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第一学期月考试卷一、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题2分,共32分1、右图为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分布简图,下列判断正确的叙述是A、甲区比乙区纬度高,故热量较乙区少B、乙区因比甲区纬度低,故太阳光照比甲区强C、乙区与丙区南部距海远近不同,故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两区界线D、甲区比丙区北部距海远,降水少,故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两区界线2.关于三大自然区划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是地貌、水文两大要素B、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是气候、水文两大要素C、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是地貌、气候两大要素D、我国的自然地理环境可分成东、中、西三个地带3.有关东部季风区特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地形较平坦,海拔均在500米以下B、夏季普遍高温多雨,年降水在400毫米以上C、植被以森林为主,部分为森林草原D.河流多为外流河,以雨水补给为主日本是太平洋西岸岛国,英国是大西洋东岸岛国。据此完成4.关于两国自然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国的领土都由四大岛组成B.两国的海岸线都十分曲折C.两国的气候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D.两国矿产资源都十分缺乏5.关于两国社会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国工业布局类型均属临海型B.两国工业布局类型均属资源型C.两国的农业都以种植业为主D.两国的渔业都比较发达6.近年来日本向海外转移的产业有()①技术密集型②劳动力密集型③资源密集型④知识密集型A.①④B.②③C.①②③D.②7、读昆明附近地区产业转化构想示意图(I表示烟草业的变化,II表示鲜花业的变化)该产业转化的意义有:A、减少运输成本B、使卷烟产量增加C、既有益生态,又美化环境D、主要是提高经济效益8、读某跨国企业产品在①、②、③、④四国的产量与消费量比值示意图,读图回答:该企业生产的产品最可能是A、飞机B、运动鞋C、计算机D、精密仪表9、关于该企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企业在④国设厂的主要原因是该国技术力量雄厚B、该企业在①国始终保持对该产品的出口C、该企业给予②④两国工人相同的工资D、该企业的产品在③国经历了“进口—出口—进口”的过程10、跨国企业是推动全球化的表现,体现了区域的A、整体性B、差异性C、开放性D、功能性“牧童经济”是指对资源进行掠夺、破坏的经济模式,其主要特点是把地球看成一个取之不尽的资源宝库,并且进行无限度的索取,使自然生态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同时使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据此回答11-13题。11.“牧童经济”体现A.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B.人类中心论思想C.人地相关论思想D.人地伙伴论思想12.在该人地关系思想的影响下会造成A.人类征服自然,地理环境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B.人地关系对立,地理环境向不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C.地理环境恶化,人类社会发展停滞D.人地关系协调发展,人类社会发展速度加快13.下列问题不是由“牧童经济“模式造成的是A.土地沙漠化B.资源短缺C.破坏性地震D.温室效应14.关于区域发展再生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解决大量工人失业问题②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复苏③集中力量发展原有传统产业,突出主导产业的龙头地位④人地关系逐渐由紧张走向协调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15.20世纪中叶,一些新兴企业不愿意到匹兹堡落户的主要原因有①环境污染严重②劳动力素质太低③地价上涨④公共设施不齐全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16.为促进经济复苏,匹兹堡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是A、从重工业向高科技产业方向发展B、由钢铁工业向汽车工业发展生产量/消费量C、由资源密集型工业向劳动密集型工业发展D.进一步突出钢铁工业的主导地位17、匹兹堡被称为“知识城”是处于区域发展的A、初期阶段B、成长阶段C、转型阶段D、再生阶段18.下列哪些活动方式属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A、提倡使用“一次性筷子”B.将垃圾作为废弃物埋在地下C.保持我国耕地面积动态平衡D.大力开发我国石油资源,建设十来个“大庆19.所谓“全球性环境问题”,其真正含义是A、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面临着环境问题B.已经出现了可能影响到其他国家甚至全球的环境问题C、环境问题已经从发达国家扩展到发展中国家D.环境问题已从地域性走向全球性20.右图为21世纪世界人口、自然资源和环境污染变化趋势图,据图判断正确的是A、A曲线表示自然资源的变化趋势B.B曲线表示自然资源增长的变化趋势C、B曲线表示21世纪初环境污染严重,但到了中叶有所好转D、C曲线表示世界人口在不断减少21.“解决全球变暖,必须进行国际合作”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A、公平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D、协调性原则22.以下主张和观点,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A、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实现经济持续增长B.发达国家应当停止过度消费C、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不应当忽视环境保护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保护全球环境中具有相同的责任和义务23、下列关于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B.彻底解决东部地区能源短缺的状况C.促进东西部地区协调发展D.改善东部地区大气质量24.我国东部、中部、西部能源生产量排序正确的是()A.东部中部西部B.中部西部东部C.中部东部西部D.西部中部东部读“西电东送”示意图25.西电东送三大通道中,输送火电为主的是()A.北通道B.中通道C.南通道D.北通道和南通道26、黄土高原主要位于黄河的A.上游B.中上游C.下游D.中下游27、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改善环境的有效措施是A.植树种草B.陡坡地建梯田C.全部发展耕作业D.全部发展畜牧业28、引起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是A.毁林开荒,过度垦殖B.开挖煤矿,毁坏森林C.黄土疏松,多暴雨D.经济落后,伐林为薪29、为尽快使山西由能源大省转变为经济强省,应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战略。下列整治措施错误的是()A.增加原煤的生产数量.提高经济效益B.引进新兴产业,协调三大产业的发展C.增加科技投人.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D.增设道路网.改善交通条件30、东北三江平原在农业发展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①荒地、沼泽面积广大,应大规模开垦为耕地②适宜建设商品粮和乳肉等农产品基地③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干旱缺水和低温冷害④退耕地还林、还草、还湿地是当地环境保护的重要举措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以下材料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回答5—7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强沙尘暴次数58131423土地沙化速度(平方千米/年)15602100246031.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原因可能是A.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B.南方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出现沙化地区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D.我国气候有变干的趋势32.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我们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和草地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发展畜牧业C.采取适当办法调整当地产业结构,以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D.禁止干旱地区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33.当我国北方频繁出现沙尘暴天气时:A.我国东南沿海经常遭受台风侵袭B.正是我国北方地区利用沼气的最佳时期C.地球公转速度正是一年中最慢的季节D.南半球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34.日本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已经历了两次工业结构调整,现在正在进行第三次工业结构调整,该次调整后的主导产业是()A.轻工业B.重化工业C.高科技工业D.资源和技术导向型工业35.20世纪下半叶,东亚的劳动力导向型产业转移比较典型,80年代产业转移的主要对象地区是()A.我国的中西部地区B.韩国C.中国的香港和台湾地区D.中国东南沿海地区36.20世纪90年代以来,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处于劣势的是()A.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B.产业基础和科技实力C.工资水平D.区位条件据报载,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出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7~9题。7.“红色荒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A.风化作用B.风蚀作用C.水蚀作用D.沉积作用8.“红色荒漠”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A.滥伐森林B.过度放牧C.开山取石D.环境污染9.根据江西丘陵山区自然条件的特点,对“红色荒漠”进行治理工作应当先做好的工作是()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B.农业生产加强综合开发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D.彻底退耕还林班级姓名37、阅读分析下列资料,并回答问题:(9分)材料一:目前,土地退化是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其中土地荒漠化面积已达267.4万平方千米,约占国土面积的27.4%。防治土地退化已成为我国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任务。(1)将下列正确的代号填入图二中对应的空白框中(每个代号限填一次)。(4分)a.风力作用为主b.流水作用为主c.年降水量大且多暴雨d.年降水量少且不稳定(2)导致土地退化的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主要有哪些?(2分)材料二:我国政府坚决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行了“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政策。很多地方以此为契机,进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替代产业。退耕后的农民既获得了政府提供的口粮,又从多种经营和其他副业中增加了收入。(3)国家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遵循了可持续发展的哪些原则?(1分)这对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的实施有什么作用?(2分)3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河北中部某县农村秸秆利用状况调查表利用方式燃料饲料肥料工艺编制自然腐烂其他百分比(%)501339205材料二农作物的秸秆,牧畜直接食用后吸收很少,转化率不高。若经发酵后,可成为满足牧畜对各种营养物质需要的优质饲料。材料三为了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该县对农作物秸秆进行了综合开发。其具体做法是:1、用机械将秸秆加工成颗粒状,运用活性酶酵化分解技术生产优质饲料,替代粮食饲料,发展畜牧业;2、利用秸秆饲料发展畜牧业,同时发展相关工业,对畜牧业产品进行深加工;3、减少直接用做饲料,通过动物消化成优质肥料,实现“过腹还田”。(1)下列秸秆中,该县很少或没有的是A玉米秸秆B小麦秸秆C棉花秸秆D水稻秸秆(2)为了将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该县可发展的相关工业有(至少说出3个)。(3)将下列各项的字母代号填入下图的空格内。(用数字代替,填在答案卡上,每一空格限填一项)A过腹还田B发展畜牧业C优质饲料D.提高土壤肥力E.消灭害虫卵①、②、③、④、⑤。(4)当地农村秸秆作为燃料比例高达50%,秸秆燃烧导致的负面生态效应有39.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9分)(1)图中①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原因是。(1分)(2)图中②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原因是;为防治西北地区的荒漠化,我国正在上述地区进行巨大的生态工程建设为。(2分)(3)是西北地区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并由此形成了以草原、为主的景观特色。(2分)(4)西北地区自东向西由温带草原逐步过渡为荒漠草原和,主要是由于降水自东南向西北而形成。(2分)(5)西北地区最主要的外力作用形式是()(1分)A.流水作用B.风力作用C.冰川作用D.波浪作用(6)近年来,我国在山西、陕西、河北等地北部地区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草,主要是为了()A.调整农业产业结构B.防治荒漠化C.提高森林覆盖率D.减轻农民负担参考答案一、选择题(72分)12345678910DCABDBCBDC11121314151617181920BBCBAADCBC21222324252627282930CCBBABACAB313233343536ACDCDB37.9分(1)a.b.d.c.(2)过渡开垦.过渡放牧.水资源不合理利用.(3)持续性.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38.10分(1)D.(2)饲料加工.畜产品加工.皮革制造.面粉加工.(3)C.B.E.A.D.(4)使土地有机质下降,导致土壤肥力下降;使畜饲料减少,不利于农业生态良性循环.39.9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