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政务中心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政务中心是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的过程中产生的新生事物,在创建优良经济发展环境、提高行政效率、服务人民群众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由于受多方面条件的制约,出现了一些困难和问题,使得其发展与行政许可法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因此,研究和分析政务中心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充分发挥政务中心的作用,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推进政务公开,提高政府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存在的问题一是集中审批、集中受理执行不严格、不到位。有的部门对按规定应进入“中心”的项目,以各种借口不肯纳入;有的对已经纳入“中心”集中办理的审批事项,仍在原单位受理或“两头”办理;有的项目虽在“中心”窗口受理,但证照发放、收费仍在原单位,使窗口流于形式;有的部门对应在“中心”银行窗口统一缴纳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仍在外收取,游离“中心”监管。二是政务服务中心管理的职能不强。“中心”与各窗口单位只是一种协调服务的关系,虽然县委、县政府赋予了一定的管理权力,但实际上很难运用到位。同时,很难调度部门对以许可主体为主建立行政许可制度,并审批难度很大。三是行政审批效率、即办率难以提高。有些审批项目仍然程序复杂,环节繁琐、承诺时限长,不符合方便群众、服务群众的宗旨。四是“体外循环”现象较严重。少数单位为保住自身的审批权力,对一些重要的审批事项仍未做到应进尽进,存在“小权进、大权不进”,将重要的服务项目、关键的办事环节,仍放在原单位办理,把政务服务中心窗口作为“收发室”,严重弱化了“中心”的服务功能和服务质量。五是部门对窗口授权不充分。一些应当场办结的审批项目,单位未能充分授权,仍要拿回原单位签字盖章,让窗口办事人员“两头跑”、让办事的群众“跑两头”,人为地增加工作量和办事环节。六是窗口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意识有待提高。窗口工作人员应该是单位挑选的精兵强2将,能胜任窗口服务工作,但有的单位人为弱化窗口职能,把一些难管理、素质不高、业务不精的人派至窗口工作,这些人认为自己是在原单位受不到重用而被派来的,加上“中心”管理严,对工作产生抵触情绪,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自然难以提高。二、原因一是观念偏差,认识不到位。一些部门对建立“中心”在贯彻行政许可法、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中的基础作用认识不完全到位。有的部门认为建立政务服务中心削弱了他们的权力,甚至认为建立“中心”后对部门的工作秩序造成不利影响,带来了麻烦等等。有的领导在认识上还存在很大的偏差,认为建立政务服务中心与部门的办事大厅有冲击,是“重复建设”;认为建立政务服务中心不仅不能创造经济价值,反而增加了财政负担;认为部门派驻的窗口工作人员,在原单位不再兼职,导致人力浪费,增加了人员编制和经费开支。由于观念偏差,认识不到位,对“中心”的支持就不够自觉,不够有力。二是主体不明,职能不到位。政务服务中心既不是依法产生的行政执法机关,也不是政府委托授权的行政管理机构。《行政许可法》第二十六条虽然涉及到行政审批的运行程序问题,但对行政审批负有监督管理责任的政务服务中心没有给予定性和定位。政务服务中心在县政府的权限内仅能批准事业单位,管理工作人员也没有进入公务员管理系列,对具有行政职能的窗口部门和具有公务员身份的窗口工作人员的监督和管理,名不正,言不顺,底气不足。三是体制不顺,监管不到位。政务服务中心所涉及问题不只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问题,而是触动了行政体制改革的大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有两大问题:第一,部门林立环节多。一个审批项目有的既要按地域又要按层次报批,涉及到省、市、县多个部门。这样的项目很难进政务服务中心按要求集中办理,当事人多头跑的现象难以消除。政务服务中心也无法对其实行有效监督和管理,只是起一个联络沟通的作用。因此,有的部门在政务服务中心所设的服务窗口,基本上只能起到“收发室”的作用,“体外循环”、“暗箱操作”难以避免。第二,权力分割程序多。一个部门的权力划分到好几个股室和若干个人,又各自划归几位领导分管。如果把所有的审批事项都授权给窗口统一办理,明确一名领导统管,那么就会出现原有的分管领导、股室和个人大权旁落,威风和好处几乎没有了,显然会层层设阻,处处设难。3四是利益驱动,授权不到位。审批权力和利益相关,审批项目的背后一般都有一系列的收费行为,审批事项和审批权力进入“中心”实行阳光操作,必然会影响到一些部门的既得利益,必然会引起一些部门的抵触情绪。因此,有的部门总是以各种理由拒绝进入政务服务中心。这也是造成审批项目“体外循环”和授权不到位的根本原因。三、对策建立政务中心是各级党委、政府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转变政府行政管理职能,打造廉洁高效和服务型政府新形象的重大举措,是推进依法行政,全面推行政务公开的有效载体和形式。各级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建立政务服务中心规范高效的运行机制,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努力提高政府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质量。(一)统一认识,强化中心职能。政务服务中心运行的时间不长,但社会反响是十分强烈的,尤其是群众的关注度和期望值很高。各级政府为了加快发展,优化经济环境,扩大招商引资,也需要建设一个真正廉洁高效便民的服务型政府。科学、民主、依法的执政理念,要求政府的两大基本职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必须加速改革,其中包括政府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的改革。从政务服务中心的运行实践和实际效果来看,实质上是管理方式和手段改革的有益探索,是顺天时、合民意的,其走向是符合国际发展趋势和国内发展要求的。因此,政务服务中心的建设只能前进不能后退,政务服务中心的职能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二)准确定位,大力整合功能。按照政务服务中心所肩负的在行政审批方面的监管和服务职能,应确定相应级别的行政管理部门,由政府委托授权行使相应职权。管理层纳入公务员系列管理。同时把政务公开办、优化经济环境办、行政效能监察室、非税收入管理局的功能整合在一起。这样既可精简机构和人员,防止职能重叠交叉,又可适应形势变化长期发挥作用。上级政府应明确主管机构对其进行具体指导,避免上下脱节各行其是的断层现象发生,形成上下相联,功能配套的完整工作体系。同时,要根据行政许可法实施后对审批工作带来的变化,重新定位“中心”的功能,从单纯审批型向多元服务型方面转变,努力建设三个“平台”,即建立审批和收费同步的平台;利用“中心”信息公开资源,增强“政务超市”功能,增加法律法规咨询功能,建立咨询服务“平台”;监察部门介入,强化对审批行为的监督手段,建立监督投诉“平台”。4(三)强化职能,统一集中办理。要对全部行政审批事项及其程序进行再清理再规范,把全部审批事项统一集中联合办理作为目标。要按照《行政许可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行政许可在一个机关需多个机构办理的,应当确定一个机构统一受理和送达。两个以上部门分别实施的,可组织有关部门联合办理、集中办理。因此,在一个机关分散在多个机构的,应该调整到一个内设机构,并集中到政务服务中心办公,实行统一受理、统一送达、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的运作模式。(四)加强督查,健全监督机制。建立和完善监督约束机制,在加强规范、约束和监督以及保证落实上下功夫。一是加强内部监督。对每个审批、核准事项,各单位都要制定相应的内部约束和监督措施,明确规定窗口负责人和具体经办人的权限、责任和义务,做到“谁审批,谁负责”。二是加强外部监督。充分发挥纪检监察的监督作用,跟踪督查各部门进驻“中心”的情况,对措施不力、工作不到位的要严肃批评,对故意推脱,顶着不进的要给予纪律处分。对已经进驻“中心”的审批事项仍在原单位办理的,要追究部门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三是加强事后监管。要强化管理措施,将各部门窗口工作实绩纳入目标考核和行风评议内容。行政效能监察机构要对各单位项目进“中心”情况和有无“两头受理”现象进行督查,严明纪律,严肃查处。四是加强社会监督。要将政务服务中心作为行风评议活动开展的一个重要场所,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对各部门的行风评议工作,要把社会各界对入驻部门窗口的评议作为重要内容来考核,凡部门窗口受到群众批评较多的,一律不得评为先进或授予任何荣誉称号。各新闻媒体要经常到政务服务中心通过现场采访,跟踪报道群众办事情况,打造高效行政的良好氛围。(五)创新机制,提高办事效率。一是实行“并联式”审批制。把各窗口单位的行政审批职能剥离出来,交至窗口集中行使,原单位不再受理,并实行审批领导和股室成建制进驻窗口、刻制审批专用章等制度。建立“一家受理、抄告相关、同步审批、限时完成”的并联审批制度,变“流水式”审批为“同步式”审批,变“串联式”审批为“并联式”审批,进一步扩大政务服务中心“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功能,努力提高办事效率。二是推行“三项审批新制度”。“三项审批新制度”,即“一审一核”制、企业登记前置审批事项告知承诺制和建设项目并联审批制等新的审批方式,建立政府重大项目快速办理机制,设立“绿色通道”,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减少审批环节,缩短办理时限。三是实行首席代表制。各部门指定一名负责人作为窗口审批工作的首席代表,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全权负责申请人提出审批事项的办理。各部门要赋予首席代表一定的决定权,对一些经授权可直接办理的申请,按照规定的流程和时限,直接给予申请人以明确答复。同时,各单位要指定一位主管5领导全面负责窗口的审批工作,定期不定期到窗口指导工作,及时解决窗口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以加强窗口办理工作的管理。四是推行“一事一地”、“充分授权”和“既受又理”制。“一事一地”,是指同一审批事项只能由一个部门、在一个地点受理,凡进“中心”办理的事项,不得在“中心”之外再受理和办理。“充分授权”,是指各进驻部门向在“中心”设立的窗口充分授权,实行“首问”负责制;“既受又理”,是指“中心”既能受理,又能及时办结。(六)积极探索,规范管理体系。加快“中心”网络建设,连接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中心网络,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大力推行网上审批,实现网上办公,使网络成为群众和企业获取信息、办理申报、缴纳费用等有关事项的重要途径,建立一个办事高效、运转有序、公开透明、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七)加强管理,提高人员素质。目前,对窗口工作人员的管理还比较困难。一是进驻单位不按要求安排人员;二是人员调换频繁;三是人员素质不高。要建立健全管理和奖惩制度,切实增强政务服务中心的凝聚力。对窗口及其工作人员要实行双重管理并以政务服务中心管理为主,窗口工作纳入单位的年度目标考核,按月、季、年份进行考核,对考核不合格的或者组织纪律观念差、不服从领导的工作人员要予以辞退。对以各种原因退回的窗口工作人员,部门不得安排重要岗位,对违法乱纪的要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各部门的窗口工作人员要按要求选派,至少工作一年后才能调换,在窗口工作期间的评优晋级以政务服务中心的考核为主。同时,要大力加强对窗口工作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努力提高窗口工作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和服务水平,造就一支政治过硬、服务优良的政务服务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