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读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读后感范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与收藏。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读后感1不知不觉一个多月又过去了,我想起“须臾”“刹那”“弹指”“fast”等词,总之,时间过得很快。在过得很快的这段时间里,我慢慢地读完了一本书——《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知识就是力量。《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的作者“李进成”老师就成功地把心理学的知识转化成了班级管理的力量。在这本书里,他从“新生沟通”“课堂管理”“常规管理”“违纪管理”“养成教育”“化解矛盾”“心理辅导”“与家长沟通”“与同事沟通”等九个方面,分享了他的宝贵经验。我从中摘取一部分,跟大家分享。与新生沟通与新生沟通,要建立情感银行。多往银行里存钱,谨慎取钱,避免透支,杜绝破产。所谓存钱就是指鼓励、肯定、赞美、支持、关爱。取钱指求助、需求、下指令。透支指批评指责。破产指出卖欺骗。例如有一位班主任没收了学生的手机,学生为了减少麻烦,请老师不要告诉家长。而老师也答应了学生的这个请求。但老师在和家长交流的时候忍不住说了出来,学生知道后有一种被出卖的感觉,对该老师的教育由尊重、听从变成了对立、反抗,后面麻烦不断,师生双方可谓是两败俱伤。这部分内容使我联想起一个评论,大致内容是:企业无论什么样的管理制度创新,量化也好、责任制也好、军事化管理也好、绩效考评也好,凡是工人多付出了精力,却没有多拿到回报的革新,就是糊弄鬼,兔子的尾巴长不了。不管什么教育理念,什么管理风格,对学生的关爱是不能变的。教师给与的温暖,就是学生的回报。违反了这一点,就成了劳民伤财的形式主义。课堂管理每一个行为背后都有一个正面动机。弗洛伊德认为,一个人所做的一些事情,不是为了得到一些乐趣,就是为了逃避一些痛苦。如果老师发现学生错误行为背后的正面动机,那么学生也容易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勇于改正,因为当学生行为背后的正面动机被肯定被接受之后,他的潜意识会感到放松,会有一种被理解的感觉。如果老师只是看到学生的错误行为,忽视或否定了背后的正面动机,甚至给错误的行为贴上负面的人格标签,那么就会激发学生的抗拒心理,造成越沟通矛盾越深、越处理问题越多的局面。书中还有很多案例,令我感受到作者的心理学素养比较深,说话中总是能敏锐迅速地找到对方的潜台词、内心需求、正面动机。人情练达,了不起。做教师应该锻炼这方面的能力。常规管理学生犯错恰恰是他成长的契机,学生出现问题不是问题,老师用怎样的态度和方式来对待问题才是问题。如果老师动不动就发火、批评、责备、惩罚,那么只能换来学生本能的自我防御和辩护。不利于让学生真正的改正错误。应该让教育充满精神关怀,关注学生的心理、生活、道德情操、审美情趣等方面的成长和发展。当教师的关注焦点是学生成长的时候,就会发现我们的教育充满了无限的挑战和创意。违纪管理学生违纪只能说明这个行为不对,不要轻易和人的品格相联系,不要轻易给学生贴上懒惰自私等人格的标签。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尤其对于成长中的学生,更适合采取动态的评价,不能一锤定音。作者关于学生违纪的认识,十分科学。采用这种认识方式,就包含了无限的可能。批评要做好善后工作,批评惩罚完学生之后,老师一定要补做善后工作,给被惩罚的学生安慰,无论多么正确的惩罚都会带来不良的情绪反应,善后工作就是要消除学生的这种不良情绪,老师不能因为批评是为学生好的理性认识而看淡了批评带来的不良情绪,成长中的学生还没有那么多的理性,所以过后老师要主动找学生谈心,接纳学生的部分情绪,认可他行为的合理之处,甚至找出他的.正面动机,表扬他勇于认错的态度,顺便多肯定一下他的优点,经过这种善后处理之后,学生内心的不愉快才会消除,才会更亲近老师,配合老师的教育,理性从来不能取代感性,善后工作必须做好。人性就是人的本性。解决人的问题就要顺着人的本性。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批评要做好善后工作”这个道理,放到任何上级对下级的地方都成立。历史上不按这个道理办事,而.丧身的例子不少。化解矛盾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空间和界限,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了解和尊重对方的界限而不能随意侵犯,就像我们不愿意他人侵犯到自己的界限一样。没有谁比谁的信念系统更正确,我们需要尊重和理解对方的信念系统,即便是对一些不能接受的行为,我们也应给予关注和理解,因为他们这些行为的背后存在着可以被接受的正面动机。当我们尊重了对方的信念系统,便等于尊重了对方的人格,于是沟通可以更顺利的进行,当然学生的信念系统还处于未成熟期,这就需要老师进行引导,而不是简单的否定和说教。距离产生美,只要距离足够小,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所以清官难断家务事。界限的问题大概是婆媳关系中最常见的问题了。许多婆媳之间并没有真正的矛盾,包括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等等,往往只是一方不被重视,不被关注,得不到呼应等等造成的小情绪,而并没有真正的矛盾。同样的,许多同学之间的矛盾,也并不是什么矛盾,而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情绪。互相理解、互相尊重、互相接纳才是正解。与家长沟通一般家长责难老师往往是因为某些事情让家长感觉不愉快,甚至认为他们的孩子在学校受到老师不公正的待遇,老师对他们的孩子有偏见。当然这份感受往往是因为误解而产生的。因此有效处理家长责难,就要先处理家长这种不愉快的感觉。方法就是理解和接纳,让对方的情绪有倾诉的机会,获得认同。这样家长的情绪会慢慢稳定下来,能够理智地和老师交流。引导家长比较分析,让家长决定该如何做。当双方达成共识的时候,老师要通过问话引导家长分析不同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这个时候家长往往会变得更理性,当他们推论出自己的行为方式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时,自然不会再坚持自己的行为,对于这个时候切忌得理不饶人,更不能对家长搬起面孔说教,否则会伤害家长的自尊心。老师通过问话引导,把决定权留给家长,聪明的家长肯定知道该如何做。家校关系是脆弱的,具体的事情自然有具体的原因,我们先不论这些。从总体上看,.进步,信息发达,各种应激迅猛增多,人们疲于应付,很容易浮躁和焦虑。不冷静,就没有办法“发现问题、预防问题”,也没有办法“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烦恼即菩提,辩证的看待问题,让智慧压过烦恼,不要让烦恼压过智慧。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读后感2都说“说话是一门艺术”,懂得并且善于运用这么艺术的人在人际关系上犹如锦上添花,正确运用说话之道,在工作上也是有非常大的助益的。我作为一名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沟通是不可避免的,但有时也会感觉沟通无效,心有余而力不足。《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记载的是李老师在教育实践中所遇的案例,并总结出一些经验所得,使他的理论更加真实科学,我迫不及待地打开这本书,希望能早日学习,有所收获。李老师在第一章里说“建立情感银行”,与学生的交流绝对不是上级与下级的关系,不是老师命令学生听从,老师通过“存钱”,即通过“鼓励、肯定、赞美、关爱、支持”等行为与学生建立情感基础,使学生更愿意与老师沟通,愿意遵守规章制度,甚至愿意执行老师下达的指令,即老师“取钱”了,但我更愿意称之为“利息”(因为我觉得这更是学生对老师信任、喜爱、尊重的一种回报行为)。当学生犯错时,李老师有句话说得很好:“指出错误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教育学生,而不是批评学生”,这句话使我犹如醍醐灌顶,再次反思了自己面对学生犯错时我是用什么态度对待他们的?是如何和他们沟通交流的?李老师在书中还提到一个很好的观点“个别谈话大于集体说教”,确实老拿一个人的错误来对全班进行集体教育,老师的目的也许是在“打预防针”,希望其他同学不要犯同样的错,但是有的学生会觉得这是某某学生的错不关我的事,于是老师的说教变得无效空泛,我也要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谈话,减少空泛的集体说教。“当你们三年后走进大学,再由大学走向.时,衡量你们的已经不仅仅是一份成绩单了,想想还有什么能证明自己的优秀。”这是一句很有深意的话,没有说多余的话,让学生自己思考现在的自己、未来的自己,反思自己是否“优秀”,如果不优秀或还不够优秀,那么现在就得努力了。每次遇到学生对学习失去目标、失去兴趣时,我总是说:这是一个大家都要必经的过程,我们只有坚持,想要有所收获就必需有所付出。现在想想我这句话说的没错,却说不进学生的心里,没有引起共鸣,也就是与学生沟通无效。李老师的经验化成一本书,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学生的关爱,让我感受到自己的教育经验之浅薄,还需要不断学习、积累、改进,也开始反思自己以往的不足之处,希望自己能做的越来越好,成为一名受学生喜爱,能帮助到学生发展的一名教师。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读后感3读了《教师怎样说话才有效》这本书,学到很多东西。教育,必须重视细节。教育就是平平常常的一堂堂课,平平常常的一次次谈话,平平常常的一回回活动……教育就是一个个学期,就是一个个班级,就是一个个学生,就是一天天……教育的每一天都有琐碎的事情。爱心是基础,教师要注意经营“情感银行”。一、有效果比有道理更重要,所以很多道理可以不讲,但要积极思考处理眼前问题最有效的方法。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课堂管理也是最能体现一个老师对教育的掌控力。课堂的活动是师生共同的演绎过程,老师往往能够提前准备好自己的教学步骤,但永远无法预测课堂会发生怎样的意外。当意外发生的时候,如果置之不理,那么就会降低老师的威信,久而久之会失去对课堂的掌控力;如果老师过于严肃,动不动就进行长篇大论的教育,不但会影响教学进度,还会激发学生的反感情绪。因此,这个时候最需要老师进行简短而机智的处理,保证课堂有效进行,同时还不失教育机会。这个时候的讲话原则是有效比有道理更重要,老师关注的应该是眼前的效果,而不是所谓深刻的理论。二、关注焦点,所有的沟通不能脱离核心目标,保证课堂教学效果。课堂管理的焦点就应该是保证课堂效果,因此处理一些突发事件的时候都要以这个焦点为目标,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有时候“怎么办”比“为什么”更重要,尤其是课堂管理,更需要这种需要短平快高效率的评价,只要化解了眼前困境保证效果就是好方法,至于为什么可以留到课后深入处理。三、寻找正面动机,每个行为背后都有一个正面动机。例如学生考试作弊的行为背后有获取高分的正面动机,学生课堂讲话甚至讲一些有“轰动效应”的话,可能背后隐含着“渴望被关注”的正面动机,学生迟交作业可能隐含着“把作业做得更完美”的正面动机。如果老师发现了学生错误行为背后的正面动机,那么学生也容易对他错误行为的批评并勇于改正。因此,老师要通过积极思维找出学生的正面动机,然后相机引导,而不是简单地批评否定。如果老师只是看到学生的错误行为,忽视或否定了背后的正面动机,甚至给错误的行为贴上负面的人格标签,那么就会激发学生的抗拒心理,就会造成越沟通矛盾越深,越处理问题越多的局面。四、注意沟通的效果。说清楚不等于听明白,沟通的意义取决于对方的回应。因此沟通不应该只强调自己说了什么,还要考虑对方听到了什么。任何方法的使用都要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为学生的成长背景、师生关系、老师的教育背景都有很大的差别,因此要注意活学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