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入接触构造的垂直分布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侵入接触构造的垂直分布它主要受控制岩体形成的构造性质和规律、岩体侵位机制以及围岩构造类型所制约,同时也受侵位深度和岩石物理-力学性质的影响。由于目前还缺乏系统的深部资料,我们只能根据地质、物探和矿山深部的有限资料,概略的了解一些大型岩体接触构造的垂直变化,初步建立起关于陡立的、超覆的、折线的、缓平枝杈状等接触带的控制因素及其对矿化分布影响的概念。当岩浆沿着纵横交错的多组断裂侵入时,常形成复杂形状的岩体,类似格架状。这种复杂形态的岩体中常包含着大型的围岩包体,如大理岩等。侵入体围岩的岩性、厚度、构造以及不同岩性岩石的组合情况对侵入接触构造的垂直分带颇有影响。接触带构造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比较复杂,尤其是由于缺乏深部资料而难以准确地认识和描述。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多注意岩核与岩蓬的空间分布关系,岩体主干与枝杈的相互关系以及岩体的剥蚀深度等。同时注意研究控制矿化的主干构造,特别是控制富矿、大矿产出的深部构造要素,注意是否有贯入式富矿体、多层侵入体和多层矿化带存在的可能。在矽卡岩型金属矿床中,早期的比较高温的矿化往往只集中在一、两个岩相或构造带内,其余各带没有或只有轻微矿化。例如,铜官山铁矿中含铜磁铁矿石中集中在内矽卡岩带,黄铜矿矿石则在外矽卡岩带和含蛇纹石片理化带着两个带中。而一些较晚期的中地温矿化,则经常沿次生裂隙带分布。其矿化范围比较广泛。在不同的带中,矿体形态和矿石构造也有区别。如在强度裂隙中矿化多为稠密网脉状,而在顺层裂隙带中矿体则为似层状,在接触-断裂带中为延伸较大的板状或脉状矿体等。在实际工作中,可将构造分带和蚀变分带二者结合起来研究,并采用横剖面法和纵剖面法或立体图解等来表现这种分带关系。这些剖面和图解在工作初期常不够准确,但随着工作的逐步升入则日趋确实和完善。以上讲的还只是接触构造分带的一个侧面(局部切面)。更大范围内的整个侵入岩体接触构造的水平分带性。如一个圆形侵入体,其接触构造分带常是同心圆状;对一个带状的岩体来说,其横切走向的两侧接触带的构造可能是完全对称,也可能是不对称,视岩体侵入对围岩的产状而定。综合上诉接触构造的时间发展和空间展布的情况说明,在侵入岩体接触带范围内,经历了正常温-增温-炽热-降温-新的正常温的变温过程,以及侵入前围岩构造-岩浆侵入构造-后期叠加构造的构造变动阶段。

1 / 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