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现象2)心理是脑的功能3)大脑两半球的一侧优势3.心理实质的内容1)心理发展的生物学基础(1)遗传为心理的发展提供可能性(2)生理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2)个体不同时期心理发展的特点(1)婴儿期1)9个月到24个月(2岁)是理解语言的关键期2)2~4岁是表达(口头)语言的发育关键期(2)幼儿期:幼儿期的范围是3岁到6~7岁(3)童年期1)小学阶段2)7~8岁是儿童智力发展的关键期。(4)中年期、老年期3.心理现象的分类4.心理的实质内容(1)心理是脑的功能(2)二、认识过程1.概述(1)认识过程:是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和观察(2)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注意2.感觉与知觉的概念(1)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1)感觉是客观的2)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体的反映3)感觉是脑的功能4)感觉是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5)感觉具有主观性6)感觉现象感觉现象感觉适应由于刺激物对感觉器官的持续作用而导致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感觉的适应。感受性的升高(仅见于视觉),大多感受性降低古语云“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觉其臭”,正是对嗅觉的适应现象的描述感觉对比是指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感觉对比有同时对比和先后对比两种同一感受器同时接受两种刺激的作用而产生的对比,叫做同时对比同一感受器先后接受不同刺激的作用而产生的对比现象叫做先后对比感觉补偿:是指某种感觉缺失后,其他感觉的感受性会增强而起到部分弥补作用的现象联觉:是一种不同感觉间相互作用的现象,它是指一种感觉引起另外一种感觉的现象。生活中联觉的现象相当普遍(2)知觉1)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2)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感觉信息的综合与解释3)包括觉察、分辨和确认(3)知觉的基本特征1)知觉的选择性:人在知觉客观世界时,总是有选择性地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而把其他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以便更清晰地感知一定的事物与对象。例如,在课堂上,教师的声音成为学生知觉的对象,而周围环境中的其他声音便成为知觉的背景。知觉过程是从背景中分离出对象的过程。2)知觉的整体性:在知觉过程中,人能够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由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3)知觉的理解性:人在知觉过程中,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作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4)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知觉的映象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着它的稳定性5)错觉:对客观事物的错误的感知,属于一种歪曲的知觉。3.记忆的概念:是人脑对过去的经验保持和再现。通过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在人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用信息加工的术语描述,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1)根据输入信息、编码、加工方式的不同和储存时间长短分类1)感觉记忆:瞬时记忆2)短时记忆:1分钟左右的记忆,为7土2个组块(2004)3)长时记忆:几分钟至许多年(2)记忆过程:识记是人们获得经验的过程,或者说是对信息进行编码的过程,是过程的开端,是保持和再现的前提。(3)保持和遗忘1)保持:把感知的事物、体验过的情感、做过的动作、思考过的问题等,以一定的形式储存在脑中的过程。2)遗忘:是对识记过的事物不能再认或回忆,或者再认或回忆有错误都叫遗忘。3)永久性遗忘:即不重新学习,永远不能再认或回忆4)暂时性遗忘:即一时不能再认或回忆,但在适当条件下记忆还可能恢复。4.思维的概念与特征(1)思维的概念: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的、间接的反应。(2)思维的特性:思维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两个基本特性(3)种类1)根据思维过程中的凭借物的不同: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2)根据探索答案的方向分类:聚合思维发散思维3)根据思维的主动性和独创性分类:习惯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三、情绪过程1.情绪(1)概念1)个体受到情景刺激时,经过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判断后而产生的行为变化、生理变化和对事物态度的主观体验。2)情绪:适应功能、动机功能、组织功能、信号功能(2)情绪的功能1)适应生存的心理工具2)激发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机3)情绪是心理活动的组织者4)情绪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认知因素起了决定性作用。(3)情绪的作用1)情绪可通过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对各器官的作用而对人体健康发生影响。2)影响工作效率积极的情绪、适当的紧张能提高工作效率,消极的情绪则降低工作效率。3)影响人际交往来源:金樟教育集团医考事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