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复习周练试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高三生物复习周练试题(五)1.要证明一种元素是否是哺乳动物的必需元素,下列做法合理的是①用天然农产品制作的饲料②用营养成分定量的合成饲料③选择青蛙为实验对象④选择小鼠为实验对象⑤把实验对象饲养在无尘环境中⑥把实验对象饲养在自然环境中A.①③⑤B.①④⑤C.②④⑤D.②④⑥2.下列对甲——丁生命活动或生物现象变化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A.甲图Ⅱ和Ⅰ相比较,酶反应速率慢,是因为温度低,酶活性低B.乙图中,影响曲线AB段的主要因素是温度C.丙图可表示酵母菌在恒定容积的培养液中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D.丁图中,曲线BC段的生理效应是随着生长素浓度增大,促进作用减弱3.科学家利用“同位素标记法”搞清了许多化学反应的详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15N标记核苷酸搞清了分裂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变化规律B.用18O标记H2O和CO2有力地证明了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C.用14C标记CO2最终探明了CO2中碳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D.用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并以此侵染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4.生物的生殖方式是进化的重要内容,下面有关生殖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性生殖的出现,增加了生物的变异,加快了进化的速度B.双受精现象保证了种子萌发的营养,是被子植物占优势的原因之一C.脊椎动物的胚胎发育过程都具有羊膜和羊水,提高了子代的成活率D.胎生动物的胚胎发育营养主要来自母体,所以一般来说卵细胞比卵生动物的小5.在哺乳动物的某一器官中发现了如下细胞分裂图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图处于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中期,含有两个四分体B.在乙图所示的细胞中,含有1对同源染色体,4个染色单体C.丙图所示过程可能会发生基因重组,若①号和②号染色体上分别有基因A和B,则理论上该生物能形成基因型为AB、ab、Ab、aB的四种配子D.该器官一定是动物的睾丸,其中细胞所含的染色体的数目可能是2、4、8条6.有人曾做过实验,把玉米和小麦的叶从植株上切下后,立即分别放在保持高温度、光照充足的容器内(保持生活状态),叶的含水量由于蒸腾而徐徐减少。然后,测定叶在发生水分亏缺情况下,相对光合作用强度。下列图示正确的是()甲乙丙丁①②7.探索温度对酶活性影响最合理的实验步骤是①取3支试管,编号各注入2ml淀粉液;另取3支试管,编号各自注入lml新鲜的淀粉酶溶液②将淀粉酶溶液注入相同温度下的淀粉液试管中,维持各自的温度5min③向各试管滴一滴碘液④将6支试管分成三组,每组各有一份淀粉液和一份淀粉酶溶液,分别放在60℃的热水、沸水和冰水中⑤观察实验现象A.①②④③⑤B.①③②④⑤C.①③④②⑤D.①④②③⑤8.右图表示某动物的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状态的细胞可发生基因重组现象B.该状态下的细胞内不发生ATP水解C.①②③可组成一个染色体组,④⑤⑥为一个染色体组D.若①是X染色体,④是Y染色体,其余则是常染色体9.下列各曲线所代表的生物学含义及描述正确的是A.甲图表示蛙的红细胞ATP生成速率与氧浓度的关系B.乙图为小树林中一天内CO2的浓度变化C.丙图表示酵母菌呼吸时氧浓度与CO2产生量的关系,a点ATP产生量最大D.丁图为小鼠的离体细胞内酶活性与温度的关系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合作用一定在叶绿体中进行B.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一定在线粒体中进行C.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一定不是原核生物D.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一定不含同源染色体11A.显微镜下观察同等直径的单行排列细胞,如果放大50倍时最多可看到20个完整的细胞,放大100倍时,最多可看到40B.正常情况下,玉米(2n=20)细胞内染色体数最多可为60C.120个碱基组成的人体DNA分子片段,其种类最多可达4120D.如果草原上生产者所接受照射的总光能为a,那么次级消费者所获能量最多是0.04a12.右图中曲线a表示水稻根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所释放的CO2总量的变化,曲线b表示有氧呼吸释放的CO2量的变化,则表示无氧呼吸释放的CO2量的变化是下图中的13.将一个小绿色植物放入一个三角瓶中,如下图所示。在瓶中安放一个测定瓶中CO2浓度的传感器,将瓶口用橡胶塞塞上。传感器的另一端与计算机连接,以监测一段时间内瓶中CO2浓度的变化。ATP生成速率CO2浓度时间乙甲温度酶活性丁O2浓度O2浓度bCO2产生量a丙c如果用此装置进行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测定,请写出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1)图2中,0—60min表示该装置置于黑暗条件下,进行的生理活动是是;该生理作用的场所是。(2)图2中,60—120min表示再将该装置置于下,此时间段测得的数值是差值。(3)根据图中数据,该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为ppmCO2/min。(4)测定该植物的率还可为指标14.氮元素是构成生物体的最主要元素之一,在动植物生命活动中起着主要的作用,在自然界中各种含氮物质经过复杂的新陈代谢和化学变化,而实现氮元素的循环,维持自然环境中的氮平衡,下图是自然界中氮循环以及有机物在生物体代谢的部分过程示意图,请分析回答:(1)微生物在氮循环中有重要作用,例如:生活在大豆根部的根瘤菌能参与上图中①___过程,根瘤菌在生态系统中的成分属于_________。(2)土壤中能完成②过程的生物不多,其新陈代谢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3)机体中的________激素能促进⑦的进行,保证了内环境的某些物质动态平衡。(4)在人体内,发生在细胞外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图中序号表示)(5)人体中通过④获得的氨基酸种类不齐全可通过作用改变其种类。(6)如果细胞内[H]的含量增多,而ATP的含量减少,则很可能是控制合成____________的基因发生了突变。15.一个同学正在不同温度下研究一种冻原植物,它观察借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释放到环境的氧的净含量(均在标准状态下)。下图表示观察结果,你自己决定哪一条曲线是氧气的产生,哪一条曲线是氧气的释放?回答以下问题(1)氧气的产生是曲线____,氧气的释放是曲线____(2)在什么样的温度下ATP的产生和消耗大约相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什么样的温度下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和异化作用消耗的氧气彼此相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果在20℃时,测得氧气的产生量、释放量分别是600ml/min、45ml/min;那么此时冻原植物产生的葡萄糖的量是多少?答案:_________________mol/min。(5)冻原植物体内,形成ATP的途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这种冻原植物所处的生态系统与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相比较,其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__________,自动调节能力__________,若冻原植物受到严重破坏,整个冻原生态系统就可能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A、植物体内的矿质元素有必需元素和非必需元素之分。现欲通过实验证明:①Na是非必需矿质元素;②Mg是必需矿质元素。提供多种矿质元素的溶液,若干盆长势相似的玉米幼苗,以及其他必要的器具。Tx(1)本实验的实验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了更可靠、方便、快捷的完成实验,应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中需要人工控制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A.光照B.温度C.气体成分D.溶液浓度E.植株数目F.各植株表现的性状(4)计划配制的培养液分别是:A.含有全部矿质元素的营养液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要证明结论②,应选取以上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在A中生长的植物嫩叶所必需的Mg可能来源于。(5)要得到可靠的实验结果,设计该实验应遵循的原则有___B、为了研究环境因子光照、CO2的不足分别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可将叶片用打孔器打取小圆片,并使之下沉于水中,在不同条件下根据叶圆片上浮所需时间的长短推测光合作用的相对强弱。请回答:⑴浸没于水中的叶圆片上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实验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实验组1:取三角瓶,编号A,加入新制冷开水;再加入一定量NaHCO3粉末,令其在水中溶解;用黑纱布包裹三角瓶后,适宜温度下水浴保温;放入下沉小叶圆片10片,将三角瓶置于日光灯下;记录叶片上浮所需时间或一定时间内上浮叶片数。请写出实验组2设计的主要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⑷设计记录结果的表格:参考答案123456789101112CBCCDADCDCBB13.(1)呼吸作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2)适宜光照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差值(即净光合作用速率)(3)30(4)氧气的释放量,有机物的生成量等。14.(1)生物固氮消费者(2)自养需氧型(3)胰岛素(4)④⑥)(5)氨基转换(6)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酶15.(1)曲线Ⅰ曲线Ⅱ(2)-10℃~+40℃之间(3)-2.5℃和+40℃(4)0.00446(mol/min)(5)光合作用(或可以答光反应)和呼吸作用(或答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6)简单弱受到严重破坏,甚至整个生态系统会崩溃。16.A:(1)缺少非必需元素,植物能正常生长发育,缺少必需元素,植物不能正常生长发育,加入该元素后可恢复正常。(2)溶液培养法(3)A、B、C、D、E(4)B缺少Na的全营养液C缺少Mg的全营养液;C和A(一一对应即可)营养液、老叶(缺一不给分)(5)单一变量、重复性(其他答对也给分)B.(1)光合作用释放O2,O2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叶片随下表面O2的增多而上浮。(2)光照强弱、CO2供应情况等条件的改变都会影响光合作用。(3)不加入NaHCO3粉末,也不用黑纱布包裹三角瓶B,其余方法与实验组1相同。(4)(3分,测量指标只要求一项)叶圆片上浮所需时间(上浮叶圆片数)记录表编号处理各叶片上浮所需时间一定时间内上浮叶片数123……………………均值A弱光BCO2少C对照第四小题是求在20℃时当氧气的产生、释放量分别为600ml/min、450ml/min时,相应的产生的葡萄糖的量是多少?此题首先要根据光合作用的反应式,找出葡萄糖和氧气生成的关系式,每生成1摩尔的葡萄糖就有6摩尔的氧气生成;然后求出每分钟产生的600ml的氧气是多少摩尔(以产生量为依据,而不是释放量),具体求法是先进行单位换算:600ml=0.6L再根据一个标准大气压下0℃时,1mol某物质体积为22.4L得出0.6L的氧气相当于多少mol:0.6/22.4=0.0268mol最后根据葡萄糖和氧气的关系式C6H12O66O61:6X:0.0268列出算式:X=1×0.0268/6=0.00446(mol/min)所以第四小题的正确答案为0.00446(mol/min)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