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第一次统一检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高三第一次统一检测生物试题(选修教材1-2章、实验相关知识)(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命题人:范吉川第Ⅰ卷(选择题,45分)本卷共30小题,每题1.5分,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除哪项外,均为内环境概念的要素:A.细胞内液B.主要组成为血浆、组织液和淋巴C.细胞外液D.体内细胞赖以生存液体环境2.人体组织细胞间分布着许多毛细血管,那么构成毛细血管管壁细胞所生存的环境是:①血浆②组织液③淋巴④细胞外液⑤细胞内液⑥细胞液A.②⑥B.②③C.④⑤D.①②3.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是相互联系的B.pH的调节通过神经调节实现C.血糖的调节有多种激素参与,胰岛素是唯一降血糖激素D.体温恒定是一个神经体液调节过程4.将狗的双侧肾上腺切除,当其出现症状后注射某种激素,接着测定随尿液排出的Na+、K+量,结果如右图。注射的激素是:A.抗利尿激素B.肾上腺素C.促肾上腺皮质激素D.醛固酮5.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B.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C.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则尿量增加D.细胞外液中电解质浓度降低,则尿量减少6.大面积烧伤病人由于严重脱水,使血钾升高,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此时血液中:A.抗利尿激素浓度增加,醛固酮浓度减少B.抗利尿激素浓度减少,醛固酮浓度增加C.抗利尿激素浓度增加,醛固酮的浓度增加D.抗利尿激素浓度减少,醛固酮浓度减少7.被切除某一内分泌器官的褐家鼠会很快死亡,若补充大量食盐可维持生存,切除的这一内分泌器官最可能是:A.甲状腺B.肾上腺C.胰腺D.脑垂体8.下列包括促进血糖升高的激素最全的一组是:①胰岛素②胰高血糖素③肾上腺素④甲状腺激素A.①②B.②C.②③D.②③④9.正常情况下,人体进食后血液内:A.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B.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C.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D.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10.摘除大白鼠的胰腺,将胰腺的一部分再植入大白鼠的皮下,该动物未出现糖尿病的症状;一段时间后,将皮下的移植物(胰腺组织)除去,该大白鼠立即出现血糖浓度升高并出现了糖尿病症状;随后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该大白鼠血糖水平恢复正常,且糖尿病症状消失。该实验不能说明:A.胰岛素能降低血糖浓度B.胰岛素的产生与胰腺有关C.胰岛素是蛋白质类激素D.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11.将大白鼠从25℃移至0℃的环境中,大白鼠将出现的生理反应是:A.耗氧量减少,竖毛肌放松B.耗氧量增加,体表血管收缩C.耗氧量减少,心律变慢D.耗氧量增加,体温升12.在产热方面具有协同作用的激素是:A.促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B.促甲状腺激素,胰岛素C.抗利尿激素,醛固酮D.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13.关于下丘脑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①可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②有调节躯体运动的高级中枢③可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④垂体通过下丘脑控制性腺的生长发育14.免疫是机体的一种重要的保护性功能。下列不属于免疫过程的是:A.青霉素消灭肺炎双球菌B.移植的器官被排斥C.抗SARS病毒的抗体清除SARS病毒D.花粉引起体内毛细血管扩张15.病毒侵入人体后,血液中会出现相应的抗体。抗体的基本组成单位及合成抗体的细胞器分别是:A.氨基酸和核糖体B.氨基酸和高尔基体C.核苷酸和核糖体D.核苷酸和高尔基体16.人体的免疫功能,可清除自身的损伤细胞,在这一生理过程中,损伤细胞属于:A.病原体B.抗原性物质C.抗体D.自身物质17.在临床上已证实,将受SARS病毒感染后治愈患者(甲)的血清,注射到另一SARS患者(乙)体内能够提高治疗效果。甲血清中具有治疗作用的物质是:A.疫苗B.抗体C.抗原D.外毒素18.风湿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一类疾病是:A.病原体感染机体而引发的疾病,有传染性B.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发的疾病、无传染性C.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而引发的疾病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而引发的过敏反应19.某种病毒已侵入人体细胞内,机体免疫系统对该靶细胞发挥的免疫作用是:A.细胞免疫B.体液免疫C.自身免疫D.非特异性免疫20.下列都属于免疫系统效应T细胞所产生的淋巴因子的是:A.干扰素,胸腺素B.组织胺、白细胞介素C.组织胺、胸腺素D.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1.取一只小鼠的皮肤,分别移植到切除和不切除胸腺的幼年小鼠身上,切除胸腺鼠的皮肤移植更易成功。这个实验结果说明对异体皮肤排斥起重要作用的是:A.T淋巴细胞B.造血干细胞C.B淋巴细胞D.吞噬细胞22.受抗原刺激后的淋巴细胞:A.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增强B.细胞周期变长,核糖体活动减弱C.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减弱D.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增强23.关于过敏原和抗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过敏原和抗原都是第一次进入机体就能引起相应反应B.过敏原和抗原都是第二次进入机体才能引起相应反应C.过敏原第二次进入机体才能引起过敏反应,抗原第一次进入就引起免疫反应D.过敏原第一次进入机体就引起过敏反应,抗原第二次进入才能引起免疫反应24.下图表示某种RNA病毒先后两次感染某人后,他体内抗体产生、病毒增殖和疾病程度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表示病毒增殖的曲线是a,表示人体疾病程度的曲线是b,表示抗体产生的曲线是cB.若在初次感染之前1周给他注射过相应疫苗,其体内产生了相应的抗体C.该病毒进入人体细胞后,以RNA为模板,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DNA并整合于人的基因组中D.若他在受到另一病原微生物侵染时,体内的巨噬细胞将其吞噬、消化并清除,那么,这种免疫是通过抗体起作用的25.关于细胞兔疫效应阶段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效应T细胞能释放淋巴因子B.效应T细胞可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C.效应T细胞能产生抗体D.淋巴因子能增强效应T细胞的杀伤力26.下列属于免疫治疗的是:A.预防接种B.输入胸腺素C.移植器官D.服用免疫拟制剂27.下图为人的体液免疫图解,请分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③为B细胞B.细胞①-⑤均能识别抗原C.细胞⑤为靶细胞D.阶段IV、V为体液免疫的效应阶段28.下列有关C4和C3植物的描述,错误的是:A.C3植物维管束鞘细胞中含有叶绿体B.C4植物维管束鞘细胞中含有叶绿体C.C3植物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D.C4植物叶肉细胞中含有叶绿体29.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互利共生关系主要体现在:A.豆科植物从根瘤菌获得含氮有机物,根瘤菌从豆科植物获得NH3B.豆科植物从根瘤菌获得NH3,根瘤菌从豆科植物获得糖类C.豆科植物从根瘤菌获得N2,根瘤菌从豆科植物获得有机物D.豆科植物从根瘤菌获得NO,根瘤菌从豆种植物获得NH330.下列关于自然界氮循环的反应式与转化作用名称不相符合的是:高三暑假补课统一检测生物试题第Ⅰ卷答题卡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得分表题号第Ⅰ卷第Ⅱ卷总分得分313233343536第Ⅱ卷(非选择题,55分)本卷共7个小题。31.(7分)图甲是狗尿浓缩实验的结果。让狗大量饮水(图中箭头a所示)后,连续排出大量的尿;当将25%NaCl溶液10mL注射入颈动脉(箭头b)后,尿量暂时减少;当静脉注射脑垂体后叶提取物(箭头G)后,尿量也减少。根据此实验,可以推断:(1).25%NaCl溶液注入动脉,使升高,刺激,引起激素分泌,导致尿量减少。本实验也证明中含有这种激素。(2).如果预先将狗的脑垂体后叶切除,再进行上述同样的实验,请将预期结果的排尿曲线描绘在图乙中的坐标上。32.(13分)用未感染过病原体的健康小鼠A和B做实验(见下图),请回答:(1).注射毒性强的S病原体后,由于,所以B鼠能正常生活,A鼠则患S引起的传染病,其原因是。(2).如在给B鼠注射S疫苗后,第二天就给小鼠注射S病原体,则由于,B鼠会。(3).病原体进入小鼠体内后,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识别它的细胞有________、、和。(4).抗原再次剌激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过程是。(5).若给人注射疫苗,从而使人获得抵抗疾病的能力,属于免疫学应用中的。(6).特异性免疫分为三个阶段,即感应阶段、阶段和阶段。其中感应阶段是抗原处理、和的阶段。33.(12分)下图是自然界中氮循环示意图,依图回答:(l).大气中的氮主要通过[]进入生物群落,其次通过[][]等途径也可少量供给植物氮素。(2).图中A物质代表,可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形成B物质。B物质在土壤细菌的作用下形成C,C物质代表。(3).将B物质转化成C物质的细菌,其新陈代谢的类型属于。(4).在的情况下,一些细菌可将C物质最终转化成返回大气中,由B鼠A鼠健康B健康AS疫苗S病原体B正常生活A死亡此可见,土壤中这些微生物在包括氮循环在内的自然界中的中起着重要作用。(5).目前,全世界每年施用的氮素化肥大约有8×107t,这样做对环境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据你所学的知识,提出一种既不会影响环境,又能满足农作物以氮素需求的方案或设想:。34.(10分)科学家发现生长在高温、强光照和干旱环境中的植物气孔关闭,C4植物能利用叶片内细胞间隙中含量很低的CO2进行光合作用,C3植物则不能。(1).取自热带不同生境下的甲、乙两种长势良好,状态相似的草本植物,已知甲是C4植物,乙不知其光合作用固定CO2的类型。请利用一个密闭大玻璃钟罩,完成初步判别乙植物是C3植物还是C4植物的实验:原理:方法:将植物甲和植物乙一同栽种于密闭钟罩下,给予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培养。连续若干天观察记录它们的生长情况。预期结果: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结果的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对于以上的分析,用显微镜从形态学方面加以进一步验证。方法:制作乙植物的叶片过叶脉横切的临时切片,用显微镜观察。结论:如果视野中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乙是C3植物;如果看到的是_________,则乙是C4植物。(3).研究性学习小组欲观察两种植物光合作用形成的淀粉粒在叶片内的位置有何不同,用碘液对叶片染色后制成的横切片在显微镜下只能看到绿色颗粒,却看不到淀粉粒,这一操作过程的错误是:35.(7分)现有几只相同容积的玻璃缸,利用自然的清水、同龄的发育状态相同的小蝌蚪60只、饲喂蝌蚪的饲料、未经处理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甲状腺激素,以及把具有生物活性的甲状腺激素放在50℃的温水中处理10分钟。请根据这些条件,设计一个实验,探究甲状腺激素经过处理后,是否还有生物活性。(1).实验方案设计:第一步:取玻璃缸三只,分别标为甲、乙、丙。第二步:。第三步:如果甲缸每天饲喂饲料,丙缸每天喂具有生物活性的甲状腺激素相拌的饲料,那么乙缸。其它管理相同。最后,经过一定时间的饲养,观察现象,得出结果和结论。(2).结果和结论的分析:①若乙、丙两缸的蝌蚪发育变态同步,迅速变态为小青蛙,而甲缸还是蝌蚪状态,说明了:。②若甲、乙两缸的蝌蚪:,说明了甲状腺激素经过500C处理后,完全丧失生物活性。③若乙缸的蝌蚪变态发育比甲缸的快,比丙缸的慢,则说明了:。(3).该实验中设置甲、丙组实验的目的是。36.(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一个著名的科学实验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生活感受:夏天,做熟的食品很快就会腐败变质,俗称“变馊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做熟的食品里生出了无数细菌。食品中的这些细菌是从哪里来的呢?是由食品自然产生,还是来自于空气?对此,法国生物学家巴斯德(1822-1895)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巴斯德把新鲜。清澈的肉汤分别装入甲、乙两个玻璃瓶里,然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