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备案号:鞍山市农业技术规范DB21DB2103/T-008-2006无公害农产品超级稻生产技术规程2006-12-18发布2006-12-18实施鞍山市农村经济委员会鞍山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2103/T-008-2006II前言本标准由鞍山市农村经济委员会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鞍山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洪伟、关明源、徐永娟。本标准由鞍山市农村经济委员会负责解释。本标准于2006年12月18日首次发布。DB2103/T-008-20061无公害农产品超级稻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规程规定了无公害农产品超级稻生产技术以及收获、运输、贮存。本规程适用于鞍山地区无公害超级稻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5084-200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3环境条件要求3.1空气质量应符合GB3095的要求。3.2灌溉水质应符合GB5084的要求。3.3土壤应符合GB15618的要求。4品种选择要求4.1一是选用通过国家或地方品种委员会审定的超级稻品种;二是选用育种单位昀新育成的高产、抗病、优质超级稻品种;三是经过试验、示范适合本地区栽培的超级稻品种。4.2适于我地区栽培的超级稻品种:——超级常规粳稻:沈农265、沈农606、沈农9741、千重浪1号等。——超级杂交粳稻:辽优1052、辽优1518、屉优418、辽优5218等。5栽培技术要求5.1育苗5.1.1种子处理在浸种前15天,进行两次发芽试验,要求发芽率在90%以上、发芽势在85%以上。临近浸种时,选择晴朗天气,在背风向阳处将种子摊开,晒种1天~2天,每天翻动3次~4次。采用风选、筛选或用盐水选种(每百千克清水加食盐20千克,选后用清水淘净)。用浸种灵300~400倍液或菌虫清(温水)浸种5天~7天。5.1.2做床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质肥沃、无盐碱的旱田或园田地育苗。采用南北方向作床,床宽1.8DB2103/T-008-20062米,床长10米~15米,步道沟宽0.4米,沟深0.1米,床面要细、净、平。5.1.3配制营养土用充分腐熟的农家肥,倒细,过筛,与园田土或者其它客土按1﹕2~3的比例配制成营养土。在营养土上床前,按壮秧剂或床土调制剂使用说明将营养土与壮秧剂或床土调制剂进行充分搅拌均匀。5.1.4播种5.1.4.1播种期一般育苗播种在4月5日至4月10日,气温稳定通过5℃时,选择晴好天气播种;钵盘育苗则比其晚7天~10天。5.1.4.2播种量人工手插秧,每平方米用干种175克~200克;机插秧每盘100克~120克;抛秧每盘70克~80克。5.1.4.3育苗方法5.1.4.3.1营养土旱育苗。采用无纺布或编织布做隔离物铺设隔离层。在床面用已配制好的营养土均匀撒施,播种前浇足底水,播后将种子压入土中,然后覆过筛细土盖种,土层厚0.5厘米,覆土后用旱育秧除草剂封闭灭草,床面覆盖地膜,采用开闭式覆膜或用无纺布覆盖,拌绳固定薄膜。5.1.4.3.2钵盘育苗。采取种土混配播种方法。先将床面浇透水,使钵盘与床面充分接触,并摆放整齐。再根据钵盘钵孔大小,确定营养土用量,与种子混配均匀后装盘。后续工作同上。5.1.4.4苗期管理前期要求保温、保湿。出苗见青头时,及时撤除地膜。如床土缺水,应浇一次青头水,白芽期切不可灌水。整个秧田期坚持“三控”:控温,保持25℃~30℃。中期以后防止高温引起徒长;控水,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85%~95%,至少不低于65%;控氮,不宜多施氮肥,要施足磷、钾、硅肥。中后期如秧苗叶色淡黄,每平方米补施硫酸铵30克~50克。及时通风炼苗,移栽前5天~7天,要控制灌水,进行蹲苗,促使根系健壮。培育叶龄4.0叶~4.5叶,带蘖率在20%以上的壮秧。5.2本田整地技术实施机械秋翻地,进行旋耕旱耙、旱平、旱打埂,昀后进行水找平,要求田面平坦、上糊下松。5.3插秧5.3.1插秧方式人工手插秧、机插秧、抛秧。5.3.2插秧时期于5月20日至5月25日之间插秧。5.3.3插秧密度散穗型超级稻的插秧密度:宜采用(9×5)寸或(9×6)寸或(10×4)寸或(10×5)寸或(12+9)寸×4寸或(12+9)寸×5寸,每亩达到1万穴~1.2万穴,每穴3棵壮苗,每亩穗数在21万穗~23万穗。紧穗型超级稻插秧密度:(9×5)寸或(10×4)寸,每亩达到1.3万穴~1.4万穴,每穴3棵壮苗。每亩穗数在22万穗~25万穗。6肥料、水要求6.1肥料使用准则DB2103/T-008-20063肥料使用应符合NY/T496的规定;不使用未经国家或省级农业部门登记的化学和生物肥料;不使用重金属含量超标的肥料(有机肥料及矿质肥料等)。6.1.1施肥结合测土配方施肥,做到平衡施肥。要求有机与无机相结合,氮肥平稳促进,增施磷、钾、锌肥。6.1.1.1基肥6.1.1.1.1施有机肥每亩施腐熟农家肥1000千克~1500千克;采用稻草还田,每亩300千克~400千克或收割时高留茬,茬高5厘米~6厘米。6.1.1.1.2施用化肥底肥采用全层施肥,每亩施硫酸铵20千克~25千克,过磷酸钙25千克~30千克(或磷酸二铵8千克~10千克),硫酸钾8千克~10千克,硫酸锌2千克。底肥中施氮肥量占全年总量40%左右。6.1.1.2追肥6.1.1.2.1追肥时期及用量分蘖始期每亩施硫酸铵15千克,分蘖盛期每亩施硫酸铵15千克~20千克或尿素7.5千克~10千克,硫酸钾5千克,抽穗前施穗肥硫酸铵5千克,出穗后巧施粒肥硫酸铵2千克。6.2水分管理6.2.1水质要求水质应符合GB5084的规定。6.2.2灌溉方法采取节水灌溉模式,全生育期坚持浅、湿、干交替间歇灌溉。要求浅水插秧,缓苗阶段要灌寸水。缓苗后,在有效分蘖期要浅湿管理。6月20日左右,分蘖数达到计划穗数90%时,适度晒田。在穗分化期保持水层。后期在收获前15天灌一次透水,促进青秆黄熟。7病虫害防治要求7.1农药使用准则农药使用应符合GB4285、GB8321的规定;合理混用、轮换交替使用不同作用机制或具有负交互抗性的药剂,克服和推迟病虫害抗药性的产生和发展。7.2病虫害防制原则要求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从稻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出发,综合应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措施,控制有害生物的发生和危害。7.2.1农业防治选用抗病虫强的超级稻品种,实行秋翻地,结合耙地打捞菌核等。7.2.2生物防治选择对天敌杀伤力小的中、低毒性化学农药,避开自然天敌对农药的敏感时期,创造适宜自然天敌繁殖的环境等措施,保持天敌;利用及释放天敌控制有害生物的发生。7.2.3物理防治采用黑光灯、震频式杀虫灯、色光板等物理装置诱杀鳞翅目、同翅目害虫。7.2.4药剂防治7.2.4.1主要病害防治7.2.4.1.1立枯病一叶一心期用灭枯灵500克,兑水60千克~75千克喷苗床30平方米~40平方米。DB2103/T-008-200647.2.4.1.2白叶枯病发病初期用叶枯灵25%可湿性粉剂,每亩用药200克~400克,在秧苗3~4叶期或移栽前兑水喷雾。7.2.4.1.3.纹枯病在6月中旬发病初期用5%井冈霉素每亩用100克,兑水75千克~100千克,连喷2次~3次。7.2.4.1.4稻曲病出穗前7天,每亩用18%多菌酮粉剂150克~200克或14%络氨铜水剂300克~350克兑水75千克喷雾。7.2.4.1.5稻瘟病在水稻打苞期、齐穗期分别用三环唑75%可湿性粉剂每亩用20克~25克,兑水50千克~70千克或用富士1号40%杀菌剂60克~75克,兑水60千克~75千克喷雾防治稻瘟病。7.2.4.2主要虫害防治7.2.4.2.1潜叶蝇苗期防治,移栽前用50%乐果乳油50毫升兑水75千克~100千克喷雾。移栽缓苗后,坚持浅水或干干湿湿管理,如见危害及时排干晒田灭蝇。7.2.4.2.2稻水象甲6月中下旬成虫防治期或6月下旬至7月上旬幼虫发生期,每亩用多来宝10%悬浮剂65毫升~130毫升喷雾防治或用象甲净防治。7.2.4.2.3.稻纵卷叶螟采用稻丰灵每亩200克~250克,兑水30千克~40千克喷施防治稻纵卷叶螟。7.2.4.2.4稻飞虱每亩用40.7%乐斯本乳油80毫升~120毫升,兑水75千克喷雾防治稻飞虱。7.2.4.2.5二化螟在6月下旬一代幼虫孵化高峰期后一周和7月下旬至8月上旬二代幼虫期施药,可用80%敌百虫可溶性粉剂每亩用150克~200克兑水75千克~100千克喷雾,或每亩用95%BT可溶性粉剂40克~50克加100克杀虫双效果更佳。所有杀虫剂昀后一次用药均应在收割前40天结束。7.2.4.3主要杂草防除7.2.4.3.1苗期除草育苗播种后,用1.2%丁·扑粉剂每平方米10克~12克,进行苗床封闭;移栽前再进行一次人工除草。7.2.4.3.2本田除草插秧前药剂封闭,每亩用60%丁草胺乳油100毫升加12%恶草灵乳油100毫升混合使用,田面保持浅水层3cm,48小时后插秧。插秧后57天,用10%吡嘧磺隆(草克星)每亩13.3克~16.7克或用10%吡嘧磺隆减半加50%快杀稗可湿性粉剂20克混合使用。也可用10%农得时可湿性粉剂每亩13克~20克加50%快杀稗可湿性粉剂20克与20千克细土拌成毒土混合使用。各种除草剂只使用一次。8收获要求8.1收获时期在黄熟期,稻谷色变黄,籽粒充实饱满坚硬,其中80%以上的米粒已达到玻璃质,含水量17%~20%,茎杆水分含量为60%~70%时,为适宜收获期。8.2收获方法DB2103/T-008-20065收获前7天~10天进行田间排水。可采取机械及人工收割两种方法。人工割时,稻捆不宜过大,割后及时晾晒,使稻谷干燥,为脱谷做好准备。8.3脱谷稻谷水分达到15%时脱谷。脱谷时应防止其它品种混杂。9贮存、运输要求9.1运输运输工具应清洁、干燥、有防雨设施。严禁与有毒、有害、有腐蚀性、有异味的物品混运。9.2贮藏库房室内温度控制在10℃以下,稻谷水分14%~15%,空气湿度应控制在70%左右。仓储实行一仓一品或分开存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