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特点1)酶不同Km不同,底物不同Km也不同2)一个酶多个底物时,最适底物Km最小2.三度:温度,pH酸碱度,底物浓度(1)温度影响:1)酶最适温度:37~40度,酶促反应速度最快2)0~40度范围内:酶反应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加快(2)pH酸碱度的影响:影响酶和底物解离状态1)最适pH:多数酶pH=7.35~7.45(注:有的版本认为是6.5~8.0,考试以平均pH=7为准)2)胃蛋白酶最适pH:1.5~2.53)胆碱酯酶最适pH:>7.0(3)底物浓度影响——记忆方法:低底,大酶1)当底物浓度很低时:酶促反应速度随底物浓度增高而增高2)当底物浓度(非酶原浓度)足够大时:酶促反应速度和酶浓度成正比六、酶活性的调节1.别构调节——别构部位或调节部位:别构效应剂和酶活性中心以外的某一部位可逆非共价结合2.共价修饰(1)结合方式:可逆共价结合(2)共价修饰形式:为磷酸化和去磷酸化作用3.酶原激活七、抑制剂对酶促反应的抑制作用(一)不可逆抑制1.非专一性不可逆抑制——口诀:巯得重金非专一(巯指被抑制的基团:抑制剂和巯基结合)(1)重金:为重金属,有机砷这些抑制剂(2)解毒剂:二巯丙醇2.专一性不可逆抑制——口诀:羟杀胆碱属专一(羟为被抑制基团:抑制剂和羟基结合)(1)杀:指有机磷杀虫剂(敌敌畏,敌百虫等)的抑制(2)胆碱:有机磷酯农药抑制的胆碱酯酶:有机磷杀虫剂通过和胆碱酯酶酶活性中心的丝氨酸残基的羟基结合发挥专一性不可逆抑制。(3)解毒剂:解磷啶,可以消除它对酶的抑制作用(二)可逆性抑制1.特点——口诀:非共价,可逆性,分三类,竞非反;(1)竞争性抑制(2)非竞争性抑制(3)反竞争性抑制2.竞争性抑制+非竞争性抑制+反竞争性抑制3.竞争性抑制机制:和底物竞争结合酶活性中心。竞争的意思是指增加底物浓度能削弱抑制的影响非竞争性抑制机制:和酶活性中心外的必需基团结合抑制酶活性5.竞争性抑制和非竞争性抑制的Km,Vm特点(1)竞争性抑制:Km增高,Vm不变(2)非竞争性抑制:Km不变,Vm降低(3)记忆口诀:高,低,不变均占全;Km为主来分析,竞争高(竞争性抑制Km增高)非不变(非竞争性抑制Km不变);不变占两项(因为非竞争性抑制,Km是不变的,已经有一项不变了,所以竞争性的Vm不变);剩下Vm往里套(非竞争性抑制的Vm特点就为降低了)八、酶激活剂1.定义:产生酶激活作用,使酶由无活性变有活性或使酶活性增加的物质称为酶的激活剂。2.例举——多种离子:Mg2+、Cl-:激活磷酸酯酶;Cl-:激活α-淀粉酶第四节糖代谢一、葡萄糖和ATP二、比较几种重要的磷酸糖1.糖原分产一磷酸:糖原分解的初产物1-磷酸葡萄糖2.葡萄糖酵解为六磷:6-磷酸葡萄糖糖酵解葡萄糖首先转变成的物质,也是糖代谢各种途径(糖酵解,磷酸戊糖途径,糖异生,糖原合成分解)的交汇点。3.活式有尿:葡萄糖参与糖原合成时的活性形式/载体:UDPG(尿苷二磷酸葡萄糖)4.磷酸果糖激酶最强变构激活剂:2,6-二磷酸果糖三、几个重要反应1.糖酵解中唯一耗无机磷产NADH重要氧化反应(1)3-磷酸甘油醛参与的脱氢反应葡萄糖和ATP重要功能是血液最主要功能物质,是静息下大部分为大脑利用长期饥饿:脑组织能量主要来源:脂肪动员、酮体氧化三磷酸腺苷ATP葡萄糖是体内唯一直接能量供应体短期饥饿血糖浓度维持的主要方式:糖异生(2)NADH:尼克酰胺/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3)此反应意义在于为提供乳酸循环所需的NADH的主要来源2.常考的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琥珀酰COA→琥珀酸3.三羧酸循环和呼吸链反应产生ATP最多的步骤:α-铜戊二酸→琥珀酸(产生ATP:4)四、对比各种ATP的数量1.1分子经葡萄糖(糖原)无氧酵解时生成ATP:2(3)2.1mol糖有氧氧化生成ATP:38;两者之比为:38/2=193.1mol丙酮酸线粒体(部位也重要)氧化生成ATP:154.1mol16碳软脂酸彻底氧化生成ATP:1295.2分子乳酸异生为1分子葡萄糖,需消耗ATP:6五、容易混淆知识点:NADH和NADPH1.NADH: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1)有氧产NADH+H+:可重新氧化使糖酵解继续(2)酵解产NADH:是乳酸循环中所需的NADH的主要来源2.NADPH: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磷酸戊糖途径产生的是:NADPH六、糖酵解的基本途径和生理意义1.主要过程(1)底物水平磷酸化是糖酵解的重要方式(2)乳酸是糖酵解的终产物(3)丙酮酸不属于代谢终产物,而为中间产物来源:金樟教育集团医考事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