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B43备案号:凉山彝族自治州农业地方标准DBDB5134/T15—2003无公害蒜苔生产技术规程2003-11-20发布2004-01-01实施四川省凉山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前言本标准由凉山州农业局提出本标准由凉山州农业多种经营站起草,德昌等县农业局协助修改完成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薜梅王俊凡范梅海云DB5134/T15—20031无公害蒜苔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大蒜(蒜苔)的生产基地条件、栽培管理及采后处理等。本标准适用于无公害大蒜(蒜苔)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4284农田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标准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7718食品标签通用标准GB/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8854蔬菜名称GB/T10158新鲜蔬菜包装通用技术条件DB51/335无公害农产品标准DB51/336无公害农产品(或原料)产地环境条件DB51/337无公害农产品农药使用准则DB51/338无公害农产品肥料使用准则3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3.1无公害蒜苔指产地生态环境达到DB51/336的要求,按照特定的操作规程生产,重金属、农药残留、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等有害物的含量控制在规定标准内。3.2污染源指产生固体、液体、气体的有毒物质,污染空气、水源(地下水)、土壤的所有来源。3.3安全间隔期指在确保蔬菜中农药残留符合本标准前提下,蔬菜昀后一次使用农药距采收的天数。3.4农药残留指在使用农药后,残存在果实中微量农药含量(包括农药原体及其有毒代谢物、降解物和杂质)4生产基地条件4.1基地选择基地应选择在水质(包括饮用水)、大气、土壤环境无污染的地域,田块集中成片,交通运输方便,远离城镇、医院、工矿企业、垃圾及废弃物堆积场等污染源。基地环境条件应符合DB51/336的要求。4.2改善蒜苔生产条件4.2.1完善田间水利设施,健全排灌系统。地下水位控制在80cm以下,大田要三沟配套,做到排灌自如,DB5134/T15—20032雨后田间无积水。4.2.2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施无害化有机质肥料等。土壤质地良好,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土层深厚,耕作层厚度深于30cm,PH值5.5-6.0为宜。4.2.3健全田间道路网络。4.3建立蒜苔地轮作制度大蒜的根为弦线性的须根,数量多而根毛少,分布浅,生产基地忌连作或与其他葱蒜类蔬菜重茬,否则根系发育不良,植株长势弱,降低产量及品质,一般要求实行2-3年的轮作。4.4提倡不同科作物间作套作。4.5清洁田园将病杆、病叶集中销毁,清除田间杂草。5栽培管理5.1选种5.1.1选用适用于本生态区的抗病性强、优质高产、商品性好的品种。蒜种的选择要从蒜头收获时即开始进行,从收获的大蒜植株中选择符合品种特征,生长发育良好,种皮色泽一致,个大、饱满、无病、无损伤的蒜瓣作种。并对选中蒜瓣按大小分级,分别播种栽培,以利管理。5.1.2种瓣处理为了打破休眠,促进发芽,提早上市,可进行种蒜播前处理。方法有:①将种瓣置于0-5℃低温下处理7-10天;②将蒜瓣置于水中浸泡1-2天,待其吸水后播种;③播前将蒜瓣用凉开水浸泡8-12小时,然后用0.2%的磷酸二氢钾加50%多菌灵可湿粉剂500倍的混合液拌种。5.2选地整地,深沟高厢5.2.1选地大蒜对地壤的适应性比较强,除盐碱荒滩地外均可生长,但因大蒜根系分布浅,须根多而根毛少,吸收能力弱,需肥量大,因此,为了使大蒜高产优质,以选择土壤层深厚,疏松肥活,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PH值以5.5-6.0的砂壤土、壤土为昀宜。要求符合DB51/336的条件,5.2.2整地在前茬作物收获后即配合深耕施足基肥。整细整平后,开厢理沟,厢面宽1m,厢沟宽30cm,厢沟深20-30cm,田边沟深40cm,做到深沟高厢。5.3适期播种及合理密植秋播大蒜适宜播期为每年7月中旬至8上旬。适宜播种规格为行距20cm,株距8cm,667m2栽40000株左右,667m2播种量120-150kg。大蒜播种不宜太深,一般要求播种深3cm。由于大蒜的叶片着生于与腹背连线相垂直的方向,播种时应注意腹背连线与行向平行,使叶片更好地接受阳光。播后及时用玉米杆等遮蔽物覆盖,待出苗后选择晴天傍晚时分揭掉遮蔽物。5.4中耕、除草苗期结合施肥灌水,中耕1-2次。第一次中耕锄草,在幼苗3叶1心时进行,要求浅、薄、匀、细。第二次5-6片叶时进行,中耕稍深。5.5灌溉幼苗前期要适当控水,多中耕,以松土保墒为主。当进入蒜苔伸长期和鳞茎膨大期要适当多浇水,每次灌水后,要及时排水。蒜苔采收前3-5天停止浇水,以免蒜苔太脆,采收时易折断。灌溉方法可DB5134/T15—20033有浇灌、沟灌,提倡喷灌、滴灌,禁止大水漫灌。灌溉水符合DB51/336的要求。6肥料使用6.1施肥原则以有机肥为主,无机肥为辅,重施底肥,合理追肥,控制氮肥用量,增施磷钾肥,科学合理施用。肥料宜选用DB51/338中允许使用的种类。6.2施肥方法及施用量6.2.1施足底肥667m2施入腐熟农家肥2500-3000kg以上,过磷酸钙50kg,尿素15kg,硫酸钾5kg。2合理追肥大蒜是浅根性作物,需肥量大,在整个生育期应合理追肥3-4次。①幼苗期:幼苗出齐后,以腐熟人粪尿或氮肥提苗。667m2追施尿素10kg。②花芽鳞芽分化期:667m2施入20kg复合肥,同时叶面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液2-3次,以满足营养器官分化期的需要。③蒜苔伸长期:蒜苔抽苔初期(蒜苔总苞尖端伸出叶鞘)前每667m2应追施复合肥35kg,使抽苔快、壮。④鳞茎膨大期:采苔后每667m2应追施硫酸铵7.5kg,硫酸钾2.5kg,以延长叶片及根系的寿命,促进蒜头迅速膨大和老熟。6.2.3不允许施用有害垃圾、污泥和硝态氮肥和亚硝态氮的复合(混)肥。7病虫害综合防治7.1主要病虫害7.1.1主要病虫:大蒜叶枯病,大蒜锈病,疫病,紫斑病等。7.1.2主要虫害:蒜蛆,蓟马,美洲斑潜蝇,南美斑潜蝇等。7.2防治原则积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以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为基础,提倡生物防治,按照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经济阈值,科学使用化学防治技术,有效控制病虫危害。7.3植物检疫按照国家植物检疫条例执行。7.4农业防治7.4.1抗病品种:针对当地主要病虫控制对象,选用高抗多抗品种。7.4.2创造适宜的生态环境条件培育适龄壮苗,提高抗逆性;深沟高畦,严防积水,清洁田园,做到有利于植株生长发育,避免侵染性病害发生。7.5物理防治使用黄板诱杀害虫;设施内悬挂黄板诱杀害虫。黄板规格25㎝×40㎝,每667㎡30—40块。7.6生物防治7.6.1以虫治虫:如瓢虫、草蛉、食蚜蝇、猎蝽等捕食性天敌;赤眼蜂、丽蚜小蜂等寄生性天敌;捕食性蜘蛛和螨类天敌的利用。7.6.2以菌治虫:如苏云金杆菌(Bt)等细菌;蚜霉菌、白僵菌、绿僵菌等真菌;核型多角体病毒((NPV);阿维菌素类抗生素;微孢子虫等原生动物的利用。7.6.3植物源农药:利用苦参、苦楝、双素碱等防治多种害虫。DB5134/T15—200347.7主要病虫害的药剂防治7.7.1使用药剂防治应符合GB4285、GB/T8321(所有部分)的要求:对主要虫害防治,建议在适宜时期施药;病害防治在发病初期进行;严格控制安全间隔期、施药量和施药次数,注意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交替使用和合理混用,避免产生抗药性。建议:①蒜蛆:退母前后,如蒜蛆危害较重,可用90%敌百虫晶体800-1000倍液,(安全间隔期7天)或40%乐果乳油1000倍液(安全间隔期10天)灌根,可消灭早期幼虫;如危害不重,可不用药剂防治。②蓟马:可用3%莫比朗乳油2500倍液(安全间隔期2天)或40%乐果乳油1000倍液(安全间隔期10天)喷雾,如危害不重,可不用药剂防治。防病大蒜病害主要有叶枯病、疫病、紫斑病等。在发病初期,可采用以下药剂进行防治:75%百菌清(达科宁)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安全间隔期10天)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安全间隔期10天)或64%杀毒矾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安全间隔期3天)或25%扑海因可湿性粉剂400倍液(安全间隔期7天)交替喷雾使用。③防病:在发病初期,可采用以下药剂进行防治:75%百菌清(达科宁)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安全间隔期10天)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700倍液(安全间隔期10天)或64%杀毒矾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安全间隔期3天)或25%扑海因可湿性粉剂400倍液(安全间隔期7天)交替喷雾使用。7.7.2在生产中禁止使用的农药(见附录1)8采收8.1蒜苔蒜苔采收应及时,否则既影响蒜苔的产量和品质,也妨碍蒜头的膨大,当蒜苔花轴向一旁弯曲,总苞略变白时为采收适期,一般宜在每日上午10时以后,用剖茎法采收蒜苔,此时蒜苔较韧、不易折断。采收后的蒜苔要仔细挑选,淘汰有病斑、虫伤、划伤、霉烂及总苞膨大变白的蒜苔。根据其长度按每0.5-1.0千克捆扎成把上市,禁止用稻草作捆扎和包装物,包装按照GB/T10158和GB7718执行,使产品符合DB51/335要求。8.2蒜头蒜苔收获后20-30天,当三分之二的蒜叶枯萎变黄,假茎松软时为蒜头收获适期。DB5134/T15—20035附录1在生产中禁止使用的农药有:甲胺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磷胺、甲拌磷、甲基异柳磷、特丁硫磷、甲基硫环磷、治螟磷、内吸磷、克百威、涕灭威、灭线磷、硫环磷、蝇毒磷、地虫硫磷、氯唑磷、苯线磷、六六六、滴滴滴、毒杀芬、二溴氯丙烷、杀虫脒、二溴乙烷、除草醚、艾氏剂、狄氏剂、汞制剂、砷、铅类、敌枯双、氟乙酰胺、甘氟、毒鼠强、氟乙酸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