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临床执业医师综合知识点(两百三十四)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内囊:锥体束纤维在内囊部最为集中,此处病变易使一侧锥体束全部受损而引起对侧比较完全的偏瘫。内囊后肢锥体束之后为传导对侧半身感觉的丘脑皮质束及传导两眼对侧视野的视放射,故该处损害还可引起对侧偏身感觉减退及对侧同向偏盲,称“三偏”征,临床上偏瘫及偏身感觉障碍比“三偏”更多见。3.脑干:一侧脑干病变既损伤本侧本平面的脑神经运动核,又可累及尚未交叉至对侧的皮质脊髓束及皮质脑干束,故引起交叉性瘫痪,即本侧本平面的脑神经周围性麻痹及对侧身体的中枢性瘫痪。如中脑Weber综合征时,本侧动眼神经麻痹,对侧面神经、舌下神经及上下肢的中枢性瘫痪。4.脊髓(1)脊髓颈膨大以上病变引起中枢性四肢瘫痪(2)颈膨大(C5~T1)病变引起上肢周围性瘫痪和下肢中枢性瘫痪;(3)胸段脊髓病变引起双下肢中枢性瘫痪;(4)腰膨大(L1~S2)病变可引起双下肢周围性瘫痪。(5)脊髓半侧损害时产生病变侧肢体的中枢性瘫痪及深感觉障碍以及对侧肢体的痛温觉障碍(Brown-Sequard综合征)。二、下运动神经元瘫痪解剖、生理、临床表现、定位诊断(一)解剖、生理下运动神经元指脊髓前角细胞、脑神经运动核及其发出的神经轴突,它是接受锥体束、锥体外系统和小脑系统各方面来的冲动的最后共同通路。下运动神经元将各方面来的冲动组合起来,经前根、周围神经传递到运动终板,引起肌肉收缩。(二)临床表现下运动神经元瘫痪又称为弛缓性瘫痪、周围性瘫痪。其特点为瘫痪肌肉张力降低,腱反射减弱或消失,肌肉有萎缩,无病理反射,肌电图示神经传导速度异常和失神经支配电位。(三)定位诊断1.脊髓前角细胞:局限于前角的病变引起弛缓性瘫痪,而无感觉障碍,瘫痪分布呈节段型,如C8~T1损伤引起手部肌肉的萎缩。急性起病者最多见于脊髓前角灰质炎;慢性起病者因部分未死亡前角细胞受到病变刺激可见肌束性颤动和肌纤维颤动,常见于肌萎缩性侧索硬化。2.前根:瘫痪分布亦呈节段型,不伴感觉障碍。前根损害多见于髓外肿瘤的压迫、脊髓膜的炎症或椎骨病变。3.神经丛:损害常引起一个肢体的多数周围神经的瘫痪和感觉障碍以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4.周围神经:瘫痪及感觉障碍的分布与每个周围神经的支配关系一致。多发性神经炎时出现对称性四肢远端肌肉瘫痪和萎缩,并伴手套-袜型感觉障碍。三、锥体外系损害的临床表现(一)概念锥体束以外所有的运动神经核和运动神经传导束称为锥体外系统。其主要组成部分为基底节,又称绞状体,包括尾核、壳核及苍白球。广义的锥体外系统尚包括:丘脑底核(又称Luys核)、黑质、红核、网状结构、丘脑、小脑的齿状核、前庭神经核及延髓的橄榄核等。它们与大脑皮质的联系颇为广泛,最主要者为运动区(第4区)和运动前区(第6区)。它们共同调节上、下运动神经元的运动功能。(二)锥体外系损害的临床表现锥体外系统病变所产生的症状有肌张力变化和不自主运动两类。1.锥体外系性肌张力增强:又称肌强直,是伸肌和屈肌俱增强。像弯曲软铅管样的感觉,称铅管样强直。肌强直兼有震颤的患者,当伸屈肢体时可感到在均匀的阻力上出现断续的停顿,称为齿轮样强直。2.震颤:分为静止性震颤,位置性震颤,动作性震颤。3.舞蹈样动作:作自主运动或情绪激动时加重,安静时减轻,入睡后消失。4.手足徐动:是手指或足趾间歇的、缓慢的、扭曲的、蚯蚓蠕动样的伸展动作。5.肌张力障碍:身体骨骼肌的不协调地、间歇持续地收缩,造成的不自主运动和异常扭转姿势。颈部肌张力障碍成为痉挛性斜颈。全身性肌张力障碍成为扭转痉挛。6.抽动症:是反复而突然发生的。非节律的不自主运动或发声,如眨眼、急速耸肩等。在一定时间内能控制。四、小脑损害的临床表现(一)解剖小脑腹侧为脑桥与延髓,其间为第四脑室。借上脚(结合臂)、中脚(脑桥臂)和下肢(绳状体)三个小脑脚分别与中脑、脑桥及延髓连系。小脑中部的狭窄部分称为蚓部,其两侧为小脑半球,由蚓部把两侧小脑半球连结在一起。(二)症状(1)小脑病变主要症状有1)主动运动时的共济失调,如站立不稳、摇晃欲倒(称Romberg征阳性),睁眼并不能改善此种共济失调,行走时醉汉步态。2)暴发性言语,语音不清,不连贯,称“吟诗状言语”。3)“辨距不良(dysmetria)”,“动作过度”。4)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轮替动作、误指试验及反跳试验等呈不正确、不灵活或笨拙反应,且写字常过大。(2)运动性震颤(随意运动时出现,静止时消失)或意向性震颤以及眼球震颤亦为小脑病变的特征。(3)小脑蚓部是躯干肌的代表区,而小脑半球是四肢(特别是远端部)的代表区,故蚓部局部病变与半球局部病变的临床表现有差异。所以,小脑蚓部(中线)的病变,引起躯干性共济失调。小脑半球病变,出现同侧肢体性共济失调;也即病变小脑同侧的上、下肢出现共济失调,上肢比下肢重,远端比近端重,精细动作影响明显。感觉系统一、概念1.感觉是各种形式的刺激作用于感受器在人脑中的反映。2.分型(1)一般感觉:包括浅感觉(痛觉、温度觉和触觉)、深感觉(运动觉、位置觉和震动觉)以及复合感觉(实体觉、图形觉、两点辨别觉、定位觉和重量觉等)。(2)特殊感觉:视、听、嗅、味等。二、解剖、生理各种感觉的传导径路均由三个向心的感觉神经元互相连接组成,其中第二个神经元是交叉的,故感觉中枢与外周的关系也是对侧性支配的。痛觉和温度觉,触觉,深感觉等的第一神经元均在脊髓后根节。第二神经元或第三神经元发出纤维均经内囊后肢至大脑皮层的感觉区。三、临床表现根据病变的性质,感觉障碍可分为抑制性症状和刺激性症状两大类。(一)抑制性症状感觉径路被破坏后功能受抑制时,出现感觉缺失(对刺激不发生感觉反应)或感觉减退(感觉能力降低或感觉程度减弱)。在同一部位各种感觉均缺失,称为完全性感觉缺失。如只有某种感觉障碍而其他感觉保存者,称为分离性感觉障碍。(二)刺激性症状感觉传导径路受到刺激或兴奋性增高时,可出现感觉刺激症状。1.感觉过敏2.感觉倒错3.感觉过度4.感觉异常5.疼痛四、定位诊断1.周围神经周围神经末梢受损时,出现对称性四肢远端的各种感觉减退,呈手套或袜型;周围神经某一神经干受损时,出现其支配区域的条、块状各种感觉障碍。2.后根脊髓后根受损后,其支配区内皮肤出现节段性带状分布的各种感觉缺失或减退。但也有相应后根的放射性疼痛,称根性疼痛。3.脊髓脊髓后角损害时可产生节段性分布的痛觉、温度觉障碍,但深感觉和触觉存在(分离性感觉障碍)。脊髓半切损伤时,受损节段平面以下同侧深感觉障碍,对侧痛温觉障碍,称脊髓半切综合征。脊髓横贯性病变,产生病变平面以下的全部感觉丧失,同时有截瘫或四肢瘫、大小便功能障碍。4.脑干延髓外侧病变时,由于损害脊髓丘脑束和三叉神经脊束、脊束核,可引起对侧半身或同侧面部痛、温度觉缺失,为交叉性感觉障碍;一侧脑桥和中脑病变引起对侧偏身和面部的感觉障碍。5.丘脑丘脑病变引起对侧偏身感觉减退或缺失,还可伴有自发性疼痛和感觉过度。6.内囊内囊受损引起对侧偏身感觉减退或缺失,常伴有偏瘫或偏盲。7.皮质:因皮层感觉区范围广,病变只损害其中一部分,故常表现为对侧的一个上肢或下肢分布的感觉减退或消失,其特点为复合性感觉障碍。皮层感觉中枢的刺激性病灶可引起感觉型癫痫发作。脑神经脑神经有十二对,分别为嗅神经、视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外展神经、面神经、位听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脊髓副神经和舌下神经。来源:金樟教育集团医考事业部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