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 t 754-2009 大黄鱼增殖放流技术规范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ISC65.150B51备案号: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T754—2009大黄鱼增殖放流技术规范TechnicalStandardforthereleaseandenhancementofPseudosciaenacrocea2009-08-10发布2009-09-10实施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DBDBDB33333333DB33/T754—2009I前言本标准附录A、附录B均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浙江省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伟定、张洪亮、周永东、徐开达、柴学军、李鹏飞。DB33/T754—20091大黄鱼增殖放流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大黄鱼(Pseudosciaenacrocea)增殖放流的术语和定义、海域环境条件、苗种质量要求、检验检疫方法与规则、苗种计数、苗种运输、放流时间和数量及方法、标志方法、效果调查与评价。本标准适用于浙江省内进行的大黄鱼增殖放流。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GB12763.6海洋调查规范NY/T5061无公害食品大黄鱼养殖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增殖放流releaseandenhancement通过将人工繁育的水产苗种放回自然水域以增加其种群个体数量的活动。3.2体长bodylength苗种吻部前端至尾椎骨末端的长度。3.3暂养temporaryrearing将人工苗种培育到放流规格的过程。3.4标志鱼taggedfish鱼体上标有特定记号的苗种。3.5挂牌标志法scutcheontag将标志牌固着在鱼体可见部位的方法。3.6荧光标志法visibleimplantelastomertag将无毒的荧光胶体色素注射在鱼体可见部位的方法。4海域环境条件4.1放流海域DB33/T754—20092省级以上设定的增殖放流区域,并有大黄鱼自然分布记录的海区,水深大于10m,饵料生物丰富,远离排污口、海洋倾废区及盐场、大型养殖场、电厂等进排水口。4.2底质底质为泥、泥沙或沙泥质,无还原层污泥。4.3理化因子水质应符合GB11607规定,盐度15~30,水温15℃以上。5苗种质量要求5.1亲体来源及质量要求来源于浙江自然海域或由省级以上原、良种场。要求2龄以上;亲鱼体质健壮,无病、无伤、无畸形;规格要求雌鱼600g以上,雄鱼400g以上。原则上要以野生或子一代作为亲体。5.2苗种培育按NY/T5061规定执行。出池苗应经海区网箱暂养至放流规格要求;土池培育达到放流规格的苗种或标志完成后苗种应在网箱中暂养7d以上至稳定后再实施放流。5.3苗种规格平均体长不小于5cm,标志放流苗种体长不小于12cm。5.4苗种感官质量感官质量包括形态、体色和活力,应符合表1要求。表1感官质量要求5.5苗种可数指标可数指标包括规格合格率、死亡率、畸形率、伤残率,应符合表2要求。表2可数指标要求5.6病害下列病害不得检出:寄生虫类的刺激隐核虫病、本尼登虫病、淀粉卵涡鞭虫病、瓣体虫病和细菌性的肠炎病、体表溃疡病、弧菌病等。6检验检疫方法与规则6.1方法6.1.1感官质量与可数指标检验检疫以一个放流检验批次为基数,随机取样3次,每次取样不少于20尾,用肉眼观察苗种样品感官质量;将3次取样混合后统计死亡率、畸形率和伤残率;从所取样品中随机取50尾以上个体测量体长和体重,求其平均体长和规格合格率。6.1.2病害检验检疫通过感官质量确定疑似病害对象,进行寄生虫和细菌性病害的采样检查(参见附录A)。项目指标形态体延长、侧扁,尾柄细长,无畸形。体色鱼体背面和上侧面黄褐色,下侧面和腹面黄色,唇呈红色活力游动活泼、集群,活力强,健康,无病害序号项目指标1规格合格率%≥902死亡率%≤13伤残率%≤34畸形率%≤5DB33/T754—200936.2规则6.2.1组批规则以一个放流验收批次作为一个检验检疫组批。6.2.2判定规则检验项目任一项未达要求,则判定该批次苗种不合格。6.2.3复检规则若对判定结果有异议,可复检,并以复检结果为准。6.3报告时间放流前3d出具有效的苗种质量检验检疫报告。7苗种计数7.1现场测量每个网箱取适量大黄鱼苗种置于同一容器中,从该容器中随机取样不少于50尾,用直板尺(精度1mm)和电子称(精度0.1g)测量体长和体重,并计算平均体长和规格合格率;用肉眼观察感官质量并统计可数指标,确认全部合格后方可进行计数。7.2计数方法统计全部暂养网箱数,按表3的取样比例随机抽取数个网相,对所取样箱鱼苗进行计数。计数可采用体积法或重量法。未取样网箱的鱼苗量按取样网箱计得的平均数计算。表3取样比例7.2.1体积法由放流苗种承担单位将取样网箱中的鱼苗均匀地装入同样大小的容器中,每10个~20个容器为一个取样批次;再由监督和技术人员随机取其中1个~2个容器进行全部计数。根据取样批次数及每个批次所计容器中尾数的平均值计算整个网箱的总苗量。7.2.2重量法将取样网箱鱼苗全部称湿重(沥干至滴水后的湿重),每次称量毛重应控制在3kg~6kg,除去皮湿重后得到该网箱的总湿重。每个取样网箱取2次以上样品,每个样品取1kg以上,计数得到单位重量尾数,根据总重量和单位重量尾数计算整个网箱的总苗量。8标志方法8.1总则采用挂牌标志法或荧光标志法。标志时应避开大潮汐期,夏季应避开中午高温时段;标志前可用1.5×10-5~2.0×10-5浓度的丁香酚等进行麻醉,标志后应对鱼体进行伤口浸泡消毒。标志工作应由经过培训的熟练人员进行操作。8.2挂牌标志法标志牌规格宜采用长14mm~16mm、宽4mm~5mm、厚0.18mm~0.2mm的跑道形聚乙烯薄片,每片重量不超过0.015g,标志牌上应标明牌号、回收单位及电话号码。标志位置在背鳍基部后部。8.3荧光标志法荧光标志采用美国西北海洋科技公司(NorthwestMarineTechnology,Inc.)生产的胶体注射液。荧光标志部位宜在上颌后方。9苗种运输暂养网箱数(个)≤20>20取样比例(%)1510DB33/T754—20094放流苗种采用活水船运输。运输船装苗密度,根据运输距离长短和鱼苗规格大小,按表4执行。表4苗种运输密度10放流时间和数量及方法。10.1时间苗种放流时间为6月~7月,标志鱼放流时间为9月~10月或翌年4月。10.2数量每批次放流数量应大于5×105尾或一次性放流完,标志鱼每批次放流数量应大于1×104尾。10.3方法选择平潮时放流,投苗时船速控制在1kn之内,将苗种尽可能贴近海面,最高不超过1m,带水缓缓投入水中。若放流海区有8级以上大风天气,应暂停放流。11效果调查与评价11.1定点调查调查方法参照GB12763.6执行。11.2社会调查放流前后应定期对放流水域周边渔区进行社会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有各种大黄鱼作业生产情况调查、市场调查及问卷调查。11.3标志鱼回收标志鱼放流后应张贴标志回收海报,回收时做好详细记录(参见附录B)和统计分析。11.4效果评价在每一个增殖放流周期结束时,进行增殖效果评估,编写评估报告。增殖放流效果评估内容应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运输时间(h)<33~66~125cm苗装运输密度(×104ind/m3)1.2~2.00.8~1.20.5~0.812cm标志苗运输密度(×104ind/m3)0.3~0.50.2~0.30.1~0.2DB33/T754—20095附录A(资料性附录)大黄鱼苗种主要病害症状大黄鱼苗种主要病害症状见表A.1。表A.1大黄鱼苗种主要病害症状病害种类症状刺激隐核虫病病鱼体表、鳃、眼角膜和口腔等与外界相接触处,肉眼可观察到许多小白点,严重时病鱼体表皮肤有点状充血,鳃和体表粘液增多,形成一层白色混浊状薄膜。病鱼食欲不振或不摄食,身体瘦弱,游泳无力,呼吸困难,最终可能因窒息而死。本尼登虫病寄生于鱼的体表皮肤,寄生数量多时病鱼呈不安状态,往往在水中异常地游泳或向网箱及其他物体上磨擦身体;体表粘液增多,局部皮肤粗糙或变为白色或暗蓝色。严重者体表出现点状出血,溃疡,食欲减退或不摄食。淀粉卵涡鞭虫病营养体主要寄生在鱼类的鳃上,其次是体表皮肤和鳍,病情严重的鱼肉眼看上去有许多小白点。病鱼游泳缓慢,无力地浮于水面,鳃盖开闭不规则,口常不能闭合,有时喷水,呼吸困难,有时靠在固体物上、网衣上,磨擦身体。瓣体虫病寄生在大黄鱼的体表皮肤和鳃上,寄生处出现许多大小不一的白斑。病鱼游泳无力,独自浮游于水面,鳃部严重贫血呈灰白色,并粘附许多污物,呼吸困难,病死的鱼胸鳍向前方但伸直,鳃盖张开。肠炎病病鱼腹部膨胀,内有大量积水,轻按腹部,肛门有淡黄色粘液流出。有的病鱼皮肤出血,鳍基部出血;解剖病鱼,肠道发炎,肠壁发红变薄。体表溃疡病病鱼体表皮肤褪色,鳃盖出血,鳍腐烂,有的在体表出现疖疮或溃烂。解剖病鱼,幽门垂出血,肠道内充满土黄色的粘液,直肠内白色粘液,肝脏暗红色或淡黄色。弧菌病感染初期,体色多呈斑块状褪色,食欲不振,缓慢地浮于水面,有时回旋状游泳;随着病情发展,鳞片脱落,吻端、鳍膜烂掉,眼内出血,肛门红肿扩张,常有黄色粘液流出。DB33/T754—20096附录B(资料性附录)大黄鱼标志放流回收情况记录表大黄鱼标志放流回收情况记录表见表B.1。表B.1大黄鱼标志放流回收情况记录表序号船(人)名作业方式标志牌号重捕时间重捕海区体长(cm)体重(g)12…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