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猪养殖如何痛定思痛中国的养猪产业具有典型的两大特征,一是从仔猪到出栏耗时长;二是在养猪过程中会面临各种应激。由于这两大特征导致养殖户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棘手,新病不断出现,多种病原的混合感染、继发感染严重,防治效果不好免疫抑制问题突出,生产的性能下降,猪群基本处于亚健康状态,猪场效益难以提升。1、保育之痛仔猪是生猪养殖业的基础,仔猪健壮与否,是目前中国养猪产业成败的根本;近年来,诸多猪场在仔猪保育舍阶段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由于断奶仔猪离开了母源抗体的保护,免疫力直线下降,造成猪群渐渐消瘦、拉稀腹泻、水肿病、喘气和肠道损伤等症状频发,使僵猪率、病死率增加。由于中国养猪业模式与技术的缺陷,又因各环节仅仅考虑本环节的利益最大化,例如:有的养殖户为了节约成本提高自护生长速度,则经常采用“降低标准、激素催长、以次充好”等手段,这就导致了养殖环节问题频出,“发病率、僵猪率、死亡率、药费比”纷纷攀升,养殖风险高启,养殖效益走低。仔猪保育之痛,是生猪养殖业的初痛。2、饲料之痛饲料是生猪养殖业的另外一个关键要素,饲料成分是否合理,会对生猪的成长速度、健康状态甚至是否发生病变等影响都很大,由于饲料属于配方式复合产品,专业性、知识性较强,而与此同时养殖户大多层次较低,辨别判断能力有限,这就助长了饲料构成的神秘感,经常造成生猪腹泻和营养不良等现象。问题的关键在于,即使出现类似问题,也经常被桃代李僵蒙混搪塞。饲料之痛,是生猪养殖业的过程之痛。3、病猪之痛病猪是生猪养猪业最为头疼的事情,生猪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育肥时间、出栏时间。随着规模化养猪业的发展,由于规模养殖场饲养密度较大,而饲养管理不善,为流行性猪病提供了发展空间,一只猪患病往往会给整个猪场猪群带来不利影响,导致生猪发病情况远远高于散养户。现在有一些病猪各种病症都有,难以确定是何种疾病,难以做到对症治疗,即使治疗,也各种药品都用上,效果还不一定好。现代猪病间的混合感染现象越来越多,发病越来越没有规律性,是养殖业一大痛点。4、耐药之痛生猪用药,对生猪养殖业来说,是不得已而为之,是用来保命的东西,就是这种东西,让养殖户痛不欲生。某些药物的多次使用,是耐药性产生,国内一些养猪场药物滥用情况严重,以致养猪场成为耐药细菌的选拔场。通过猪的粪便,这些耐药细菌流入外界环境,可能产生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的具有多重耐药性的细菌。药厂和龙头企业为了获取超额利润,常常采用标配的方式强制用药,即使这样,由于兽药市场透明化程度较低,龙头企业对药厂的赢利要求又多,这促使药厂经常采用偷工减料的方式确保收益最大化,最终买单的养殖户“多用药、不见效。”耐药之痛,是生猪养殖业的绝望之痛。5、运猪之痛运猪是养猪业有史以来都不能避免的环节,尤其在规模化养殖的现代,在阶段饲养及功能性养殖场饲养模式下,使各大养猪场密集而频繁的运猪。在长途运输中,因猪应激的不利影响从而引起猪体质变差、猪发病、伤残甚至死亡。这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受到越来越多的养殖户关注。6、肉质之痛猪肉制品由于其新鲜指标要求较高,由于猪肉品质是一项综合相对模糊的概念,人们对猪肉品质的要求业越来越高,目前生猪的价格猪肉的品质有关。而生猪胴体品质受遗传、营养、环境、运输、屠宰处理及储存等众多因素影响,很难保障生猪肉质符合要求。与此同时在提高生长速度、高瘦肉比、低料肉比的饲养目标和理念下,一些养猪场生猪胴体越来越难达到要求。由于中国目前的养猪水平和世界先进水平存在差异,从中国的饲养大环境到猪场内部的饲养小环境都存在严重问题,以及一味追求养殖规模化的情况下忽视了饲养技术的更新换代。如何改善饲养环境条件,创造适合猪生长发育,有利于猪群健康的饲养条件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