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政府十八大以来党建工作总结范文(五篇)第一篇范文:凌河区“十五”以来政府工作总结凌河区“十五”以来政府工作总结“十五”以来的三年,是凌河区经济与社会事业不断迈上新台阶的三年。三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凌河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大力实施“五大工程”,解放思想,真抓实干,确保了全区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一、全区经济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三年来,我区经济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2001年,地方财政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绝对数在锦州各县(市)区中从97年的第六位上升到2001年的第二位,我区连续四年获得省“发展经济先进区”称号。2001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9461万元,为年计划的112.2%,比上年增长12.6%;工业总产值67078万元,为年计划的105.6%,比上年增长15.6%;社会商品销售额355967万元,为年计划的112.3%,比上年增长22.8%;地方财政收入12491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31.9%,比上年增长36.1%;全口径财政收入15934万元,为年计划的129%,比上年增长37.9%。2002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9572万元,比上年增长15.8%;工业总产值71609.7万元,为年计划的105.3%,比上年增长6.8%;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20451万元,为年计划的202.5%,比上年增长27.3%;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70000万元,为年计划的107.8%,比上年增长18.8%,地方财政收入14051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13.3%,比上年增长12.5%;全口径财政收入18363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13.4%,比上年增长15.2%。2003年,预计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2000万元,为年计划的102.2%,比上年增长15.0%;工业总产值83000万元,为年计划的102.5%,比上年增长16%;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25300万元,为年计划的103.1%,比上年增长27.3%;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96000万元,为年计划的103.2%,比上年增长13.1%;地方财政收入14500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18.9%;全口径财政收入20210万元,为年度预算的103.6%,比上年增长15.0%。二、“第三产业提档升级工程”成效显著我区始终把第三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来抓,深入实施“第三产业提档升级工程”,使第三产业的规模迅速扩大,档次不断提高。1、市场建设与整治步伐加快。投资3600万元,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的辽西文化商城于2001年9月8日正式开业,成为东北地区最大的文化交流场所和文化用品市场。占地5000平方米的石桥子综合市场于2001年12月上旬投入使用。闲置多年、面积3000平方米的牡丹市场南大厅,改建成锦州百姓家庭装修市场,于2001年12月开业。投资1600万元,对辽西小商品批发市场东大厅进行整体改造,安装了中央空调和自然采光玻璃项棚,铺设了大理石地面,更换了柜台,每个业户安装电话,并完成了电脑网络布线,使其成为辽西最大的商场式批发市场。投资100万元,于2003年对西大厅进行改造,现500个摊位已全部出租营业。投资270万元,占地面积2万多平方米的胜河市场扩建工程于2002年10月末全面完工,新建门市70个,厅棚2000平方米。经多方招商,经营面积分别为6600平方米和1000平方米的锦州瑞威休闲购物广场、明珠购物广场先后于2002年2月1日和9月21日开业运营。辽西小商品城建设进展顺利。2003年,我区规划在正大街道辖区1平方公里范围内以辽西小商品批发市场为龙头,建设7条专业街、1个物流配送中心。现已制定了项目规划,完成了项目包装工作。2003年先期建设湖北路劳保用品和重庆路饮料食品两条专业街,正分步对外招商。目前全区市场已达34处,年交易额20亿元。2、休闲娱乐场所建设取得初步成效。投资1000万元、面积4000平方米位于小凌河畔的城市海景乐园建成并于2001年投入使用。占地200亩,集游泳馆、高尔夫球场、射击场、水上公园5餐饮娱乐于一体的北园假日俱乐部于2001年整体开业。位于中央大街的元都酒店,19层的主体工程已完工,现正在进行内外装修。预计2004年5月开业运营。3、专业街建取得初步进展。锦铁街道上海路文体用品一条街、宜昌路牌匾一条街、贵州街汽车美容一条街、延安路娱乐一条街、南昌路小吃一条街、南京路休闲娱乐一条街、南京路太阳能热水器一条街等12条专业街已见雏形。专业街已成为我区第三产业的新亮点。4、新兴第三产业迅速发展。锦州电子信息商城进一步繁荣。锦州电子信息商城规模继续扩大,举办了2001年“锦州之春”网络产品展销会、BtoB电子商务平台演示会和“天普杯”电脑游戏大赛,承办了锦州市第二届电脑节。开通了锦州商维网站。完成了商城有限责任公司的分体运行。吸纳我市IT业160多户知名商家组建了锦州市信息技术行业商会。电子信息商城目前经营面积近万平方米,业户200余家,经营范围已拓展到网络工程施工、软件开发等领域,市场覆盖辽西地区,通联东北其它省市,商城年交易额达2亿元。房地产开发业迅速发展。三年来竣工面积90余万平方米,实现税收12579万元,全区房地产开发企业达35户。关屯棚户区改造工程已同海南佳宝房地产开发公司达成协议,现已进入工程设计、投资预算、组建公司、办理执照阶段。5、新型经营业态迅速崛起。区政府继续大力发展以物流企业和连锁经营为主的新型经营业态。以辽西小商品批发市场为载体组建辽西物流配送中心,中心于2002年5月28日挂牌运营,建成了商品信息的数据库框架,录入了4000多种商品信息,全部配齐微机,加盟会员达4000户,配送车辆达200辆。目前正在进行软件设计。位于锦州港的恒大港口物流中心占地300亩,投资1亿元。已建成5万平方米散储仓库,完成了8万平方米集装箱散堆场、信息平台、海员俱乐部、办公大楼主体工程以及两个万米封闭式仓库基础工程,正在收尾续建中,已与中海集团签定仓储运输合同,预计2003年11月末全部竣工投入使用。以华联超市为依托,利用社区资源,建设社区连锁店。已有9户开业,其它正在进行选址等筹备工作。三、“第二产业再造工程”稳步推进区政府把第二产业作为构筑稳定税源基础,增强发展后劲,保持经济持续发展的战略任务来抓。1、扶持壮大一批企业。紫荆合金厂、宏运合金厂、澳铁车辆配件厂等10户企业和冶金技术研究所、东兴包装材料厂等5户科技型企业年产值突破千万元。2、区属企业进一步放开搞活。2001年区帆布厂通过投资入股组建了锦州三强工业布有限责任公司,再次启动生产,目前年产值500余万元。3、招商引资引进一批企业。三年来,全区共引进工业企业141户,其中辽西金属加工厂、宏丰印染厂年产值在千万元以上。4、工业园建设有了突破性进展。在凌河新区规划600亩土地,建设凌河工业园区。目前,一期工程已完成征地工作,于2003年7月17日开工奠基,引进入园企业5户。5、一批重点工业项目稳步推进。锦州宏运合金厂钴氧化物生产线完成了车间整修和设备调试,已进行试生产,预计全年实现产值1800万元。锦州凌容精细化工厂投资500万元,购地2000平方米,完成了无碳复写纸染料溶剂油生产线扩建工程。建设铁北热电厂项目省计委已批准立项,我区已与两锦电业局签订了合作协议,并组建了股份公司,正在重新选址。凌河软件园经营面积270平方米,已于2003年7月31日举行开园仪式,现已引进入园企业9家,预计全年实现产值600万元。四、“第一产业精品工程”初见成效三年来,我区不断调整农业产业布局,坚持发展绿色高效和观光旅游农业。高科技农业园区建设取得新进展,建成了占地13亩的示范园,占地100亩的特色苗木区初具规模,栽植苗木64个品种、80万株。有4家个体农户入驻花卉示范园。鲜储果菜批发基地储各种蔬菜、水果能力达100吨以上。农业生态园建设完成项目初步规划,正在完善规划并进行经济效益测算。五、“十百千万工程”取得丰硕成果三年来,我区大力开展“十百千万工程”创税达标竞赛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地方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全口径财政收入以每年2000万元速度增长。预计到年底,全区将有10个社区企业税收超十万元;3个社区税收超百万元;11个街道、2个主管局税收超千万元;全区全口径财政收入将首次突破2亿元。六、“人才储备与开发工程”顺利实施三年来,我区不断加大引进人才的力度。目前,我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达950人,创办企业780户,科技人才达580人,创办科技型企业148户。以建立社区为契机,通过公开招聘,优化了社区干部结构,社区干部平均年龄下降到38岁,90%以上达到高中文化,大专以上文化超过1/3。“一个社区一名大学生计划”进展顺利,全区社区配备大学生已达52人。七、招商引资取得可喜成果2001年以来,全区招商引资累计到位额120810万元,新建投资额1000万元以上企业12户,500万元以上企业53户。完成合同外资额3450万美元,外资实际到位额794.5万美元。其中较大项目有中英合资华伦装饰装修工程有限公司到位额235万美元;锦港合资元都大酒店有限公司到位400万美元。完成出口创汇额621万美元,产品主要出口日本、韩国、意大利、印度、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目前,全区共有“三资”企业18户,其中工业加工企业11户,饮服企业7户。今年以来,我区以市项目年为契机,狠抓了项目建设。建立了动态的区、街两级项目库。区级项目库共备存各类重点项目40个,其中1000万元以上项目19个,500万元以上项目21个。二级项目库(街道项目库)录入投资100万元以上项目15个。八、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1、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全面推进素质教育。2001年以来,我区先后对北湖小学、解放小学等7所学校(园)进行校舍系列开发改造改造,新建教学楼3.2万平方米。目前,已有6所学校(园)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从整体上优化了我区教育资源,提升了教育形象,使我区教育教学环境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为创建“双高”“普九”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坚持实行教师“双聘制”,双聘率保持在95%以上。教育教学工作取得新成果。我区被确定为全国课改实验区、锦州地区唯一一家辽宁省教师“校本”培训试验区和省实施素质教育先期启动实验区。我区先后获得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区、全国“两基”工作先进地区、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区、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单位等19项省级以上荣誉称号。2、城市建设与管理不断加强。实施了区街两级环卫体制改革,对43条区管街路和86条原街管街巷路清扫权集中到区环卫处,实行承包制和人员竞聘上岗,环卫工作质量明显提高。城市综合整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连续两年整治率达100%。累计植树35万株,绿化了城区环境。3、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2002年,成立了市公安创伤救治指定医院,从根本上解决了区医院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使区医院发生了振奋人心的变化,取得了显著的效益,总收入突破800万元。各院站通过加强经营管理,提高医护质量,经济效益明显提高。预计到年末各院站实现收入将首次突破1000万元。大力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已达32个,覆盖面达95%。防治“非典”工作组织到位,措施得力,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受到市领导的多次肯定和表扬。4、社区建设跃上新台阶。我区继获得省“社区建设示范区”荣誉后,又被评为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区”。61个社区全部安装了电话,配置了电脑,建立服务站53个,医务室51个,警务室61个,文化活动室56个,全区“一站四室”总面积达1.4万平方米。广泛开展社区服务,服务网点4558个,基本实现了“8项40类服务”不出社区。圆满完成了第六届社区换届选举工作。“双拥”工作扎实深入,“共建”活动成效明显。我区连续三次获省“双拥模范区”称号。5、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完善。完善了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养老金征缴率达98%;养老保险覆盖面、个人帐户做实率、养老金及时足额社会化发放率均达100%。深入实施再就业工程,累计安置就业6万人次,再就业率达90%。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改革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