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浅谈新时代教师的素养作者:崔勇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19年第25期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新时代、新思想、新目标、新征程的理念。作为教师,更应该顺应时代潮流,在十九大正确思想的引领下不忘师心、牢记师命、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加强自身修养,积极适应新时代。那么,作为教师,在新时代我们应该具备哪些素养呢?我觉得“有德”、“有识”、“有功”、“創新”、“快乐”、“健康”是新时代教师应具备的师德素养,具体阐述如下:“有德”就是有师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中所遵循的行为准则和必备的道德品质。“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有人将此言理解为教师可以用“家长”的身份来干涉学生,指使学生甚至利用学生,这是完全错误的。好的师德师风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师生之间保持一种人格上的平等,相互学习、相互尊重。教师只有做到这点,才能算具备了师德。教师也只有把握这一点,才能和学生相处的融洽、得体。“有识”,就是有广博的知识。教师,在过去被尊称为“夫子”。何谓“夫子”,就是知识渊博,学问高深的人。这就不难看出,人们历来对教师的知识层次的要求是很高的。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文明在不断的进步,要求传播人类文明的教师的知识储备也就越高。新时代的教师,必须具有广博的学科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有功”,就是有扎实的基本功。教师的基本功通常包括专业基础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班级管理能力、教学手段应用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有人把教师的基本功归纳为十个方面:书写基本功、课堂语言基本功、分析学生基本功、解读教材基本功、引导启发基本功、利用现代化技术基本功、课堂教学设计基本功、组织教学基本功、教学评价基本功、教育科学研究基本功等。这十个方面涵盖教师教育教学的方方面面,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也是新时代教师应该努力的方向。“有理”即有教育理念。终身学习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必由之路。没有终身学习的意识,我们的知识结构就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作为新时代的教师,仅仅有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的。“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更应该是清泉,是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做有源之水,而不是无源之水,更不是死水。更何况新课改后,教学内容新,教学方法新,教学观念新,教师还是那一桶“死水”,是绝对不能适应时代要求的!教师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我充电,自我完善,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身素质,用新的知识来充实自己的头脑,用新的观念来指导自己的行动,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新环境。龙源期刊网“创新”,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阵地,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场所。教师的创新精神,不仅体现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等诸多方面,更应体现对学生创新精神的爱护和培养。教师要保护并支持学生的奇思妙想、异想天开;鼓励学生敢于对教师质疑,敢于同权威争论,敢于同教师展开思维对话。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者,而不是知识的灌输者;成为学生前进的助推器,而不仅仅是学生学习上的领跑人。新时代教师所具备的崇高的师德、广博的学识、扎实的基本功、现代教育观、健康的心理素质、终身学习理念、创新精神并不是相互孤立的。师德是灵魂、是动力,也是前提;学识和基本功是基础,也是根本;现代教育观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必备条件;终身学习理念和创新精神是有力保障。“快乐”、“健康”,由于教师特殊的社会角色和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不仅要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而且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指教师内部心理状态的平衡及内部心理活动与外部世界的协调。当前,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捷。教师的心理健康是保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前提,学生很多心理问题的形成与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这就需要教师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首先教师要有正确的认知观念和自我意识。热爱教育事业和教育对象,对教育有执著的追求,乐于奉献,有坚强的意志品质;始终保持心境愉快,要善于自我调节,做自我情绪的主人;能保持心理平衡,合理有效方法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