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城市交通与运输需求管理策略与分析摘要:成都市作为“私家车第三城”,近年来汽车拥有量快速增长,在城市建设快速发展进程中的交通问题十分严重,城市交通拥挤已经成为成都市面临的交通难题。对成都市交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找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依据交通运输需求管理有关理论,提出了成都市实施城市运输需求管理的必要性及发展策略和建议。关键词:运输需求管理;城市交通;策略分析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成都市的社会经济快速增长,机动车保有量也急剧增加,加剧了城市道路交通拥挤情况,交通供需不平衡矛盾日益尖锐。为了加快成都市经济进一步发展和城市现代化进程,研究运输需求管理理论进而改善成都城市交通显得尤为关键。1.运输需求管理的含义及内容所谓“运输需求管理”是:通过交通政策等的导向作用,运用一定的管理手段及技术,通过速度、服务、费用等因素影响交通参与者对运输方式、运输时间、运输地点、运输路线等的选择行为,使运输需求减少或在时间、空间上均衡化,从而在运输供给和运输需求间保持一种有效的平衡,使交通运输结构日趋合理。交通需求管理的内容包括:(1)在出行产生阶段,尽量减少出行的产生;(2)在出行分布阶段,将出行由交通拥挤的终点向非拥挤的终点转移;(3)在出行方式选择阶段,将出行方式由拥挤的方式向非拥挤的方式转移;(4)在空问路线选择阶段,将出行由交通拥挤的路线向非拥挤的路线转移;(5)在时间段选择阶段,将出行由交通拥挤的时间段向非拥挤的时间段转移。2.成都城市交通现状和主要问题分析成都市城市快速扩张,中心城区人口已超过380万,建设用地超过了280平方公里,机动车尤其是私人小汽车增长迅速,10年来机动车的平均年增幅20%左右,全市汽车保有量达54.3万辆,其中私人小汽车达到41.7万辆,拥有量位居全国第三位。目前成都市万人公交车拥有量为15.4标台,出行分担率为19.98%,平均运营速度约14公里/小时,远低于全国同等规模省会城市。由此可见,成都属于“单中心”式的城市格局,交通出行结构以小汽车为主,公交分担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成都市现有交通需求管理对策及分析3.1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适应通行能力和运输需求近期,成都市在以二环路等道路改造建设为契机,建设以二环路为核心环、连接各主要客运枢纽和外围新区及组团主要客流集散点的环状加放射的快速公交骨干环状通道,并为中远期快速公交网的完善和扩展奠定基础。快速公交骨干网建成之后,预计设计运能(单向每线)可达到6000—20000人次/小时(远期),平均运营速度(单向每线)≥25km/h。到2014年,公交出行需求量为435.6~437.3万人次/日,其中,占市区总出行量的23.80%~23.89%。从08年开始,成都公交国内首行2小时内无限次免费换乘,并对成都周边区县实施城乡公交一体化政策,对现有公交网络进行重新布局和线路优化、调整,从线路布局到经营模式均实现和成都市区的接轨,以此来增加公共交通吸引力。与此同时,成都市还在大力发展轨道交通,按照经批准的《成都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成都市地铁交通由7条线组成,总长度274公里,建设期2005至2020年。到2015年,成都地铁将达到150公里的运营里程,地铁每日客运量为150万—200万。3.2采取区域尾号限行,高峰限入,错时上下班政策自2010年2月20日起,成都市政府将实施所有市、区两级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各营业网点、大型商场的员工错时上下班政策。从2012年10月8日起,至2013年6月30日,成都二三环区域尾号限行措施将正式施行。工作日7:30至20:00,当天尾号受限的车辆,将限制驶入二环路(含)与三环路(含)之间区域内所有道路。如果二三环尾号限行区域出现拥堵等紧急情况,17个高峰限入点将应急启用,对车辆进行分流。同时,为了在“尾号限行”期间给限号出行者提供优质公交服务,成都实施了多项措施缓堵保畅,包括免费开行2.5环、三环环线公交路线,免费开行40条二三环限行区域公交线路,实施地铁票价优惠八折等措施。限行第一周,中心城区每天上路的车辆较往日减少了13%至15%,主干道提速40%。由此可见,尾号限行政策取得了良好地效果。3.3提高中心城区占道停车费2012年1月1日起,成都市城区机动车白天临时占道停放实施差别化收费。一类区域临时占道停车收费起价提高到10元/小时,第1小时后每半小时3元;二类区域起价提高到8元/小时,第1小时后每半小时2元;三类区域起价提高到6元/小时,第1小时后每半小时1元;四类区域起价为2元/小时,第1小时后每小时1元。据调查,不少车主表示会选择选择停车费相对较低的地下停车场所,以减少因停车费上涨而增加的用车成本。此次实施的较大幅度上涨中心城区占道停车费的措施,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部分市民的出行习惯,起到了一定的缓堵作用。4.结语城市交通是城市的动脉,要保持畅通和高效运转,就需要通过运输需求管理实现交通供给的平衡。一方面,要通过建设道路基础设施、完善公共交通系统和非机动交通系统、提供良好的停车设施、做好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建设等措施,提高交通系统的供给能力;另一方面,要通过调整城市空间结构和土地利用形态,减少交通需求总量、缩短出行距离、促进利用公交、提高出行效率;通过宣传教育和政策杠杆,推进交通文化建设,改变人的交通行为。只有这样综合系统、一以贯之地来解决问题才能有望奏效。参考文献[1]陆化普.城市交通供给策略与交通需求管理对策研究[J].城市交通,2012,10(3):1-6.[2]郑连勇,杜震.成都市二环路规划改造的研究方法[J].城市交通,2005,3(2):37-42.[3]成都市规划局.成都市快速公交近期建设及二环路组合线路总体规划[R].成都:成都市规划局,2010.[4]习江鹏,郑娟,尹义尚.西安城市交通与运输需求管理策略分析[J].科技与经济,2007,9(5):92-94.[5]马东宁.运输需求管理及其在我国城市交通中的应用[J].科技与经济,2005(3):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