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基础理论重点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整体观、辨证论治1、整体观——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五脏一体观、形神一体观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均为外环境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的有机整体2、辨证论治——认识疾病和处理疾病的基本原则(强调辨证论治,也讲究辨病与辩证结合)病:疾病,致病邪气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障碍的一个完整的异常生命过程。——反应某一疾病全过程的总体属性、特征、规律证:证候,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反应病机症: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个别、孤立的现象——病人自我描述和医生体格检查发现的现象(可以是假象)3、同病异治——同一种病,发病的时间、地域不同,或所处的疾病的阶段或类型不同,或病人体质差异,反应出不同的证候,治疗则不同异病同治——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出现了大致相同的病机,大致相同的证,故采用大致相同的治法方药证同则治同,证异则治异——辨证论治的精神实质精气学说1、精:构成宇宙的极其细微的物质,概念首见《道德经》,源于“水地说”气:存在于宇宙中的不断运动且无形的极其细微的物质,源于“云气说”精、气是构成人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物质2、基本内容——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精气在不断运动和变化精气是天地万物相互联系的中介天地精气化生为人(精气是人生命的本原)精气的运动形式——气机阴阳学说1、阴阳含义——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2、基本内容(理解,必考,留意举例)阴阳的一体观——1)阴阳在一个统一体中协调共济、2)阴阳相互依存、3)阴阳互藏阴阳对立制约——阴阳相互制约、相互斗争、相互排斥阴阳互根互用阴阳互根:阴阳相互依存,互为根本,每一方都将相对的一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如:“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阳离决,精气乃绝”阴阳互用:阴阳相互滋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如: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病理上互用关系破坏可出现“昼不精,夜不寐”阴阳交感互藏阴阳交感:阴阳相互感应而交合,发生相摩、相错、相荡的作用。阴阳交感,产生宇宙万物,并推动它们的发展和变化阴阳互藏: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互藏是阴阳交感的合和的动力根源。阴阳的消长——根本原因在于阴阳对立制约和阴阳互根互用阴阳对立制约:阴长阳消、阳长阴消、阴消阳长、阳消阴长阴阳互根互用:阴随阳消、阳随阴消、阴随阳长、阳随阴长阴阳的转化——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阴阳转化一般发生于“物极”阶段,即“物极必反”阴阳的自和与平衡阴阳自和:阴阳双方自动维持和自动恢复其协调平衡状态的能力和趋势阴阳平衡:阴阳双方在各种相互作用中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3、五味——辛、甘、淡——阳酸、苦、咸——阴五行学说1、木曰曲直: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火曰炎上:温热、上升、光明土爰稼穑:生化、承载、受纳金曰从革:沉降、肃杀、收敛水曰润下:滋润、下行、寒凉、闭藏2、五行自然界五色五音五味五化五气五方五季木青角酸生风东春火赤徽苦长暑南夏土黄宫甘化湿中长夏金白商辛收燥西秋水黑羽咸藏寒北冬五行人体五脏五腑五官五体五志五液五脉五华木肝胆目筋怒泪弦爪火心小肠舌脉喜汗洪面土脾胃口肉思涎缓唇金肺大肠鼻皮悲涕浮毛水肾膀胱耳骨恐唾沉发3、五行相生(母子关系)木——火——土——金——水——木五行相克(所胜、所不胜)木——土——水——火——金——木五行制化(相生相克)五行胜复(子复母仇)五行相乘: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胜的一行的过度克制原因——太过(克者)或不及(被克者)五行相侮:五行中的某一行对其所不胜的一行的反向克制密切相关,往往同时发生原因——太过(被克者)或不及(克者)4、母子相犯——母病及子——母亢导致子亢,母虚致子虚子病及母——子亢致母亢(子病犯母),子虚致母虚(子盗母气)5、治法:相生——滋水涵木、益火补土、培土生金、金水相生相克——抑木扶土、培土制水、佐金平木、泻南补北藏象学说1、特点——以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2、五脏——肝、心、脾、肺、肾——藏精气而不泻,故满而不能实——多虚证六腑——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多实证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形态中空有腔似腑,机能贮藏精气似脏——故满而不能实——多虚证脏实者,泻其腑;腑虚者,补其脏3、心生理功能——心主血脉——功能正常条件:心气充沛、脉道通利、血液充盈——心主血:心主生血,心主行血——心主脉心藏神生理特性——心为阳脏而主通明,心气下降4、肺——通过宣发肃降发挥作用生理功能——主气司呼吸:主呼吸之气(吸入清气为肃降,呼出浊气为宣发),主一身之气(宗气的生成、调节全身气机)主行水:通过宣发肃降通调水道(肺为水之上源)朝百脉,主治节生理特性——肺为华盖肺为娇脏肺气宣降宗气=自然界清气+水谷精微之气,走息道以司呼吸,贯心脉以行血气5、脾生理功能——脾主运化——运化水谷(与饮食物关系最为密切)运化水液脾主统血——以肌衄、下部出血为主(尿血、便血、崩漏)生理特性——脾主升清——升输清气,升提脏器脾喜燥恶湿孤脏——脾孤腑——三焦6、肝——通过调畅气机发挥作用生理功能——肝主疏泄——①促进血液运行和津液代谢②促进脾胃运化和胆汁分泌排泄③条畅情志活动④通调排精与排卵肝主藏血——贮藏血液、调节血量、防止出血(肝为血海)生理特性——肝为刚脏肝主升发*气机升降的重要组成部分——肺、肝枢纽:脾胃7、肾生理功能——藏精,主生长发育生殖与脏腑气化(天癸)主水——肾阳化气,升清降浊主纳气——纳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肾为气之根生理特性——主蛰守位肾气上升8、五脏之间的关系(两脏的共同作用)心与肺的关系——血液运行与呼吸吐纳之间的关系——(气与血的关系)心与脾的关系——血液的生成与运行心与肝的关系——血液与神志的关系心肾相交(水火既济)肺与脾的关系——气的生成和津液的输布代谢肺与肝的关系——气机升降和调节(*气机升降的重要组成部分——肺、肝)肺与肾的关系——水液代谢、呼吸运动、阴阳互资——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肝与脾的关系——疏泄与运化、藏血与统血的关系肝与肾的关系——肝肾同源(精血同源、乙癸同源)、藏泄互用、阴阳之间的互资互用脾与肾的关系——先天后天的互促互助和水液代谢肾与命门的关系——同为五脏之本,内寓真阴真阳9、六腑——泻而不藏,满而不能实10、胆生理功能——贮存与排泄胆汁(胆汁生成于肝贮藏于胆),胆为“中精之府”、“中清之府”胆主决断,调节情志(胆为“中正之官”)胆为六腑之一,又为奇恒之府之一11、胃生理功能——胃主受纳(胃为“太仓”,“水谷之海”)腐熟水谷(胃为“水谷气血之海”、“五脏六腑之海”)生理特性——胃气下降胃喜润而恶燥脾气+胃气——中气12、小肠生理功能——受盛化物主泌别清浊:吸收水谷精微,经脾传输全身;糟粕传于大肠利小便以实大小肠主液:吸收水分,参与水液代谢便的理论基础13、大肠生理功能——传化糟粕(传导之官)大肠主津14、膀胱生理功能——汇聚水液(州都之官、津液之府)贮尿和排尿15、三焦(孤腑)——决渎之官,水道出焉六腑三焦——疏通水道,运行津液部位三焦——通行诸气,运行津液——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辨证三焦——温病发生发展过程中三个不同的病理阶段16、五脏与六腑的关系——心与小肠、肺与大肠、脾与胃(纳运协调、升降相阴、燥湿相济)、肝与胆(同司疏泄,共主勇怯)、肾与膀胱17、脏腑组成名称结构特点生理功能特点五脏肝、心、脾、肺、肾多实质性器官化生和贮藏精气藏而不泄、满而不能藏六腑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多空腔性器官受盛和传化水谷泻而不藏、实而不能满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多空腔性器官化生和贮藏精气满而不能实五体+奇恒之腑——骨、脉六腑+奇恒之腑——胆18、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19、脑生理功能——主宰生命活动:脑为元神之府主司感觉运动:头为精明之府,脑为精明之海主司精神活动脑的生理病理统归于心而分属于五脏——心藏神20、女子胞生理功能——主持月经孕育胎儿与冲脉、任脉关系密切——冲为血海,任主胞胎脏腑中与心肝脾肾关系密切(肝藏血,主疏泄;心主血脉;脾统血,气血生化之源;肾藏精,精血互化)——女子胞正常的生理活动以血为基础精气血津液神1、精——先天生命物质+后天水谷精微——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生理功能——繁衍生命、濡养脏腑、精能化血(精血同源)、精能化气、精能化神(了解)2、气——先天之气(元气):源于先天之精后天之气:水谷之气(源于水谷之精)、清气(源于自然界)——宗气与气的生成关系最为密切的脏腑:肺、脾、肾(元气)(肺为生气之主,肾为生气之根,脾胃为生气之源)3、气机——气的运动(升降出入)心肺在上,在上者宜降;肝肾在下,在下者宜升;脾胃居中,为升降之枢纽;六腑气机降中寓升(六腑以降为顺)4、气的功能——推动与调控、温煦于凉润、防御、固摄、中介机体生长发育迟缓或早衰——气的推动作用减退5、气的分类——元气(原气):人体最根本最重要的气推动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宗气:谷气与自然界清气相结合于胸中(膻中,又名气海)上出于肺,循喉咙走息道而司呼吸,贯心脉以行气血,下行于丹田资先天元气——营气(营血、营阴):行于脉中具营养作用(水谷精微中精专、轻柔的部分)营养周身、生化血液——卫气(卫阳):行于脉外具有保护作用(水谷精微中剽悍、滑利的部分)防御外邪、温养全身、调控腠理——脏腑之气、经络之气:先天元气和后天宗气形成与气的生成关系最为密切的脏腑:肺、脾、肾6、血的生成——水谷之精(营气+津液)、肾精生理功能——滋润濡养、化神(血是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7、与血液生成相关的脏腑——脾胃、心肺、肾影响血液运行的脏腑——心主血脉、肝主疏泄主藏血、脾主统血、肺朝百脉8、津液——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物质关系性质分布作用津代谢中相互补充转化,病理上相互影响质地清晰,流动性大皮肤肌肉、孔窍、血液滋润液质地稠厚,流动性小骨节、脏腑、脑、髓濡养9、津液的生成—脾胃运化,小肠主液,大肠主津生理功能——滋润濡养、充养血脉(津血互化)、维持人体体温相对恒定津液代谢(输布)关系最为密切的是:肺脾肾(除此之外还有肝主疏泄、三焦决渎)津液的排泄的主要形式:汗液、尿液,还有呼气、粪10、神——人体生命活动的主宰以及在总体表现的统称(广义)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狭义)生理功能——调节精气血津液的代谢,调节脏腑的生理功能,主宰人体的生命活动五神——神(心)、魂(肝)、魄(肺)、意(脾)、志(肾)11、气与血的关系——气为血之帅——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血为气之母——血能载气,血能养气气与津液的关系——气能生津、气能行津、气能摄津津能生气、津能载气精与血、津液的关系——精血同源津血同源(血液=津液+营气)(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精、气、神的关系——气能化精、摄精;精能化气精与气可化为神;神能驾驭精和气经络学说1、经络系统——经脉——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络脉——别络、浮络(位置浅显)、孙络(最小)连属部分——十二经筋、十二皮部*2、十二经脉(中基重点)走向规律——手——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足三阴经从头走足足三阳经从足走胸腹3、交接规律相表里的阴阳两经在四肢末端交接手太阴肺经——食指末端——手阳明大肠经手厥阴心包经——无名指端——手少阳三焦经手少阴心经——小指端——手太阳小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大趾——足太阴脾经足少阳胆经——足大趾后——足厥阴肝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小趾——足少阴肾经同名手足阳经交接于头面部(头为诸阳之会)手阳明大肠经——鼻翼旁(迎香)——足阳明胃经手太阳小肠经——目内眦(睛明)——足太阳膀胱经手少阳三焦经——目外眦(瞳子髎)——足少阳胆经4、分布规律头面部的分布——阳明经——面部(其中足阳明额部)少阳经——侧头部手太阳——面颊足太阳——后头部四肢部的分布——阴经分布于四肢内侧(内踝尖上八寸以下厥阴,太阴、少阴,以上太阴、厥阴、少阴)阳经分布于四肢外侧

1 / 1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