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下册综合试卷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高三生物下册综合试卷(1)命题人: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水在生物体内是一种良好的溶剂,是各种化学反应的介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有氧呼吸过程中,水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B.当人体缺水时,血浆渗透压会升高,从而在下丘脑产生渴觉C.温度适当升高会使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上升D.越冬的植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下降2.很多同学都曾尝试设计制作小生态瓶,但有相当一部分同学的设计并不成功。下面罗列了设计生态瓶应遵循的原理,其中不合理的是A.瓶内各种生物之间应有营养上的联系B.瓶内各种生物的数量搭配应合理C.应定时向瓶内通气,保证生物的有氧呼吸D.瓶内生态系统应获得充足的能量供应3.下列关于生物圈硫循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化石燃料的燃烧与火山爆发及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是大气中SO2的主要来源B.绿色植物能吸收大气中SO2与土壤中的SO42-C.在生物群落中硫元素以糖类等有机物形式传递的D.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所产生的SO2排放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4.某同学在学习“细胞工程”时,列表比较了动植物细胞工程的有关内容,你认为错误的是比较内容植物细胞工程动物细胞工程A特殊处理酶解法去除细胞壁用胰蛋白酶处理后制成细胞悬液B融合方法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物理方法、化学方法C典型应用人工种子、种间杂种植物单克隆抗体的制备D培养基区别蔗糖是离体组织赖以生长的成分动物血清不可缺少5.若右图表示某种活性物质在一个细胞有丝分裂周期中的含量变化曲线。请据此判断这种物质可能诱导A.染色体的复制B.染色质螺旋化缩短成染色体C.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D.染色体变成染色质6.取生长健壮的洋葱根尖,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过程,制成临时装片,故在显微镜下观察,欲观察到细胞有丝分裂的前、中、后、末几个时期,正确的做法是A.如果在低倍镜下看不到细胞,可改用高倍物镜继续观察B.如果在一个视野中不能看全各个时期,可移动装片从周围细胞中寻找C.应该选一个处于间期的细胞,持续观察它从间期到末期的全过程D.如果视野过暗,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增加视野的亮度7.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在设计验证Ni是必需的矿质元素的实验时,设计了下列四组实验,你认为其中最恰当的是8.具有A个碱基对的一个DNA分子片段,含有m个腺嘌呤,该片段n次复制需要多少个游离的鸟嘌呤脱氧核苷酸A.(2n-1)·(A-m)B.2n-l·(A-m)C.(2n-1)·(2A-m)D.2n·(2A-m)9.在由草、兔、狐组成的一条食物链中,兔经同化作用所获得的能量,其去向不应该包括A.通过兔子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B.通过兔子的粪便流入到分解者体内C.通过狐狸的粪便流入到分解者体内D.流入到狐体内10.有性生殖可克服马铃薯因连续种植几年后的种性退化。其依据的变异原理主要是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染色体数加倍D.染色体数减半11.一只雌鼠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了突变,使野生型性状变为突变型性状。该雌鼠与野生型雄鼠杂交,F1的雌、雄中均既有野生型,又有突变型。若要通过一次杂交试验鉴别突变基因在X染色体还是在常染色体上,选择杂交的F1个体最好是A.野生型(雌)×突变型(雄)B.野生型(雄)×突变型(雌)C.野生型(雌)×野生型(雄)D.突变型(雌)×突变型(雄)12.线虫与昆虫病原体被联合用于害虫的防治。线虫首先感染宿主昆虫,然后细菌从线虫中逃出、繁殖,并杀死宿主,最后线虫以分解中的虫体为食。这一事实说明A.可以利用有害生物的天敌和基因工程等措施综合防治害虫B.有害生物的天敌包括捕食者和寄生物C.同一宿主同时可被多种寄生物危害,寄生物本身又可被另一寄生物所寄生D.生物防治可以避免害虫的抗性进化,防止环境污染13.下列是某生物体内糖类的某些变化,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淀粉→麦芽糖→葡萄糖→糖元A.此生物一定是动物,因为能合成糖元B.淀粉和糖元,都属于多糖C.此生物一定是动物,因为能利用葡萄糖D.麦芽糖为二糖,葡萄糖为单糖14.细胞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的变化是A.随着着丝点的分裂DNA分子数加倍B.遗传物质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C.同源染色体交叉互换D.在赤道板的位置上出现细胞板15.将一植物置于密闭、透明的玻璃罩内,在适宜的温度、光照和充足的矿质养料条件下一段时间后,容器中CO2的含量有所下降,此时与实验初始相比可以断定植物体A.合成有机物的速度加快B.有机物总量有所增加C.呼吸作用有所减慢D.吸收水分和矿质离子的速度有所减慢16.为硝化细菌提供能量、氮源、碳源的分别是A.NH3、NH3、CO2B.光、NH3、CO2C.C6H12O6、N2、CO2D.N2、NH3、C6H12O617.以下关于新陈代谢类型的叙述,正确的说法有①菌类和病毒都是异养生物②所有植物都是自养生物③所有动物都是需氧型生物④所有寄生生物都是厌氧型生物⑤自养需氧型生物的细胞结构不一定具有叶绿体和线粒体A.1种B.2种C.3种D.4种18.人类的某种疾病是正常基因突变为显性致死基因而引起的,显性纯合子在胚胎时死亡。某机构调查了15000个新生儿,发现了有75个患有此病,则该群体中致死基因频率为A.2.5×10-5B.5×10-5C.10×10-5D.019.已知番茄红果对黄果为显性,用纯合的红果品种与黄果品种杂交,所得F1基因型都为Aa,F1自交,共收获1200个成熟的番茄。从理论上分析,有红果番茄A.1200B.900C.300D.020.下列直接影响动物密度变化的是A.出生率、死亡率和迁入、迁出B.年龄组成和出生率、死亡率C.性别比例和出生率、死亡率D.性别比例和年龄组成21.右图是某高等植物根尖分生区内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①该植物的基因型为AaBB②若该植物是由花粉粒发育而来的,则其亲本是四倍体③若该植物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则其配子含一个染色体组④该细胞发生过基因突变⑤中心体、线粒体、核糖体与该细胞的分裂过程有密切关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④⑤22.目前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的麋鹿已初步适应野外生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野外的麋鹿基因突变的频率将不断增加B.野外的麋鹿有利于保护区恢复力稳定性的增强C.野外的麋鹿在自然选择下,某些基因的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D.野外的麋鹿与圈养的麋鹿因环境不同产生了生殖隔离23.与自然界的碳循环关系最密切的两种细胞器是A.线粒体和染色体B.线粒体和内质网C.叶绿体和核糖体D.叶绿体和线粒体24.一个随机交配的群体,某一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表现型的频率是0.19,则杂合子Aa的频率是A.0.1B.0.6C.0.9D.0.1825.植物体内的脂肪有饱和脂肪与不饱和脂肪,前者凝固点较高,后者凝固点较低。植物在严寒来临之际,体内物质发生一定变化,其中正确的是A.耐寒植物在低温下合成的不饱和脂肪较少B.经抗寒锻炼后,细胞中的不饱和脂肪含量会增加C.经抗寒锻炼后,体内可溶性糖含量将减少D.低温时植物细胞呼吸作用加强产热量增多26.利用小球藻培养液进行光合作用实验时发现在其中加入抑制暗反应的药物后,发现在同样的光照条件下释放氧气的速率下降。原因主要是A.叶绿素吸收光能的效率下降B.[H]的积累,水的分解减慢C.ATP合成所需的酶的活性受到抑制D.暗反应中生成的水减少,使得光反应的原料不足27.胸腺素能诱导淋巴干细胞生成具有免疫活性的T淋巴细胞。下列病人中不适合使用胸腺素的是A.器官移植病人B.SARS病人C.AIDS病人D.结核病人28.右图表示了鲸的生殖数量变化速率、死亡数量变化速率与种群大小的关系。图中表示生殖数量变化速率的曲线和K点代表的含义分别是A.曲线1,种群的最大数量B.曲线2,种群的最大数量C.曲线1,某一环境条件下的种群的最大数量D.曲线2,某一环境条件下的种群的最大数量29.最可能用于预测鸟类具有多样性的植被特征是A.面积大小B.分层结构C.是否落叶D.阔叶与针叶30.有关细胞分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分化发生在人的整个生命进程中B.分化赋予了不同种类细胞特异的结构和功能C.分化是不同基因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表达的结果D.生物体生长发育过程是细胞发生分化的过程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31.经化学分析后推断某物质不含有任何矿质元素,则该物质不可能是A.叶肉细胞中能吸收并转化光能的物质B.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物质C.唯一能够降低血糖含量的激素D.人体主要能源物质的代谢终产物32.人的肝细胞中不能由DNA控制合成的物质是A.mRNAB.胰岛素C.酶D.氨基酸33.能正确描述人体内调节内环境稳态的有A.pH的调节与血液中存在缓冲物质有关B.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是有一定联系的C.胰岛素是血糖调节中唯一降血糖的激素D.维持体温恒定主要是通过体液调节过程34.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A.专门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也不一定是分解者,而有可能是生产者或消费者B.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硝化细菌再利用C.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D.分解者不一定都是微生物,微生物也不一定都是分解者35.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内的化学反应,可不在细胞器中进行的是A.CO2的生成B.胃蛋白酶的合成C.mRNA的合成D.ATP的生成36.调查木本植物种群密度时,真正具有代表性的样本应该是A.随机取样B.样方面积为1m2C.样本数量足够大D.调查期无大量砍伐37.直接调节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系统包括A.神经系统B.内分泌系统C.运动系统D.免疫系统38.下图表示小麦一生中(从幼苗到成熟)需水量及对K、P的需要量图解,下列与图解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在开花期以前小麦对钾的需要量是递增的,但以后各期钾在小麦体内的含量逐渐减少B.图3表示小麦一生对P的需要量是相对稳定不变的C.根吸收水分与根吸收无机盐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D.同种植物在不同生长时期的需水量和对P、K等各种矿质元素的需要量不同39.某小鼠的癌细胞具有氯霉素抗性,通过细胞核移植技术,将无氯霉素抗性的小鼠体细胞核取出,注入去核的小鼠癌细胞中,然后将这一重组细胞培养在含有氯霉素的培养基中,结果发现,该重组细胞能无限分裂,这一实验可以说明A.能无限分裂的重组细胞可称细胞系B.氯霉素抗性属于细胞质遗传C.重组细胞不具有氯霉素抗性D.核移植过程中核基因发生了突变40.下列有关环境对高等生物性状的影响,正确的叙述是A.环境对体细胞所造成的改变一般不能遗传至下一代B.后天获得一性状,其出现频率一般都符合孟德尔规律C.能生存下来的物种,种群中所有个体都是适应环境的D.遗传性状的表现,经常受环境因素的影响高三生物综合试卷(1)08.02.23班级姓名学号得分第Ⅱ卷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个小题,共30分。41.(6分)燕麦颖色受两对基因控制。现用纯种黄颖与纯种黑颖杂交,F1全为黑颖,F1自交产生的F2中,黑颖∶黄颖∶白颖=12∶3∶1。已知黑颖(B)和黄颖(Y)为显性,只要B存在,植株就表现为黑颖。请分析回答:(1)F2中,黄颖占非黑颖总数的比例是。F2的性状分离比说明B(b)与Y(y)存在于染色体上。(2)F2中,白颖基因型是,黄颖的基因型有种。(3)若将F1进行花药离体培养,预计植株中黑颖纯种的占比是。(4)若将黑颖与黄颖杂交,亲本基因型为时,后代中的白颖比例最大。42.(9分)某科研所为了开发痢疾疫苗,利用鼷鼠做了一系列生理实验。实验的步骤及结果如下表:组别第一次接种(灭活的痢疾杆菌)第二次接种(灭活的痢疾杆菌)抗体合成程度甲未接种+乙+++++丙未接种+丁+戊++++说明:正常鼷鼠:幼年时摘除胸腺的鼷鼠+:抗痢疾杆菌抗体合成程度请根据上表中的结果,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与甲组相比,乙组体内抗体合成程度明显高于甲组的原因是:鼷鼠第一次接种时产生了一定量的,当第二次接种时,其就会在体液免疫的阶段迅速增殖、分化产生新的,进而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2)丁组与戊组对照,说明抗痢疾杆菌抗体的合成过程需要细胞的帮助。与乙组相比,丁组抗体合成程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