太平洋上形成。(4)季风环流东亚季风:范围:我国东部,朝鲜半岛和日本等地区。风向:冬季风,夏季风。成因:。南亚季风:范围:印度地区,我国的西南地区。风向:冬季风,夏季风。成因:夏季风主要成因:冬季风主要成因:。(5)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以温定带:(最冷月气温为t),以水定型(气候类型可略写,如热带雨林气候简写为热雨)t150C――热带(年雨为,季雨为(雨季500mm)或(雨季500mm),少雨为)00Ct150C――亚热带+温带海洋性气候(年雨为,夏雨为亚,夏干为)t00C――剩下的温带气候(夏雨为,少雨为)每个月都低于150C――寒带气候(6)影响气候形成的因子:、、、。气候类型成因分布规律气候特征热带雨林气候受控制南北纬之间全年地中海气候受和交替控制南北纬大陆岸夏季冬季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受控制南北纬大陆岸夏冬全年降水热带季风气候①②北纬大陆岸全年亚热带季风气候南北纬大陆岸夏季冬季温带季风气候北纬大陆岸夏季冬季3、(1)锋面锋面概念表示方法过境时过境后冷锋气团主动向气团进攻、刮风、降温天气。气压、气温、天气转晴。暖锋气团主动向气团进攻连续性降雨,降水在锋(前、后)气压、气温、天气转晴。(2)气压系统中心气压垂直方向水平运动方向天气状况气旋北南反气旋北南4、(1)气候变化的阶段:地质时期:距今跨度大、周期长的气候变化。历史时期(一般指1万年左右),气候变化是,近代气候变化显著特点是气温,1860年以来,全球气温上升0C(2)全球变暖,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①燃烧燃料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②,危害:(1)引起,对沿海低地构成威胁。(2)影响农业生产(3)影响水循环。措施:控制排放温室气体措施,,,增加温室气体吸收措施,,其他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第三单元复习1(1)、地球水体的种类、、,其中海洋水占地球水体的%。冰川水占陆地淡水的。(2)、陆地水的最主要的补给水源,内流河的最重要的补给水源,东北河流春季汛期主要由补给,夏季汛期主要由补给。河流水、湖泊水、地下水存在互补关系。黄河下游补给。(3)认识水循环的各个环节的名称。组成内陆循环的各环节(3个)组成海陆间循环的各环节(6个)组成海上内循环的是(2个)台风登陆属环节,江河入海属环节,它们都属于循环。塔里木河只参与循环。2(1)表层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判定该图所处的半球。若为夏季,此图为(陆地或海洋)若为洋流影响,该图为(寒、暖)流的影响。(2)海水运动形式除洋流外,还有、。洋流形成的成因有、、。a、b、c、d形成是由于,a、d由于风吹拂,b、c由于风吹拂。e、f折向低纬是赤道洋流的,性质上属于。在太平洋里e、f分别是流和流。在大西洋里e、f分别是流和流。26CO24CO22CObd00ecaf(3)增温增湿,降温减湿。流航行,速度快,节省燃料,处往往多雾。(4)四大渔场的成因。北海渔场位于和交汇处北海道渔场位于和交汇处纽芬兰渔场位于和交汇处秘鲁渔场形成的原因:。(5)厄尔尼诺:近年来,每隔几年秘鲁沿岸温暖的海水从赤道向南流动,迫使秘鲁寒流向西流,温暖的海水“杀死”大量的浮游生物,导致(1)秘鲁渔场,(2)秘鲁沿岸降水量,(3)澳大利亚、印度、非洲出现。(4)其也会导致我国气候。3(1)广义水资源是水量总体,通常所说水资源指,人们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2)水资源分布的总体特点,六大洲而言排列由多到少顺序是洲、洲、洲、洲、洲、洲。各国而言最多的是,其次是,我国居第。(3)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地区上,时间上。(4)以色列水资源“由少变多”的原因:,。(5)咸海面积缩小的最主要原因。(6)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要措施、。第四单元复习1(1)作用形式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内力作用、、、外力作用、、、、(2)外力作用的地貌(举例)流水的侵蚀地貌:、,黄土高原的地貌。流水的堆积地貌:河口附近,山口。风力的侵蚀地貌:、。风力的堆积地貌:、的形成。(3)在空格内填上岩石名称,并在括号内填上相应的作用形式名称2山岳的形成:山岳类型、、。(1):岩层的一系列波状弯曲。形成的原因:运动、作用。岩层上凸的称为、岩层下凹的称为。背斜成山向斜成谷的原理:作用。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理:作用。背斜成谷:向斜成山:(2)现实指导意义:储油、储水;下方建隧道,原因。顶部建采石厂,原因:。变质岩()()()()(3)世界著名的两大褶皱山系、。(4)板块构造(1)岩石圈由大板块的组成,板块处在(运动或静止)当中,(2)板块相向运动,就会(碰撞或张裂)形成。板块相对运动,就会(碰撞或张裂)形成。(3)我国成为世界多火山地震国家的原因:(5):岩层断裂后发生明显位移,形成的原因:运动,、作用。上升一侧往往形成,如我国的、、。下降一侧往往形成,如我国的、。断层处往往形成沟谷、河流,原因。(6)著名的玄武岩高原,长白山主峰属于火山。火山的组成部分、。火山口中央,火山锥上部坡度较。(7)山岳地区优先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其线路的选址往往选在和。这里往往人口较为集中,说明选址还受影响。3(1)河流侵蚀的种类:蚀、蚀、蚀。(2)河谷由沟谷发育而来,沟谷由于水量大、流速快,能量集中,常形成和蚀河流发育初期横剖面呈形,获得稳定地下水补给,之后蚀作用加强,河流(凹、凸岸)受侵蚀,出现连续河湾,进入成熟期河谷横剖面呈形。(3)在河流堆积地貌中,是比较典型的地貌类型。山前形成平原,河流中下游(凹、凸)岸形成平原河流入海口常形成平原。第五单元复习1、(1)地理环境是由、、、、和生物等要素组成。陆地环境各要素通过循环、循环、物质循环,进行物质能量交换,形成相互、相互整体。(2)生物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归根结底是由于。(3)地理要素间相互作用产生的新功能、。(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5)植树种草可以、、、。2、(1)地域差异分异规律形成基础影响因素更替方向备注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经、纬)度方向的更替、纬度较明显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经、纬)度方向的更替纬度较明显山地垂直地域分异海拔高度方向与向高纬的水平带谱相似(2)垂直分异规律与分异规律较相似,山地所在纬度越,海拔越,垂直带谱数目越多,垂直带谱越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