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60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霎.时飒.爽厦.门歃.血为盟煞.费苦心B.凭.吊棋枰.浮萍.抨.击时弊评.头品足C.愧疚.日晷.纠.正饮鸩.止渴既往不咎.D.奶酪.恪.守炮烙.草行露.宿一丘之貉.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打烊贸然颠扑不破出奇不意B.蝉联伸张见微知著老生常谈C.荟萃招徕辞不达意芒刺在背D.宣泄通牒惹是生非看风驶舵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资本家为了追求高额利润,大量童工为他们进行繁重的劳动。②这个人真是有,别人对他态度那么横,他却一点也不计较。③看到家乡的巨大变化,这位老华侨感慨地说:“真是换了人间啊!”A.驱赶涵养无不B.驱使修养不无C.驱使涵养不无D.驱赶修养无不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和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A.侯老很动感情地说:“搞旅游,建宾馆,无可厚非;但绝不能焚琴煮鹤....,任意破坏植被、水源和野外文物。”B.这些人简直不可理喻....,没有票硬要进来,终于被工作人员赶出去了。C.他们以实际行动履行自己的誓言,发奋苦练,终于在巴塞罗那夺得四枚金牌,雄辩地说明哀兵必胜....。D.前人没有给我们留下什么经验,我们的改革只能是摸着石头过河......。等,只会耽误时机。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白话文(又叫语体文,就是用现代语写录的语言)从什么时候起用作小学教材,我记不真切了,大概在七、八十年前。B.“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张强对刚刚进门的小王说。“我明天一大早就走。你有什么事要我办吗?”小王总是那么热情。C.直到十几天后,这才陆续知道她家里还有严厉的婆婆一个叔子,十多岁,能打柴了。她是春天没了丈夫的。他本来也打柴为生,比她小十岁:大家所知道的就是这些。D.怎样保卫每一寸土地呢?怎样使每一寸土地都发挥它巨大的威力?一天天更加美好呢?需要全国人民作出回答。6.下列句子中语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从12月19日起,我省北部、西部以及中南部大部分地区受高空暖湿气流和冷空气的交汇影响,形成今冬第一次较强的降水过程。B.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平凡而细致,但却是我们的社会中不可缺少的中坚力量之一。C.这个地区发挥资源优势,依靠科技,增加智力投资,改变了落后局面,贫困面减少了三倍以上。D.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我国园林建筑与诗文、绘画等艺术紧密结合,形成了富有诗情画意的、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中国咏花诗词的历史认识价值和艺术审美价值是不容忽视的。它通过人们对花卉的审美态度和欣赏情调,曲折地反映了人的种种处境和对生活的理解。我们在阅读鉴赏咏花诗词的同时,考察历代诗人、词人的不同的创作心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艺术境界,是很有趣味的,这对我们的鉴赏活动也颇有益。这种创作心态,粗略地看有两大类,一类侧重于表现客观自然,是欣赏自然的活动;另一类侧重于表现主观感情,是感情物化的活动。前者仍是自然世界的反映,后者则已进入感情世界了,自然的花草仅仅是进入感情世界的媒介罢了。后者在咏花诗词中佳作最多,价值也更高。这两大类作品,在艺术境界(诗境)上,又表现出不同的层次。首先是表现感官感受的“物境”(用传为王昌龄所作《诗格》中语)。着眼于花卉色香形态的描述,是即目即景、直接感知的形象。在创作上表现为“巧构形似”,追求审美客体形貌的逼真再现,从中获得感官的快适。如白居易的《山石榴》诗写杜鹃花的红艳,云:“日射血珠将滴地,风翻焰火欲烧人。”真是“吟之未终,皎然在目”。又如章质夫的《水龙吟》状杨花飘飞,同样妙到毫颠,云:“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可谓“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我们欣赏这类诗词,比较容易看出其好处,如食雅梨,入口便化。这些创作,是典型的模仿自然、通过艺术再造自然的活动,以艺术品酷似自然原形为乐。亚里斯多德在探讨艺术创作的自然原因时认为,模仿能使人们得到满足,确实是这样。不过这种“似”,还仅仅处于“形似”的境界。苏轼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诗也一样,故需要再进一步转向表现审美客体作用于审美主体感官而产生的某种特殊感受,以获得“传神”地再现自然的艺术效果。如韦庄写白牡丹,全然撇开其形态,只说“昨夜月明浑似水,入门惟觉一庭香”。表现素花溶化在月色中,不见其花,惟闻其香的特别感受,唤起人们固有的审美体验,那么白牡丹皎洁芳香的幽雅神貌,便可思而得之。在这里,并不仅仅直接诉之感官,同时要通过联想来意会。范成大《霜天晓角》咏梅云:“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也是舍其形而摹其神,皆有画笔难到的效果。这正像唐人戴叔伦所说:“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无疑我们欣赏这类诗词作品,需要有一番沉潜涵咏的功夫,甚至要通过想象,用自己的经验、印象去补充、生发。在某种程度上,这样的欣赏也是一种再创造的活动。7.对“趣味”一词在文中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人们阅读鉴赏咏花诗词是一种饶有兴趣的事。B.人们阅读鉴赏咏花诗词了解了古人的花卉栽培情况。C.人们阅读鉴赏咏花诗词时产生的艺术审美情趣。D.咏花诗词本身所具有的艺术审美价值。8.从文中看,对“模仿能使人们得到满足”的原因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诗人以追求审美客体形貌的逼真再现为务,从中获得感官的快适。B.我们欣赏这样诗词时,比较容易看出其好处,如食雅梨,入口便化。C.创作的艺术品酷似自然原形,符合人们欣赏时直接感知形象的需要。D.诗人通过“巧构形似”的艺术再造自然活动,以艺术品酷似自然原形为乐。9.不属于“获得‘传神’地再现自然的艺术效果”的一项是A.白居易《山石榴》诗写杜鹃花的红艳,产生了“吟之未终,皎然在目”的艺术效果。B.韦庄写白牡丹,不见其花,惟闻其香,便可知白牡丹皎洁芳香的幽雅神貌。C.范成大《霜天晓角》“脉脉花蔬天淡,云来去,数枝雪”是舍其形而摹其神D.戴叔伦的“诗家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10.根据全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古代咏花诗词历来以最能表现诗人主观感情世界的诗品为上乘之作。B.我国古代咏花诗词首先追求“形似”,其次追求“神似”以表现作者的主观感情。C.我国古代咏花诗只有通过“神似”,才能体现其历史认识价值与艺术审美价值。D.我国古代咏花诗词往往通过“神似”,以体现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三、(15分,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5题李日知,郑州荥阳人也。举进士。天授中,累迁司刑臣。时用法严急,日知独宽平无冤滥。尝免一死囚,少卿胡元礼请断杀之,与日知往复至于数四,元礼怒曰:“元礼不离刑曹,此囚终无生理。”答曰:“日知不离刑曹,此囚终无死法。”因.以两状列上,日知果直.。神龙初,为给事中。日知事母至孝,时母老,尝疾病,日知取急调侍,数日而鬓发变白。寻加朝散大夫。其母未受命妇邑号而卒,将葬发引,吏人赍.告身①而至,日知于路上即时殒绝,久之.乃苏。左右皆哀恸,莫能仰视。巡察使、卫州司马路敬潜将闻其孝悌之迹,使求其状.,日知辞让不报。服阕.,累迁黄门侍郎。时安乐公主池馆新成,中宗亲往临幸,从官皆预宴赋诗,日知独存规诫,其末章曰:“所愿暂思居者逸,莫使时称作者劳。”论者多之。景云元年,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转御史大夫,知政事如故。明年,进拜侍中。先天元年,转刑部尚书,罢知政事。频乞骸骨,请致仕,许之。初,日知将有陈请,而不与.妻谋,归家而使左右饰装,将出居别业。妻惊曰:“家产屡空,子弟名宦未立,何为遽辞职也?”日知曰:“书生至此,已过本分,人情无厌,若恣.其心,是无止足之日。”及归田园,不事产业,但葺构池亭,多引后进,与之谈宴。开元三年卒。注:①告身,指封为命妇的公文、凭证。1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日知果直.直:正确B.使求其状.状:容貌,样子C.服阕.阕:完毕D.吏人赍.告身而至赍:携带1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而不与.妻谋因.以两状列上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吏人赍告身而.至久之.乃苏吾尝跂而.望也夫晋,何厌之.有?1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时用法..严急,日知独宽平无冤滥。B.元礼不离刑曹,此囚终无生理..。C.所愿暂思居者逸,莫使时称作者..劳。D.书生至此,已过本分..。14.下列全都表现李日知淡泊名利、追求田园生活的一组是:①从官皆预宴赋诗,日知独存规诫②频乞骸骨,请致仕③归家而使左右饰装,将出居别业A.B.C.D.④不事产业⑤但葺构池亭⑥多引后进,与之谈宴A.①②④B.②③⑥C.①③⑤D.②④⑤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天授年间,李日知任司刑丞,当时用法很严,而只有李日知执法宽而没有冤案。曾经为一个死囚是否该杀与同僚胡元礼争论多次,最后果然李日知是对的。B.李日知事母至孝,曾因护理侍奉母亲而在几天就白了头发,后来母亲没有受命妇邑号就死了,而命妇邑号在将要下葬的时候送到,日知更是悲痛得当时就昏死了过去。C.安乐公主的池馆新落成,连中宗也亲自前往,跟随的大臣都写诗祝贺,惟独李日知加以规劝告诫,因而招致很多人的议论。D.李日知退休回家后,不经营产业,只修池塘,筑小亭,多多邀请后学青年,与他喝酒谈论。四、(15分)16.把下面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班固论司马迁为《史记》:“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贫贱,此其蔽也。”余按,后汉王允曰:“武帝不杀司马迁,使作谤书流于后世。”班固所论,乃所谓谤也,此正是迁之微意。凡《史记》次序、说论,皆有所指,不徒为之。班固乃讥迁“是非颇谬于圣贤”,论甚不慊。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一》⑴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贫贱,此其蔽也。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⑵班固所论,乃所谓谤也,此正是迁之微意。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1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日日李商隐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几许心绪浑无事,得及游丝百尺长?注:游丝,春天飘荡在晴空中的一种细丝。①写出首句中“斗”字的妙用。(2分)②钱钟书先生对此诗末句中“游丝”这一意象的评价说“著墨无多,神韵特远”,你同意他的评价吗?为什么?请作简要赏析(4分)18.补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两小题)(4分)⑴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荀况《劝学》)⑵玉不琢,。人不学,。(礼记)⑶秦人不暇自哀,;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五、(18分)阅读下文,完成19-22题文化和发展(节选)美国塞缪尔·亨廷顿几十年来,经济学家们一直在尽力解决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一些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繁荣昌盛,而另一些国家却仍然处于落后与贫穷的困境之中?”至今他们还没有能够找到令人信服的经济学答案。这个问题之所以给我以特殊的冲击,是在几年前当我偶然看到加纳和韩国自1960年以来的经济统计数据,那时这两个国家几乎是同样的经济状况,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以及主要行业的相对重要程度,如制造业、服务行业、出口的种类和接受外援的数量方面几乎一致。30年后,韩国已经成为一个有着高人均收入和许多跨国公司的工业巨人,成为汽车与电器设备的主要出口国,而加纳却依然是原来的加纳。怎样解释这种不同呢?毫无疑问,可以归结为许多原因,但我确信文化是其中主要的因素。韩国人崇尚节俭、储蓄、投资、苦干、纪律和教育,而加纳人却有不同的价值观。别的学者也得出了类似的结论。在20世纪80年代早期,哈佛的研究中心就出版了劳瑞·哈里森的一本书,他曾经是国际开发署的官员,在拉美工作了许多年。这本名为《不发达是一种思想状态》的书,阐述了拉美文化是拉美发展的主要障碍。它曾在经济学家们和拉美人民中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