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BT 2499-2000 茶饮料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QB2499—2000前言本标准5.1.3,5.5,8.1.1及5.4中表2的部分指标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由国家轻工业局行业管理司提出。本标准由全国食品发酵标准化中心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所、广东乐百氏集团有限公司、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旭日集团有限公司、大闽食品有限公司、统一企业食品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清渠、陈玉铭、李言郡、许志强、高昊峰、戴裕益。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行业标准茶饮料QB2499—2000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茶饮料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以茶叶的水提取液或其浓缩液、速溶茶粉为原料,经加工、调配(或不调配)等工序制成的饮料。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91-1990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2759.2-1996碳酸饮料卫生标准GB2760-1996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4789.2-1994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4789.3-1994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测定GB4789.4-1994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4789.5-1994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志贺氏菌检查GB4789.10-1994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CB4789.11-1994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溶血性链球菌检验GB4789.15-1994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GB4789.26-1994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罐头食品商业无菌的检验GB/T5009.11-1996食品中总砷的测定方法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0—12—29批准2001—06—01实施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0—12—29批准2001—06—01实施QB2499—2000GB/T5009.12-1996食品中铅的测定方法GB/T5009.13-1996食品中铜的测定方法GB/T6682-199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GB7718-1994食品标签通用标准GB9679-1988茶叶卫生标准GB/T10786-1989罐头食品的pH测定GB10789-1996软饮料的分类GB/T10790-1989软饮料的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GB/T10791-1989软饮料原辅材料的要求GB/T10792-1995碳酸饮料(汽水)GB/T12143.1-1989软饮料中可溶性固形物的测定方法折光计法GB/T12456-1990食品中总酸的测定方法GB/T13738.2-1992第二套红碎茶GB/T13738.4-1992第四套红碎茶GB/T14456-1993绿茶GB/T14771-1993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方法GB16321-1996乳酸菌饮料卫生标准GB/T16344-1996饮料中咖啡因的测定方法GB/T16771-1997橙、柑、桔汁及其饮料中果汁含量的测定国家技术监督局令第43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规定》3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3.1茶汤饮料以茶叶的水提取液或其浓缩液、速溶茶粉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保持原茶类应有风味的茶饮料。3.2碳酸茶饮料在茶汤中加入水、糖液等经调味后、充入二氧化碳气的茶饮料。3.3奶味茶饮料‘在茶汤中加入水、鲜乳或乳制品、糖液等调制而成的茶饮料。3.4果味茶饮料、果汁茶饮料、其他茶饮料的定义按GB10789中的规定。4产品分类4.1按原辅料分为:茶汤饮料和调味茶饮料。4.1.1茶汤饮料分为:浓茶型和淡茶型。4.1.2调味茶饮料分为:果味茶饮料、果汁茶饮料、碳酸茶饮料、奶味茶饮料、其他茶饮料。4.2按原料茶叶的类型分为:红茶饮料、乌龙茶饮料、绿茶饮料、花茶饮料。5技术要求5.1原辅材料5.1.1茶叶应符合GB9679,GB/T13738.2,GB/T13738.4或GB/T14456的规定。5.1.2其他原辅材料应符合GB/T10791的规定。5.1.3不得使用茶多酚、咖啡因为原料调制茶饮料。5.2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5.3净含量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0—12—29批准2001—06—01实施QB2499—2000单件定量包装商品的净含量负偏差应符合《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规定》,同批产品的平均净含量不得低于标签上标明的净含量表1要求调味茶饮料项目茶汤饮料果味茶饮料果汁饮料碳酸茶饮料奶味茶饮料其他茶饮料色泽具有原茶类应有的色泽呈茶汤和类似某种果汁应有的混合色泽呈茶汤和某种果汁应有的混合色泽具有原茶类应有的色泽呈浅黄或浅棕色的乳液具有品种特征性应有的色泽香气与滋味具有原茶类应有的香气和滋味.具有类似某种果汁和茶汤的混合香气和滋味,香气柔和,酸甜适口具有某种果汁和茶汤的混合香气和滋味,酸甜适口具有品种特征性应有的香气和滋味,香气柔和,酸甜适口.有清凉刹口感具有茶和奶混合的香气和滋味具有品种特征应有的香气和滋味,无异味,味感纯正外观透明,允许稍有沉淀清澈透明,允许稍有浑浊和沉淀透明略带浑浊和沉淀透明,允许稍有浑浊和沉淀允许少量沉淀,振摇后仍呈均匀乳浊液透明或略带浑浊,允许稍有沉淀杂质无肉眼可见的外来杂质5.4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指标茶汤饮料调味茶饮料项目浓茶型淡茶型果味型果汁型碳酸型奶味型其他型红茶400250乌龙茶500300绿茶600400茶多酚mg/L≥花茶应符合相应茶坯类型的规定200100250150红茶7040乌龙茶8050绿茶9060咖啡因mg/L≥花茶应符合相应茶坯类型的规定35204025总酸(以一分子水的柠檬酸汁)mg/L≥-----------------------0.6----------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0—12—29批准2001—06—01实施QB2499—2000PH5.0-7.0<4.6----------≤7.2二氧化碳气容量(20℃时容积倍数)≥---------------2.0-----------果汁含量%(m/v)≥----------5.0----------蛋白质含量%(m/v)≥--------------------------4.0--------食品添加剂按GB2760规定注:茶多酚、咖啡因、二氧化碳气容蛋白质含量、食品添加剂为强制性的,总酸、PH为推荐性的。5.5卫生指标5.5.1茶汤饮料、果味茶饮料、果汁茶饮料、其他茶饮料的卫生指标,除三片金属罐装茶饮料的微生物指标应符合商业无菌外,其他的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项目指标砷mg/L≤0.2铅mg/L≤0.3铜mg/L≤5.0菌落总数cfu/mL≤20大肠菌群MPN/100mL≤3致病菌(系指肠道致病菌和致病球菌)不得检出霉菌,酵母个/mL≤205.5.2碳酸茶饮料应符合GB2759.2的规定。5.5.3奶昧茶饮料应符合GB16321的规定。6试验方法6.1感官检验6.1.1色泽、外观及杂质浅色瓶装样品,迎光观察其色泽、外观,然后倒置,于明亮处观察其杂质:深色瓶、金属罐、纸塑铝复合包装样品需充分摇匀后,取约100ml样品于洁净的样品杯(或200mI浇杯)中,迎光观察其色泽、外观及杂质6。1.2香气与滋昧开启包装后立即嗅其香气,品尝其滋味。6.2净含量检验在(20+-2)℃条件—卜,将样液沿量筒壁缓慢倒入量筒中,lmin后续取泡沫下的体积数。6.3理化指标6.3.1可溶性固形物按GB/T12142.1方法检验。6.3.2总酸按GB/T12456方法检验。6.3.3pH按GB/T10786方法检验。6.3.4茶多酚见附录A。6.3.5咖啡因按GB/T16344方法检验。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0—12—29批准2001—06—01实施QB2499—20006.3.6二氧化碳气容量控GB/T10792方法检验。6.3.7果汁含量按GB/T1677方法检验。6.3.8蛋白质含量控GB/T14771方法检验。6.3.9砷、铅、铜分别技GB/T5009.11,GB/T5009.12,GB/T5009.13方法检验。6.3.10菌落总数控GB4789.2方法检验。6.3.11大肠菌群按GB/T4789.3方法检验。6.3.12致病菌分别按GB4789.4,GB4789.5,GB4789.10,GB4789.11方法检验:6.3。13霉菌、酵得技GB4789.15方法检验。6.3.14商业无菌按GB4789.26方法检验7检验规则7.1组批同一班次、同一品种、同一条生产线、同一规格的产品为一批。7.2出厂检验7.2.1应由生产厂检验部门按本标准逐批检验。检验合格后,在包装箱内(外)队有合格得产品方可出厂。7.2.2出场检验项目感官要求、净含量、总酸、pH、茶多酚,二氧化碳气容量、菌落总数、大肠菌群为每批必检项目,其他项目作不定期抽检。7.3型式检验7.3.1型式检验每季度或一个生产周期进行一次。有下列情况之一时亦应进行。a)更改主要原辅材料或更改关键工艺时.b)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时C)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7.3.2型式检验项目包括本标准技术要求全部项目。7.4抽样方法和数量7.4.1出厂检验:每批随机抽取15罐(瓶、盒)。其中6罐(瓶、盒)用于感官要求、净含量[3罐(瓶、盒)]、总酸、pH、茶多酚、二氧化碳气容量的检验;i罐(瓶、盒)用于菌落总数和大肠菌群检验时其余6罐(瓶、盒)留样备用。三片金属罐装样品微生物指标的取样量按商业无菌的规定。7.4.2型式检验:从任意一批产品中,随机抽取38罐(瓶、盒)。其中9罐(瓶、盒)用于感官要求、净含量[3罐(瓶、盒)]、理化指标检验c3罐(瓶、盒)用于卫生指标检验c其余6罐(瓶、盒)留样备用。三片金属罐装样品微生物指标的取样量按商业无菌的规定。7.5判定规则7.5.1出厂检验项目全部符合本标准,判定为合格品。如有一项或一项以上不符合本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0—12—29批准2001—06—01实施QB2499—2000标准,须加倍抽样复验不符合项目;复验后仍不符合本标准时,判定整批产品为不合格品。菌落总数或大肠菌群不符合本标准时,判定为不合格品。7.5.2型式检验项目全部符合本标准,判定为合格品。如有一项(净含量除外)不符合本标准,判定整批产品为不合格品。净含量有一罐(瓶、盒)负偏差超过允许负偏差,或平均狰含量低于标签标明的净含量时,须加倍抽样复验;如复验后仍不符合本标准,判定整批产品为不合格品。8标志、包装、运输、贮存8.1标志8.1.2茶饮料标签应按GB7718的规定标明:产品名称、产品类型、净含量、配料表、制造者(或经销者)的名称和地址、产品标准号、生产日期、保质期。茶汤饮料应标明“无糖”或“低糖”,花茶应标明茶坯类型,淡茶型应标明“淡茶型”;果汁茶饮料应标明果汁含量:奶昧茶饮料应标明蛋白质含量。8.1.2包装箱—亡应标明产品名称、制造者(或经销者)的名称和地址,还府标明单件定量包装的挣含量及每箱数量。8.1.3包装箱上的储运图示应符合GB191的规定。8.2包装包装材料·应符合GB/T10790一1989第5章的规定。8.3运输、贮存运输、贮存庐湾合GB/T10790一I989第6章的规定,并不得接近热源,防小冰球。8.4保质期8.4.1符合8.3规定时,产从探质期为:金屈膝裴12个月;纸塑铝复合软包装8个月:塑料瓶和玻璃瓶装6个月。8.4.2企业可根据自身条件自行规定不少了8.4.1规定的保质期。附录A(标准的附录)茶饮料中茶多酚的测定方法A1方法提要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能与亚铁离于形成紫蓝色络合物,用分光光度计法溯定其含量。A2仪器和试剂A2.1仪器实验室常规仪器及下列各项。A2.1.1分析天平感量0.001g。A2.1.2分光光度计。A2.2试剂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AR)实验用水应符合GB/T66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