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语文(选修2选修9)说明:本试卷分两部分。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第一部分阅读鉴赏(共47分)一、古诗文阅读鉴赏(35分)1.补写出下列古诗文中空缺的部分。(共四组,每组只选答1小题,共可选答4小题。8分)①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1)(李商隐《锦瑟》)②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白居易《琵琶行》)③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2)(朱熹《观书有感》)④,。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⑤,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3)(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⑥云销雨霁,。,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⑦,;人不学,不知道。(4)(《礼记·学记》)⑧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鉴赏下面的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题乌江亭(唐)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乌江亭(宋)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战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2、两首诗都是针对同一历史事件所写的咏史之作,其议论不落窠臼又各具特色,但都能言之成理。问:两首诗针对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你认为哪一首更好,为什么?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完成3~5题。(10分)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有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夫风无雌雄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苏辙《黄州快哉亭记》)3.对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披襟当.之(当:同“挡”,挡住)B.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从:跟从)C.将何往而非病.(病:生病)D.不以物伤性.(性:本性)4.下列对句式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有风飒然至者(定语后置)B.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判断句)C.快哉,此风!(省略句)D.将何适而非快?(宾语前置)5、把文段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2)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8题。(13分)[甲]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乙]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苏洵《六国论》)[丙]以余观之,彼六国者皆欲为秦所为,末可专以罪秦也。当是时,东诸侯六国也,未有能愈于秦国也;其溺于攻伐,习于虞诈,强食而弱肉者也,视秦也无异也。兵连祸结,曾无虚岁。向使有擅形便之利如秦者,而又得天助焉,未必不复增一秦也,惟其终不克为秦所为,是以卒自弱,而取夷灭。(李桢《六国论》)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与:参与B、始速.祸焉速:招致C、后秦击赵者再.再:两次D、胜负之数.数:天数,命运7、[乙]段采用的论证方法是()(3分)A.喻证法B.例证法C.对比法D.引用8、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9、苏洵认为六国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丙]段认为六国与秦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试加以简析。(5分)二、现代文阅读鉴赏(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那树王鼎钧那棵树立在那条路边上已经很久很久了。那树有一点佝偻,露出老态,但是坚固稳定,树顶像刚炸开的焰火一样繁密。认识那棵树的人都说:有一年,台风连吹两天两夜,附近的树被吹断,房屋也倒坍了不少,只有那棵树屹立不摇,而且据说,连一片树叶都没有掉下来。这真令人难以置信。那的确是一株坚固的大树,霉黑潮湿的皮层上,有隆起的筋和纵裂的纹,像生铁铸就的模样。几丈以外的泥土下,还看出有树根的伏脉。在夏天的太阳下挺着颈子急走的人,会像猎犬一样奔到树下,吸一口浓阴,仰脸看千掌千指托住阳光,看指缝间漏下来的碎贡。有时候,的确连树叶也完全静止。于是鸟来了,鸟叫的时候,几丈外幼稚园里的孩子也在唱歌。于是情侣止步,夜晚,树下有更黑的黑暗;于是那树,那沉默的树,暗中伸展它的根,加长它所能荫庇的土地,一厘米一厘米地向外。但是,这世界上还有别的东西,别的东西延伸得更快,柏油一里一里铺过来,高压线一千码一千码架过来,公寓楼房一排一排挨过来。所有原来在地面上自然生长的东西都被铲除,被连根拔起。只有那树被一重又一重死鱼般的灰白色包围,连根须都被压路机碾进灰色之下,但树顶仍在雨后滴翠,有新的建筑物衬托,绿得更深沉。公共汽车在树旁插下站牌,让下车的人好在树下从容撑伞。入夜,毛毛细雨比猫步还轻,跌进树叶里汇成敲响路面的点点滴滴,泄漏了秘密,很湿,也很诗意。那树被工头和工务局里的科员端详过计算过无数次,但它依然绿着。计程车像饥蝗拥来。“为什么这儿有一棵树呢?”一个司机喃喃。“而且是这么老这么大的树。”乘客也喃喃。在车轮扬起的滚滚黄尘里,在一片焦躁恼怒喇叭声里,那一片清阴不再有用处。公共汽车站搬了,搬进候车亭。水果摊搬了,搬到行人能悠闲地停住的地方。幼稚园也要搬,看何处能属于孩子。只有那树屹立不动,连一片叶子也不落下。那一蓬蓬叶子照旧绿,绿得很。啊,啊,树是没有脚的。树是世袭的土著,是春泥的效死者。树离根,根离土,树即毁灭。它们的传统是引颈受戮,即使是神话作家也不曾说森林逃亡。连一片叶也不逃走,无论风力多大。任凭头上已飘过十万朵云,地上叠过二十万个脚印,任凭在那枝丫间跳跃的鸟族已换了五十代子孙,任凭鸟的子孙已栖息每一座青山。当幼苗长出来,当上帝伸手施洗,上帝曾说:“你绿在这里,绿着生,绿着死,死复绿。”这天,一个喝醉了的驾驶者,以60英里的速度,对准树干撞去。于是人死。于是交通专家宣判那树要偿命。于是这一天来了,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这次屠杀安排在深夜进行,为了不影响马路上的交通。夜很静,像树的祖先时代,星临万户,天象庄严,可是树没有说什么,上帝也没有。一切预定,一切先有默契,不在多言。与树为邻的一位老太太偏说她听到老树叹息,一声又一声,像严重的哮喘病。伐树的工人什么也没听见,树缓缓倾斜时,他们只发现一件事:本来藏在叶底下的那盏路灯格外明亮,马路豁然开旷,像拓宽了几尺。尸体的肢解和搬运连夜完成。一个人说:昨天早晨,她扫过这条街,树仍在,住在树干里的蚂蚁大搬家,由树根到马路对面,流成一条细细的黑河。老树是通灵的,它预知被伐,将自己的灾祸先告诉体内的寄生虫。于是弱小而坚韧的民族,决定远征,一如当初它们远征而来。两个星期后,根被挖走了,为了割下这颗生满虬须的大头颅,刽子手贴近它做了个陷阱,切断所有的动脉静脉。时间仍然是在夜间,这一夜无星无月,黑得像一块仙草冰。他们带利斧和十字镐来,带工作灯来,人造的强光把举镐挥斧的影子投射在路面上、在公寓楼的窗帘上,跳跃奔腾如巨无霸。汗水超过了预算数,有人怀疑已死未朽之木还能顽抗,在陷阱未填平之前,车辆改道,几个以违规为乐的摩托车骑士跌进去,抬进医院。不过这一切都过去了。现在,日月光华,周道如砥,已无人知道有过这么一棵树,更没有人知道几千条断根压在一层石子一层沥青又一层柏油下闷死。(选文有删改)10.下面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4分)A.计程车司机和乘客的话语,十分清楚地表明,这棵大树已经成为历史车轮前进的障碍,它已经失去了继续存在的价值,再也没有人需要它了。B.文中说“于是交通专家宣判那树要偿命”而不说“交通专家决定砍去那棵树”,意在表现交通专家的专横,也表现大树不可改变的悲剧结局。C.散文在看似平静的叙述中饱含作者的爱憎感情,如“让下车的人好在树下从容撑伞”“它们的传统是引领受戮,即使是神话作家也不曾说森林逃亡”。D.大树最终在电锯声中倒下了,大树的叹息是对一个生命结束的惋惜和无奈,隐含作者对只顾建设发展,破坏自然的短视行为的忧虑和非议。E.本文想像大胆而丰富,笔法虚实相生,语言优美含蓄,构思新颖独特,诗化的比喻、鲜明的对比、悠长的情韵,为读者留下了极大的审美空间。F.作者在行文之间流露出对大树的依恋哀悼之情,但作者也清楚地认识到大树的命运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和必然,大树的悲剧结局是无可避免的。11.文章成功地运用了对比、拟人的艺术手法,增强了大树悲剧的震撼力。请结合原文,就对比、拟人的艺术手法各举一例加以简要赏析。(3分)12.文章中大树的形象,有人认为是生命力旺盛的象征,也有人认为是自然与人和谐相处的象征,还有人认为是古老文明和传统文化的象征。阅读全文后,大树的形象给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请把这种感受写成一段赏析性文字。(100字左右,5分)第二部分表达交流(共53分)三、语言表达(13分)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3分)A.中国神州六号宇宙飞船在完成了飞行试验之后成功着陆了,参与研究工作的广大科技人员无不欢欣鼓舞,弹冠相庆....。B.人类在自然科学上遇到“起源”的问题往往会一筹莫展....,宇宙起源、生命起源、思维起源都是人类碰到的最大难题。C.马晓春退出围棋赛的消息是中国棋院负责人透露的,当然不是空穴来风....,这消息不久也从新闻发布会上得到了证实。D.各级政府机关要注意培养人才,特别是培养那些经验不足而有潜力的年轻干部,就是要“赶.鸭子上架....”,多给他们压担子。14.根据情境和要求完成(1)~(2)题。(4分)校运会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高二(4)班同学奋勇争先,捷报频传。张国雄在刚结束的男子跳高比赛中,获得了冠军,并打破了该项的学校记录;女子高中组100米决赛马上就要开始了,同学们都期待李燕能再为班级夺得一枚金牌。(1)有同学提议拟制一条标语,为李燕加油。有人脱口说出上句:“雄鹰飞越创纪录”,请你续写下句,使两句构成一副对子。(2分)李燕不负众望,第一个冲过了终点线。这时,她接受了学校广播站小记者的采访:记者:祝贺你获得了冠军,你现在的感觉是怎样的?这是你在这次校运会上获得的第几枚金牌?李燕:得到冠军当然是非常高兴。这是我获得的第二枚金牌,第一枚是400米。我希望在接下来的接力赛中,我们也能取得好成绩。记者:……李燕:是的,高二的学习非常紧张,但我认为,学习与运动是不矛盾的,运动可以为学习减压。在刚刚结束的中段考中,我的考试成绩比较理想,而在这次运动会上,我也取得很满意的成绩,学习、运动双丰收,我很开心。(2)假如你是小记者,第二个问题你会怎样问呢?(2分)15.高二(4)班的同学为广播站写了一篇广播稿,表扬为班增光的同学,文稿中五处划线句表述不当,请你任选三处进行修改。(前一个横线处,只写序号。6分)①在今天的学校校运会上,②我们班(高二(4)班)的运动健儿奋勇争先,③经过了大家的顽强拼搏以后,④取得成绩喜人。张国雄获男子跳高冠军,并打破了学校记录;李燕获得女子400米和100米第一名。⑤他们出色的表现,为班增了光。我们衷心地感谢这些勇于拼搏的同学。(1)改为(2)改为(3)改为四、写作(40分)1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在阿尔卑斯山的公路旁有这样的招牌:慢慢走,不要错过了眼前美丽的风光。关于人生有这样的一句格言:朋友,快快走,不要为眼前的风光驻足。请以“慢走还是快走”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高二语文期末考试答案及评分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