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 414-91 火电厂环境监测技术规范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414—91火电厂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部1991-12-02批准1992-04-01实施1总则1.1制定依据本规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参照国家环保局颁布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按《火电厂环境监测条例》的要求而制定。1.2制定原则本规范的制定既考虑技术先进性,又考虑现实可行性,力求使规范内容与我国火电厂的环境特征、技术水平和装备条件相适应。1.3制定目的1.3.1掌握我国火电厂环境质量现状,建立火电厂环境监测技术档案,分析研究其变化规律,为环境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1.3.2统一全国火电厂环境监测项目、采样及分析方法,确保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可比性和代表性。1.4适用范围电力环境监测总站、中心站、厂监测站及其他从事电力环境监测的单位或部门。1.5人员要求1.5.1监测人员必须经过学习或培训并考核合格。1.5.2掌握有关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熟悉有关的法规、标准、规范等。1.5.3保证监测数据的清晰、完整、准确,严禁弄虚作假。1.5.4注意保守机密。1.6解释权限本规范由能源部电力环境监测总站负责解释。2排水水质和排放量监测2.1监测目的对火电厂外排水实施常规监测,对临时性排水实施应急监测,以反映火电厂排水现状。2.2监测对象常规监测对象为下列各类外排水:a.灰场(灰池)排水;b.厂区工业废水(包括含油工业废水);c.化学酸碱中和池排水;d.生活污水;e.其它可能对受纳水体产生污染的排水(其它废水)。应急监测对象为下列临时性排水:a.露天煤场排水;b.用于化学清洗和停炉保护等的临时性排水。2.3采样原则采样应具有代表性。采样前必须了解各系统排水的排放规律和排水中污染物在时间、空间和数量上的变化情况。常规监测应在采样的同时测定排放口处排水的流量;临时性排水采样时,应同时记录该次排水总量。2.4采样点设置2.4.1集中外排的电厂,采样点设在总排口处;分多路外排的电厂,采样点应设在各外排口处。各系统排水集中外排或分排的采样点的设置见表1。表1排水监测采样点可根据本厂的工艺特点和实际需要,对上述采样点做部分调整。确定自选采样点时应注意,采样的地点、部位、时间以及方法的选取都应保证所采样品的代表性。监测报告中应注明自选采样点的位置。2.4.2一般在管(渠)道出口处的水流中部采样。当排水管(渠)道的水较深时(如大于1.0m),可由表层水面起向下至1/4深度处采样。测含油量时,按2.8.4.1的规定采样。2.5采样点水流状况采样时应观测下列各项并同时做好记录:a.采样点处排水的排放形式(管道或明渠等);b.排水的颜色和气味;c.水面有无油膜(或油花)、悬浮物、杂物、泡沫等;d.水温。2.6排水量测量测出排水管(渠)的流量后可计算出一定排放时间内的排水量。计算如式(1)。V=qvT(1)式中qv——排放口处排水的流量,m3/s;T——排放时间,s;V——T时间内的排水量,m3。流量qv可通过测量排放口处排水的流速和水流断面面积后用式(2)计算求得。qSv(2)式中qv——排放口处排水的流量,m3/s;v——排放口过水断面的平均流速,m/s;S——排放口处过水断面面积,m2。排水的流速可用浮标法或流速仪法测量,也可用咽喉式计量槽测量流量。排水测流点应尽可能靠近采样点并与水质采样同时进行。2.6.1流速测量2.6.1.1流速仪法水文测量中使用的流速仪可用于电厂排水流速的测量。测量时应注意使流速仪的杯(或桨)全部浸没在水中,且不碰刮沟壁。排水管道为压力管道时,须将流速仪伸入到管内,与管口的距离为管径的1.5~2倍。排水流量按式(2)计算。2.6.1.2浮标法选取一段水流断面比较规整,长约10~15m,底壁较平滑的直段排水渠道作为测量渠段,清理疏通后测出其水流断面面积。取一小块浮标(如泡沫塑料等)放入排水渠道中,记录其流经该测量渠段的时间(以秒计),重复多次,取十个以上有效测定数据,计算其平均值。测量用的浮标应随水流在渠道中部通过,否则所得数据无效。流速计算如式(3)。aLt(3)式中v——平均流速,m/s;L——测量渠段的长度,m;t——平均流过时间,s;a——系数,取0.7。风较大时不宜使用浮标法。根据式(3)所得平均流速和测量渠段的过水断面面积按式(2)计算排水流量。2.6.2临时性排水的排放量临时性排水可在排放前计算储罐水量或测量排放流速和总排放时间,然后计算其排放量。2.7采样时间与采样周期2.7.1每次监测采样2个,在同一天的上午和下午各采样1个。临时性排水在排放过程中采样一次。2.7.2各类排水应监测项目的采样周期见表2。监测时可根据本厂的排水情况和有关要求,适当缩短采样周期。对于各类排水集中排放或几类汇合后排放的电厂,各类排水的各污染物监测周期按表2执行,采样点设置见2.4.1。表2排水监测采样周期注:1)排放时监测;2)根据添加剂、钝化剂的实际情况选择监测项目(如pH值、悬浮物、COD、As、亚硝酸盐氮等);3)监测项目根据排水的性质决定。2.8采样方法除BOD5、pH值和悬浮物等项目外,一般将上、下午样品混合后作为该次监测的分析样品。各采样点上、下午流量不变或变化很小时,两次样品可作等容混合,否则应根据流量的不同按比例混合;pH值应在现场测定;BOD5和悬浮物的监测应在采样后尽快分析样品;BOD5、pH值和悬浮物等项目,取上、下午测定值的平均值。2.8.1采样容器2.8.1.1采用聚乙烯或硬质玻璃容器。2.8.1.2对盛放测金属污染物水样的容器,先用不含该类金属成分的洗涤剂清洗,再用自来水冲洗,并尽可能减少容器内壁的残留水分,然后用酸浸泡处理后再用自来水清洗干净。对内壁清洁的容器,可直接用自来水洗刷干净后做酸浸泡处理。凡须做酸浸泡处理的容器,在酸浸泡前应尽量少用或不用洗涤剂清洗。玻璃容器可用HNO3(1+1)、HCl(1+1)或王水浸泡;聚乙烯塑料容器可用HNO3(1+1)或HCl(1+1)浸泡。可靠的浸泡条件是70℃下浸泡24h,条件不具备时也可常温浸泡并适当延长浸泡时间。2.8.1.3对盛放测有机物水样的容器,应用铬酸洗液、自来水、蒸馏水依次洗净。2.8.1.4对盛放其它监测项目水样的容器,其处理方法可参见2.8.1.2,但浸泡条件改为常温浸泡8h。2.8.1.5容器处理后贴上标签备用。2.8.1.6各采样点的采样容器应专用。2.8.2现场采样现场采样可手工采样或自动采样,并做好记录。采样时用待采水样荡洗盛样容器内壁3次,再按要求体积采集水样并在标签上注明采样时间、地点及样品类别(监测项目)、采样人姓名和采样时的天气情况等事项。对需保存一段时间再分析的水样,应在采样后立即按要求加入保护试剂。如在采样前加入保护试剂,则不能在采样前用待采水样荡洗盛样容器。采样结束前应仔细检查采样记录和水样,如发现有漏采或不符合规定者,应立即补采或重采。2.8.3采样量各监测项目的最小采样量见表3。表3水质监测采样体积与样品保存方法注:P——聚乙烯塑料桶(瓶);G——玻璃瓶;P(A),G(A)——用1+1的硝酸洗涤后的聚乙烯塑料桶(瓶)、玻璃瓶。2.8.4采样注意事项2.8.4.1用于检测油、悬浮物等项目的水样应在不同深度采样,按比例混合后作为一个排水样品,采样体积视含量而定。2.8.4.2监测BOD5、硫化物、挥发酚等项目,应分别单独采样。用于检测BOD5和硫化物两项目的采样瓶瓶口直径至少为35mm、容积至少为500mL,容器标签上应写明监测项目。2.8.4.3用于检测镉、总铬、铜、铅、锌等项目的水样若只作短时间的保存,每升水样加1.5mL浓硝酸(或3mL1+1HNO3)即可;对缓冲容量较大的水样可适当增加酸量。2.8.4.4对采样后待运输的样品,在采样时宜在容器内预留1%的空间。对作BOD5分析的水样,在采样时应使水样充满容器。2.8.4.5对临时性排水在其外排过程中采样。应放空储罐至取样口间管内的积水后再采样。2.9水样的保存和运输在监测工作中应尽可能缩短样品的运输和保存时间。2.9.1保存排水水样的基本要求是:(1)减缓或抑制水样的生化变化;(2)减缓水样的化学变化(络合、氧化还原、沉淀析出等);(3)减少组分的挥发损失。为保证监测结果的可靠性,水样最好是现场分析或采样后尽快分析,无条件现场分析但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样品分析时,可优先考虑冷藏保存法。在通常情况下,4℃下冷藏的水样可至少保存24h。只有确信不会引入干扰或造成样品污染时才考虑添加化学试剂(保护试剂)。各排放口水样的保存方法应依测定项目而定。水样在分析前应放置在避光和低温处。2.9.2样品保存所需添加的化学试剂,应使用优级纯试剂(保证试剂)或高纯试剂,尤其在采集金属污染物监测项目的水样时更需注意保护试剂的纯度。2.9.3各监测项目的水样保存方法(推荐方法)见表3。2.9.4水样运输前应将样品容器的内、外盖盖紧。装箱时注意防止运输途中破损。运输时应有押运人员,水样交化验室时,双方应在运样单上签名。2.10监测项目与分析方法2.10.1监测项目的确定原则a.选择火电厂排放水中可能存在的,并且国家排放标准或环境质量标准中要求控制的污染物;b.各监测项目应有可靠的分析方法及相应的监测手段;c.根据火电厂生产工艺的特点分别确定各系统排水中相应的监测项目;d.各监测单位可根据本厂的具体情况,对监测项目做适当的调整并报所在省的电力环境监测中心站审批;e.当国家有关规范和标准对火电类企业排水监测项目的规定有变动时,应按照其新的规定执行,并报电力环境监测总站备案。各类排水的监测项目见表2。2.10.2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必测项目见表2。连续三年未检出(即低于相应分析方法最低检出浓度)的项目,可适当延长监测周期。各厂根据本厂工艺特点增加的监测项目列为选测项目,其监测采样周期可参照表2中类似项目的规定确定,若所增加的选测项目的监测结果在连续两年的监测中均接近或超过国家的排放标准,则应从第三年起将之列为必测项目。2.10.3分析方法2.10.3.1表2中规定的各监测项目的分析方法见表4。方法选用顺序是:(1)国家标准水质分析方法(环境水样);(2)行业级标准方法;(3)其它参考方法。各监测站选用分析方法时应根据自身的人员和设备条件以及被监测排水的特点,选用排列优先的分析方法。表4水质监测分析方法一览表续表1)国家环保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三版.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9年2)APHA,AWWA,WPCF.StandardMethodfortheExaminationofWaterandWastewater.16thed.WashingtonD.C:APHA,19862.10.3.2根据实验室的条件采用非本规范规定的分析方法时,所用方法应经验证合格,检出限、准确度、精密度应相当或优于本规范给定方法的相应值。选择仪器方法(如用测汞仪、测油仪、COD测定仪、BOD5测定仪等)时,应注意所用方法的检出限、准确度、精密度等指标至少与表4中给定方法的相应值相当。2.10.3.3监测报告中应注明分析方法。3大气环境监测3.1监测目的反映火电厂大气环境质量状况,为改善火电厂大气环境质量提供依据。3.2监测项目3.2.1必测项目总悬浮颗粒物(TSP)、二氧化硫。测总悬浮颗粒物也可改为测飘尘,报告中应加以注明。3.2.2选测项目氮氧化物、灰尘自然沉降量(降尘量)。3.3监测周期与频率见表5。表5火电厂大气环境监测周期与频率采用大气自动监测系统,每年监测2次,冬、夏季各一次,每次一个月,每天监测24±0.5h,每月不少于20d。3.4监测点数目按厂规模生产区设置1~2个监测点,生活区设置1个监测点。监测点位置一般不宜经常变动。有条件的电厂还可增设监测点。3.5监测点设置原则与要求3.5.1应具有代表性,能反映出厂区、生活区大气环境质量平均水平。3.5.2监测点的周围应开阔,与建筑物的距离不低于建筑物高度的两倍,避开低矮烟囱、施工工地、煤场、灰场、公路等。3.5.3结合厂区(或生活区)人员、建筑物的分布状况,地形、气象等

1 / 3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