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性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论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性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性,首先从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市场经济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关系、国有制经济对市场经济的推动作用、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实践等四个方面论述了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存在的可能性,其次论述了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兼容的途径。关键字:公有制市场经济一、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兼容的可能性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是否兼容的问题,早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就引发了一场激烈的理论论战。这次论战分为两派,一派否认市场经济与公有制兼容,因为在他们看来资源的优化配置,不能靠计划安排,只能通过市场调节来实现,而实行公有制的社会主义是不可能建立起市场经济的。另一派则主张市场经济与公有制可以兼容,社会主义经济的资源配置应通过直接市场机制和模拟市场机制来解决,而不能按照计划者的偏好或长官意志进行。我们同意第二派的观点,因为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的实现有其可能性有以下几方面的依据:(一)从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条件看,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具有兼容性我们知道,市场经济是建立在商品交换基础之上的,作为与自然经济相对立而存在的一种社会经济形式,其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主要包括:一是社会分工;二是物品所有者之间存在着彼此当做外人看待的关系[1]。社会分工是市场经济存在的一般条件,它提供了其可能性。可以说,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条件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也是存在的。一方面,社会主义公有制是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产生的,随着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发展和完善,社会分工也会进一步细化和发展;另一方面,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存在着多种所有制形式,在公有制内部还存在着社会所有和集体所有两种不同的所有制形式。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形式,决定了企业之间经济利益的相对独立性,因而它们之间的交换也要采取商品交换的形式。可以说,市场经济视内生于社会资源公有制的。(二)从市场经济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关系看,市场经济与公有制具有兼容性。市场经济就其本质属性来讲,不属于社会经济制度范畴,而是经济运行和经济联系的范畴。如前所述,市场经济既不是一种经济制度,也不是一种社会形态,而是以市场为“导向”或以市场为“媒介”的一种经济形式,是一种经济运行机制,是一种经济调节手段,是一种资源配置方式。[2]它表明,一切经济活动过程都要通过市场这个中介环节来进行。在生产方面,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资本、劳动力、生产资料、信息、技术等生产要素要从市场上取得,劳动的结果—劳动产品的销售要在市场上进行;在消费方面,实现了市场化的消费,人们所需要的一切消费资料都是从市场上获取的;在分配方面,通过市场来配置资源、合理分配人、财、物;在交换方面,人们之间的一切交换活动都表现为市场上的买卖活动,离开市场就不会有交换行为的存在。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在于用市场形成的价值尺度衡量生产者之间的经济活动,通过价值的迂回形成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建立起生产者之间的经济联系。正是由于市场经济自身并不具有特定的社会性质,因而能够与不同社会性质的经济相结合,存在于不同的社会形态之中。[3]就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则而言,它所反映的也不是某种特定社会性质的经济联系。我们知道,市场经济运行的一个最基本的规则,就是要求按照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价值进行等价交换。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价值的形成还是价值的实现,都与特定社会性质的经济关系无关;无论是公有制企业还是私有制企业,只要从事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都要受到这一市场规则的制约。可见,“市场经济是一种包容性很大的范畴,它可以与私有制相结合,也可以与公有制相结合。”[4]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不是市场的唯一形式,在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由于避免了私有制条件下市场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社会震荡,更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三)从国有制经济对市场经济的推动作用看,市场经济与公有制具有兼容性。国有经济在公有制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理解国有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关系,是把握市场经济与公有制兼容性的关键。研究表明,国有经济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具体来说,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发展国有经济能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和良好的社会环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有一些不完全以盈利为最大化为目标的公益性产业与之相配套,这些产业非国有经济是不愿意介入的,国有经济介入这些产业,就能够为市场经济运行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和良好的社会环境,并推动甚至带动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二是国有经济发展国防工业、造币工业、航天工业和自然垄断工业,对弥补“市场缺陷”起着重要作用。三是国有经济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长远性,既能使其在市场竞争中保持巨大优势,也能缓解社会经济发展周期性失衡和结构性失衡起到重要的制度保证作用。(四)从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实践看,市场经济与公有制具有兼容性。我国的市场化改革,既破除了传统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缺乏效率和公平的弊病,又避免了私有制市场经济只有效率而缺乏公平的缺陷,把市场经济与公有制有机的结合起来,实现了以公有制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有制的高度统一,达到了提高经济效率和实现社会公平的优势互补,保持了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实践证明,我国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开辟了市场经济与公有制有机融合的先河,对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二、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性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兼容,简单地说,就是指在公有制的条件下,市场经济能得到有效的发展。为了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必须要对原有的公有制进行改革和调整,使公有制的实现形式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一)解决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矛盾,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首先要对现有的所有制结构进行调整,使公有制的数量和范围适应现阶段生产力发展要求。公有制对于社会主义来说,是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公有制的存在范围应由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决定并最终为生产力发展服务。只有在公有制的经济能够使用并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时,它才会有强大的,现实的生命力。[5]因此公有制的数量和规模应当是现实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结果,而不应是事先规定的前提。我们还必须明白,公有制虽然对社会主义是十分重要的,但它并不是实现社会主义目标和价值的唯一途径和方式,不能人为地夸大公有制的功能和作用。过去我们经常说,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是社会主义大生产的一切要求都必须用过公有制来实现。公有制是满足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和实现社会主义目标的一种重要形式,但不是唯一形式。把公有制看做实现社会主义目标和价值的唯一方式,把本来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加以解决的矛盾,都用公有制来代替,人为地夸大了公有制的功能和作用。现在人们常说,公有制的建立是弥补“市场失灵”的需要。这句话是值得研究的。首先,虽然国家在矫正市场失灵方面,具有特殊优势,但是并非一切市场失灵都需要通过国家才能解决;其次,市场失灵有多方面的原因,有市场功能缺陷造成的市场失灵,有市客观上不完善造成的市场失灵,还有市场制度改革不到位造成的市场失灵。不是所有的市场失灵都需要国家来解决,更不是都需要通过建立公有制来解决,如果把公有制建立的原因说成时弥补市场失灵,好像只要存在市场失灵的地方就一定要实行公有制,这在一定意义上,会无限扩大公有制的范围。另一方面,市场失灵只是公有制存在的一个方面的原因,并不是唯一原因。社会化大生产要求大规模生产和巨额投资,需要建立公有制,这是公有制存在的最主要原因。这也是单纯用市场失灵无法说明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用市场失灵来说明公有制存在的原因,又会不适当地缩小公有制的存在范围,降低公有制的地位。(二)解决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矛盾,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还必须对公有制的实现形式进行调整,使公有制的实现形式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所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指生产资料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和收益几种职能的分离和组合形式,包括资产的经营方式和资产的组织方式两个方面。所有制的实现形式不同于所有制,它是经常变化和形式多样的。公有制实现形式的选择应当是客观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结果。过去我们把生产资料的归属关系看作是所有制的唯一内容,把复杂的所有制关系简单化了,没有对所有制关系中包含着的诸多权能和利益关系,以及它们的分离和组合状况进行全面的分析,更没有适应生产力变化要求对所有制的权能和利益关系进行适当的调整,采取灵活多样的所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我们要充分利用一切反映社会化大生产规律和要求的资产经营方式和资产组织方式,实现经济主体之间的有效分工和合理组织,调节经济主体之间的权责利关系,增强激励功能,调动各经济主体的积极性,提高经济效率。三、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兼容的理论意义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兼容在理论上,突破了传统马克思主义和西方经济学所共同持有的公有制跟市场经济二者决不相容的教条,实现重大突破;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支撑,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一)对科学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发展。马克思与恩格斯主要倡导的是公有制和市场经济不能兼容的理论,他们所预见的社会是“无商品、无货币、无市场”的“三无”世界。由于时代的局限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只是认识和致力于解决跨越“卡夫丁峡谷”社会制度、生产关系跨越的一面,或者说只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而没有来得及解决“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这个生产力方面的难度最大、最本质的“跨越”。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研究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融合或有机结合,把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同市场经济的优势紧密结合起来,使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从而有利于实现经济基础这个难度最大的、最本质的跨越,发展马克思关于跨越“卡夫丁峡谷”的理论。公有制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解决了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重大历史课题,是一个划时代的伟大创举。(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支撑。它“使中国出现了真正的大跃进”,一个充满勃勃生机的社会主义中国将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或者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中国大地发生了举世瞩目、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是综合实力与日俱增。从1978年到2001年,我国GDP剔除价格因素后年均增长9.4%,与日本和亚洲“四小龙”高速增长时期增速相当,是同期世界经济增速的3倍强,位居世界之首。“世界迈一步,中国跨三步”,这是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形象描述。二是人民得到了空前的实惠。从1978年到2001年间,我国城镇人均收入增长了12.4倍,农村人均纯收入增长8.5倍。城乡居民已从传统的手表、缝纫机、自行车老“三大件”向电视机、电脑、电冰箱新“三大件”转变,小汽车和住宅已进入部分城镇居民的家庭。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已从1980年的62:38提高到2001年的25:75。正如世界银行副行长斯特恩撰文说:“中国已经实现了真正的大跃进。在人类历史上,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就取得如此大的进步是惊人的,也是罕见的。”三是中国的安全系数显著增强。这主要是基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分析:其一,绝对贫困状况的存在,是困扰当今世界的一大难题。我国在20世纪末期已经取得了消除绝对贫困的决定性胜利,为在本世纪前十年全民族走向共同富裕和国家稳定繁荣奠定了基础。其二,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中国有80%的人口住在农村,中国稳定不稳定首先要看这80%稳定不稳定”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以后,我国创造了在仅占世界7%的耕地面积上解决了约占世界四分之一总人口吃饭问题的“奇迹”,消除了“无粮则乱”的隐患。其三,西部大开发已拉开帷幕。它不仅有利于促进我国东西部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而且对于从政治上加强各民族的团结、维护祖国统一、防止国内外敌对势力的“分化”图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说,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曾经被人嘲弄为“东亚病夫”的旧中国“站”起来了的话,那么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融合,则使今日的中国已经成为“苏醒的雄狮”,以其矫健的英姿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参考文献[1].程恩富、马艳.《现代政治经济学创新》,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出版[2].刘益.公有制市场经济内生论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