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 t 468-2007 村镇集中式供水工程运行管理规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ICS91.140.60P40备案号:20603-2007北京市地方标准DBDB11/T468—2007村镇集中式供水工程运行管理规程Codeofpracticeforoperationandmaintenanceofcentralizedruralwatersupply2007-03-30发布2007-07-01实施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11/T468—2007I前言村镇集中式供水工程是北京市村镇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为规范我市辖区内村镇集中式供水工程运行管理,提高供水工程管理和供水服务水平,确保安全、稳定、优质、高效供水,制定本标准。本标准由北京市水务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北京市水利水电技术中心。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北京万澎科技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孟、何浩、窦以松、赵福生、刘学功、杨进怀、张锦明、刘文朝、刘祥忠、史海波、廖平安、李晓亮、白健、莫余诚、崔彩林、高福栋、王志丹、丁建新、张满富、蒙格平。DB11/T468—20071村镇集中式供水工程运行管理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村镇集中式供水工程水质检验、水源保护以及水厂、计量与监控设备的运行管理。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市辖区内村镇日供水量大于等于200m3的集中式供水工程,日供水量小于200m3的供水工程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1198氯气安全规程GB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50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GB/T14848地下水质量标准CJ3020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DL408电业安全工作规程DL/T572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SL308村镇供水单位资质标准SL310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255泵站技术管理规程DB11/T289农村机井水表安装维护规程DB11/T341村镇供水工程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规范北京市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条例(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公告1997年第79号)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1989]环管字第201号)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质技监局锅发(1999)154号)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原水rawwater由水源地取来的原料水。3.2出厂水productwater经过水厂净水设施处理的成品水。3.3管网末梢水outletwaterofpipesystem配水管网末端、用户给水龙头或集中给水点的水。3.4DB11/T468—20072截潜流interceptiongroundwaterflow截取河床下层或古河道中的地下水。4基本规定4.1供水单位应落实管护责任,确定供水工程管理单位和经营管理责任人。4.2供水单位应建立卫生防护、水质检验、岗位责任、安全操作、维护保养、计量收费和财务等运行管理制度和突发事件处理预案。4.3供水单位应合理设置岗位,配备运行管理人员。运行管理人员应经过岗前培训,持证上岗。4.4供水单位应取得取水许可证和卫生许可证,运行管理人员应有有效的健康合格证。4.5供水单位应认真填写运行管理日志和其他各项记录,做好供水档案管理,定期向主管部门上报供水情况。4.6供水单位应实行计量收费。4.7供水工程卫生管理应符合《北京市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督管理条例》(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公告1997年第79号)的规定。4.8村镇供水工程分类应符合SL310的规定;村镇供水单位分类应符合SL308的规定。4.9供水单位临时停止供水时,应预先通告用户;发生水源水污染或水致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安全事故时,供水单位应立即启动突发事件处理预案,并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查明原因,妥善处理。4.10供水单位应定期听取用户意见,不断总结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水平。4.11供水单位应对用户进行饮用水卫生安全和节约用水的科普知识宣传。4.12供水单位应做好职工技术培训教育和技术考核工作。5水质检验5.1水质标准与检验制度5.1.1供水单位应根据工程供水规模建立包括原水、出厂水和管网末梢水的水质检验制度,实行水质检验,并接受当地卫生部门监督。5.1.2地下水源水质应符合GB/T14848的规定;地表水源水质应符合GB3838和CJ3020的规定。不满足条件时,应采取相应的水处理措施,使处理后水源水质符合上述规定。5.1.3供水水质应符合GB5749的规定。5.1.4Ⅰ~Ⅲ类供水单位应建立水质化验室,配备与供水规模和水质检验要求相适应的检验人员及仪器设备;Ⅳ类供水单位应创造条件逐步具备检验能力;Ⅴ类供水单位应有人负责水质检验工作,不具备条件时,应委托具有水质检验资质的单位完成。全分析项目检验,可根据情况由供水单位自行完成或委托具有水质检验资质的单位完成。5.1.5原水采样点应布置在取水口附近;管网末梢水采样点,应设在水质不利的管网末梢。管网末梢水采样点数量,应按供水人口每2万人设1个;供水人口在2万人以下时,不应少于1个;向多村供水时,每个村不应少于1个。5.1.6水样采集、保存和水质检验方法应符合GB5750的规定,也可采用国家质量监督部门、卫生部门认可的简便方法和设备进行检验。检验设备应符合国家质量监督部门的规定。5.2检验项目及频率5.2.1水质检验项目及频率应根据原水水质、净水工艺和供水规模等确定,并不低于表1的要求。DB11/T468—20073表1水质检验项目及频率单位:m3/d供水单位的实际平均日供水量W水样检验项目Ⅰ类W>10000Ⅱ类10000≥W>5000Ⅲ类5000≥W>1000Ⅳ类1000≥W≥200感官性状指标、pH值每周1次每周1次每周1次每月2次微生物指标每月2次每月2次每月2次每月1次特殊项目每周1次每周1次每周1次每月2次地下水全分析每季1次每年2次每年1次每年1次感官性状指标、pH值每日1次每日1次每日1次每日1次微生物指标每周1次每周1次每月2次每月1次特殊项目每周1次每周1次每周1次每周1次原水地表水全分析每月1次每季1次每年2次每年2次感官性状指标、pH值每日1次每日1次每日1次每日1次微生物指标每日1次每日1次每日1次每周1次消毒控制指标每班1次每班1次每日1次每日1次特殊项目每日1次每日1次每日1次每日1次出厂水全分析每月1次每季1次每年2次每年1次感官性状指标、pH值每月2次每月2次每月2次每月2次微生物指标每月2次每月2次每月2次每月2次消毒控制指标每月2次每月2次每月2次每月2次管网末梢水全分析每季1次每年2次每年1次每年1次注1:感官性状指标:包括浑浊度、肉眼可见物、色、嗅和味。注2:微生物指标:包括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和菌落总数。当水样检出总大肠菌群时,应进一步检验大肠埃希氏菌或耐热大肠菌群;水样未检出总大肠菌群,不必检验大肠埃希氏菌或耐热大肠菌群。水样中检出大肠埃希氏菌或耐热大肠菌群表示该水体已受到人或动物粪便污染。注3:特殊项目:是指水源水中氟化物、砷、铁、锰、溶解性总固体、硝酸盐或CODMn等超标且有净化要求的项目。管网末梢水的CODMn一般不应超过3mg/L,特殊情况下不应超过5mg/L;硝酸盐(以N计)不得超过10mg/L,水源限制时,可放宽至20mg/L。注4:本标准的全分析项目指GB5749中的水质常规指标,也可由供水单位与当地卫生部门共同研究确定;全分析每年2次时,应为丰、枯水期各1次;全分析每年1次时,应为枯水期1次。注5:水质变化较大时,应根据需要适当增加检验项目和检验频率。5.2.2水质检验记录应真实、完整、清晰,并由专人负责管理、存档。5.3水质超标预警5.3.1供水单位应建立水质超标预警机制,制定预警措施。5.3.2当检验结果超出水质指标限值时,应立即重复测定,并增加检验频率。水质检验结果连续超标时,应查明原因,及时采取有效措施。5.3.3Ⅰ~Ⅲ类供水工程的出厂水余氯、浊度和pH值,应使用检测仪表自动连续采集和检测。出厂水水质超标预警项目和水质检测仪表设置宜符合DB11/T341的规定。6水源及取水构筑物运行维护6.1水源保护区的划定及管理6.1.1供水单位应按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1989]环管字第201号)设置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设立明显标志。应定期巡视水源保护区,及时处理影响水源安全的问题。DB11/T468—200746.1.2地表水水源保护应符合SL310的规定。6.1.3地下水水源保护应符合下列要求:·地下水水源保护区应根据水源地所处地理位置、水文地质条件、开采方式、开采水量和污染源分布等情况确定;且单井保护半径不宜小于50m;·水井保护半径范围内,不应开凿其他水井,不应使用工业废水或生活污水灌溉和施用持久性或剧毒的农药,不应修建渗水厕所和污废水渗水坑、堆放废渣和垃圾或铺设污水渠道,不应从事挖砂取土等破坏深层土层的活动;·雨季应及时疏导地表积水,防止积水流入井内;·截潜流、大口井等易受地表水影响的地下水源,其防护措施与地表水源保护要求相同。6.1.4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水源保护区内进行建设活动,应经有关行政主管部门批准。6.2取水构筑物管理6.2.1地表水取水构筑物管理应符合SL310的规定。6.2.2地下水取水构筑物管理应符合下列规定:·定期观测水源井内的静水位、动水位;当出水量、含沙量出现异常时,应查明原因,并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暂时停用或备用的水源井,应每隔15~20d进行一次维护性抽水,每次运行时间不应少于8h;·管井出水量减少、不能满足要求时,应查明原因,并采取处理措施。7水厂运行管理7.1一般规定7.1.1供水单位应具有供水系统平面图、工艺流程图和输配水管网图。7.1.2水厂运行人员应掌握水厂运行程序、方法和工艺流程,掌握构筑物、机电设备和仪器仪表的技术参数,并能按设计要求或调整后的参数进行操作。7.1.3水泵运行人员应熟悉水泵结构、工作原理和性能参数。7.1.4水厂电气工作人员应掌握电气线路平面图、布置图、隐蔽工程竣工图以及一、二次系统图等有关技术图纸,并应遵守DL408的规定。7.1.5水厂应实行机电设备日常保养、定期维护和大修理三级维护检修制度。7.1.6应定期检测构(建)筑物的冻涨、沉降、渗漏等情况,发现异常时,应及时采取处理措施。7.1.7供水单位应加强对供水系统巡视检查,根据整个供水系统运行情况进行预测判断,及时发现问题,消除安全隐患。7.1.8应加强生产区、生产构(建)筑物和设备的安全保卫措施。7.2净水设施7.2.1水厂生产区和单独设立的生产构(建)筑物卫生防护应符合下列要求:·防护范围外围不小于30m,并有明显标志;·防护范围内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不应设置生活居住区、禽畜饲养场、渗水厕所、渗水坑、污水管沟,不应堆放垃圾、粪便和废渣等废弃物;有条件时应进行绿化美化;·各类生产构(建)筑物和设备保持清洁。7.2.2药剂(絮凝剂、消毒剂)管理应符合下列要求:·根据原水水质、净水工艺、有关试验数据和设计要求,合理选择药剂;·药剂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并应具有产品卫生许可证、质量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药剂应根据其特性和安全要求分类和妥善存放,实行专人管理,并作好入出库记录;·药剂仓库和加药间保持清洁,并有安全防护措施;·药剂使用量应根据水质和水量等情况进行投加;·每天记录各种药剂用量、配置浓度、投加量以及加药系统运行状况;DB11/T468—20075·药剂管理人员应掌握药剂特性及其安全使用要求。7.2.3净水构筑物和净水器,应按设计工况运行,严格控制运行水位(或水压),运行负荷不应超过设计值的1.15倍,并应定时观测。7.3消毒设备7.3.1氯气使用、贮存、运输和泄漏抢救,应符合GB1198的规定。7.3.2氯(氨)瓶使用管理,应符合《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质技监局锅发(1999)154号)的规定。7.3.3消毒间应配备防毒面具,并置于明显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