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61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的加点字,读音全相同的一组是()A.肄业疫情苦心孤诣因噎废食B.信笺缄默亲密无间草菅人命C.吞噬谥号舐犊情深恃才傲物D.伎俩觊觎济济一堂心有余悸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噩耗鬼域伎俩毛骨悚然小不忍则乱大谋B.修葺披沙沥金戮力同心三天打渔,两天晒网C.庇佑声名鹊起出其不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D.巨擘礼尚往来合盘托出皮之不存,毛将焉附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这次去欧洲感觉非常愉快,两个月的假期不知不觉就______了。②今天上午开会时,小王挨了批评,因此晚上团长请她唱歌时,她一再_____。③____以后变化难测,然而大体的估计还是可能的。A.渡过推脱虽然B.度过推托尽管C.渡过推脱尽管D.度过推托虽然4.下列各句中加横线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拂晓时分,从三号桥上走过的八路军部队,多如过江之鲫。B.朱自清饿死不吃美国救济粮;陈公博卖国求荣,屈身侍敌,他们的人格判若鸿沟,何能相提并论!C.朱光潜先生幼年时常于嬉戏的间隙蹲在教室窗下听父亲讲学,父亲无意间发现,便让他登堂入室,成为了最年幼的学生。D.张生听说老夫人正在拷问红娘,担心东窗事发,于是悄悄跑了出去。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人们已经注意到:科学越进步,理论越艰深,学科也就越高度地分化,人们的专业知识面也就越狭窄。B.他抓住机遇,摆脱了长期以来囊中羞涩的贫困状况,成了食有鱼,行有车,银行里还有不大不小一笔存款的小康人家。C.革命先驱高君宇的故居——峰岭底村,就坐落在这条河的旁边。D.现在有许多的“论资排辈”应运而生,现特地聚焦曝光,以引起更多公众的注意。6.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好的一项是()凡物有三态,思想也有三态。气体的思想是风。它是人脑中自由的过客,不着一点痕迹,也不留一点痕迹。固体的思想是石块。它在人脑中建筑堂堂的金字塔,_________。唯有液体的思想在人脑中开辟有定无定的河流。A.即使风吹雨打日晒也决不动摇B.建成一座几千年人类文明史的壮丽的丰碑C.堂堂地积蓄着和保护着几千年不变的尸体D.堂而皇之地记录着人类中智者走过的历程二、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做7~10小题。(12分,每小题3分)尽管土地单位产出率明显增长和垦殖面积大规模扩张,但有人认为人口的增长会削弱甚至会完全抵消这些经济成果。从1l世纪中期到14世纪初期这段时间,法国的人口从大约700万骤增至2000万;在同期,英格兰的人口从大约200万增至约350万。从宏观上看,西欧中世纪人口一直在缓慢发展。虽然14世纪的黑死病使前一时期过快膨胀的人口锐减,但人口不断增长的大趋势没有改变,到15世纪末叶西欧人口已超过黑死病前的水平。值得注意的是,人口在发展,但有助于生产增加的因素也在发展。后者不仅包括土地的开垦和有效使用,还包括社会分工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深化,如新兴城镇的出现和乡村市场的发展,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和迁徒,货币地租和商品经济的流行等。更为重要的是,到16世纪末叶,荷兰和英国第一次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增长。这是人均产量的增长,诺斯等称之为“真正的增长”。英、荷虽然人口持续增长,实际生活水平仍分别提高了35%和50%。这是史无前例的。无论在欧洲历史还是在人类历史上,两个国家第一次能够持续向不断增长的人口提供不断攀升的生活水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势必推动商品率和储蓄率的增长。实际上到中世纪晚期,不论在英伦三岛,还是在西欧大陆;不论在普通个体农民的份地上,还是在有一定生产规模的地产上,农业劳动生产率、商品率和储蓄率都有了实质性增长。如《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的编者在概述1500年以后一个时期农民的一般情况时提到:“绝大多数农民每年除养活自己一家、家畜和留作来年种子之外,大约还能多出20%的产品。”毋庸置疑,当时绝大多数农民都能拿出相当比例的剩余产品来改善自己的生活质量并投入到再生产中去,农民个体财产普遍呈现出稳定、持续的正向积累,从而使农业成为资本主义生长的温床。这是考察西欧资本主义产生时绝对不能忽视的一个基本事买。(侯建新《历史研究·西欧法律传统与资本主义的兴起》)7.对“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增长”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现代意义的经济增长不是单指经济总量的增长。B.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导致了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增长的出现。C.由于经济出现了“真正的增长”,从而推动了商品率和储蓄率的增长。D.英、荷等国在16世纪末叶因为出现了商品经济等现代经济形态,故此后产生的经济增长被称为是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增长。8.不能够直接用来否定“人口的增长会削弱甚至会完全抵消这些经济成果”这个观点的一项是()A.西欧绝大多数农民除养活自己外,能够多出20%的产品。B.16世纪末叶,英、荷人口持续增长,实际生活水平分别提高了35%~50%。C.16世纪末叶,现代意义上的经济增长在英、荷等国出现了。D.人口在发展,但有助于生产增加的因素也在发展。9.对西欧“农业成为资本主义生长的温床”的根源解说最准确的一项是()A.农民个体财产普遍呈现出稳定、持续的正向积累。B.经济的增长,生产率的提高。C.土地的开垦和有效使用以及社会分工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深化。D.新兴城镇的出现和乡村市场的发展,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和迁徙,货币地租和商品经济的流行等。10.下列表述对文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从11世纪中期到14世纪初期,由于人口快速增长,导致经济发展成果被完全抵消。B.英国的人虽然从200万增长至300万,但由于经济的增长,英国人的生活水平仍然提高了50%。C.西欧中世纪土地垦殖面积的扩大和有效使用,农产品商品率的提高,新兴城镇的出现,都为资本主义的兴起提供了物质的准备。D.《泰晤士世界历史地图集》的编者概述了西欧1500多年农民经济增长的情况,为研究西欧资本主义的兴起收集了第一手资料。三、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5题。(15分,每小题3分)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人也。初,北见袁绍,谓绍谋臣辛评、郭图曰:“夫智者审于量主,故百举百全而功名可立也。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机。多端寡要,好谋无决,欲与共济天下大难,定霸王之业,难矣!”于是遂去之。先是时,颍川戏志才,筹画士也,太祖(即曹操,时为司空,掌管朝政。“太祖”是其子曹丕称帝后给的尊号。——拟题者注)甚器之。早卒。太祖与荀书曰:“自志才亡后,莫可与计事者。汝、颍固多奇士,谁可以继之?”荐嘉。召见,论天下事。太祖曰:“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嘉出,亦喜日:“真吾主也。”表为司空军祭酒。征吕布,三战破之,布退固守。时士卒疲倦,太祖欲引军还,嘉说太祖急攻之,遂禽布。孙策转斗千里,尽有江东,闻太祖与袁绍相持于官渡,将渡江北袭许。众闻皆惧,嘉料之曰:“策新并江东,所诛皆英豪雄杰能得人死力者也。然策轻而无备,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若刺客伏起,一人之敌耳。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策临江未济,果为许贡客所杀。从破袁绍,绍死,又从讨袁谭、尚于黎阳,连战数克。诸将欲乘胜遂攻之,嘉曰:“袁绍爱其二子,莫适立也。有郭图、逢纪为之谋臣,必交斗其间,还相离也。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不如南向荆州若征刘表者,以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定也。”太祖曰:“善。”乃南征。军至西平,谭、尚果争冀州。谭为尚军所败,走保平原,遣辛毗乞降。太祖还救之,遂从定邺。太祖将征袁尚及三郡乌丸,诸下多惧刘表使刘备袭许以讨太祖,嘉曰:“公虽威震天下,胡恃其远,必不设备。因其无备,卒然击之,可破灭也。且袁绍有恩于民夷,而尚兄弟生存。今四州之民,徒以威附,德施未加,舍而南征,尚因乌丸之资,招其死主之臣,胡人一动,民夷俱应,以生蹋顿之心,成觊觎之计,恐青、冀非己之有也。表,坐谈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备,重任之则恐不能制,轻任之则备不为用,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大祖遂行。至易,嘉言日:“兵贵神速。今千里袭人,辎重多,难以趣利,且彼闻之,必为备;不如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太祖乃密出卢龙塞,直指单于庭。虏卒闻太祖至,惶怖合战。大破之,斩蹋顿及名王已下。尚及兄熙走辽东。嘉深有算略,达于事情。太祖曰:“唯奉孝为能知孤意。”年三十八,自柳城还,疾笃,太祖问疾者交错。及薨,临其丧,哀谓荀攸等日:“诸君年皆孤辈也,唯奉孝最少。天下事竞,欲以后事属之,而中年夭折,命也夫!”后太祖征荆州还,于巴丘遏疾疫,烧船,叹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初,陈群非嘉不治行检,数廷诉嘉,嘉意自若。太祖愈益厚之,然以群能持正,亦悦焉。(节选自《三国志》)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夫智者审于量主审:谨慎B.表为司空军祭酒表:上表章推荐C.欲以后事属之属:委托D.陈群非嘉不治行检非:指责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闻太祖与袁绍相持于官渡└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b┍欲与共济天下大难┖策临江未济,果为许贡客所杀c┎因其无备,卒然击之┖尚因乌丸之资,招其死主之臣d┎虽有百万之众,无异于独行中原也┖虽虚国远征,公无忧矣1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4组,全都表现郭嘉“有算略,达于事理”的一组是()①唯奉孝为能知孤意②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③太祖欲引军还,嘉说太祖急攻之④及薨,临其丧,哀甚⑤以吾观之,必死于匹夫之手⑥诸下多惧刘表使刘备袭许以讨太祖⑦陈群非嘉不治行检,数廷诉嘉,嘉意自若⑧不如留辎重,轻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A.①⑤⑥⑦B.②③⑤⑧c.③④⑤⑧D.①②④⑦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郭嘉初见太祖,即以其不凡的识见而受到太祖的器重。B.郭嘉作为司空军祭酒,从太祖征伐,临敌制变,多建良策,谋功甚高。C.郭嘉劝说曹操攻打袁尚的重要理由是四州之民没有真正归附,倘若袁尚招集那些因恩主袁绍死亡而流散的部下,青、冀州就可能失去。D.郭嘉多谋善断,太祖甚感满意,以至赤壁一战失败后,尚追念郭嘉,叹惜其人不存。第Ⅱ卷(共108分)四、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15~18题。(18分)有生命力的文学是站着的文学(有删改)王元化文学史随着每个重大历史时期的递嬗①,都会经历一场艺术形式的变革。尽管莎士比亚仍然像歌德所说的是一位不可企及的伟大作家,可是现在哪个剧作者还会用莎士比亚那种繁缛的充满隐喻和双关语的枝叶纷披的语言呢?今天的小说作者也不会再采用巴尔扎克按部就班去描写宅邸、陈设、人物、服饰、面貌那种整齐划一因而多少显得板滞的表现手法了,虽然巴尔扎克仍然为今天的不少作者所敬重。这并不奇怪。因为19世纪作家所惯用的表现手法已经不能完全适应表现我们今天生活的气息、节奏、氛围和复杂多变的内容了。现实生活要求充分而完美地去表现它本身的新形式。在最近一次座谈会上有两位作家的发言不约而同地说出了和我完全一致的信念:“只有真的才是美的和善的。”我认为这一说法较之过去出现过的把真、善、美割裂,或者把真、善、美并列的观点是更合理的。表现手法毕竟不是文学的最根本问题。我同意另一位作家所发出的呼吁:面对严酷的生活,不要为了追求艺术上的声、光、色的美,而把文学注意力从我们还来不及思考和整理的重大生活问题上引开去。不要把形式或表现手法在文学创作上的作用无节度地夸大,应该承认有不少杰出的作家是“不穿制服的将军”。他们并不特别关心形式和表现手法问题,殚思竭虑地在这方面反复推敲,下功夫去精雕细琢。他们在构思的时候,往往把全部精力倾注在人物性格和生活意义的思考上,而在表现这些内容的时候却漫不经心,匆忙落笔,只求迭意就行了。这类作品是榛②弗剪的深山大泽,而不是人工修饰的盆景。它们蕴涵着内在美,可以用我国古代文学家陆机所说的“石蕴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去形容这类作品的内容意蕴所发挥的作用。尽管写出这类作品的作家没有穿上镶滚金边、威风显赫的元帅服,但任何人都会承认他们是文坛的宿将,征服人类心灵的大师。“五四”以后,鲁迅首先把国外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引进到他那和我国传统作品截然异趣的新小说中来,从而开辟了我国新文学史的第一页。如果没有鲁迅筚路蓝缕、披荆斩棘之功,就不会使我们的小说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