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人物描写一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认识多音字“监”,会写15个生字。2.默读课文,感受小嘎子鲜活的人物形象。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等描写人物的方法。4.激发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教学重点】默读课文,感受小嘎子鲜活的人物形象。【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等描写人物的方法。2.激发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1.图片引入:今天,我们要走进一组新的课文,继续认识和亲近作家为我们塑造的人物形象,感受这些人物的特点。2.走进作者:徐光耀:河北雄县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电影编剧家。1938年参加八路军,同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50年出版长篇小说《平原烈火》。1958年,创作中篇小说和电影剧本《小兵张嘎》。新时期出版了短篇小说集《数明和莺花》、《望日莲》和中篇小说《冷暖灾星》,另有剧本拍摄成影片的共三部:《新兵马强》《望日莲》2《乡亲们哪》。二、出示学习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2.默读课文,感受小嘎子鲜活的人物形象。(重点)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等描写人物的方法。(难点)三、初读感知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2.自读提示: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3.出示我会认,指导学生识记生字。4.理解词语。5.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6.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示例:《摔跤》主要写小嘎子和胖墩儿摔跤的情景。7.出示会写字,组内合作识字,观察书写要点。教师指导重点字的写法:搂:米字横短竖稍长、下边撇和捺舒展,女字撇短点要长、有力,横平直要长。鞭:三部分都要写窄,“革”上边不是“艹”、两竖下边封闭,末笔捺在撇下部交叉。扳:扌的竖要长,反字首撇要短、下撇要直长,又字居中起笔、撇稍轻捺要长。腕:月字细窄,夗字要紧凑、横撇稍长、点在里边,右边是横折钩、不是扁框。四、品读释疑1.《摔跤》中人物形象有什么特点?32.“要不——摔跤。”小嘎子主动提出和小胖墩儿摔跤,可见他对自己的摔跤技术很有信心。3.“是吗?”小胖墩儿跳起来,立刻退后两步,一闪身脱了单褂儿,叉着腰说,“来吧,是一叉一搂的,还是随便摔?”(1)“是……还是……”从这个句子中可以看出,小胖墩对“一叉一搂”和“随便摔”都很有把握获胜,哪种方法无所谓。(2)从小胖墩儿的动作和语言描写中,你体会到他是个怎样的孩子?是个忠厚、老实、沉稳的孩子。4.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着手疾眼快,从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叉一搂。小嘎子不选择“一叉一搂”,可以看出他有什么特点?小嘎子清楚两人在体形上的差距,认识到“单凭力气”无法胜过小胖墩儿。于是选择了“随便摔”。表现了小嘎子的聪明而富有心计的性格特点。5.俩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上,各自虎势儿一站,公鸡鹐架似的对起阵来。(1)“公鸡鹐架”指公鸡打架时,彼此试着用尖嘴啄对方的架势。文中指小嘎子和胖墩儿已做好摔跤准备,就像两只即将争斗在一起的公鸡一样。(2)从这句动作描写中,你能看出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很霸气,谁也不服谁,对自己都很有信心。6.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1)“精神抖擞”指表现出来的旺盛的活力。“冷绊子”俗语,指乘人不备时,暗中耍弄手段陷害别人的行为。这里指小嘎子想趁胖墩儿不备,绊倒对方。4(2)从这句话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小嘎子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说“仿佛占了上风”?从“欺负”“猴儿似的”“总想”“下冷绊子”这些词语中可以看出小嘎子的争强好胜、机敏、富有心计的个性特点。因为小嘎子在围着胖墩儿“猴儿似的蹦来蹦去”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体力,“很占了上风”只是暂时的、表面的,实际上这也是他摔跤失败的原因之一。7.阅读方法解密:抓动词理解人物特点方法:恰当运用动词,能够准确生动地描写人物行为,淋漓尽致地表现人物特点。阅读时抓住关键动词仔细揣摩,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物特点。运用:如“蹦来跳去”“推拉拽顶”“勾”等动词的巧妙运用,不但写出了摔跤的动作,而且把嘎子活泼、机敏的特点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出来。8.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这句话写了什么?可以看出小胖墩儿有什么特点?这句写了小胖墩儿摔跤时的动作、神态,可以看出胖墩儿经验老到、沉着细心,他在以静制动,等候时机。9.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胖墩儿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1)“仰面朝天”写出了嘎子摔倒时的样子,表明他被摔得很惨。(2)小嘎子聪明、机灵、富有心机,为什么还会失败呢?因为他沉不住气,求胜心切,让胖墩儿有机可乘10.拓展:如果再进行第二次摔跤,结果会怎么样呢?我想嘎子一定吸取教训,不再急躁,会稳中求胜。511.讨论交流:《摔跤》中作者是怎样刻画嘎子这个人物形象的?《摔跤》中作者是通过嘎子摔跤时的动作、心理活动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五、结构主旨1.课文结构出示本课结构图示,帮助学生再次梳理文意。2.课文主旨《摔跤》主要写小嘎子和胖墩儿摔跤的情景,表现了小嘎子顽皮、机敏、争强好胜、富有心计的个性特点。3.课堂小结本课主要写了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的情景。文中对小嘎子摔跤时的动作描写极为细致。其中,还夹杂着对嘎子心理活动的描写,从另一个侧面丰富了人物性格。动词的准确运用和心理活动的细致刻画,塑造了小嘎子这个儿童形象。六、当堂检测板书设计:第二课时6一、激趣导入1.《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作者:老舍2.走进作者: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作家,语言大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主要作品: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二、出示学习目标1.会认3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2.默读课文,感受祥子鲜活的人物形象。(重点)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等描写人物的方法。(难点)三、初读感知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2.自读提示: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3.出示我会认,指导学生识记生字。4.理解词语。5.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6.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示例:主要描写了祥子的外貌和他成为一个出色的车夫的梦想。7.出示会写字,组内合作识字,观察书写要点。教师指导重点字的写法:剃:弓字扁宽、居中,中间一竖从上横处起笔、要长,左撇在横竖交叉处起笔。疤:外边是疒、左边的点和提居中,巴字上框要扁、中间有一短竖、弯横要长。四、品读释疑71.《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中人物形象有什么特点?2.他的身量与筋肉都发展到年岁前边去了。这句话写祥子身板长得结实。3.二十来岁,他已经很大很高,虽然肢体还没被年月铸成一定的格局,可是已经像个成人了——一个脸上身上都带出天真淘气的样子的大人。句中的破折号起什么作用?起解释说明的作用,说明祥子虽然很大很高,肢体还在长,但是年龄不大,还有孩子气。4.看着那高等的车夫,他计划着怎样杀进他的腰去,好更显出他的铁扇面似的胸,与直硬的背;扭头看看自己的肩,多么宽,多么威严!这句话是对祥子的什么描写?表现了他什么心态?心理描写,表现了他自信、坚强、积极面对生活的心态。5.杀好了腰,再穿上肥腿的白裤,裤脚用鸡肠子带儿系住,露出那对“出号”的大脚!是的,他无疑的可以成为最出色的车夫,傻子似的他自己笑了。(1)“出号”加引号,意思是祥子的脚并不怎么大。(2)你怎么看待祥子的笑?祥子认为自己的穿着打扮,自己的身体素质都完全能胜任出色的车夫,以后的日子就会有着落了,想到这里,他不由自主地笑了。6.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祥子脸上的精神?从“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脸上永远红扑扑的”可以看出8祥子脸上的精神。7.是的,到城里以后,他还能头朝下,倒着立半天。这样立着,他觉得,他就很像一棵树,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的。作者用这个比喻句,表达了祥子的什么精神?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祥子的坚定性格与锲而不舍的精神。8.讨论交流:《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中作者是怎样刻画祥子这个人物形象的?《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中作者是通过对祥子的外貌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五、结构主旨1.课文结构出示本课结构图示,帮助学生再次梳理文意。2.课文主旨《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主要描写了祥子的外貌和他成为一个出色的车夫的梦想,表现了祥子乐观坚定的精神。3.课堂小结《骆驼祥子》是老舍的长篇小说代表作,也是老舍小说创作的巅峰。小说以现实主义的笔法与悲天悯人的情怀,讲述了老北京人力车夫祥子的辛酸故事,表达了作者对黑暗、残酷的社会现实的控诉及底层劳动者深切的同情。六、当堂检测板书设计:9第三课时一、激趣导入1.《两茎灯草》作者:吴敬梓2.走近作者: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一字文木,号粒民,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汉族,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人。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四卷)、《文木山房诗说》七卷(今存四十三则)、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二、出示学习目标1.会认3个生字,多音字“监”,会写4个生字。2.默读课文,感受严监生鲜活的人物形象。(重点)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等描写人物的方法。(难点)4.激发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难点)三、初读感知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2.自读提示: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3.出示我会认,指导学生识记生字。104.出示多音字,指导学生识字多音字。5.理解词语。6.检查自读情况: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7.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示例:《两茎灯草》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点了两茎灯草,伸着两根指头不肯断气,直到赵氏挑掉了一茎灯草,他才咽气的故事。8.出示会写字,组内合作识字,观察书写要点。教师指导重点字的写法:监:两竖左边的要短,右边三笔都要小,皿字框要扁、框内有两竖、下横最长。喉:亻撇短竖要长,右边没有一短竖,右上边是横折和长横、不要写成工字。咙:龙字横稍短、竖撇靠左、要长,竖弯钩的竖在横下、稍长,弯横要短、稍重。四、品读释疑1.《两茎灯草》中人物形象有什么特点?2.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再不回头”是指严监生的病很重,没有好的可能了。3.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1)“一声不倒一声”就是一声连一声的意思。(2)从哪里可以看出严监生病得很厉害?一是,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二是,医家都不下药了;三是,一连三天不能说话;四是,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114.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1)“莫不”是难道的意思。(2)把“把头摇了两三摇。”换成“摇了摇”好不好?为什么?不好,换了以后不能表达出此时严监生的焦急心情。5.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得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1)二侄子猜测严监生两个指头的意思,但是没有猜出来。(2)从“两眼睁得滴溜圆”“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这些描写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体会到严监生比刚才更加焦急。6.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1)“哥子”是