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放动作,并缓慢渐渐向后移动。当手移至后脑部时,食、中、无名、小指要逐渐并拢,改为三指拿法,最后终于风池穴。如此可重复3~5遍,而且左右手可交替操作。三、按法按法是以拇指或掌根等部在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逐渐向下用力按压,按而留之,不可呆板,这是一种诱导的手法,适用于全身各部位。临床上按法又分指按法、掌按法、屈肘按法等。指按法。接触面较小,刺激的强弱容易控制调节,不仅可开通闭塞、散寒止痛,而且能保健美容,是最常用的保健推拿手法之一。如常按面部及眼部的穴位,既可美容,又可保护视力。掌按法。接触面较大,刺激也比较缓和,适用于治疗面积较大而较为平坦的部位,如腰背部、腹部等。屈肘按法。用屈肘时突出的鹰嘴部分按压体表,此法压力大,刺激强,故仅适用于肌肉发达厚实的部位,如腰臀部等。按法操作时着力部位要紧贴体表,不可移动,用力要由轻而重,不可用暴力猛然按压。按法常与揉法结合应用,组成“按揉”复合手法,即在按压力量达到一定深度时,再作小幅度的缓缓揉动,使手法刚中兼柔,既有力又柔和。四、揉法以手指罗纹面或手掌大鱼际或掌根或全掌着力,吸定于体表施术部位上,做轻柔和缓的上下、左右或环旋动作,称为揉法。【操作】1.指揉法用拇指或中指罗纹面或并拢的食指、中指、无名指的罗纹面附着于体表施术部位上,稍用力下按,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作主动运动,通过腕关节使手指罗纹面在施术部位上做轻柔的、小幅度的上下、左右或环旋揉动,并带动该处的皮下组织一起运动,频率120~160次/分钟。用拇指罗纹面揉动的,称为拇指揉法。用中指罗纹面揉动的,称为中指揉法,操作时常常食指搭于中指指背,其余手指屈曲相握。用食指、中指、无名指罗纹面揉动的,称为三指揉法。指揉法常和指按法配合应用,形成指按揉法。2.掌揉法用手掌大鱼际或掌根或全掌着力附着于体表施术部位上,稍用力下按,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作主动运动,带动腕关节摆动,使手掌大鱼际或掌根或全掌在施术部位上做轻缓柔和的上下、左右或环旋揉动,并带动施术部位的肌肤一起揉动,频率120~160次/分钟。用大鱼际着力的,称为大鱼际揉法。用掌根着力的,称为掌根揉法。用全掌着力的,称为全掌揉法。临床上掌揉法常与掌按法配合应用,形成掌按揉法。【要领及注意事项】1.腕部要放松,动作要灵活。压力要轻柔,要带动该处皮下组织一起揉动,不能有体表摩擦移动。3.大鱼际揉法前臂要有推旋动作,腕部宜放松;指揉法腕关节要保持一定的紧张度;掌根揉法腕关节要略有背伸,松紧适度。【适用部位】全身各部位均可应用,特别是穴位处。【作用】主要用于头痛、头晕、失眠、多梦、牙痛、面瘫、胸闷、胁胀、脘腹胀痛、便秘、泄泻、近视、颈椎病、骨折后康复、各种软组织损伤、小儿斜颈、小儿遗尿。颈背痛,用拇指按揉法按揉颈椎棘突两侧的肌肉、按揉颈后正中线,反复操作;落枕,用拇指按揉法按揉患侧颈项部;肱二头肌短头肌腱损伤,用拇指按揉法按揉肩前部压痛点处;肱骨外上髁炎,用缓和的拇指按揉法按揉曲池、手三里穴;腰椎间盘突出症者,用掌根按揉法按揉患侧腰部、臀部及下肢;胁胀者,用大鱼际揉法沿肋间隙操作;脘腹胀痛者,用掌揉法揉腹部;慢性腰痛者,用掌揉法揉肾俞、命门、腰阳关穴。掌揉法也常用于头面部、腹部的保健。五、捏法以拇指和其他手指在治疗部位做对称性的挤压、捻动,称为捏法。若以捏法施于脊柱,就称为捏脊法。由于此法善治小儿“疳积”,收效神奇,所以又称为“捏积法”。下面介绍捏脊法的两种操作方法。1.医生双手呈握拳状,以食指中节的背侧紧贴于患者脊柱两侧,拇指伸直前置,并对准食指中节桡侧掌面,而后将皮肤捏起,并轻轻挤压、捻动,双手交替,缓慢移动向前。2.医生双腕下垂拇指伸直,指面向前,与食、中两指指面相对;以拇指指端掌面分别紧贴于患者脊柱两侧,食、中两指与拇指相对用力将皮肤捏起,并轻轻挤压、捻动,双手交替,缓慢移动向前。捏脊(积)的操作一般均由龟尾穴开始,沿脊柱两侧而上止于大椎穴,一般连续操作5~6遍。结合病情,对需加强手法刺激的患儿,常用捏三提一法;即先捏脊一遍,从第二遍起,每向前捏三次,双手在同一平面同时用力向上提拉一次;或者对重要穴位如肾俞、脾俞、肺俞诸穴位处进行提拉。在提拉皮肤时,常听到较清脆的“嗒、嗒”声,这属于正常的筋膜剥离声。另外在捏法应用时以拇指指端掌面为力点,而不能单纯以拇指指端为力点,更不能将皮肤拧转。捏起肌肤过多,则动作呆滞不易向前推进,过少则易滑脱;用力过重易疼痛,过轻又不易得气。功效:调整阴阳,疏通经络,健脾和胃,促进气血运行,改善脏腑功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主治:小儿疳积、消化不良、佝偻病、腹泻等病症。此法常用作小儿保健,增进食欲,强壮体质。捏脊法除小儿推拿应用以外,对成人的失眠、神经衰弱、慢性胃肠功能紊乱等虚弱患者也同样有治疗作用。来源:金樟教育集团医考事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