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第一单元议论文第一课改造我们的学习一、选择正确答案填写在括号内1.下列红色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普遍(biàn)肤浅(fū)前仆后继(pū)可歌可泣(qì)B.虽然(suī)违反(wěi)闭塞眼睛(sè)一知半解(jiě)C.为害(wéi)滥调(lán)生吞活剥(bāo)无的放矢(shǐ)D.鄙视(bǐ)校对(jiào)帷幕(wéi)阶梯(jié)2.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A.夸夸奇谈聚集人材华而不实为之一新B.头重脚轻通晓历史实是求事联系实际C.极大危害历史文献瞎子摸鱼系统研究D.日益结合分辩能力奋斗牺牲粗枝大叶3.下列词语之间结构完全相同的一组()。A.绸缪汹涌伶俐翩跹B.咕噜辉煌高超连绵C.蹒跚玲珑盘桓豪华D.刚强沧桑苍翠仓皇4.对A、B、C、D四组词语中的红色的词解释完全错误的一组是()。①肤浅:指动物的表皮②漆黑一团:象油漆一样③等闲视之:平凡或平常④哗众取宠:浮夸的言词⑤华而不实:开花(却)不结果实⑥有的放矢:有目标或有目的⑦谬种流传:错误⑧纠纷:纠正A.②④⑧B.①⑥⑧C.③⑤②D.①④⑧5.指出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无误的一项()。A.这种作风,拿了律已,则害了自己;拿了律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B.这种态度,就是有的放矢的态度。的就是中国革命,“矢”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C.只会片面地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期大林的个别词句,而不会运用他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D.上面我说了三方面的情形,不注重研究现状,不注重研究历史,不注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应用。6.依次填入句中空白处的最合适的一组词语是()。我党在幼年时期,我们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和对于中国革命的认识是何等,何等,则现在我们对于这些的认识是得多,得多了。A.浮浅空泛深入丰富B.肤浅贫乏深刻渊博C.浅陋空洞深邃扎实D.肤浅贫乏深刻丰富7.依次填入句中空白处的关联词语,正确的一组是()。a.仅仅……就……b.虽则……但是……c.如果……就……d.不是……而是……①有少数党员和少数党的同情者曾经进行了这一工作,不曾有组织地进行过。②对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具体情况,不愿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和研究,根据一知半解,根据“想当然”,在那里发号施令,这种主观主义的作风,不是还在许多同志中间存在着吗?③为了要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策略问题而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那里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为了单纯的学理论而去学理论。④据我看来,不纠正这类缺点,无法使我们的工作更进一步。A.①a②b③cB.①b②a③d④cC.①d②c③a④dD.①c②a③b④d8.判断下列句子是单句还是复句,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教导我们说:应当从客观存在着的客观实际出发,从其中引出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②目前,我们收集的材料还是零碎的,我们的研究工作是没有系统的。③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一百年来,其优秀人物奋斗牺牲,前仆后继,摸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是可歌可泣的。④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一经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A.①②③④句都是复句B.①③④句是单句,②句是复句C.第④句是连动式D.第②句是递进关系的复句9.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对于没有科学态度的人,对于只知背诵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森著作中的若干词句的人,对于徒有虚名并无实学的人,你们看,像不像?②他们起了留声面机的作用,忘记了自己认识新鲜事物和创造新鲜事物的责任。③不注重研究现状,不注重研究历史,不注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应用,这些都是极坏的作风。④许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者也是言必称希腊,对于自己的祖宗,则对不住,忘记了。A.①比喻对偶双关引用排比②比喻拟人③排比④借代对比B.①比喻对偶反问②比喻拟人③夸张④借喻拟人C.①对偶双关设问②比喻拟人③夸张④借代对比D.①比喻对偶双关引用②比喻拟人③反复④借喻拟人二、按逻辑关系调整下列句的语序并选择正确的判断项①在这种态度下,就是应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方法,对周围环境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和研究。②在这种态度下,就是割断历史,只懂得中国。③对于中国昨天和前天的面目漆黑一团。④在这种态度下,就是不要割断历史。⑤不是单凭热情去工作,而是如同斯大林所说的那样:把革命气概和实际精神结合起来。⑥在这种态度下,就是抽象地无目的地去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⑦不单是懂得希腊就行了,还要懂得中国;不但要懂得外国革命史,还要懂得中国革命史;不但要懂得中国的今天,不要懂得中国的昨天和前天。⑧不是为了要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策略问题而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那里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而是为了单纯地学理论而去学理论。⑨不是有的放矢,而是无的放矢。⑩这种态度,就是有的放矢的态度。三、仔细阅读,选择正确答案1.“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一经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这句子中的“为之一新”具体指的是()。A.中国革命由失败转而胜利B.中国革命蓬勃发展,由低潮变为高潮C.中国革命取得了历史性的胜利D.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变为新主主义革命2.对下列各句中红色部分在语言表达上的特点概括正确的一项是()。①我党在幼年时期,我们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认识和对于中国革命的认识是何等肤浅,何等贫之;则现在我们对于这些的认识是深刻得多,丰富得多了。②“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粗枝大叶,夸夸其谈,满足于一知半解,这种极坏的作风……还在我党许多同志中继续存在着。③这种反科学的反马克思列宁主义主观主义的方法,是共产党的大敌,是工人阶级的大敌,是人民的大敌,是民族的大敌,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A.①生动②鲜明③准确B.①鲜明②生动③准确C.①准确②生动③鲜明D.①准确②鲜明③生动3.下列各句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为了反复地说明这个意思,我想将两种互相对立的态度对照地讲一下。第一种:主观主义的态度。……第二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②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教导我们说:应当从客观存在着的实际事物出发,从其中引出规律,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为此目的,就要像马克思所说的详细地占有材料,加以科学的分析和综合研究。③我们的许多人却是相反,不去这样做。其中许多人是做研究工作的,但是他们对于研究今天的中国和昨天的中国一概无兴趣,只把兴趣放在脱离实际的空洞的“理论”研究上。许多人是做实际工作的,他们也不注意客观情况的研究,往往单凭热情,把感想当政策。④这种态度,就是有的放矢的态度。“的”就是中国革命,“矢”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所以要找这根“矢”,就是为了要射中国革命和东方革命这个“的”的。A.对比论证引用论证举例论证比喻论证B.分类论证引用论证举例论证比喻论证C.对比论证举例论证举例论证比喻论证D.对比论证引用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四、指出对各组句子的理解分析正确的项1.①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本实践相结合的二十年。②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A.①句是课文中的说法,因为①句充分肯定了我党的成绩,对我党今后的工作有巨大的鼓舞作用。B.①句不是课文中的说法,因为①句的意思是说二十年来,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一直就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与实际有出入。C.②句是原文中的句子,因为它把①句中的“相结合”写为“日益结合”,这样就准确地反映出这种结合是逐步的,有个过程的。D.②句不应是原文中的句子,因为在语言表达上显得不如①句简洁,与全文语言风格不一致。答:()和()2.①不是单凭热情去工作,而是如同斯大林所说的那样:把革命气概和实际精神结合起来。②不但单凭热情去工作,还要如同斯大林所说的那样:把革命气概和实际精神结合起来。A.①句是课文中的说法,因为它的意思是否定用热情去工作,强调必须按斯大林的话去工作。B.①句是课文中的说法,用“不是……而是”表示两种对立的情况,否定的是单凭热情去工作,肯定要按斯大林的教导去做。C.②句不是课文中的原句,尽管它的表述更完全,既肯定了工作热情,又指出进一步改进的方向,但它不是作者要强调的重点。D.②句不是课文中的原句,关联词“不但……还要”使用不正确,它的意思是可以单凭热情去工作,但是还要按斯大林的话去做,表述不正确。答:()和()3.①在全党推行调查研究的计划,是转变党的作风的关键一环。②在全党推行调查研究的划,是转变党的作风的基础一环。A.①句不是课文中的原句,因为“关键”一词使用不当,缺少宾语与它搭配。B.②句是课文中的说法,因为②句中的“基础”一词不需要宾语与之搭配。C.①句不是课文中的原句,因为“关键”一词,只强调调查研究的重要性,不一定具有普遍性。D.②句是课文中的原句,因为“基础”一词调调查研究的基本性和普遍性,比用“关键”一词恰当。答:()和()五、下面各句的说法有的正确,有的错误,在括号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一篇议论文要有论点、论据和论证。论点是作者对论题的见解和主张,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依据,论证是指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推理过程和方法。()2.议论文一般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立论是针对某一事件或问题,着重从正面提出并阐明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如《纪念白求恩》、《改造我们的学习》、《“友邦惊诧”论》等。()3.《改造我们的学习》中许多处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在语言形式上有:段落间的对比;句子间的对比;短语间的对比和对偶中的对比。()4.“我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不是《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的中心论点,课文题目才是本文的中心论点。()六、在下列空白处填入适当的内容1.本文是毛泽东同志年在延安干部会议上所作的报造。本文和《》、《》两篇著作是毛泽东同志关于运动的基本著作。2.“改造我们的学习”用“改造”而不用“改变”,是因为。3.仔细阅读《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第三部分,说说作者从哪三个方面对“主观主义的态度”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进行对比,加以论证的,将有关内容填入表内。比较项目主观主义态度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4.《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第三部分,作者分别谈到主观主义的态度和马克思列宁主义态度,这在论证的结构上形成了的关系。七、简要回答下列问题1.简要谈谈你对课文标题“改造我们的学习”的作用的理解。答:2.“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一百年来,其优秀人物奋斗牺牲,前仆后继,摸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是可歌可泣的。”说说句中“一百年来”是从哪年算起的,为什么要从这年算起?答:3.“中国共产党则是拿起这个武器(指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最好的真理)的倡导者、宣传者和组织者。”句中红色的词的含义是什么?答:4.本文在结构上具有典范议论文的特点,请按照“提出问题(引论部分)”、“分析问题(本论部分)”和“解决问题(结论部分)”的逻辑思维过程列出本文的结构提纲。答:八、下面这段文字有九个句子,对段内层次有四种不同的理解,选出正确的一项①今天的改革要求我们这一代人为民族的振兴付出代价。②这个代价就是艰苦奋斗,要打算过一段苦日子。③经济学上讲投入产出,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④我们今天吃点苦,就是为子孙后代投入。⑤有人看改革只顾眼前利益,这是很浅薄的。⑥在世界历史上,任何一个转折时期都是充满动荡和艰苦的。⑦现代人看欧洲的文艺复兴,以为是太平盛世,其实那时的人很苦,是在苦难中开创新纪元的。⑧未来的人看我们今天的改革,也会跟当代人不同。⑨只有历史地看我们所处的大变革时代,才能树立起民族的责任感和历史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