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燕教学反思《确定位置》教学反思郑晓燕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确定位置》要求学生能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来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因此在教学中,我借助学生已有的经验,从具体位置中逐步抽象出数对的表示方法,以符合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数对在确定位置中的作用。教学重点:探究、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教学难点:在方格图上用数对确定位置。本节课的教学打算分为以下几个教学环节:1.谈话交流、情境导入。从家长会引入,首先让学生用富有个性的方法表示出自己在教室的位置,在寻找位置的过程中,由于出现了认识冲突,于是启迪学生发现解决冲突的措施是:统一数的方向,明确哪边是第一组。然后,通过课件,将实际的教室座位图取代教材中的情境图,教学素材顿时鲜活起来。这样做,将书本中的知识生动形象地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新课导入没有丝毫的“作秀”,学生是实实在在的解决自己的问题。学生在解决自己位置的问题中获得了亲身体验,就很容易用数对确定自己在教室中的位置了。2.探究方法,认识数对。在教学“数对”时,板书“数对(3,2)”,让学生与“第3列,第2行”上下观察对比,自己感受“数对”的具体含义。接着,说“数对”找同学,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等环节让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数对”中第一个数表示第几列,第二个数表示第几行。为了进一步探究“数对”中的规律,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先和同桌比比,再和前后同学比比。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同伴的交流共同发现“同列的数对中第一个数相同,同行的数对中第2个数相同”的规律。大家在浓浓的探究氛围中愉快地深化了对“数对”的认识。[为了让学生充分感知“数对”方法的优越性,新课引入阶段我规定学生在1分半的时间内,用每人喜欢的方法把自己现在的位置写一写、画一画。在认识“数对”后,让学生在10秒内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前后的对比,让学生清楚地体会到用“数对”确定位置的简约性。3.方格图上确定位置。看方格图上的点用“数对”的方法确定位置是此节课学习的难点。在教学中老师没有包办代替,而是让学生先自己尝试看方格图写数对,通过质疑“看方格图写数对你们能找到什么诀窍吗?”,由学生总结得出:“从一点出发,先看竖线指着几,就先写几;再看横线指着几就再写几”的方法,将“数对”的表示方法与今后的平面坐标图紧密的结合起来。这样的学习过程虽然需要学生“跳一跳摘果子”,但展示了知识形成、发展和认识的过程。4.回归生活,应用数对。我将练习部分设计为3个层次:①在趣中巩固“数对”的认识。“趣”是小学生学习的心理需求,也是教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金钥匙”。因此,在巩固练习中首先“用数对来评价”:我让学生展开评价,不说出姓名,用数对表示出被评价学生的位置,这样的学习活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确实较高。学生会仔细倾听是否有人评价我,也想考察同伴是否能根据我说的数对找到评价的对象。这样的巩固学习的策略简单又实用。接着,用“数对破密码”:游戏“破译密码”练习力度大,练习面广又有效的调动了课堂气氛。“写数对走象棋”:游戏“马走日字”,为了争做象棋小高手,学生个个都挤尽脑汁的想“马的8种走法”,活泼的形式也体现了一题多练的高效性。②“设计师”活动让学生展示个性体验成功。让学生做设计师不仅仅是单纯的数对知识的应用,在设计时还有许多社会因素、环境因素需要考虑,这样结合生活实际应用数学,正是学有价值的数学理念的体现;由于学生思维迥异,带来的设计结果也各不相同,在交流的过程中,不仅学会了数学,还学会了生活。③把数对的知识由教室拓展到课外。数对的的知识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但小学生在生活中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概率较少。所以我通过课件介绍经纬线,电影院的座位、国际象棋的棋盘……拓展了数对的应用领域。2021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