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过程控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三部分工程项目过程控制——建设工程质量、进度、投资、安全管理投资、进度、质量三者关系进度质量投资进度加快及早发挥效益进度加快增大投资进度加快提高质量减少返工加快进度影响质量提高质量,减少返工损失和日常保护费用提高质量加大工程成本工程项目过程控制工程质量管理质量控制设计质量材料质量设备制造质量施工质量质量控制方法质量体系与认证管理体系与程序一、国际通用标准管理体系及卓越绩效标准建立三标一体的国际通用标准管理体系•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87年发布了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2000年又通过修订,发布了2000版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我国等同采用了该标准,于2000年发布了GB/T1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于1996年发布了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2004年又通过修订,发布了2004版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我国于2004年发布了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替代了GB/T24001-1996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英国标准协会(BSI)等13个国家的相关组织于1999年提出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OccupationalHealthandSafetyManagementSystems)标准。我国以OHSMS18001为蓝本,于2001年和2002年分别发布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8001-2001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指南》GB/T28002-2002,覆盖了OHSMS18001-1999的所有技术内容,并考虑了国际上有关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的技术要求。•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大管理体系标准涵盖了现代企业管理最重要的内容,是21世纪人类社会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三大基石。一、工程质量的形成过程设计过程制造过程安装调试过程设计过程采购过程二、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1.人2.机器3.材料4.方法5.环境工程质量机器材料方法环境人员对项目进行动态管理的方法——PDCA•基本原理是在项目实施的各阶段以及实施过程中发现实际与计划产生偏差时,查找原因、采取纠正措施加以改进,并检查措施效果的不断完善管理和技术方案、规章制度。每一次的动态管理过程均包括4个阶段8个步骤。•计划(Plan):对照原计划发现问题→原因调查→找出主要原因→制定措施;•实施(Do):按既定措施实施;•检查(Check):对制定措施实施效果进行检查、验证;•处理(Action):为总结经验形成新的制度(包括管理制度和工艺操作制度)→未解决的遗留问题及发现的新问题转入下一循环。质量管理点•停工待检(HoldPoint,H点):指重要施工工序节点、隐蔽工程、关键的试验验收点或不可重复试验验收点。•现场见证(WitnessPoint,W点):在现场对施工过程中的某些过程进行监督检查。•文件见证(RecordPoint,R点):查阅施工单位提供的有关工程原材料、设备、分包合同、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施工过程中的检验、试验记录等资料。•工程监理方式——旁站、巡视、平行检验工程设计过程质量控制工作程序初步设计技术设计评审批准方案业主认可分系统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设计文件会审设计输出评审现场设计交底专家组评审主管部门确认①工艺包、生产规模;②分系统设计;③技术质量性能参数设计;④设计中专业接口复查与核实。①绘制全套设计图纸;②编制目录;③编写有关技术文件。设计单位审核监理、施工审核接收设计过程质量控制设计策划设计输入设计过程设计输出工程设计评审验证确认设计评审设计评审——是设计质量控制的作业技术和活动,是为确保设计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和效率,以达到规定的目标所进行的活动。评审的主要内容包括:①与业主需要和满意有关的项目;②与设计规范和服务要求有关的项目;③与生产工艺和服务要求有关的项目。有效开展设计评审的注意点:项目的适用性;工艺技术的先进性、可靠性;设备的可维修性;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寿命周期成本;能源消耗;环境影响评价等。设计文件评审具体内容①设计资料是否经工程设计单位签署,设计图与说明是否齐全,有无续图供应;②地质资料与外部资料是否齐全,抗震、防火、防灾、安全、卫生、环保是否满足要求;③总平面图和施工图是否一致,设计图之间、专业之间、图面之间有无矛盾,标识有无遗漏;总图布置中工艺管线、电气线路、设备位置、运输通路与构筑物之间有无矛盾,布局是否合理;④所需用的施工图、标准图、非标准图、重复调用的图纸等技术文件是否完整,图纸说明是否齐全、准确,有无矛盾和问题,大样图是否齐全;设计评审具体内容⑤地基处理是否合理,施工和安装有无不能实现或难于实现的技术问题,有无易于导致质量和安全事故及费用增加等方面的问题,材料选定是否合理,能否代换;⑥检查施工项目设计结构界面、控制尺寸、坐标轴线与标高等方面的正确性;⑦检查和记录设计项目与工程量;⑧对照合同技术条款,检查技术标准和要求的变化;⑨设计选型、选材、结构等是否合理,是否便于施工,能否保证工程质量(性能、寿命、安全、可靠性及经济性)和施工安全要求,施工单位装备和技术能力是否适应设计要求等。设计验证验证——是“规定要求已得到满足的客观证据的认证和提供”。设计验证是指对设计结果的检查和提供客观证据,以证实设计输出满足设计输入的要求。验证活动包括:①变换计算方法进行设计计算;②把新设计与已证实的类似设计比较;③对性能和强度进行试验和证实;④对不同设计过程的设计成果进行评审。⑤设计评审也是一种验证。验证结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应与保持。设计更改的控制由于设备技术及工艺复杂性及其他影响需要对设计更改或修改,原因如下6方面:①设计评审、验证、确认要求更改;②雇主或分包商对性能或可靠性有新的要求;③设计初期的失误或误解产生的问题而在随后也未得到改正;④希望设计结果更有利于生产、检验、试验、服务或维护的进行;⑤有关健康、安全、材料使用方面的法规要求发生了变化;⑥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要求更改。物资采购的质量控制任务(5方面)①制定采购供应的质量政策和质量文件;②对供方进行选择和监理;③采购符合质量要求的材料及设备;④做好设备采购的收货、储存和投产使用过程中的质量管理;⑤加强采购供应的质量管理。采购的质量管理1.选择供应商的原则2.一个优秀供货商应具备的6项条件3.选择合格供应商应调查的10项基本内容1.选择供应商的原则优秀设备供应商有5个特点(5R):①适质(RightQuality)交货质量好;②适时(RightTime)交货及时;③适量(RightQuantity)交货数量正确;④适价(RightPrice)价格合适;⑤适地(RightPlace)产地优良。2.一个优秀供货商应具备的6项条件①有正确的经营理念;②有完整的管理制度;③有好的企业组织;④有健全的质量管理制度和人员;⑤有足以保证设备质量的技术能力;⑥有符合生产要求的机器设备。选择合格供应商应调查的10项基本内容:①企业概况、业绩、信誉;②设备类型、特点和生产历史;③成套设备承包管理经验;④设备设计、制造能力、水平、可靠性指标;⑤试验、生产、检验等设备的能力、精度;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及实施情况;⑦人员素质;⑧资金状况;⑨地理位置和设备出厂的发运条件;⑩类似设备承包设计建造的经验。工程项目施工质量管理一.工程报建二.投标者资格预审及评标三.工程项目质量总承包负责制四.施工方案评审及技术交底五.材料进场检验六.样板引路强化现场作业考核七.施工挂牌八.过程三检强化报验九.质量责任追究十.成品保护十一.强化检验试验管理,做好质量文件记录十二.组织工程验收及工程质量等级评定、核定十三.竣工服务承诺十四.培训上岗十五.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及调查一.工程报建建设单位在工程开工前要按有关规定办理报建手续,并根据工程特点和技术要求,通过招标选择相应资质等级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依法申领施工许可证。确保项目建设各项手续合规合法。施工中要按照现行的国家标准、规范和设计文件等对工程质量进行检查,因建设单位不履行上述义务,造成工程质量不合格或发生重大工程质量事故的,要追究建设单位及有关人员的责任。二.投标者资格预审及评标在进行投标者资格预审的评审及评标过程中,高度关注施工企业的信誉、业绩、客户评价调查、项目主要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的素质、业绩、能力及其施工企业的装备技术实施能力。力争选择质优价廉,实施能力强的施工单位为中标单位。三.工程项目质量总承包负责制在施工合同中明确总承包单位对单位工程的全部分部分项工程质量向建设单位负责。通过履约保函、保留金、预付款保函、误期损害赔偿费的约定,建立对总承包商的质量约束机制。按有关规走进行工程分包的,总包单位对分包工程进行全面质量控制,分包单位对分包工程进行全面质量控制,分包单位应对其分包工程施工质量向总包单位负责。单位工程严禁层层转包。因总包单位对分包工程不履行管理职责,以包代管,造成工程质量不合格或出现质量事故的,除要追究直接责任者外,还要严厉追究总包单位的责任。四.施工方案评审及技术交底1.监理单位要严格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或专项施工方案,方案未获批准,不得施工。2.施工前要组织设计、监理和施工单位进行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3.施工企业应坚持以技术进步来保证施工质量的原则。技术部门应编制有针对性的施工组织设计,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针对特殊工序要编制有针对性的作业指导书。每个工种、每道工序施工前要组织进行各级技术交底,包括项目工程师对工长的技术交底、工长对班组长的技术交底、班组长对作业班组的技术交底。各级交底以口头进行,并有文字记录。因技术措施不当或交底不清而造成质量事故的,要追究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五.材料进场检验1.建设单位负责采购的材料、设备,要要严格合规供应商管理。严控到货数量及质量验收。要求施工单位履行现场检验、验收及签收保管的义务。2.施工单位负责采购的材料设备,应建立合格材料设备供应商的档案,并从列入档案的供应商中采购相关材料设备。施工单位对其采购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质量承担相应的责任,材料进场必须进行材质复核检验并报监理单位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使用在工程上,因使用不合格材料而造成质量事故的要追究施工单位的责任。3.特殊材料设备应在合同中约定需第三方检测单位进行检测的要求。严格取样送检程序。检测不合格的不能使用。六.样板引路强化现场作业考核1.施工操作要注重工序的优化、工艺的改进和工序的标准化操作,通过不断探索,积累必要的管理和操作经验,提高工序的操作水平,确保操作质量。每个分项工程或工种(特别是量大面广的分项工程)都要在开始大面积操作前做出示范样板。包括样板墙、样板间、样板件等,统一操作要求,明确质量目标。2.特殊专业上岗前应进行现场作业考核,对关键施工环节进行工艺鉴定。七.施工挂牌主要工程中如焊接、钢筋、混凝土、模板、砌砖、抹灰等,施工过程中要在现场实行挂牌制,注明管理者、操作者、施工日期,并做相应的图文记录。作为重要的施工档案保存。因现场不按规范、规程施工而造成质量事故的,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八.过程三检强化报验1.实行并坚持自检、互检、交接检制度,自检要作文字记录。隐蔽工程要由工长组织项目技术负责人、质量检查员、班组长作检查,并做出较详细的文字记录。确保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有效运行。2.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须报监理单位核验。未经监理单位核验或检验不合格的,不能进入下道工序的施工。九.质量责任追究对不合格分项、分部和单位工程必须进行返工。不合格分项工程流入下道工序,要追究施工单位班组长及监理人员的责任;不合格分部工程流入下道工序要追究工长、项目经理及总监理工程师的责任;不合格工程流入社会要追究施工单位负责人、项目经理、总监理工程师的责任。有关责任人员要针对出现不合格品的原因采取必要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十.成品保护应当象重视工序的操作一样重视成品的保护。项目管理人员应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减少工序的交叉作业,上下工序之间应做好交接工作,并做好记录。如下道工序的施工可能对上道工序的成品造成影响时,应征得上道工序操作人

1 / 8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