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主讲:谢志斌第四章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善Page2第四章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善Page3第一节隋唐时期教育体制的完备Page4一、隋唐的文教政策隋唐的文教政策可以归纳为“重振儒术,兼容佛、道”。(一)崇儒兴学思想的确立和措施1.隋朝:积极促进南北儒学的合流2.唐朝:重新确立儒学的统治地位(1)将孔子偶像化;(2)重用儒家人才;(3)统一儒家学说;(4)根据儒家思想确立治国方针。Page5(二)对佛、道教的提倡和利用隋唐虽然推崇儒术,但不是独尊,道教、佛教也被利用。隋代大兴佛教。唐代注意平衡儒、佛、道三者的关系。道教在唐朝时,由于受统治者的支持,空前的活跃起来。1.佛教的影响(1)成为对民众进行精神统治的手段,并破坏生产,威胁国家财政。(2)促进了中国文化的发展。(3)为后世的教育活动提供了借鉴。2.道教的影响增加了士人的学习和考试内容。Page6二、中央政府教育管理机构的确立为了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隋朝设立了国子寺,后又改称国子监,设祭酒一人总管学校,首次设立了中央教育行政机构和首长,教育成为独立的部门。唐代国子监统辖下属的各学校,对学校的领导和管理加强。Page7三、学校教育体制的完善唐代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相当完备的官学教育体系,是我国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典型。1.中央官学中央官学包括儒学与专门学校两类,在管理上,“六学一馆”组成了中央官学的主干,由国子监管理。另外的学校是中央的一些事业和行政事务部门结合自己的需要办的,归他们管理。唐代官学的特点:建立中央和地方分级管理的教育行政体制;形成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增添教育内容;教育等级制明显;学校类型多样化;教育、研究、行政三者合为一体。Page8唐代的学校教育系统图Page92.地方官学与此同时,唐代的地方官学也有比较完备的制度。唐代的主要行政单位是州、府、县,各级单位都根据其大小设立相应规模的地方官学。3.私学这一时期私学也较发达,每一种专门的学术都有私人传授,既补充了官学,也是科举制度的教育基础。4.教育管理规定修业年限,形成旬试、月试、季试、岁试、毕业考试等学业评估检察体系,还规定了旬假、田假、授衣假等假期制度。Page10第二节科举制度建立一、科举制度的萌芽与确立二、科举考试的程序、科目与方法三、历代科举制度的改革和演变四、科举制度与学校教育的关系五、科举制的影响Page11一、科举制度的萌芽与确立选举制度的发展演变:以德取人的察举制-以门第取人的九品中正制-通过分科考试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607年,隋炀帝招十科举人,其中“进士科”的开始,标志着科举制度的产生。唐承隋制,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科举取士制度。唐立国之初,就将人才选拔列入国家重要政事。唐太宗执政时,继续推动科举制度的发展。唐高宗以后,科举取士名额有所增加。武则天开创武举选拔军事人才的先例。到了开元、天宝时期,参加科举的人愈益增多,科举制度中大部分考试科目已经形成,考试内容和形式基本确立,科举制度渐趋成熟和完备。Page12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把被选的士分为九品三级,即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将士分为九品的执行者为中正官,郡设小中正、州设大中正,由地方上有声望的人担任。为“综核名实”而立,在初期受到一定的效果,之后演变为按门第取士。产生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流弊。Page13二、科举考试的程序、科目与方法(一)科举考试的程序唐代参加科举的考生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生徒,二是乡贡。“生徒”:由中央地方官学,经过规定的学业考试,选送到尚书审应试的称为生徒。“乡贡”:不由馆学学成的人,自已在周县报考的,经周县考试合格选送的。报考时间是在每年仲冬,考生会集京师,到礼部、户部递交履历和推荐书,办妥应试手续。第二年二月初春,考生赴尚书省礼部贡院应试。明经、进士考试分三场进行,每场一日。考试合格后,分等级给予及第、出身的资格。秀才、明经、进士。手续:经学校或地方长官考核送礼部参加考试,再经吏部复试后授官。乡试(地方)-省试(尚书省礼部)-吏部试Page14(二)科举考试的科目唐代科举分文科举和武科举两大类。文科举又分常科和制科两种。常科每年定期举行,科目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开元礼、道学、童子科等。其中经常举行的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六科。Page15(三)科举考试的方法唐代科举考试的方法有五种:1.帖经2.墨义3.口试4.策问5.诗赋Page16帖经Page17墨义Page18三、历代科举制度的改革和演变1.宋代的科举制度改革2.元代的科举制度改革3.明代的科举制度改革4.清代的科举制度改革Page191.宋代的科举制度改革(1)确定殿试制度,皇帝直接控制科举。(2)设置“别头试”,限制考官权力。(3)建立弥封誊录制,防止考官舞弊。(4)扩大及第名额。(5)考试周期确定为三年一次。(6)每次考试分三个阶段:乡试--省试--殿试。(7)确定殿试之后的待遇。Page20宋殿试图Page21殿试之后的待遇按“三甲五等”发榜第一甲:名列第一,第二等者,赐以“进士及第”名义。第二甲:名列第三等者,赐以“进士出身”名义;第三甲:名列第四,第五等者,赐以“同进士出身”名义。告示Page222.元代的科举制度改革(1)明定三场三制:乡试、省试都各考三场,每场之间相隔三日。(2)确定乡试、省试的具体日期:乡试第一场为农历八月二十,省试第一场为农历二月初一。(3)规定考试范围:出题范围是《四书》,答题范围是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Page233.明代的科举制度改革(1)确定“三年大比”的考试制度。(2)考试过程改为“四个阶段”。(3)考试的手续更为严密。(4)确定“八股取士”的考试形式。Page24“三年大比”考试制度洪武十七年(1384年)正式规定每隔三年,举行一整套自下而上的考试步骤。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每逢子、卯、午、酉年的八月举行乡试,称“秋闱”,每逢丑、辰、未、戌年的二月举行会试,称“春闱”这些年头称为“大比之年”。Page25“四个阶段”的考试过程童生试(院试):州县级考试,考中者称为“生员、秀才或相公”,送到省里去参加乡试;乡试:省级考试,每三年一次,八月举行,称“秋闱”,考中者称为“举人”,其中第一名称为“解元”。(发榜图)会试:中央级考试,在乡试后第二年举行,试期在春季二月,称“春闱”,考中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进入宫廷参加殿试;殿试:考中者称为“进士”,发榜分为三甲,第一甲的三人,称“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Page26乡试发榜图Page27“八股文体”考试形式第一是“破题”,用两句话破题目要义;第二是“承题”,承接破题的意义而阐明之;第三是“起讲”,为议论的开始;第四是“入手”,为起讲后的入手之处;第五是“起股”,又称“提比”;第六是“中股”,又称“中比”;第七是“后股”,又称“后比”;第八是“束股”,又称“束比”。Page28八股文特点1.取材于《四书》、《五经》;2.代圣人立言;3.采用排偶文字,文体本身集诗、赋、论、策于一体。Page294.清代的科举制度改革(1)考试科目上,增设了制科和翻译科。(2)对作弊的防范措施更加严密。“三场辛苦磨成鬼,两句功名误煞人”Page30四、科举制度与学校教育的关系科举制度是选士制度,学校教育制度是育士制度。在科举之产生以前,选士制度和育士制度基本上是脱节的,科举制的产生将二者结合在一起。学校根据科举考试的要求来组织教学活动,学校教育成为科举考试的前提,科举又是学生做官的必由之路。从某种意义上说,科举制的产生刺激了人们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但由于封建社会的弊端,社会只重科举,不重教育,使学校教育成为科举制的附庸,导致了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终极。科举制与学校关系间存在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学校教育的兴衰直接影响科举取士的质量和数量;科举取士的标准和方法指导着学校教育的内容和方法。Page31五、科举制的影响1.科举制在我国封建社会存在了1300多年,说明有其存在的合理性:(1)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2)统一了教学内容,也就统一了人们的思想;(3)给下层人们以从政的机会,缓和了阶级矛盾;(4)使选士与育士紧密结合;(5)使选拔人才较为公正客观。Page322.其消极作用主要是:(1)国家只重选科取士,而忽略了学校教育;(2)科举制具有很大的欺骗性;(3)科举制束缚思想,败坏学风;(4)排斥自然科学,阻碍科技文化的发展。科举制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从整个发展历程看,科举从隋唐到宋朝,积极作用大于消极作用;到了明清时期,消极作用日趋明显,最终被社会所淘汰。Page33宋真宗《劝学诗》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家不有架高梁,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有女颜如玉。出门莫恨无随人,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Page34科场舞弊Page35Page36第三节中外教育交流开辟隋唐时期,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科学技术、文化教育都达到了新的水平,加上政策比较开放,与亚洲各国的文化教育交流更加频繁,长安成了亚洲文化教育的中心,吸引大批留学生。当时,突厥、吐蕃、高昌、渤海国,以及朝鲜半岛的新罗、百济、高丽等,都派遣留学生来长安,其中意义比较重大的交流要属中印、中日的文化交流。Page37与印度的文化交流主要是输入印度的佛学。与日本的文化的交流主要是文化输出。这些人员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为遣唐使;第二类为留学生;第三类为学问僧。Page38第四节韩愈的教育思想一、生平与思想特点二、“性三品说”及教育作用三、教育目的四、关于人才培养和选拔思想五、论尊师重道Page39一、生平与思想特点韩愈,字退之,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他站在维护皇权的立场上,要求加强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猛烈抨击佛老,极力维护儒家的道统及其独尊地位,提倡复古运动,可以说是“振兴儒学的卫道者”。他的主张代表了世俗地主阶级的利益,在客观上符合中小地主阶级以及农、工、商等小生产者的利益与要求,因而具有积极意义。Page40二、“性三品说”及教育作用(一)性三品:第一、他认为人有性有情,性是先天具有的,情是后天习染的,性和情二者之间完全相应。第二、性和情皆分三品,性有五德,情有七情。上品之性为善性;中品之性可善可恶、尚未定型;下品之性为恶性。第三、性可移,但性的品级不可移。上、中品之人可受教育,下品之人只能以刑罚制之,而三品之人,都固定在天生的“品”的界限内,是“不移”的。Page41(二)教育的作用从性三品说出发,韩愈认为上、中品之人可受教育,下品之人,气质太坏,只能以刑罚制之。因此,对于不同的人性,教育所起的作用是不尽一致的。对上品之人,教育能使其先天具有的仁义善性得到发扬光大。对可善可恶的中品之人,教育对他们的人性改造起着重要的作用。至于下品之人,他们天生是顺情而行的,教育对他们人性的变化起不了作用。Page42韩愈还提出,由于人天生包含仁义礼智信的道德内容,教育就应把这种道德发扬开了,儒家经典是最好的教育内容。评价:韩愈一方面肯定了教育在促进人性变化中的极积作用,另一方面又认为教育的作用是有限的,人性三品不可变,教育只能在品味内发挥作用。这种人性论不但为封建制度的等级性做了合理的论证,而且也为绝大多数的人接受封建道德教育提供了理论依据。Page43三、教育目的通过“明先王之教”,实现“学所以为道”。Page44四、关于人才培养和选拔思想首先,他重视人才的培养。要求整顿国学,改革招生制度,扩大招生范围。同时,重视人才的选拔。要求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Page45五、论尊师重道1.教师的意义“人非生而知之者”;“学者必有师”2.教师的任务“传道、授业、解惑”3.以“道”为求师的标准“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4.建立合理的师生关系。“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