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中国教育史—战国后期的教育论著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大学》《中庸》《学记》《乐记》0《礼记》:儒家经典,古代教育论著的代表。孔子后学对孔子删定的周代典籍《仪礼》各篇的传解,故名之曰“记”。(记:对经文的解释、说明或补充)涉及教育问题的论文:《大学》、《中庸》、《学记》、《乐记》1出自《礼记》,论述大学之道的问题;思孟学派1(一)三纲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二)八条目“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物格而后知至,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人的完善是一个过程,分为八个步骤: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2出自《礼记》;论述人生哲学与修养问题;思孟学派—子思2“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人生来就有善良本性,应当加以保存和发扬。人性真正得到保存和发扬,有赖于教育的作用。2“两端执其中”在政治和道德实践中,杜绝一切过激行为,以恰到好处为处事原则。2“自诚明,谓之性”或“尊德性”向内省察,以助于向外求知(内发)“自明诚,谓之教”或“道问学”向外求知,以完善其本性(外铄)互补互制2“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学问思辩行3出自《礼记》;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教育学的雏形”;乐正克3对社会•“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教化人民遵守社会秩序,养成良风美俗对个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想一想关于教育作用的论述体现出什么特点?3•“古之学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从中央到地方按行政建制建学学制•两段五级九年学年•周天子按时参加开学典礼,按时视学视学•循序渐进、德智并重考试3“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dǎo)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预、时、序、摩长善救失启发诱导藏息相辅3“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困惑)。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促进)也。《兑命》曰:“学学半。”(前一个“学”字音xiào,本字读作“斅”,意思是教育别人,后一个“学”字音xué,意思是向别人学习。)其此之谓乎!。”教学相长《学记》所说的“教学相长”本义是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互相促进,共同提高。辨析3问答法练习法讲解法4(一)简介出自《礼记》;专门论述乐教问题的论著;公孙尼(二)内容“乐“内涵丰富,不仅是指音乐,还包括绘画、雕刻、建筑等造型艺术。艺术教育+道德、思想、政治教育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