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备案号:辽宁省地方标准DB21DB21/T1308—2004无公害食品南果梨生产技术规程2004-05-01发布2004-06-01实施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21/T1308—2004I前言本标准由辽宁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辽宁省果蚕技术指导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宣景宏、佟海恩、孙喜臣、李军、孙坚、王春强、霍庆贞、杨福新、齐明东、张红。本标准由辽宁省果蚕技术指导站负责解释。DB21/T1308—20041无公害食品南果梨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食品南果梨生产的园地选择与规划、砧木选择、栽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果实采收。本标准适用于无公害食品南果梨生产园。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NY5101—2002无公害食品梨产地环境条件NY475—2002梨苗木NY/T442—2001梨生产技术规程NY/T5102—2002无公害食品梨生产技术规程3园地选择与规划3.1园地选择园地的环境条件应符合NY5101—2002的要求,其余按NY/T442—2001中3.1规定执行。3.2园地规划按NY/T442—2001中3.2规定执行。4砧木选择苹果梨砧木以抗寒、抗病、抗旱的山梨为主,在盐碱地栽培可选用杜梨。5栽植5.1整地秋季挖长、宽、深各80cm的栽植坑,每个栽植坑底层施30㎝厚有机物料,回填表土,再施入30㎝农家肥,最后将土全部回填。5.2栽植方式按NY/T442—2001中5.2相关规定执行。5.3栽植密度根据立地条件、气候条件、土壤肥水、整形方式和管理水平确定栽植密度。栽植密度:矮化栽培株行距为(1.5~2)m×(3~4)m,83株/667m2~148株/667m2;乔化栽培株行距为(2.5~3)m×(4~5)m,44株/667m2~67株/667m2。5.4授粉树配置主要有白小梨、苹果梨、洋红梨等,授粉树占15%~20%。苗木质量标准按NY475—2002的规定执行,其余按NY/T442—2001中5.1、5.4、5.5、5.6规定执行。5.4.1配置方式可采用等量式配置和1:6~1:8的差量式配置,授粉树最少不少于苹果梨的1/8。密植园授粉树有DB21/T1308—20042效距离小,授粉树比例应大些。差量式配置可采用梅花式栽植或整行间隔栽植方式,苹果梨与授粉品种最大距离不超过30m。5.5苗木质量标准按NY475—2002中规定执行。5.6苗木栽植前处理先将苗木进行必要的根系修剪,然后将苗木根部放入水中浸泡12小时~24小时,使苗木充分吸水。栽植前根系蘸泥浆,也可蘸生根粉促进发根。5.7栽植时间春季于土壤解冻后到苗木萌芽前(3月下旬~4月下旬)栽植,在此期间内越早越好。5.8栽植技术苗木栽植时,嫁接口要高于地面5㎝~10cm,枯桩剪口在背风面,踩实,灌足水,封埯,在苗高70㎝~80cm处(密植园定干高度可小些)定干,配合覆膜、套袋(套到嫁接口以下),以提高成活率。6土肥水管理6.1土壤管理6.1.1土壤改良结合施肥进行土壤深翻熟化。山地要修水平梯田,沙滩地客土压砂,粘土地掺砂改造。6.1.2果园覆盖在树冠下或整个果园覆盖杂草、秸秆,厚度15㎝~20cm,以降低夏季地表温度,减少水分蒸发,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春季土壤解冻前,将覆盖物搂出,置于果树行间,开花后再覆盖。6.1.3果园生草在梨树行间种植多年生牧草、绿肥或利用杂草,不耕不翻,定期刈割(保持10㎝~15cm草茬),以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理化形状,防止水土流失。6.2施肥6.2.1施基肥8月中下旬到9月上中旬,施有机肥作为基肥,每667m2施有机肥3000kg;树盘覆盖绿肥,提高土壤肥力。6.2.2追肥萌芽前结合浇水追腐熟的有机肥;开花前后、6月份花芽分化、果实膨大期和果实采收前一个月4次追肥;叶面喷肥:从6月份开始,每半个月喷一次0.5%尿素,共喷3次,接着每半个月喷一次0.3%的磷酸二氢钾。6.2.3穴贮肥水干旱瘠薄地区节肥节水措施。土壤解冻后,成龄树沿树冠外缘挖4~6个穴,穴深50cm左右,穴中央放入草把,每穴施堆肥5kg、过磷酸钙150g、尿素100g,回填表土,浇水3㎏~5kg,用地膜覆盖。以后从穴处施肥灌水。6.3水分管理6.3.1灌水果园土壤水分最佳指标是根系主要分布层的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当低于60%时,要及时灌水。宜采用滴灌、微喷、渗灌等节水灌溉措施,穴贮肥水见本标准7.2.3。重点时期是花前、花后、果实膨大期,越冬前全园灌透封冻水。6.3.2排水修建梨园排水系统,及时排除内涝。7整形修剪DB21/T1308—200437.1适宜树形44株/667m2~67株/667m2的果园宜采用小冠疏层形,密度高于此范围的果园采用纺缍形。7.1.1小冠疏层形干高40m~60cm,树高3.0m~3.5m。有1个中心干,5个主枝,分两层。第一层3个主枝上各着生2个侧枝,第二层2个主枝上只着生枝组,层间距离80cm左右,下层主枝基部开张角度70°~80°,上层主枝基部开张角度为60°左右。7.1.2纺缍形干高60m~70cm,树高2.5m~3.0m。有1个较直立的中心干,其上均匀着生10~15个主枝,主枝单轴延伸(角度80°~90°)。均匀向四周分布,互相插空生长,下层主枝长度1m~2m,上层依次递减。7.2修剪7.2.1幼龄期以轻剪缓放、开张角度为主,除对中心干和主枝上的延长枝进行少量剪截外,其余枝条不剪截;疏去过密的直立徒长枝,对留下的枝条采用夏季修剪技术培养结果枝组,促成花芽,提早结果。7.2.2结果期结果前期完成整形工作。对乔化梨树继续轻剪多留枝,大量结果后要保持结果枝与营养枝适宜比例,一般维持在1:2~1:3之间。对树体高大的植株,要及时落头,控制外围枝和树冠上层枝量,提高冠内自然透光率(60%以上)。大小年树的修剪,大年树重剪结果枝,轻剪发育枝;小年树重剪发育枝,轻剪结果枝。7.2.3衰老期充分利用徒长枝更新树冠。对结果能力下降和枝龄老化的枝组要有计划地逐步疏除,采用回缩更新修剪的方法培养结果枝组。8花果管理8.1授粉开花前采集授粉品种花粉,当全树中心花有60%~70%开放时,采用人工点授和放蜂授粉。8.2疏花疏果一般在花后1个月内完成,每隔20cm~30cm留1个强壮花序,每花序留1~3个好果,其余疏除。9病虫害防治9.1主要病虫害病害有梨黑星病、梨赤星病、梨白粉病等;虫害有梨大食心虫、桃小食心虫、梨木虱、梨象甲、梨蝽象等。9.2防治措施9.2.1农业防治秋末梨树落叶后认真清扫果园,将落地病叶、病果收集起来深埋或烧毁;早春梨树发芽前结合修剪剪除病梢,并喷布一次5Be石硫合剂;合理修剪,以利通风透光;调节树体负载量(尤其大年要搞好疏花、疏果);多施有机肥,施化肥时要注意氮、磷、钾的合理搭配,切忌偏施氮肥。9.2.2生物防治采用性诱剂和黑光灯诱杀或在梨小卵发生初期,释放松毛赤眼峰,每5天放一次,共5次。每667m2每次放峰2.5万头左右。9.2.3化学防治按NY/T5102—2002中9.5规定执行。9.3防治规程按NY/T5102—2002中9.7规定执行。DB21/T1308—2004410果实采收适宜采收期为9月上中旬,即果皮底色由绿色逐渐转变出现橙黄色,阳面出现红晕为采收适期。采收人应带手套、剪指甲,采收筐四周铺衬垫物,轻拿轻放,减轻碰、压、刺伤。雨天不采收,气温过高不采收。尽量减少周转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