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大计、师德为本,法治梦新篇章学习心得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大计,师德为本。所谓师德,就是教师具备的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师风,是教师这个行业的风尚风气;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诲人不倦等,这都是师德。当你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我认为教书育人,热爱学生,关心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素养,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依法执教,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才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竭尽全力地去教育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一、以身作则,做学生的典范,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生总是把教师看作学习、模仿的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往往被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模仿在行动上。教师的人格影响对学生起重要作用,甚至以后在社会上还会长时间起作用。所以,教师要处处为人师表,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做出表率。教师面对的不是冷冰冰的产品,而是一个个有着鲜活生命,正在茁壮成长的孩子,如果说智慧要靠智慧来铸就,那么爱心要靠爱心来成就,在我的教育生涯中也做到将自己的心掏出来给孩子们。具有爱心和具有知识,对学生来说,他们更喜爱前者。青少年学生特别渴求和珍惜教师的关爱,师生间真挚的情感,必定有着神奇的教育效果,会使学生自觉地尊重教师的劳动,愿意接近老师,希望与老师合作,向老师袒露自己的思想。二、热爱教育事业,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关爱学生是师生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只有抱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之情,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学生才能真切地感受到你对教育的执着、认真,你的这份热情会在不知不觉中感染学生,让他们多对学习投入一份认真,同时老师也会多赢得学生的一份尊重。在“爱岗敬业”一条中,倡导教师“志存高远、乐于奉献”,只有当教师把教育作为一项事业、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时,才可能默默奉献、甘为人梯,这是教育工作的核心价值所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尊,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这是一种心理上的需求,但尊重是相互的。学生是有自己思想和行动自由的独立个体,被平等对待是一大愿望,能得到老师的尊重对学生是极大的精神激励。三、热爱学生,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崇高的师爱表现在对学生一视同仁,绝不能厚此薄彼,按成绩区别对待,要做到有爱心、耐心、细心,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时时刻刻关爱学生,特别对那些学习特困生,更是要“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切忌易怒易暴,言行过激,对学生要有耐心,多加鼓励,培养学生健康人格,树立学生学习自信心。四、遵纪守法,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努力提高自身能力、业务水平,严格执行师德,有高度的事业心、责任心、爱岗敬业,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1、自我自评学生的自我评价,能使他们按既定的目标和标准,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检测,作出正确的评价,是学生自我完善的催化剂。自我评价,实际上是一个自我反省的过程。通过评价进行自我调整,自我完善,从而得到提高。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主评价,思考自己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的表现,谈认识,谈体会,谈收获,同时能够明白自己在活动过程中的不足,明确自己今后的努力方向。2、组内互评在学生自我评价的基础上,还应进行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评价。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只有在学习上获得成功而产生鼓励的地方,才会出现学习的兴趣。”在语文教学中每完成一项任务,都要及时做出评价。除了老师的肯定,更重要是组内成员热情的鼓励。通过小组评价,共同进步。互评时,主要从参与是否积极、合作是否友好、工作是否认真负责等方面进行,要求学生之间相互找出优、缺点。目的是在同学之间形成良好的心理环境,营造团结合作、互相勉励、共同提高的氛围。3、组际互评在注重组内互评的同时,更应注重组际互评,让学生对合作小组集体做出合理的评价,从中反映学生集体或个人的素质情况。不但评知识掌握,而且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等,一方面增强参与合作的意识;另一方面一改以往教师评学生听的局面,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通过这种评价,使学生增强集体责任感、荣誉感,并进一步提高其分析能力。评价内容包括:组内分工明确,合作探究的能力,发言的积极性和条理性,小组合作学习的态度、热情等等。设四个奖项:⑴最佳沟通奖;⑵配合默契奖;⑶共同进步奖;⑷集体智慧奖。4、教师评价教师的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质量的保证,是学生进步的强化剂。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可从三方面着手:(1)、对学生个人表现进行评价。(2)、对合作状况进行评价。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要把课堂教学的着重点放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新精神上,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3)、对合作效果进行评价。小组合作学习既能体现集体的智慧,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对合作效果的评价,主要评价在小组学习中,学生能否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兴趣有没有比以前有所提高,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能否相互帮助,共同进步。评价的着力点定位在学生能否不断进步与提高上,与自己的过去比,只要比过去有进步就算达到目标,即效果良好。体育教学环节中出现的问题有两大类:一、体育教学中学生经常出现的一些实际问题1、学生对体育教学重视程度不够或缺乏兴趣,有厌学的现象。主要表现:(1)学生喜欢体育而不喜欢上体育课或不喜欢老师上体育课。极端地认为体育就是玩耍,在思想上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敷衍了事。在上自己喜欢的教学内容时,思想比较集中,对教学内容不感兴趣时,就不愿意参加练习,行为懒散。(2)厌学,对体育活动消极怠工,上课无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畏难情绪大,借故请假多,完成任务勉强,考核只求及格,课外活动少参加,没有固定的喜爱的活动项目等。2、学生没有养成科学的体育锻炼习惯。主要表现:(1)不懂得运用科学的原理和方法锻炼身体。(2)进行体育锻炼时,往往只想着玩,注意力不集中、不服从指挥、不按要求完成教学内容、不能按照体育教学的要求穿好服装、忽视安全等。3、学生缺乏勇敢进取精神和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竞争意识、责任心差,集体主义观念不强。主要表现:(1)冬天时怕冷、怕活动,手脚都缩在衣服里,夏天怕晒、怕热,都想往阴凉处躲。爱偷懒,有点小伤小病就请假。(2)对于自己不喜欢的教材,教师一宣布教学内容就常常引起很多怨声,出现消极抵触情绪,对于难度较大的教材,又怕经受挫折,没有勇气去尝试。(3)不爱劳动、不爱护公物,想使用但又不想搬运器材,有时老师要求协助搬运器材,就怨声载道、你推我躲。如将体操垫或跳高垫放在地上拖着走,活动完后不收拾器材,遗失器材后推卸责任。(4)对于集体性项目,只想着个人利益,不愿参加集体活动,不愿为集体作出贡献,有以强凌弱、霸用活动器材、歧视后进生等现象。旦有失败就相互埋怨,经常出现队友不和、拒绝或消极参加活动等现象。4、体育教学同其他课程一样,也有后进生。主要表现: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其练习行为不符合教师的要求或者没有达到预定的练习效果。体育成绩和体育达标成绩差。5、学生存在有自卑心理。主要表现:(1)自我认识不足,低估自己。如在学习一种新技术时,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常觉得“我可能学不会”,学习时过分紧张,不敢放开手脚练习。另外,这些学生喜欢拿自已的短处与他人的长处比较,越比越觉得不如人,越比越泄气。(2)对批评过于敏感。在学习过程中,只要听到别人的评价带有批评的含义,就会丧失练习的心情,不愿意继续练习。常常认为所有的批评都是针对自己的,因而非常注意他人的言行并认为每一个人都在注意自己的行动。平时也显得神经过敏,好猜疑别人。(3)过分计较比赛的胜负,非常关心比赛的输赢。在平时的比赛或游戏中,他们只跟显然可以赢的对手比赛,如果没有取胜的把握,便尽量避免参加。如果非参加不可,便表现出不屑一顾的样子,以表示自己并没有认真比赛,或者选择自己有明显的客观原因无法取胜的对手比赛。二、出现以上这些实际问题时,体育教师应该如何有效地解决呢?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解决:1、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1)广泛开展思想教育,改变传统观念,让学生了解到学好体育的重要性及其社会意义。应把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和意志品质联系起来,建立起“学好体育光荣,学不好可耻”的思想观念。同时,加大对体育的宣传力度,包括学生家长和其他任课教师,使他们成为学生学习体育的有力后盾和积极拥护者,真正从思想的深处接受和认同体育的重要性及其社会意义。另外,应在选拔人才的方式上应出台更多的制度和方法支持体育的开展。(2)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掌握体育技能的前提条件。要使学生对一个学科有兴趣的最好方法,是使他感到这个学科值得学习。“目标”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明确学习目标,对体育教学上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完成学习任务。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前,无论是教材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兴趣。必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将体育教学按层分组,根据学生不同层次,有针对性地制定出适合他们各自的目标。并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使他们认识到:今天的学习不仅为了掌握一种体育健身技能,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自己的体育锻炼能力。(3)上好第一节“引导课”。很多教师往往不是很重视“引导课”的作用,其实“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成功的“引导课”会给以后的体育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比如将一些组织纪律问题强调在前面,如队列常规、出勤管理制度、运动服装规定、器材收发规定等等,这样在学生的脑海里就会有个比较深的印象,便于今后的教学管理。(4)加强平时的管理。为了把“引导课”上的要求落实到平时的教学中去,必须将工夫花在平时的管理上。在组织纪律方面,教师必须严格考勤,严格管理。遇到违纪现象如无故迟到、旷课、练习不认真者,应严肃、认真处理。但是,教师尽量避免以惩罚作为法宝,不能动辄就罚,先要了解原因,再采取适当的措施。尝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让学生明白教师的出发点是为他为全体学生着想的,是善意的。应从动机的激励入手,多鼓动大家的情绪,多运用表扬。多安排一些必须相互合作的集体练习,对自私自利者,可尝试让其品尝一下孤独的滋味。但也应以惩罚为辅,说服教育为主,如有屡教不改者可采用予以隔离和单独教育等。2、培养学生养成科学的体育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定的基础。(1)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把科学锻炼身体的原理和方法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利用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去进行体育锻炼,如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为什么做”、“怎样做”与分析自己“做得如何”等方面的知识。加强学生科学体育锻炼的习惯培养,使学生把体育锻炼当作为一种习惯。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制定严密的、科学的、切实可行的计划,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反复培养,经常督促和检查,逐渐形成学生科学的体育锻炼习惯。3、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集体主义观念等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培养正确的观念。“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具有较现实的激励和导向作用。在平时应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世界冠军、体育明星、优秀运动员及残疾运动员等从困境、逆境中奋斗、磨练,最后取得成功的感人事迹,以此引起学生产生“共鸣”,从而加深他们的印象,激发学生学习榜样的动机,增强这方面的意识,形成正确的观念,使学生学习榜样的行动落到实处,逐步培养起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2)抓住时机正确诱导,激发学生克服困难的精神。在学生感到最困难、心理防线最脆弱、意志力开始动摇的关键时刻,给学生以坚定的信念和行动上的大力支持,引导学生提高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这是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最有效的阶段。如在长跑练习中,当学生出现一系列生理和心理反应,特别是出现“极点”时,教师应不失时机地运用语言法,如“坚持就是胜利”、“你有能力完成”、“老师和同学在为你加油”等等诱导他们,使他们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战胜自我,激发潜力,逐步建立起吃苦耐劳,不怕困难的精神,为顽强意志品质的形成打下良好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