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大纲(新课程):内容形式程度三项微调天津特级教师张世云认真阅读《考试大纲》与2003年《考试说明》进行比对,在理科科目中的物理部分,有如下四个方面的调整与变化。1、对考试内容上的微调:知识块仍为17个,知识点由去年的126个变为今年的131个,增加了5个点。知识内容上新增加的有(1)气体的体积、温度、压强之间的关系(Ⅰ级)(2)导体切割磁感线时的感应电动势(Ⅱ级)(3)电磁波的周期、频率、波长和波速(Ⅰ级)(4)光导纤维(Ⅰ级)(5)衰变(Ⅰ级)(6)人类对物质结构的认识(Ⅰ级),删掉的内容有(1)简谐振动中机械能守恒(2)波的反射和折射现象,内容单列为独立知识点的有(1)宇宙速度(2)常用的电容器(3)导体切割磁感线的感应电动势,右手定则(4)光的衍射;此外有知识点合并的:如声波、超声波及其应用;还有的知识内容在排列顺序上更符合教学大纲和教材顺序,主要体现在原子和原子核部分。2、对各部分知识内容要求掌握的程度上做了微调:其中力学部分由去年27个Ⅱ级点15个Ⅰ级点,变为今年的26个Ⅱ级点15个Ⅰ级点,最显著的变化为第8号知识点:曲线运动中质点的速度沿轨道的切线方向,且必具有加速度,由Ⅱ级要求降为Ⅰ级要求。热学部分中,将气体的状态和状态参量、热力学温度由Ⅱ级要求降为Ⅰ级要求,即今年热学内容中没有Ⅱ级要求点。电磁学中由去年的16个Ⅱ级点16个Ⅰ级点,变为今年的18个Ⅱ级知识点17个Ⅰ级知识点。变化突出的是两处。将导体切割磁感线时的感应电动势,右手定则单列为Ⅱ级知识点。变压器的原理、电压比和电流比由去年的Ⅰ级要求上升为今年的Ⅱ级要求,光学、原子物理部分没有明显变化。从上述变化不难看出,高考对电磁学内容的能力考查要求有所增强,同时,对紧密联系现实,工农业生产、生活,新技术、高科技等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比以前更加重视,进一步体现理科综合考试的特点。3、在对实验考查的说明中,增加了要求认识误差问题在实验中的重要性,了解误差的概念,知道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知道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减小偶然误差;能在某些实验中分析误差的主要来源;不要求计算误差。很显然,这说明了高考对考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实验素养等方面的考查要求是提高了,也更加具体化了。4、在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上做了微调:题型分数比例,即选择题与非选择题比例由去年的约45%:55%调整为今年约40%:60%,试题难易比例仍为2:5:3,在第Ⅴ部分内容,由去年的样卷及参考答案改为今年的参考试卷及参考答案,并明确指出:选登参考试卷的目的是希望考生对高考试卷的基本框架能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前后对比:客观题去年22个(按生、化、物顺序7:8:7),今年参考卷中客观题21个(比例为6:7:8),在主观题的排列上,今年《考试大纲》参考卷中列出10个题,顺序为4道物理题(实验仍首当其冲),4题化学题,2道生物题。在当前需要关注的是信息给予题、半开放性论述题及联系实际的问题。下面举例说明:例1、设想人类开发月球,不断把月球上的矿藏搬运到地球上,假定经过长时间开采后,地球仍可看做是均匀的球体,月球仍沿开采前的圆周轨道运动,则与开采前相比()。A、地球与月球间的万有引力将变大B、地球与月球间的万有引力将变小C、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将变长D、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将变短析解:仔细审题不难发现,题中的物理情景是虚构的,但题中给出的信息实质上是两个二选一的选择组合题,需做二次判断,其一是地球与月球间万有引力的判断,其二是月球绕地球运转周期的变化。此题正确答案为(B、D),属高考中的容易题。例2:滑块A、B的质量分别为m1与m2,m1〈m2由轻质弹簧相连接,置于水平的气垫导轨上,用一轻绳把两滑块拉至最近,使弹簧处于最大压缩状态后绑紧。两滑块一起以恒定的速度v0向右滑动。突然,轻绳断开,当弹簧伸长至本身的自然长度时,滑块A的速度正好为零。问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滑块B是否会有速度等于零的时刻?试通过定量分析讨论,证明你的结论。析解:这是一道典型的半开放性论证题。题中叙述了物理过程中的两个情景,一是开始,A、B整体的恒定的速度v0向右滑动,绳子断开前后,系统动量守恒,又因系统内,绳子断开后,只有弹力做功,故系统机械能守恒。即,弹簧被压缩至最紧及A、B的总动能之和,应等于滑块A速度为零时,弹簧恢复原长时,B滑块的动能。假设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滑块B可以出现速度为零的时刻,则此时滑块A的速度为v1,弹簧可能为原长,也可能有压缩或拉伸的形变、设弹性势能为Ep≥0,由系统机械能守恒。推论的结果与题设条件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