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月考(一)(内容: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满分:100分第1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使周朝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的制度是A.禅让制B.王位世袭制C.分封制D.宗法制2、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A、分封制B、嫡长子继承制C、庶子继承制D、世袭制3、“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汉书》)该文表明班固认为秦统一的意义是A.使人民脱离了诸侯国的统治B.为我国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C.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D.使人民有了从事生产的安定环境4、为统一岭南,加强军事运输,秦朝开凿A、五尺道B、灵渠C、直道D、长城5、秦朝中央主管军事的官职是A、卫尉B、廷尉C、太尉D、少府6、秦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已,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朝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的措施是A、焚书坑儒B、北击匈奴C、推行郡县制D、修筑长城7.西汉、唐朝、宋朝、元朝最高行政区划分别是A州、府、路、省B道、州、路、县C州、道、路、行省D省、路、道、州8.在秦始皇为加强中央集权所采取的措施中,最为典型地体现了愚民政策的是A.推行郡县制B.颁布“挟书律”C.实行土地私有制度D.实行三公九卿制9.秦朝建立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进步作用,不包括A.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B.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C.促进了华夏文明的发展D.有利于封建经济的发展10.汉朝实行一套比秦朝更为严密的监察制度,这个监察制度就是A.刺史制度B.察举制度C.三公九卿制度D.设立“中朝”机构11.秦朝建立的丞相制度在隋唐进行了一次重大调整,这主要是指A.废除丞相,权分六部B.设立三省,分散相权C.设参知政事,分割相权D.设立内阁,强化相权12.隋唐时期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以完善,其“完善”的含义是①皇帝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②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员③地方官吏由中央统一任命④实行三省六部制,中央各部门相互制约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13.唐赵嘏诗曰:“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据你猜测,这是说唐太宗A.善于用人B.虚心纳谏C.科举取士D.勤政爱民14.隋唐时期推行科举制,从实质上说是A.封建国家选拔官员的需要B.庶族地主掌握政权的需要C.笼络人才、扩大统治基础的需要D.发展教育、文化的需要15.封建社会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决定因素是A.法家思想的影响B.儒家思想的影响C.皇权意识的增强D.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16.下列有关西周宗法制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按照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②因亲疏而形成宗法等级③其核心内容是兄终弟及或父子相传④它与分封制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A.①②③④B.①②C.①②④D.②③④17.为对辽阔的地域实行有效的控制和管治,元政府决定A.确立册封制度B.设立三司、六部C.设置理藩院D.推行行省制度18.元朝建立的行省中不包括A.辽阳行省B.云南行省C.江浙行省D.福建行省19.以下哪组地方在元朝和清朝都曾单独设立过(行)省A.陕西、甘肃、云南B.陕西、山西、江西C.江西、山东、四川D.江苏、江西、云南20明清政治制度的变革主要围绕A皇权与外戚、宦官的矛盾B中央政权与边地民族的矛盾C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D君权与相权的矛盾21.明清两朝实施的“改土归流”,其正确含义是A.开垦土地,兴修水利B.对地方官实行的人员流动制度C.设立土司等各级政府机关D.由中央政府委派官员代替土司长官22.下列负责监察事务的官员(或机构)不包括A.御史大夫B.刺史C.都察院D.参知政事23要展示雍正帝的政治改革内容,选择的历史事件最好是A.仿明制设内阁B.创设南书房C.设置军机处D.废除议政王大臣会议24、清初,使皇权受到限制的权力机构是A内阁B六部C议政王大臣会议D军机处25、下列不属于清政府改革机构的目的的是A振兴清王朝B适应列强的需要C镇压人民反抗D发展资本主义民主厦门市五显中学06-07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月考(一)(内容: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满分:100分答题卷班级:姓名:号数:成绩: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5题,50分)得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得分26、和适应了西周时期统治的需要,维护了政治的稳定。27、郡县制与分封制相比较,最主要的差别在于形成了的形式。明确规定郡县长官,不得。28、秦朝时,三公九卿中以“”等方式讨论国家军政要务,成为皇帝裁决的依据。29、古代中国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是有限的,这主要是由所决定的。30、元朝在全国设十个行政区域之外,还有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和。31、清朝中央设有主管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三、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32题16分,33题24,共40分)得分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庙宇,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汉书·孔光传》引汉哀帝语材料二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贞观政要》引唐太宗语材料三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五军都督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明太祖《皇明祖训·祖训首章》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丞相的主要作用。(4分)(2)根据材料三,概括明朝政治制度的主要特征。(8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政治制度改革的发展趋势。(4分)3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是我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最重要的内容。据此回答:1、中央集权制度内部始终存在着哪两对基本矛盾?(4分)2、分别简要说出汉、唐、元、明、清为加强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采取的相应措施。(12分)3、由此概述我国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与趋势。(8分)06-07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月考(一)(内容: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5题,50分)1—5:CBDBC6—10:CCBAA11-15:BCCCD16-20:BDDAD21-25:DDCC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空,10分)26、分封制、宗法制27、中央垂直管理地方、都由皇帝任免调动、世袭28、朝议29、封建专制制度的本质30、中书省、宣政院31、理藩院三、综合题:(32题16分,33题24分,共40分)32、(1)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率领百官筹划全国政务,减少皇帝的决策失误等。(4分)(2)废除丞相,设五府、六部等分理全国军政、行政等国事;各部门相互监督和牵制,保证全国大权集中到皇帝手中。(8分)(3)趋势:皇帝专制权力越来越大,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绝对君主专制。(4分)33、(1)君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4分)(2)汉朝:频繁更相;形成内外朝相制局面;刺史制度;唐朝:三省六部制;设政事堂,分散相权;完善科举制,控制用人权;元朝:行省制;省官互迁;地方都要呈报中央;明朝:废丞相,权分六部;设内阁;用司礼监牵制内阁;清朝:设军机处;实行密折制;(写出12点,即得12分)(3)君主权利不断加强,丞相权力不断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地方权力不断削弱;政治制度具有一脉相承的特点;制度不断地走向完善;(每点2分,共8分,另设答案合理者也可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