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届常州市重点高中联考高三化学期中试题班级______,姓名______总分150分第I卷(选择题,共72分)可能用到的原子量:H-1C-12N-14O-16Na-23Mg-24S-32K-39Ca-40Fe—56Cu-64Ag-108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最近美国宇航局(NASA)马里诺娃博士找到了一种比二氧化碳有效104倍的“超级温室气体”—全氟丙烷(C3F8),并提出用其“温室化火星”使其成为第二个地球的计划。有关全氟丙烷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中三个碳原子可能处于同一直线上B、全氟冰烷的电子式为:C、相同压强下,沸点:C3F8<C3H8D、全氟冰烷分子中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2.最近意大利罗马大学的FulvioCacace等人获得了极具理论研究意义的N4分子。N4分子结构与P4相似,已知断裂1molN-N吸收167kJ热量,生成1molN≡N放出942kJ热量。根据以上信息和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4属于一种新型的化合物B.N4沸点比P4(白磷)高C.N4与N2互为同素异形体D.1molN4气体转变为N2将吸收882kJ热量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CO2分子内含有极性键,所以CO2分子是极性分子B、分子晶体、原子晶体中一定含有共价键,离子晶体一定含有离子键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NH3>PH3>AsH3D、某非金属元素从游离态变成化合态时,该元素一定被还原4、下列金属或氧化物可以完全溶解的是A、1molZn与含1molHCl的稀溶液共热B、1molCu与含4molHNO3的浓硝酸C、1molCu与含2molH2SO4的浓硫酸共热D、1molMnO2与含4molHCl的浓盐酸共热5.t℃时,甲、乙两个烧杯中各盛有100g(密度为1.10g/cm3)相同浓度的KCl溶液。现将甲烧杯中的溶液蒸发掉35.0gH2O,恢复到t℃时,析出KCl固体5.0g;乙烧杯中的溶液蒸发掉45.0gH2O,恢复到t℃时,析出KCl固体10.0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溶液的质量分数为20%B.t℃时,KCl的溶解度为50.0gC.原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0mol/LD.乙烧杯中剩余KCl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甲烧杯中剩余KCl溶液的质量分数6.已知:2Fe3++Cu→Cu2++2Fe2+。现有含有Fe(NO3)3、Cu(NO3)2、HNO3的稀溶液,且Fe与稀硝酸反应的还原产物仅为NO。若向其中逐渐加入铁粉,溶液中Fe2+浓度和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之间关系如下图所示。则稀溶液中Fe(NO3)3、Cu(NO3)2、HNO3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CCCFFFFFFFFA.1︰1︰1B.1︰3︰1C.3︰3︰8D.1︰1︰47、同温同压下,在3支相同体积的试管中分别充有等体积混合的2种气体,它们是①NO和NO2,②NO2和O2,③NH3和N2。现将3支试管均倒置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试管中剩余气体的体积分别为V1、V2、V3,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V1>V2>V3BV1>V3>V2CV2>V3>V1DV3>V1>V28、在100mL某混合溶液中,C(HNO3)=0.4mol/L,C(H2SO4)=0.1mol/L。向其中加入1.92g铜粉,微热,充分反应后溶液中C(Cu2+)为(假设溶液体积不变)A、0.15mol/LB、0.3mol/LC、0.225mol/LD、无法计算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0分。)9、把3体积的NO2气体,依次通过下列分别装有①NaHCO3饱和溶液,②浓硫酸,③Na2O2的装置后,用排水法把残留气体收集到集气瓶中,集气瓶内气体应是(同温同压测定)A、1体积NOB、0.5体积O2C、2体积O2D、0.25体积O210、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Fe3+完全水解生成氢氧化铁胶体粒子的数目为NAB、常温常压下,32gO2-离子中所含电子的数目为17NAC、标准状况下,11.2L四氯化碳所含分子数为0.5NAD、80g硝酸铵晶体中含有氮原子数为NA11、短周期元素X、Y的原子序数相差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X与Y不可能位于同一主族B、X与Y一定位于同一周期C、X与Y可形成分子晶体XY2D、X与Y可形成离子晶体XY12、下列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氯气通入水中:Cl2+H2OH++Cl-+HClOB、向Fe(NO3)2稀溶液中加入盐酸:3Fe2++4H++NO3-=3Fe3++NO+2H2OC、向Fe(OH)3中加入氢碘酸:Fe(OH)3+3H+=Fe3++3H2OD、向石灰水中加入过量NaHCO3溶液:Ca2++OH-+HCO3-=CaCO3+H2O13、某些电解质分子的中心原子最外层电子未达饱和结构,其电离采取结合溶液中其他离子的形式,而使中心原子最外层电子达到饱和结构。例如:硼酸分子的中心原子B最外层电子并未达到饱和,它在水中的电离过程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凡是酸或碱对水的电离都是抑制的B、硼酸是三元酸C、硼酸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3BO3+OH-=[B(OH)4]-D、硼酸是两性氢氧化物14、钡在氧气中燃烧时的得到一种钡的氧化物晶体,起结构如下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晶体属于离子晶体B、晶体的化学式为Ba2O2C、该晶体晶胞结构与CsCl相似D、与每个Ba2+距离相等且最近的Ba2+共有12个HO-B+H2O[HO-B-OH]-+H+OHOHOHOHBa2+15、从下列事实所得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实验事实结论A常温下白磷可自燃,而氮气要在放电条件下才与氧气反应非金属性:PNBCO2的水溶液可导电CO2是电解质CSO2通入硝酸钡溶液出现白色沉淀沉淀为硫酸钡DNaHCO3溶液与NaAlO2溶液混合产生白色沉淀同浓度的pH:NaAlO2NaHCO316、镁铁混合物4.9g,溶解在过量某浓度的稀硝酸中,完全反应得到标况下气体2.24L(假设气体全为NO),则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烧碱,则可生成沉淀的量是A、6gB、8gC、10gD、12g17、某单质跟足量浓硝酸反应时,每有0.25mol单质反应时就消耗1mol硝酸,则该单质氧化后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是A、+1B、+2C、+3D、+418、某学生用NaHCO3和KHCO3组成的某混合物进行实验,测得如下数据(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相等)50mL盐酸50mL盐酸50mL盐酸m(混合物)9.2g15.7g27.6gV(CO2)(标况)2.24L3.36L3.36L则下列分析推理中不正确...的是A.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0mol·L—1B.根据表中数据不能计算出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分数C.加入混合物9.2g时盐酸过量D.15.7g混合物恰好与盐酸完全反应第II卷(非选择题,共78分)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28分)19、(14分)(1)以下各种尾气吸收装置中,适合于吸收HCl气体,而且能防止倒吸的有__________(2)对下列仪器回答下列问题:A、容量瓶B、蒸馏烧瓶C、滴定管D、量筒E、烧杯F、蒸发皿G、分液漏斗①标有“0”刻度的有(填序号);②使用时必须检查是否漏水的有(填序号);③对允许加热的仪器,加热时必须垫上石棉网的有(填序号);(3)现用物质的量的浓度为amol/L的标准盐酸去测定VmL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请填写下列空白:①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还应该进行的操作是;H2OCCl4EABCD②下图是酸式滴定管中液面在滴定前后的读数:c(NaOH)=;③若在滴定前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滴定后滴定管尖嘴部分气泡消失,则测定的NaOH物质的量浓度会偏。20.(14分)为清楚地看到无色NO遇空气变为红棕色(或浅棕色)的过程。某化学兴趣小组的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如下两个实验:(1)甲同学实验如图一,步骤如下:①取大试管,放入适量大理石,加入过量稀硝酸②如图塞好疏松的棉花和铜丝③一段时间后,使铜丝浸入过量的硝酸反应④慢慢向试管底部推入棉花,可见明显现象。第①步放入大理石的作用是:(2)乙同学则用图二装置,他的设想是这样:从分液漏斗注入稀硝酸,直到浸没铜丝,然后,关闭分液漏斗活塞,NO产生的压强将排开稀硝酸,达一定体积后,打开分液漏斗活塞,硝酸液体将NO气体压入空分液漏斗,在分液漏斗球部空间因接触空气而变色。但按他的方法实际操作的丙同学发现此法至少存在两个问题:①当酸液加到浸没分液漏斗下端管口以后,会而使后面的实验无法观察到预期现象。②反应开始后,因为随着NO的体积增加,影响铜丝与硝酸的继续反应。(3)丙同学将分液漏斗下端管口上提至与塞子下端齐平,解决了第①个问题,再滴定前滴定后图三图二一棉花铜丝过量稀硝酸碳酸钙图一用一个与U形管配套的单孔塞和另一个分液漏斗,仍用前述乙的仪器和思路,从左边顺利地将硝酸加到分液漏斗活塞处,请在答题卷相应图上(如左)补齐装置并特别画出铜丝的适当位置:(4)丁同学根据丙的思路,认为可以测定一下NO的体积并计算其产率(不考虑有其它气体),如果给你图三所示的仪器及一个酸式滴定管,用一根橡胶皮管将它们连接起来。为成功量取产生NO的体积,此实验中注入的硝酸在滴定管中至少应到达,设定有条件精确称量,还需要的数据是(5)计算知:将等体积NO和O2通入倒置于水槽中的盛满水的试管中,充分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体积为原气体总体积的1/8,但准确的实验表明:余气体积比计算结果要大,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要求我们应认真思考。已知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NO2,方程式为2NaOH+2NO2=NaNO2+NaNO3+H2O,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NO、NO2的混合气体,方程式为2NaOH+NO2+NO=2NaNO2+H2O,能否受此启发,写出可能发生的反应方程式,并对上述情况作一合理的解释: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21.(12分)碱式碳酸镁有多种不同的组成,如:Mg2(OH)2CO3、Mg4(OH)2(CO3)3、Mg5(OH)2(CO3)4等。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为确定某种碱式碳酸镁的组成,设计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步骤:①按上图(夹持仪器未画出)组装好实验装置后,首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E处干燥管盛放的药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称取碱式碳酸镁样品mlg,并将其放入硬质玻璃管中,称量:装浓硫酸的洗气瓶C的质量为m2g,装碱石灰的U型管D的质量为m3g。③打开活塞_________________,关闭_________________,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④关闭活塞_________________,打开_________________,点燃酒精灯加热,待不再产生气体为止。⑤打开活塞K1,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然后拆下装置,称得洗气瓶C的质量为m4g:U型管D的质量为m5g.实验测得数据如下:ml=31g,m2=87.6g,m3=74.7g,m4=89.4g,m5=87.9g。计算推导:该碱式碳酸镁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关于该实验方案,以下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A.硬质玻璃管中有水凝结对测定结果有较大影响B.不称量碱式碳酸镁样品的质量无法确定碱式碳酸镁的组成C.该实验装置也可用于确定天然碱[aNa2CO3·bNaHCO3·cH2O(a、b、c为正整数)]的化学组成。22.(8分)A、B、C、D是四种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C及B、D分别是同一主族元素,B、D元素的原子核中质子数之和是A、C两元素原子核中质子数之和的两倍,又知四种元素的单质中有两种气体、两种固体。请回答:⑴C、D组成的常见化合物,其水溶液呈碱性,原因是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