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市场红周刊2016年11月28日止盈周期股布局防御性的次新股■叶文辉三季度以来,大宗商品期货出现了一轮快速上涨,铜、铝、锌等工业金属的期货品种本轮涨幅大多都已超过30%。值得注意的是,尽管金融界机构已全面看多周期品种,但产业界人士对于大宗商品的上涨普遍仍抱怀疑态度,他们大多数认为在弱需求的背景下,单纯由供给收缩带来的价格上涨是不可持续的。第三库存周期已重新开启奥地利学派的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尽管康德拉季耶夫、朱格拉以及基钦等将经济运行划分为时间跨度不等的三个周期,根据上述三种周期的定义,本轮康波周期始于20世纪末的信息技术革命。从产能缺口的拐点来看,该轮长周期高点出现在2005年前后,目前正处于康波衰退期,也即是去产能阶段。如果以中周期的视角而言,主导国美国当前的经济状况已经表现出了较明显的中周期中后段特征,比如设备投资高点出现(页岩气革命被低油价冲击),失业率显示就业向充分就业靠拢,美联储多次预期通过加息收紧货币等。作为全球经济的主导国,美国中周期的高点也意味着全球中周期的高点,从资产配置的角度而言,宽松的逻辑已经结束。库存周期方面,国内化工、有色、钢铁、煤炭等行业的产出缺口今年以来均先后反弹,叠加近期期货市场火爆的行情,第三库存周期已重新开启。尽管短期似乎出现了经济好转的苗条,然而这只是第三库存周期带来的幻象。理论上,库存周期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先是价跌量稳的被动去库存阶段,其次是量价齐跌的主动去库存阶段,之后是价涨量稳的被动补库存阶段,最后才是量价齐涨的主动补库存阶段。目前国内经济正处于从被动补库存向主动补库存过渡的阶段。第三库存周期的前半阶段伴随的是证券市场红周刊2016年11月28日价格上涨带来的盈利修复逻辑。在以大宗商品为代表的价格快速上涨的过程中,上游企业利润率跟随提升,带动盈利转好。与此同时,由于第三库存周期产能利用率已接近饱和,经济的增长更多依赖于消费信贷,投资拉动边际效应不足,第三库存周期助力有限。同时,随着上游生产资料逐步向下游传导,CPI上涨不可避免,最终仍将进入滞胀阶段。关注防御属性的次新股叠加考虑康波周期、中周期和库存周期,未来两年将进入三周期共振的低点,保全资产安全才是未来配置的核心逻辑。短期而言,既然滞胀不可避免,提防流动性收紧对经济的冲击则显得很有必要。目前来看,无论是CPI还是资金面,暂时仍处于较为平稳的状态,未来这两大指标是需要紧密跟踪的,它直接关系到所有大类资产价格的稳定。次新股作为弹性更大、流通市值更小的品种,市场流动性的边际变化对其冲击更大。整体判断,未来一年中,周期股进入收获期,成长股仍在等待守候,防御股机会在风险事件发生后将凸显,具体分析如下。以大宗商品为代表的周期品在三季度末四季度初进入了主升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也逐步带动了周期板块个股的上涨。目前大部分个股也处于快速拉升的过程中,风险偏好较高的投资者仍可抢最后一波上涨,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则可考虑适时获利止盈。次新股当中仍值得关注的周期品种包括:有色金属(华钰矿业、华友钴业、金贵银业、西部黄金)、建筑材料(友邦吊顶、万里石、永和智控)、化工(三角轮胎、康普顿)、采掘(海南矿业、陕西煤业、陕西黑猫、中矿资源)。其中,金、银等贵金属品种从理论上来讲,在滞胀期是为数不多的受益品种,但考虑到目前相关品种(金贵银业、西部黄金)的股价并没有很高的安全边际,从防御角度来看效果未必比得上金银实物。证券市场红周刊2016年11月28日考虑到成长股在滞胀期内无机会,因此推荐具有一定防御属性的次新股。值得关注品种包括公用事业(国祯环保、绿城水务、重庆燃气)、医药生物(老百姓、益丰药房、贝达药业、九强生物)、银行(杭州银行、上海银行、贵阳银行)、食品饮料(会稽山、今世缘、千禾味业)、家用电器(新宝股份、飞科电器)、商业零售(快乐购)、轻工制造(曲美家居、好莱客、昇兴股份)。其中,几只银行业的次新股尤其值得关注:一是城商行的资金业务能力普遍较强,长远来看是受益于资管规模的扩大的;二是银行股向来是QFII和险资的理想标的,不排除限售股上市后股权可能遭到的哄抢;三是银行次新股目前有预期差,市场偏好不在这边,安全边际较高;四是加息周期天然利多银行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