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七七事变”之所以成为全国抗战开始的标志,是因为当时A.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B.日本全面侵华,中华民族广泛抗日C.中日矛盾逐渐上升D.中国军队首次对日作战2、以下对敌后战场理解最准确的是A.在敌人后方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B.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方式C.相对于正面战场而言,八路军新四军的战场被称为敌后战场D.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独立自主地抗击日本侵略3、抗日战争初期,国共两个抗日战场的共同点是A.都以游击战为主要作战方针B.都执行了全面抗战的路线C.都进行了积极的抗战D.都进行了大规模的会战4、毛泽东发表的《论持久战》的根本目的是A.驳斥亡国论和速胜论B.为迅速战胜日本帝国主义C.指出抗战的艰苦性D.向全国人民指出抗战正确道路5、汪精卫在南京建立的国民政府是①日本侵华的工具②伪国民政府③反人民的工具④日本诱降政策和蒋汪斗争的产物A.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6、日本的“治安强化运动”和“清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A.实行特务统治B.维护殖民统治C.实行恐怖政策D.肃清抗日力量7、日本在沦陷区推行奴化教育的根本目的是A.宣传法西斯主义B.培养和训练反共人士C.欺骗舆论、缓和民族矛盾D.实现其民族同化政策8、蒋介石集团政策的重心由对外转向对内,由抗日转向反共的标志是A.皖南事变B.国民党确定“溶共、限共、防共、反共”方针C.国民党掀起反共高潮D.豫湘桂战役大溃败9、抗日相持阶段,中共坚决回击国民党的军事进攻,其根本用意是A.不准备与国民党继续合作B.以斗争求两党的团结一致C.巩固并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D.显示人民军队的力量10、豫湘桂战役大溃败的主要原因是A.日军强大B.国民党政治腐败C.国民党寸土必争D.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11、下列哪一项内容不属于国民党反动独裁统治的特征A.一党专政B.专卖政策C.保甲制度D.特务统治12、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中国人民在华北给日军以沉重打击的一次军事行动是A.百团大战B.平型关战役C.淞沪会战D.台儿庄战役13、下列政策和措施中,目的在于团结各阶层人士共同抗日的是①“三三制原则”②大生产运动③整风运动④减租减息A.①②③④B.①③C.②④D.①④14、抗日根据地实行的土地政策是A.耕者有其田B.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C.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D.平均地权15、中共七大提出的党的任务是建立一个A.中华人民共和国B.社会主义国家C.工农民主专政国家D.新民主主义国家16、中国共产党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中得出的最突出的教训是A.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B.必须从城市转入农村C.必须建立统一战线D.必须建立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17、下列武装起义及其特点,错误的一组是A.八一南昌起义——用国民党的旗帜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B.八一南昌起义——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C.湘赣边秋收起义——由毛泽东领导D.广东起义——最早建立苏维埃政权18、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共产党得到衷心拥护的主要措施是A.工作重心转移到农村B.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C.工农红军纪律严明D.在农村进行土地革命19、下列有关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宣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成立B.制定了宪法大纲C.定都瑞金D.选举毛泽东为中国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20、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奉行不抵抗政策,其根本原因是A.幻想国际干预,避免事态扩大B.要集中军事力量镇压国内革命C.借以削弱地方军阀的军事力量D.惧怕日本的军事力量,害怕战败21、西安事变的发生,反映出A.国民党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统治危机B.国民党投降派失败C.全国各阶层强烈的抗日愿望D.张、杨与蒋争夺权力22、西安事变爆发的最根本原因是A.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B.国民党内部分化加剧C.中共抗日民族政策的感召D.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涨23、大革命失败后,点燃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的是A.八一南昌起义B.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建立C.八七会议D.井冈山根据地建立24、蒋介石提出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实质是A.为对日妥协作辩护B.为围剿红军作掩护C.借日本之手消灭共产党D.为其反动政策制造根据25、红军长征的主要原因是A.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民族矛盾上升B.第五次反围剿斗争失利C.为了扩大中央革命根据地D.北上与湘西红军会师,集中精力反围剿26、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由幼稚到成熟的标志,主要指A.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B.从克服右倾投降主义到克服左倾冒险主义C.中国革命由此转危为安D.从受共产国际支配独立解决党内问题27、对红军长征正确的评价是①标志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开始②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③被迫进行战略转移④工作重心发生重大转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8、中共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这充分说明A.中日民族矛盾已上升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矛盾B.国民政府已不急于消灭红军C.美英支持蒋介石抵抗日本侵略D.全国人民反对蒋介石不抵抗政策29、引发一二九运动的直接原因是A.日本策动华北五省自治B.蒋介石推行攘外必先安内政策C.伪满洲国成立D.中共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30、中共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在A.《八一宣言》B.八七会议C.遵义会议D.瓦窑堡会议31、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国民党与共产党的矛盾B.中国人民与美、蒋的矛盾C.中国人民与国民党的矛盾D.人民大众与外国列强的矛盾32、1946年重庆政治协商会议上争论最激烈的问题是①政治民主化②党派公开化③军队国家化④代表民选化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33、内战爆发后,周恩来曾指出“只要和平有望,仍不放弃和平的谈判”,这表明中国共产党要通过谈判A.挽回逝去的和平B.赢得民主力量的支持C.结束国共内战D.争取备战的时间34、下列战役,不属于...人民解放军在陕北解放区取得胜利的是A.羊马河战役B.蟠龙镇战役C.沙家店战役D.孟良崮战役35、民主党派坚决反对1946年召开的“国民大会”,主要原因是A.国民党一手操纵大会B.民主党派被排挤于会议之外C.“国民大会”的召开违背政协协议D.中国共产党拒绝参加会议36、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的第二条战线是指A.国统区的学生运动B.反对国民党的各种斗争C.解放区战场的斗争D.国统区的民主运动37、率先同蒋介石集团决裂的民主党派是A.民主建国会B.中国民主同盟C.中国民主促进会D.民主自治同盟38、国民党统治后期,民族工业体系趋于瓦解的根本原因是①外国商品输出②战争残酷破坏③经济危机影响④官僚资本压制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④D.④39、《中国土地法大纲》中对中农的规定是A.依靠中农斗争B.团结中农斗争C.没收中农土地D.排除在土改之外40、解放军开始战略反攻的标志性事件是A.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B.聂荣臻大军解放石家庄C.林、罗大军解放东北D.彭、贺大军收复延安41、淮海战役的结束标志是A.歼灭廖耀湘兵团B.歼灭黄百韬兵团C.歼灭黄维兵团D.歼灭杜聿明集团42、使原来分散的解放区连接成为一个整体的重要战役是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43、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规定的党的工作重心是A.由农村转移到城市B.彻底消灭国民党军队C.推翻国民党统治D.恢复和发展生产44、1949年国民党愿意进行和平谈判的主要目的是A.假和平作缓兵之计B.与共产党划江而治C.转移内战的责任D.欺骗国内舆论45、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对中国A.22年的统治B.25年的统治C.37年的统治D.44年的统治二、阅读下列材料:材料题1材料1: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我们要求立刻给进攻的日军以坚决的反攻,并立刻准备应付新的大事变。全国上下应该立刻放弃任何与日寇和平苟安的希望与估计。……我们的口号是:……不让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中国寸土,为保卫国土流最后一滴血!全中国同胞、政府与军队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寇的侵掠!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驱逐日寇出中国!――摘自《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1937年7月8日)材料2:(如果中国)临到最后关头,便只有拼全民族的生命,以求国家的生存,那时节再不容许我们中途妥协。……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在和平根本绝望之前一秒钟,我们还是希望和平的,希望由和平的外交方法,求得卢事的解决。――摘自7月17日蒋介石的庐山谈话会上发表的讲话材料3:中国今日郑重声明,中国领土之主权,已横受日本之侵略,《国联盟约》《九国公约》《非战公约》,已为日本所破坏无余……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摘自《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请回答:(1)比较材料1、材料2,说明二者在对待日本侵华的态度方面有何不同?(2)比较材料2、材料3,说明国民党在对待日寇侵华的态度方面有何改变?请分析其改变的主要原因。(3)概括三段材料的共同立场,并据此结合所学历史分析其相同影响。材料题2材料1:蔡廷锴1935年4月在美国华侨集会的讲话南京政府竟指十九路均为反动派,积极布置军事,妄图压抑而至扑灭此抗日部队。十九路军处此情势,惟有本人民之要求,为民族独立自由计,在闽树立抗日之人民政府,以唤起全国上下之觉悟。材料2:1933年11月福建“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发布的文件排除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打倒军阀、铲除封建残余制度。取消党治,还政于民。打倒卖国残民的南京政府。实行计口授田,发展民族资本,奖励工业建设。材料3:蒋介石1933年11月通电盖闽变实共匪之最后挣扎,本为其破坏我军之第五次围剿之预定策略。材料4:1933年12月中共中央为福建事变告全国人民书它的一切行动,将不过是一些过去反革命的国民党领袖与政客们企图利用新的方法来欺骗民众的把戏,他们的目的不是为了要推翻帝国主义与中国地主阶级的统治,而正是要维持这一统治,为了要组织中国民众的革命化与他们向着苏维埃的道路迈进。回答:1材料1表明福建事变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材料2表明了哪一个阶级的愿望?2材料3蒋介石怎眼看待福建事变?3中共中央怎样看待福建事变?为什么会是此种态度?这种态度对谁有利?导致什么后果?材料题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毛泽东飞抵重庆,蒋介石召开秘密会议,商定对策:“政治与军事应整个解决,但对政治之要求予以极度之宽容,而对军事则严格统一,不稍迁就。”——《蒋总统秘录》材料二在谈判中,国民党必定要求我方大大缩小解放区的土地和解放军的数量,并不许发行纸币,我方亦准备给予必要的不伤害人民根本利益的让步。无所让步,不能击破国民党的内战阴谋,不能换得我党的合法地位和和平局面。但是让步是有限度的,以不伤害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原则。——《中共中央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1945.8.26回答:⑴结合材料,分析国民党“对政治之要求予以极度之宽容”的含义是什么?应如何理解?⑵从材料看,国共双方的根本分歧是什么?⑶评价国共双方对和谈的态度。三、问答题1、回答下列有关抗日战争的问题。(1)抗战时期,中共制定了怎样的抗战路线?有何重大作用?(2)指出八路军抗击日军取得胜利的两个重要战役。(3)1938年,为了向全国人民指出抗日战争的正确道路,毛泽东发表了什么重要文章?驳斥了哪些谬论?(4)抗日战争的胜利有哪些重要的意义?2、简述从1931年到1935年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的史实,并说明蒋介石集团和中国共产党在此期间面对日本的侵略采取什么态度?为什么会出现两种不同的态度?3、国民党统治迅速覆灭的原因是什么?高一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题答案单项选择题1、B2、D3、C4、D5、C6、B7、D8、B9、C10、D11、B12、A13、D14、B15、D16、B17、B18、D19、D20、B21、C22、A23、D24、B25、B26、D27、A28、A29、A30、D31、C32、A33、B34、D35、C36、D37、B38、C39、B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